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静电消除装置的加弹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94



1.本技术涉及加弹机静电消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静电消除装置的加弹机。


背景技术:

2.加弹机是一种可将涤纶、丙纶等无捻丝,通过假捻变形加工成为具有中弹、低弹性能的弹力丝的一种纺织机械。
3.加弹机是一种机电设备,具有驱动装置,使用电源供电,在通电加工过程中,有电位差,虽然有绝缘保护,但是整体来说,是电荷富集区,且加工材质属于毛细纤维结构,电荷在纤维组件摩擦中,电荷聚集,人体是导体,接触带电荷部位,电荷移动,形成静电电流,当静电储存到一定程度时会对人体带来巨大的伤害,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静电对于化纤的加工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容易造成缠绕吸引,增加人们的工作强度。
4.现有的静电处理一般在加弹机本体内涂抹防静电油漆和绝缘体材料,静电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加弹机的静电处理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静电消除装置的加弹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静电消除装置的加弹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带有静电消除装置的加弹机,包括机架和加弹机本体,所述加弹机本体内转动设置有卷绕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静电消除机构,所述静电消除机构包括用于处理加弹机本体内静电的静电消除组件一,所述静电消除组件一包括放置在机架上的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抗静电剂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储液箱连通,所述储液箱上设置有用于往加弹机本体内喷雾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储液箱、加弹机本体连通,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对储液箱内的混合液进行搅拌的搅拌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绕件将原丝进行卷绕,静电消除机构用于处理加弹机内的静电,将抗静电剂加入储液箱内与储液箱内的溶剂混合,同时在搅拌组件的作用下,使得抗静电剂与溶剂混合的更加均匀,将混合后的抗静电液经进料管传至加弹机内以喷雾的形式喷至加弹机内,从而提高对加弹机内静电的处理效果。
9.优选的,所述连接管远离储液箱的一端设置有若干连接支管,所述连接管与若干连接支管均连通,若干所述连接支管穿设在加弹机本体上,所述连接支管一端连通有喷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支管的设置便于将经过连接管的抗静电液进行分散,在喷头的作用下转换成喷雾,增大在加弹机本体内的流动面积。
11.优选的,所述储液箱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储液箱连接,所述进料管穿过过滤网,所述连接管位于过滤网的上方。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的设置便于过滤掉未与储液箱内的溶剂进行混合的抗静电剂,以防抗静电剂经过连接支管后堵住喷头,从而导致喷头堵塞,影响加弹机本体
内静电的处理效果。
13.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驱动件和搅拌杆,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搅拌杆转动,所述搅拌杆穿过过滤网且与过滤网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使得抗静电剂与储液箱中的溶剂混合的更加充分,进而增加抗静电液的制备效率,进而提高对加弹机本体内静电的消除效率。
15.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粉碎件,所述粉碎件与搅拌杆连接,所述粉碎件位于过滤网的下方。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粉碎件的设置便于对进入储液箱内的抗静电剂进行粉碎,使得抗静电剂的颗粒变小,进而增加抗静电剂的溶解效率。
17.优选的,所述粉碎件包括若干粉碎刀,若干所述粉碎刀的一端与搅拌杆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粉碎刀的设置便于进一步增加对抗静电剂的粉碎,从而使得抗静电剂与储液箱内的溶剂的溶解速率加快,进而能够快速处理加弹机本体内的静电。
19.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储液箱加热。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组件的设置用于对储液箱内的溶剂进行加热,从而进一步加速抗静电剂与储液箱内溶剂的混合效率,同时使得抗静电剂与溶剂混合的更加充分。
21.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连通设置有进水管、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出水管之间连通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缠绕在储液箱的外壁且与储液箱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储水箱内的水经进水管传至加热管,加热管内的水对储液箱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经出水管回流至储水箱内,从而使得储液箱内的液体加热更加方便。
23.优选的,所述加弹机本体上设置有静电消除组件二,所述静电消除组件二包括离子风机和导风筒,所述离子风机放置在机架上,所述导风筒用于往加弹机本体内通气。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离子风机通过导风筒向加弹机本体内通气,从而进一步提高加弹机本体内静电的处理效果,同时能够加速抗静电液在加弹机本体内的流动速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加弹机本体的静电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搅拌组件的剖视图;
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静电消除组件二的剖视图;
29.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加弹机本体;3、卷绕件;31、安装槽;32、驱动部;4、静电消除机构;5、静电消除组件一;51、储液箱;511、过滤网;52、进料管;53、连接管;54、动力件;55、连接支管;56、喷头;6、静电消除组件二;61、离子风机;62、导风筒;63、连通杆;64、连通部;641、安装环;7、搅拌组件;71、搅拌杆;72、驱动件;73、粉碎件;731、粉碎刀;8、加热组件;
81、储水箱;82、进水管;83、出水管;84、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带有静电消除装置的加弹机。
33.参照图1和图2,一种带有静电消除装置的加弹机,包括加弹机本体2和机架1,加弹机本体2内设置有卷绕件3,卷绕件3用于卷绕涤纶丝,卷绕件3与加弹机本体2转动连接,加弹机本体2内设置有静电消除机构4,静电消除机构4用于处理加弹机本体2内的静电。
34.参照图2和图3,静电消除机构4包括静电消除组件一5,静电消除组件一5包括用于放置溶剂的储液箱51,本实施例溶剂为水,储液箱51上设置有进料管52,进料管52与储液箱51连通,进料管52用于往储液箱51内加入抗静电剂,本实施例抗静电剂为外用型抗静电剂rf

