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浮动减震电气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信息工程用浮动减震电气装置。
背景技术:
2.浮动减震电气装置是用来将吸收的震动通过磁场之间相互排斥的力来抑制的一种装置,能够有效避免电气元件在震荡中产生的位移和偏差,使得最终的效果更加的精准;
3.但是现有的浮动减震电气装置不便于便捷的固定物品,不便于浮动和固定同时工作,使得浮动减震电气装置在进行浮动产生轻微位移时,无法进行位置矫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信息工程用浮动减震电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浮动减震电气装置不能便捷的固定物品和浮动和固定同时工作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信息工程用浮动减震电气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表面贯穿设置有滑槽,且滑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和第四弹簧,所述滑动杆两端外侧第一弹簧的端部分别连接于滑槽的侧面和夹紧块的一侧,且滑动杆中部外侧第四弹簧的端部分别连接于分界块和夹紧块的一侧,所述滑动杆贯穿分界块设置,且分界块设置于滑槽的中部,且分界块设置于2个第四弹簧之间,所述夹紧块的下部滑动连接于隔离垫的上表面,且陶瓷隔离框上表面的槽内设置有隔离垫,所述陶瓷隔离框的下表面设置于第一磁块的上表面,且第一磁块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浮动框内部两侧的移动槽上,且第一磁块的两端分别被设置于浮动框内部两侧移动槽内的固定杆活动贯穿,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设置于移动槽的内顶面,且固定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所述固定杆上端外侧第三弹簧的端部分别连接于移动槽的内顶面和第一磁块两端的上表面,且固定杆下端外侧第二弹簧的端部分别连接于第一磁块两端的下表面和第三磁块两端的上表面,所述第三磁块两端分别与2个固定杆相连接,且第三磁块两端的下表面均通过移动槽的内底面贯穿伸入至供电装置的内部,所述第三磁块的下表面设置于电源箱的上表面,且浮动框设置于电源箱的顶端,且第三磁块设置于浮动框的内部,所述电源箱的内表面设置有供电装置,且第一电极片的底面设置于供电装置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电极片设置于电源箱的内部,且移动杆的底部通过电源箱的两端贯穿伸入至第一电极片的上,所述移动杆的上部与夹紧块的上部固定连接,且第一电极片的上表面滑动连接于移动杆的底部,所述第一磁块的两端与伸缩杆的上部固定连接,且伸缩杆的下部通过电源箱的顶面与供电装置的端部相连接。
6.优选的,所述夹紧块包含第二磁块、软胶垫和陶瓷隔离块,且第二磁块的上端与滑动杆相连接,所述第二磁块的底面设置有陶瓷隔离块,且软胶垫设置于第二磁块和陶瓷隔离块的一侧,所述陶瓷隔离块的另一侧设置于陶瓷隔离框的内表面,且软胶垫和陶瓷隔离
块滑动连接于隔离垫。
7.优选的,所述第一磁块和第三磁块设置为相互排斥的磁块,且第一磁块在浮动框的内部上下移动,并且浮动框为上下贯通的结构。
8.优选的,所述移动杆包含杆体、供电固定线和第二电极片,且供电固定线的外侧设置有杆体,且供电固定线和杆体的上部通过固定箱贯穿伸入至夹紧块上,所述第二电极片顶部设置于杆体的底部,且供电固定线和第二电极片的底部通过电源箱的顶面贯穿深入至第二电极片的顶部,并且第二电极片的底部滑动连接于第一电极片的上表面。
9.优选的,所述移动杆和伸缩杆均设置为“l”形,且固定箱、浮动框和电源箱三者的表面均设置有通槽。
