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材料吸水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7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吸水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施工中会用到各种建筑材料,且建筑物在建成后需要经历长时间、无数次的风吹雨淋,故对建筑材料吸水性能的检测非常有必要。
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029398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材料设计用吸水性检测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的一侧顶部设置有连接杆和水泵,装置底座的顶部还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焊接有竖向设置的支杆,所述支杆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外侧均套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倾斜设置的安装板,在水箱的一侧通过亚克力玻璃板标识刻度。上述专利中通过向待测建筑材料喷水,然后根据水的减少量来判断材料的吸水性能,但是喷头在向建筑材料喷水时,水束与建筑材料或是装置零件碰撞时会导致水束溅射,同时装置本身的零件也会粘附少量水,故会导致一部分水不能进入水箱,从而会对检测结果带来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材料吸水性能检测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建筑材料吸水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开设有环形卡槽,且连接管在环形卡槽处设有玻璃罩,且连接管的内部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底座的顶端在水箱的一侧处固定连接有增压水泵,且水箱靠近增压水泵的一侧底端开设有进水口,水箱的另一侧底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增压水泵的进水端在进水口处与水箱固定连接,且增压水泵出水端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玻璃罩的顶端中部开设有凹槽,且玻璃罩在凹槽处设有喷头,玻璃罩在凹槽的底端处开设有喷水口,所述喷头的顶端与软管远离增压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玻璃罩在凹槽的两侧处均转动连接有固定桩。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所述连接管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夹体固定连接于第一伸缩杆的一端,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远离第一伸缩杆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开口,且连接管在圆形开口处设有转盘,所述转盘靠近第一伸缩杆的一侧等距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夹体与三个所述第二伸缩杆靠近第一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内壁在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防水圈。
9.进一步的,所述转盘的外部和连接管在圆形开口的内壁处均开设有弧形滑槽,且转盘和连接管在弧形滑槽处设有若干钢珠,所述转盘的盘体中部开设有螺纹通孔,且转盘在螺纹通孔处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处于连接管内部的一端与第二夹体固定连接,且螺纹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
10.进一步的,所述转盘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处于连接管的外部,所述螺纹杆处于连接管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和把手的外部均涂设有防滑涂料。
11.进一步的,所述水箱远离增压水泵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刻度尺,所述连接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滤网。
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玻璃罩的内壁和第一弹簧、第一伸缩杆、第一夹体、第二夹体、第二伸缩杆、第二弹簧、螺纹杆、防水圈的外部均涂设有超疏水涂料。
13.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两侧内壁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外部套设有若干浮标。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通过设置玻璃罩,在喷头喷出水束后,水流与待测材料或是装置零件碰撞时水束的流向会被限制在玻璃罩内部,同时由于玻璃罩、连接管的内壁以及伸缩杆、弹簧、夹体的外部都涂设有超疏水涂料,故水流即使溅射在装置内部零件上,也会滑落流到水箱内部,减小了实验过程中水的损耗,提高了实验结果的精确程度。
16.2、通过设置转盘,从而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推动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将待测材料夹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转动把手驱动转盘转动,转盘则可以通过第二伸缩杆和第二夹体带动待测材料转动,从而在喷头喷水时待测材料可以被手动驱动转动,从而让待测材料的外部均可以被水淋到,使得待测材料的吸水更加充分,避免对检测结构带来误差。
