一种可调整角度的安全帽内衬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70



1.本发明涉及安全防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整角度的安全帽内衬。


背景技术:

2.安全帽是指对人头部受坠落物及其他特定因素引起的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子。安全帽由帽壳、内衬、下颏带及附件等组成。其中内衬包括主帽箍以及后帽箍,内衬可以帮助使用人的安全帽更好的贴合头部。
3.如公告号为cn2930359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包括一种可调整后箍角度的安全帽帽箍,它具有一个帽箍和左、右后箍各一个,其特征在于,帽箍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孔,左、右后箍的相应端部各有一个轴,所述轴与相应的帽箍孔以可相对转动的配合连接,从而使安全帽的帽箍与后箍的角度可以根据不同工人的头后部形状进行调整。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主帽箍与后帽箍简单的铰接,存在后帽箍连接不牢固容易向下转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加强后帽箍与主帽箍之间转动连接的强度,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整角度的安全帽内衬。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整角度的安全帽内衬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可调整角度的安全帽内衬,包括内衬本体,内衬本体包括主帽箍以及后帽箍,所述内衬本体还包括使所述后帽箍旋转安装在所述主帽箍上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主帽箍端部的固定柱,固定柱上铰接有一个卡块;所述后帽箍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内齿轮,所述内齿轮旋转安装在所述主帽箍上,所述内齿轮的轴心线与所述固定柱的轴心线互相平行,且所述固定柱的轴心线位于所述内齿轮的轴心线的下方,所述内齿轮以自身的轴心线为旋转轴线,所述卡块卡入内齿轮的齿内;所述卡块上还固定安装有用于增加卡块旋转阻力的阻尼机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卡入内齿轮,固定柱偏心设置,当内齿轮转动时卡块能依次卡入内齿轮的齿内,阻尼机构使卡块的旋转有一定阻力,加强了后帽箍与主帽箍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少了后帽箍在重力的作用下改变角度使得后帽箍向下脱离的可能。
9.可选的,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固定安装在所述主帽箍的端部,所述安装环的轴心线与所述固定柱的轴心线平行,且所述固定柱的轴心线位于所述安装环的轴心线的下方,所述安装环的内径与所述内齿轮的外径相等,所述内齿轮旋转安装在所述安装环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环的内径和内齿轮的外径相等,内齿轮插入安装环内,提高了后帽箍与主帽箍的连接强度,使后帽箍不易从主帽箍上脱落,也使得后帽箍的安装更加便捷。
11.可选的,所述阻尼机构包括挡块,所述挡块安装于所述卡块的两侧,所述挡块均位
于所述内齿轮内,所述阻尼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卡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块靠近所述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在卡块左右两侧的挡块限制住了卡块的转动角度,复位弹簧使卡块保持在在两个挡块中间,在转动后帽箍使,卡块可以转动,在调整完成后帽箍后,复位弹簧使卡块保持位置,减少后帽箍因为重力而向下转动改变角度的情况。
13.可选的,所述内衬本体内还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弧形带,所述弧形带固定安装在所述主帽箍上且向上方凸起,所述弧形带设置有两根,两根弧形带呈十字交叉状,所述弧形带由工程塑料制成。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由呈十字交叉的弧形带保护住使用者的头部,弧形带工程塑料制成既有一定的韧性可以缓冲安全帽带来的冲击力,也不会太重增加使用者的负担。
15.可选的,两根所述弧形带的交叉处固定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呈圆形,所述缓冲垫由海绵制成。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形的缓冲垫可以与使用者的头部贴合,进一步帮使用者缓冲冲击力,减小伤害。
17.可选的,所述内衬本体内还固定安装有舒适机构,所述舒适机构包括吸汗垫,所述吸汗垫固定安装于主帽箍与使用人员前额贴合部分。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汗垫与在佩戴安全帽时与使用者的出汗最多的前额部分贴合,吸汗垫可以吸收使用者的汗液,保持住安全帽内的干燥环境,给使用者带来舒适的体验。