10.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含移动管、弹性供电线和固定管,且固定管的底端固定连接于电源箱的上表面,所述弹性供电线的一端通过电源箱的上表面贯穿伸入至供电装置的内部,且弹性供电线和移动管的另一端通过浮动框贯穿伸入至第一磁块的两端,所述移动管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固定管的内表面,且弹性供电线的外侧设置有移动管和固定管。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浮动减震电气装置便于便捷的固定物品,便于浮动和固定同时工作,保证了浮动减震电气装置在进行浮动产生轻微位移时进行位置矫正,且对物体位置的固定更加稳定:
12.1、通过将电源箱内部的供电装置打开,使得供电装置表面的第一电极片通电,通过移动杆上的第二电极片与第一电极片接触,使得电流通过供电固定线向第二磁块的一端传输,使得第二磁块产生磁力,2个第二磁块之间磁面产生相互吸引的力,使得对放置在陶瓷隔离框上的物品进行横向夹紧,完成对物品的便捷固定。
13.2、通过将电源箱内部的供电装置打开,使得供电装置表面的第一电极片和弹性供电线同时通电,通过移动杆和伸缩杆分别连接的夹紧块和第一磁块,使得2个第二磁块相互吸引,且第一磁块和第三磁块相互排斥,通过物品放置在陶瓷隔离框上同时进行浮动和固定,使得排斥力稳定且持续,减少震动,且吸引力固定物品,从而保持水平稳定。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紧块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杆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固定箱;2、滑动杆;3、滑槽;4、分界块;5、第一弹簧;6、夹紧块;601、第二磁块;602、软胶垫;603、陶瓷隔离块;7、第一磁块;8、移动杆;801、杆体;802、供电固定线;803、第二电极片;9、伸缩杆;901、移动管;902、弹性供电线;903、固定管;10、陶瓷隔离框;11、移动槽;12、电源箱;13、隔离垫;14、供电装置;15、浮动框;16、第一电极片;17、第二弹簧;18、固定杆;19、第三磁块;20、第三弹簧;21、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
‑
6,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子信息工程用浮动减震电气装置,包括固定箱1、滑动杆2、分界块4、滑槽3、第一弹簧5、夹紧块6、第二磁块601、软胶垫602、陶瓷隔离块603、第一磁块7、移动杆8、杆体801、供电固定线802、第二电极片803、伸缩杆9、移动管901、弹性供电线902、固定管903、陶瓷隔离框10、移动槽11、电源箱12、隔离垫13、供电装置14、浮动框15、第一电极片16、第二弹簧17、固定杆18、第三磁块19、第三弹簧20和第四弹簧21,固定箱1的内表面贯穿设置有滑槽3,且滑动杆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5和第四弹簧21,滑动杆2两端外侧第一弹簧5的端部分别连接于滑槽3的侧面和夹紧块6的一侧,且滑动杆2中部外侧第四弹簧21的端部分别连接于分界块4和夹紧块6的一侧,滑动杆2贯穿分界块4设置,且分界块4设置于滑槽3的中部,且分界块4设置于2个第四弹簧21之间,夹紧块6的下部滑动连接于隔离垫13的上表面,且陶瓷隔离框10上表面的槽内设置有隔离垫13,陶瓷隔离框10的下表面设置于第一磁块7的上表面,且第一磁块7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浮动框15内部两侧的移动槽11上,且第一磁块7的两端分别被设置于浮动框15内部两侧移动槽11内的固定杆18活动贯穿,固定杆18的顶端设置于移动槽11的内顶面,且固定杆18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17和第三弹簧20,固定杆18上端外侧第三弹簧20的端部分别连接于移动槽11的内顶面和第一磁块7两端的上表面,且固定杆18下端外侧第二弹簧17的端部分别连接于第一磁块7两端的下表面和第三磁块