17.3、通过设置浮标,可以在实验结束后,由于水从喷头喷出后落至水箱中时必定会让水箱中的水面被激起波纹,但是通过刻度尺观察水的剩余量时需要等待水面平静,而浮标在弹性绳的拉持作用下则会给予水面压力,使得水面快速恢复平静,从而缩短了取得检测结果的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施例1中提出的一种建筑材料吸水性能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19.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20.图3为实施例1中提出的一种建筑材料吸水性能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21.图4为实施例2中提出的一种建筑材料吸水性能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22.图中:底座1、增压水泵2、软管3、水箱4、连接管5、玻璃罩6、第一弹簧7、第一伸缩杆8、第一夹体9、喷头10、固定桩11、第二夹体12、第二伸缩杆13、第二弹簧14、螺纹杆15、把手16、旋钮17、钢珠18、转盘19、防水圈20、刻度尺21、滤网22、浮标23、弹性绳24。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4.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5.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6.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27.实施例1
28.参照图1

3,一种建筑材料吸水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箱4,水箱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连接管5的顶端开设有环形卡槽,且连接管5在环形卡槽处设有玻璃罩6,且连接管5的内部设有固定机构,底座1的顶端在水箱4的一侧处固定连接有增压水泵2,且水箱4靠近增压水泵2的一侧底端开设有进水口,水箱4的另一侧底端开设有出水口,增压水泵2的进水端在进水口处与水箱4固定连接,且增压水泵2出水端固定连接有软管3,玻璃罩6的顶端中部开设有凹槽,且玻璃罩6在凹槽处设有喷头10,玻璃罩6在凹槽的底端处开设有喷水口,喷头10的顶端与软管3远离增压水泵2的一端固定连接,玻璃罩6在凹槽的两侧处均转动连接有固定桩11。
29.其中,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夹体9和第二夹体12,连接管5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8,第一夹体9固定连接于第一伸缩杆8的一端,第一伸缩杆8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7,连接管5远离第一伸缩杆8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开口,且连接管5在圆形开口处设有转盘19,转盘19靠近第一伸缩杆8的一侧等距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二伸缩杆13,第二夹体12与三个第二伸缩杆13靠近第一伸缩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管5的内壁在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防水圈20。
30.其中,转盘19的外部和连接管5在圆形开口的内壁处均开设有弧形滑槽,且转盘19和连接管5在弧形滑槽处设有若干钢珠18,转盘19的盘体中部开设有螺纹通孔,且转盘19在螺纹通孔处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5,螺纹杆15处于连接管5内部的一端与第二夹体12固定连接,且螺纹杆15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14。
31.其中,转盘19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6,把手16处于连接管5的外部,螺纹杆15处于连接管5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7,旋钮17和把手16的外部均涂设有防滑涂料,水箱4远离增压水泵2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刻度尺21,连接管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滤网22。
32.其中,连接管5、玻璃罩6的内壁和第一弹簧7、第一伸缩杆8、第一夹体9、第二夹体12、第二伸缩杆13、第二弹簧14、螺纹杆15、防水圈20的外部均涂设有超疏水涂料
33.工作原理:进行建筑材料防水性检测时,首先拿开玻璃罩6,向水箱4中注入清水,然后转动旋钮17,旋钮17带动螺纹杆15转动,此时第二夹体12向远离第一夹体9的方向移动,然后将待测材料放置于第一夹体9和第二夹体12之间,同时反向转动旋钮17,使第二夹体12向靠近第一夹体9的方向移动将待测材料夹持紧,热后将玻璃罩6重新放在连接管5的顶端,之后再将增压水泵2接通电源并启动,此时根据刻度尺21记录水面的位置,而增压水
泵2将水箱4中的水抽出增压并输送至喷头10处且喷到玻璃罩6中,同时摇动把手16,把手16通过第二伸缩杆13带动第二夹体12转动,第二夹体12与第一夹体9配合故可以带动待测材料转动,当待测材料吸水至饱满后关闭增压水泵2,此时喷头10停止喷水,待水箱4中水面平静时再次根据刻度尺21记录水面位置即可得出该建筑材料的吸水性能结果。
34.实施例2
35.参照图4,一种建筑材料吸水性能检测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为了提高检测效率,水箱4的两侧内壁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弹性绳24,弹性绳24的外部套设有若干浮标23。
36.工作原理:进行建筑材料防水性检测时,首先拿开玻璃罩6,向水箱4中注入清水,然后转动旋钮17,旋钮17带动螺纹杆15转动,此时第二夹体12向远离第一夹体9的方向移动,然后将待测材料放置于第一夹体9和第二夹体12之间,同时反向转动旋钮17,使第二夹体12向靠近第一夹体9的方向移动将待测材料夹持紧,热后将玻璃罩6重新放在连接管5的顶端,之后再将增压水泵2接通电源并启动,此时根据刻度尺21记录水面的位置,而增压水泵2将水箱4中的水抽出增压并输送至喷头10处且喷到玻璃罩6中,同时摇动把手16,把手16通过第二伸缩杆13带动第二夹体12转动,第二夹体12与第一夹体9配合故可以带动待测材料转动,当待测材料吸水至饱满后关闭增压水泵2,此时喷头10停止喷水,由于浮标23在弹性绳24的拉持作用下会基于水面压力,故水面可以快速恢复平静,此时再次根据刻度尺21记录水面位置即可得出该建筑材料的吸水性能结果。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8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