19.可选的,所述舒适机构还包括侧面垫,所述侧面垫固定安装在所述主帽箍和后帽箍靠近所述内衬本体中心的一侧,所述主帽箍与所述后帽箍上还开设有多个透气通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面垫避免了使用者的头部与较坚硬锋利的主帽箍与后帽箍直接接触,减小了使用者的头部被划伤的可能,透气通孔使安全帽的。
21.可选的,所述内衬本体还包括魔术贴,所述吸汗垫与所述侧面垫均通过魔术贴安装在所述内衬本体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方便的更换侧面垫以及吸汗垫,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4.1.加强后帽箍与主帽箍之间转动连接的强度;
25.2.提高使用者在使用安全帽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施例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视图。
28.图3是凸显旋转机构与阻尼机构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内衬本体;2、主帽箍;3、后帽箍;4、旋转机构;41、安装环;42、固定柱;43、卡块;44、内齿轮;5、阻尼机构;51、挡块;52、复位弹簧;6、缓冲机构;61、弧形带;62、缓冲垫;7、舒
适机构;71、吸汗垫;72、侧面垫;73、透气通孔;8、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可调整角度的安全帽内衬。参照图1和图2,可调整角度的安全帽内衬包括内衬本体1,内衬本体1包括主帽箍2、后帽箍3以及旋转机构4,后帽箍3通过旋转机构4旋转安装在主帽箍2上。
33.参照图2和图3,旋转机构4包括安装环41,安装环41固定安装在主帽箍2的两侧的端部远离内衬本体1中心的一侧,主帽箍2的端部还固定安装有一根固定柱42,固定柱42偏心设置于安装环41内,固定柱42的轴心线位于安装环41的轴心线的下方。旋转机构4还包括固定安装在后帽箍3两侧端部靠近内衬本体1中心的一侧的内齿轮44,内齿轮44的外径与安装环41的内径相等,内齿轮44旋转安装在安装环41内,内齿轮44以自身的轴心线为旋转轴线。固定柱42上旋转安装有一个卡块43,卡块43以固定柱42的轴心线为旋转轴线,卡块43的一端与固定柱42连接,卡块43的另一端与内齿轮44的齿抵接,内齿轮44旋转时,卡块43内依次卡入内齿轮44的齿内。主帽箍2上还安装有用于增加卡块43旋转阻力的阻尼机构5,阻尼机构5包括挡块51,挡块51安装于卡块43的两侧,且挡块51固定安装于主帽箍2上,挡块51位于内齿轮44的内部且不与内齿轮44干涉;阻尼机构5还包括复位弹簧52,复位弹簧52的一端与卡块4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挡块51靠近卡块43的一端固定连接。
34.参照图1,内衬本体1内还固定安装有缓冲机构6,缓冲机构6包括两根弧形带61,弧形带61由工程塑料制成,弧形带6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主帽箍2上,且弧形带61向上凸起呈半圆弧形。两根弧形带61呈十字交叉状设置,且两根弧形带61的相交叉的部分固定设置有一块缓冲垫62,缓冲垫62由海绵制成且呈圆形。内衬本体1内还固定设置有舒适机构7以及魔术贴8,舒适机构7包括吸汗垫71以及侧面垫72。吸汗垫71通过魔术贴8固定设置在主帽箍2与使用人员前额贴合的部分,侧面垫72通过魔术贴8固定设置在主帽箍2靠近内衬本体1中心的一侧,吸汗垫71与侧面垫72均由海绵制成。主帽箍2与后帽箍3上还开设有多个用于透气的透气通孔73。
3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调整角度的安全帽内衬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者佩戴帽子时后帽箍3是旋转安装在主帽箍2上的,所以可以容易的调节后帽箍3的角度以贴合使用者的头部,加强安全帽的防护能力。阻尼机构5使调节好角度的后帽箍3自动保持相应的角度,加强了后帽箍3与主帽箍2之间转动连接的强度,减小后帽箍3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改变角度造成安全帽松动的可能。缓冲机构6的弧形带61向上凸起,形成一个减缓冲击的空间,弧形带61相交处的缓冲垫62进一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性。舒适机构7的吸汗垫71通过魔术贴8布置在与使用者额头部分贴合的部位,使用者出汗时可以保证汗液被吸汗垫71及时吸收,进而保证安全帽的干爽,通过魔术贴8安装在主帽箍2靠近内衬本体1一侧的侧面垫72可以有效的包裹住使用者的头部,减小使用者被主帽箍2刮伤的可能,通过魔术贴8使用者可以方便地更换吸汗垫71以及侧面垫72,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主帽箍2以及后帽箍3上的透气通孔73使安全帽的内部空气与外部流通,在炎热的夏季为使用者带去凉爽,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3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
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9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