109,储液箱51与加弹机本体2之间设置有连接管53,连接管53与加弹机本体2连通,连接管53用于往加弹机本体2内喷雾,从而降低加弹机本体2内部的湿度,从而提高静电的处理效果,连接管53上设置有动力件54,本实施例动力件54为水泵,连接管53远离储液箱51一端设置有若干连接支管55,连接管53均与若干连接支管55连通,连接支管55远离储液箱51的一端延伸至加弹机本体2内且设置有喷头56,喷头56将连接支管55内的抗静电液以喷雾的形式喷入加弹机本体2内。
35.参照图3,为了增加抗静电剂与储液箱51内的溶剂的混合均匀度,储液箱51上设置有搅拌组件7,搅拌组件7包括搅拌杆71和驱动件72,驱动件72用于驱动搅拌杆71转动,搅拌杆71上设置有粉碎件73,粉碎件73包括若干粉碎刀731,若干粉碎刀731的一端与搅拌杆71焊接,若干粉碎刀731以搅拌杆71为中心绕搅拌杆71的外壁均匀间隔排布。
36.参照图3,为了以防未溶解的抗静电剂经过连接管53进入喷头56导致喷头56堵塞,储液箱51下部设置有过滤网511,过滤网511的外壁与储液箱51的内壁焊接,过滤网511的设置便于过滤未与储液箱51内的溶剂完全混匀的抗静电剂,进料管52位于储液箱51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网511的下方,连接管53位于储液箱51的一端位于过滤网511的上方,搅拌杆71穿设过过滤网511且与过滤网511转动连接,粉碎件73位于过滤网511的下方。
37.参照图2,为了进一步使得抗静电剂与储液箱51内的液体混合的更加均匀,储液箱51上设置有加热组件8,加热组件8包括储水箱81、进水管82、出水管83和加热管84,加热管84呈s形螺旋缠绕在储液箱51的外壁,进水管82上设置有动力部,本实施例动力部为水泵,动力部将储水箱81内的热水经进水管82传至加热管84,加热管84对储液箱51内的液体加热后,经出水管83回流至储水箱81内。
38.参照图2和图4,加弹机本体2上设置有静电消除组件二6,静电消除组件二6包括离子风机61,离子风机61放置于机架1上,离子风机61上设置有导风筒62,导风筒62远离离子风机61的一端设置有连通杆63和连通部64,连通杆63为空心结构且成对设置,两个连通杆63穿过加弹机本体2且位于加弹机本体2沿高度方向的两侧,连通杆63上开设有若干进风孔。
39.参照图4和图5,连通部64为中空结构且与导风筒62连通,卷绕件3为中空结构,卷绕件3套设在连通部64上且与连通部64转动连接,连通部64外壁套设有安装环641,安装环641与连通部64焊接,卷绕件3内壁开设有与安装环641相互配合的安装槽31,安装环641能
够在安装槽31内转动,从而使得卷绕件3能够在连通部64上转动,连通部64与卷绕件3连通,卷绕件3远离连通部64一端设置有驱动部32,本实施例驱动部32为电机,驱动部32位于加弹机本体2的外部且与加弹机本体2焊接,驱动部32的输出轴穿过加弹机本体2且与加弹机本体2转动连接,驱动部32的输出轴与卷绕件3同轴固定。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带有静电消除装置的加弹机的实施原理为:将抗静电剂通过进料管52加入储液箱51内,驱动件72驱动搅拌杆71转动,搅拌杆71带动粉碎件73转动,从而使得抗静电剂与溶剂混合的更加充分,混合后的抗静电液经连接管53传至喷头56处,喷入加弹机本体2内,从而对加弹机本体2内的静电进行处理。
41.离子风机61的风经导风筒62传至连通杆63、连通部64,从而进一步对加弹机本体2内的静电进行处理。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8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