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雾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雾化器喷嘴。
背景技术:
2.微量润滑雾化喷嘴的设计对三相流切削液的供给效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一直是微量润滑技术的重要内容。现有技术中,加工时油水混合液的输出端可能会出现堵塞现象,此时混合液无法顺利流出,从而仅能喷出高压气流,混合液在混合腔内的压力将逐渐增大,当压力大于油压和水压时就会产生倒流的现象;同时,过大的压力还可能导致混合器整体脱落,混合器就会整体进入竹节管内,管内存在的高压气体也会导致回流现象的发生,以上两种情况都易对供油、供水系统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复合雾化器喷嘴。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复合雾化器喷嘴,包括:
6.主体结构,主体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一端设有气相输入流道,气相输入流道内端连有混合液输出流道,混合液输出流道的输入端连有混合器,混合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有水相输入流道和油相输入流道,壳体外侧固定套设有套环,套环与壳体之间的空隙形成气相输出流道,壳体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气相输出流道和气相输入流道的通孔;
7.防倒流结构,防倒流结构包括两个单向阀,两个单向阀分别位于水相输入流道和油相输入流道与混合器的连接处。
8.进一步的,混合器内部的两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形成y字形的三通结构。
9.进一步的,单向阀位于混合器内,单向阀包括位于混合器输入端弯折处的槽体,槽体内固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套设有用于封堵水相输入流道或油相输入流道的阀芯,阀芯与槽体内端之间设有用于对阀芯施加推力的弹簧。
10.进一步的,混合器的输出端通过铜管与混合液输出流道相连。
11.进一步的,铜管内固设有用于增加管内液体流程的螺旋板。
12.进一步的,铜管上转动套设有转动套,转动套内侧设有用于搅拌油水混合液的搅拌片,转动套外侧设有用于与压缩空气配合驱动转动套转动的螺旋片。
13.进一步的,混合器通过多根支脚固定在气相输入流道内侧。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可有效避免下游过大的压力导致液体回流导致对供油、供水系统造成破坏的情况;螺旋板可增加油水混合液的流程,使两者混合更加充分,喷射出的油雾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15.图1为采用螺旋板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7.图3为采用活动式叶片搅拌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
‑
主体结构;11
‑
壳体;12
‑
气相输入流道;13
‑
混合液输出流道;14
‑
混合器;15
‑
水相输入流道;16
‑
油相输入流道;17
‑
套环;18
‑
气相输出流道;19
‑
铜管;191
‑
螺旋板;192
‑
转动套;193
‑
搅拌片;194
‑
螺旋片;2
‑
防倒流结构;21
‑
槽体;22
‑
导向杆;23
‑
阀芯;24
‑
弹簧;
19.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22.主体结构1,主体结构1包括壳体11,壳体11一端设有气相输入流道12,气相输入流道12输入端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与竹节管连接的内螺纹,气相输入流道12内端连有混合液输出流道13,混合液输出流道13的输入端通过铜管19连有混合器14,铜管19内固设有用于增加管内液体流程的螺旋板191;混合器14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有水相输入流道15和油相输入流道16,混合器14内部的两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形成y字形的三通结构;壳体11外侧固定套设有套环17,套环17与壳体11之间的空隙形成气相输出流道18,壳体11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连通气相输出流道18和气相输入流道12的通孔;
23.防倒流结构2,防倒流结构2包括两个单向阀,两个单向阀分别位于水相输入流道15和油相输入流道16与混合器14的连接处,单向阀包括位于混合器14输入端弯折处的槽体21,槽体21内固设有导向杆22,导向杆22上滑动套设有用于封堵水相输入流道15或油相输入流道16的阀芯23,阀芯23与槽体21内端之间设有用于对阀芯23施加推力的弹簧24,在无压或下游压力高于上游压力时,在弹簧24或压差的作用下,阀芯23顶住水相输入流道15和油相输入流道16从而对其进行封堵,从而防止液体回流导致对供油、供水系统造成破坏。
24.作为另一种增加油水混合充分性的方案,可采用活动式叶片的搅拌结构,该结构下,铜管19上转动套设有转动套192,转动套192既可以位于铜管19的端部也可以位于铜管19的中部,转动套192位于铜管19端部时,转动套192同时与铜管19以及混合液输出流道13或混合器14转动连接;转动套192位于铜管19中部时,转动套192将铜管19一分为二并同时与两段铜管19转动连接(图示为第二种结构);转动套192内侧设有用于搅拌油水混合液的搅拌片193,转动套192外侧设有用于与压缩空气配合驱动转动套192转动的螺旋片194,压缩空气通过气相输入流道12时,在螺旋片194的作用下,压缩空气驱动转动套192转动,从而使搅拌片193对流经此处的混合液进行搅拌,使之混合的更加均匀;为了提高混合器14的稳定性,还可设置多根支脚将其固定在气相输入流道12内侧。
25.使用时,油、水在混合器14内混合后依次经铜管19、混合液输出流道13输出,压缩空气依次经气相输入流道12、通孔、气相输出流道18输出,输出后流经混合液输出流道13输出端时,将混合液吹散形成油雾,实现机加工的润滑和冷却。
2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雾化器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1),主体结构(1)包括壳体(11),壳体(11)一端设有气相输入流道(12),气相输入流道(12)内端连有混合液输出流道(13),混合液输出流道(13)的输入端连有混合器(14),混合器(14)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有水相输入流道(15)和油相输入流道(16),壳体(11)外侧固定套设有套环(17),套环(17)与壳体(11)之间的空隙形成气相输出流道(18),壳体(11)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气相输出流道(18)和气相输入流道(12)的通孔;防倒流结构(2),防倒流结构(2)包括两个单向阀,两个单向阀分别位于水相输入流道(15)和油相输入流道(16)与混合器(14)的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雾化器喷嘴,其特征在于,混合器(14)内部的两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形成y字形的三通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雾化器喷嘴,其特征在于,单向阀位于混合器(14)内,单向阀包括位于混合器(14)输入端弯折处的槽体(21),槽体(21)内固设有导向杆(22),导向杆(22)上滑动套设有用于封堵水相输入流道(15)或油相输入流道(16)的阀芯(23),阀芯(23)与槽体(21)内端之间设有用于对阀芯(23)施加推力的弹簧(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雾化器喷嘴,其特征在于,混合器(14)的输出端通过铜管(19)与混合液输出流道(13)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雾化器喷嘴,其特征在于,铜管(19)内固设有用于增加管内液体流程的螺旋板(19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雾化器喷嘴,其特征在于,铜管(19)上转动套设有转动套(192),转动套(192)内侧设有用于搅拌油水混合液的搅拌片(193),转动套(192)外侧设有用于与压缩空气配合驱动转动套(192)转动的螺旋片(19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雾化器喷嘴,其特征在于,混合器(14)通过多根支脚固定在气相输入流道(12)内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复合雾化器喷嘴,包括:主体结构,主体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一端设有气相输入流道,气相输入流道内端连有混合液输出流道,混合液输出流道的输入端连有混合器,混合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有水相输入流道和油相输入流道,壳体外侧固定套设有套环,套环与壳体之间的空隙形成气相输出流道,壳体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气相输出流道和气相输入流道的通孔;防倒流结构,防倒流结构包括两个单向阀,两个单向阀分别位于水相输入流道和油相输入流道与混合器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可有效避免下游过大的压力导致液体回流导致对供油、供水系统造成破坏的情况;螺旋板可增加油水混合液的流程,使两者混合更加充分,喷射出的油雾更加均匀。射出的油雾更加均匀。射出的油雾更加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山 崔卫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永业科技(唐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2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