19两端的上表面,第三磁块19两端分别与2个固定杆18相连接,且第三磁块19两端的下表面均通过移动槽11的内底面贯穿伸入至供电装置14的内部,第三磁块19的下表面设置于电源箱12的上表面,且浮动框15设置于电源箱12的顶端,且第三磁块19设置于浮动框15的内部,电源箱12的内表面设置有供电装置14,且第一电极片16的底面设置于供电装置14的上表面,第一电极片16设置于电源箱12的内部,且移动杆8的底部通过电源箱12的两端贯穿伸入至第一电极片16的上,移动杆8的上部与夹紧块6的上部固定连接,且第一电极片16的上表面滑动连接于移动杆8的底部,第一磁块7的两端与伸缩杆9的上部固定连接,且伸缩杆9的下部通过电源箱12的顶面与供电装置14的端部相连接。
23.夹紧块6包含第二磁块601、软胶垫602和陶瓷隔离块603,且第二磁块601的上端与滑动杆2相连接,第二磁块601的底面设置有陶瓷隔离块603,且软胶垫602设置于第二磁块601和陶瓷隔离块603的一侧,陶瓷隔离块603的另一侧设置于陶瓷隔离框10的内表面,且软胶垫602和陶瓷隔离块603滑动连接于隔离垫13,能便于通过2个第二磁块601之间的吸引力,对物体进行夹紧。
24.第一磁块7和第三磁块19设置为相互排斥的磁块,且第一磁块7在浮动框15的内部上下移动,并且浮动框15为上下贯通的结构,能便于通过第一磁块7和第三磁块19实现不同磁力之间的相互作用。
25.移动杆8包含杆体801、供电固定线802和第二电极片803,且供电固定线802的外侧设置有杆体801,且供电固定线802和杆体801的上部通过固定箱1贯穿伸入至夹紧块6上,第
二电极片803顶部设置于杆体801的底部,且供电固定线802和第二电极片803的底部通过电源箱12的顶面贯穿深入至第二电极片803的顶部,并且第二电极片803的底部滑动连接于第一电极片16的上表面,能便于通过移动杆8上的第二电极片803和第一电极片16滑动连接,使得夹紧块6正常工作。
26.移动杆8和伸缩杆9均设置为“l”形,且固定箱1、浮动框15和电源箱12三者的表面均设置有通槽,能便于通过固定箱1、浮动框15和电源箱12上的通槽,使得移动杆8和伸缩杆9进行不同方向的移动。
27.伸缩杆9包含移动管901、弹性供电线902和固定管903,且固定管903的底端固定连接于电源箱12的上表面,弹性供电线902的一端通过电源箱12的上表面贯穿伸入至供电装置14的内部,且弹性供电线902和移动管901的另一端通过浮动框15贯穿伸入至第一磁块7的两端,移动管901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固定管903的内表面,且弹性供电线902的外侧设置有移动管901和固定管903,能便于其中一个第一磁块7有升降的同时,使得伸缩杆9上的结构伸缩,来稳定供给能源。
28.工作原理:通过将电源箱12内部的供电装置14打开,使得供电装置14表面的第一电极片16通电,通过移动杆8上的第二电极片803与第一电极片16接触,使得电流通过供电固定线802向第二磁块601的一端传输,使得第二磁块601产生磁力,通过2个第二磁块601之间磁面产生相互吸引的力,使得对放置在陶瓷隔离框10上的物品进行横向夹紧,完成对物品的便捷固定,在便捷的固定物品时,可通过如下操作实现:
29.根据图1和图4通过将电源箱12内部的供电装置14打开,使得供电装置14表面的第一电极片16通电;
30.将移动杆8上的第二电极片803与第一电极片16接触,使得电流通过供电固定线802向第二磁块601的一端传输,使得第二磁块601产生磁力;
31.最后再通过2个第二磁块601之间磁面产生相互吸引的力,使得对放置在陶瓷隔离框10上的物品进行横向夹紧,完成对物品的便捷固定;
32.通过如下操作,可使的浮动和固定同时工作:
33.根据图1和图4,通过将电源箱12内部的供电装置14打开,使得供电装置14表面的第一电极片16和弹性供电线902同时通电,通过移动杆8和伸缩杆9分别连接的夹紧块6和第一磁块7,使得2个第二磁块601相互吸引,且第一磁块7和第三磁块19相互排斥,通过物品放置在陶瓷隔离框10上同时进行浮动和固定,使得排斥力稳定且持续,减少震动,且吸引力固定物品,从而保持水平稳定。
34.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