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检测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背景技术: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具有灵敏、快速、选择性高、操作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石油、医药、冶金、地质、食品、生化及环境监测等领域,能测定几乎所有的金属元素和部分非金属元素。
3.对于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来说,分析需要的样品量很少,大部分时间的样品会被冷藏。
4.现有技术中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不具有加热功能,被冷藏过的测试样品在室温下回温的过程,会消耗大量时间成本,并且不经过室温放置直接进样与室温下放置的相同样品的吸光度值往往相差巨大,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加热检测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检测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检测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本体,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本体上设置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恒温筒,所述恒温筒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温感器与第一水位计,所述安装箱的顶部且位于恒温筒的一侧设置有自动吸液机构,所述安装箱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储水箱和预热箱,所述预热箱内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预热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水位计,所述预热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端贯穿且延伸至预热箱的内部并固定连通有分水管,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端贯穿且延伸至恒温筒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底部开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贯穿且延伸至安装箱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开设有放置孔。
8.优选的,所述储水箱内壁的顶部设置有滤网,所述储水箱内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连通管与预热箱的一侧固定连通。
9.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内壁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贯穿且延伸至恒温筒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扰流叶。
10.优选的,所述恒温筒底部的一侧固定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底端贯穿且延伸至安装箱的内部并与储水箱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11.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顶部且靠近自动吸液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洗针筒。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检测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具有如下
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检测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通过启动第二电机,从而使六个扰流叶转动对恒温筒内的热水进行搅拌混合,使水温差幅不会过大,保持在相对恒定和适宜的温度,对待检测试管水浴加热,使待检测试管内的待检测液体温度保持一定区间,进而减小了温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了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检测效果,通过预热箱、储水箱和恒温筒等配合使用,使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节约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检测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所示的安装箱的斜视图;
16.图3为图1所示的安装箱的剖视图;
17.图4为图3所示的a部的放大图;
18.图5为图3所示的带轮组的俯视图。
19.图中标号: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本体,2、安装箱,3、转动盘,4、恒温筒,5、放置孔,6、自动吸液机构,7、洗针筒,8、温感器,9、第一水位计,10、驱动腔,11、第一电机,12、驱动轴,13、储水箱,14、滤网,15、第一水泵,16、预热箱,17、加热装置,18、第二水位计,19、第二水泵,20、分水管,21、排水管,22、电磁阀,23、第二电机,24、转动轴,25、扰流叶,26、带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检测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安装箱的斜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安装箱的剖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a部的放大图;图5为图3所示的带轮组的俯视图。加热检测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本体1,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本体1上设置有安装箱2,所述安装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恒温筒4,所述恒温筒4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温感器8与第一水位计9,所述安装箱2的顶部且位于恒温筒4的一侧设置有自动吸液机构6,所述安装箱2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储水箱13和预热箱16,所述预热箱16内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17,所述预热箱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水位计18,所述预热箱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19,所述第二水泵19的进水端贯穿且延伸至预热箱16的内部并固定连通有分水管20,所述第二水泵19的出水端贯穿且延伸至恒温筒4的内部。
22.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型号为aa
‑
7703g,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在赘述。
23.分水管20设置有多个端口,使得第二水泵19可以同时吸取预热箱16内不同位置的水,保证向恒温筒4中输送的水温度温差不会差距过大。
24.所述安装箱2的底部开设有驱动腔10,所述驱动腔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有驱动轴12,所述驱动轴12的一端贯穿且延伸至安装箱2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转动盘3,所述转动盘3上开设有放置孔5。
25.放置孔5绕驱动轴12的轴心等距圆周设置有多个,放置孔5中用于放置带检测试
管。
26.所述储水箱13内壁的顶部设置有滤网14,滤网14用于过滤水中杂质,所述储水箱13内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15,所述第一水泵15的出水端通过连通管与预热箱16的一侧固定连通。
27.储水箱13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与出水管。
28.所述安装箱2的内壁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有转动轴24,所述转动轴24的一端贯穿且延伸至恒温筒4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扰流叶25。
29.转动轴24设置有六个,且等距圆周排列,六个转动轴24均与安装箱2的顶部转动连接,且转动连接处密封性良好,六个转动轴2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带轮组26,六个带轮组26之间通过皮带同步传动,在扰流叶25跟随转动轴24转动时,会对恒温筒4内的水进行搅拌,六个扰流叶25同时运作,保证恒温筒4内水温的稳定。
30.所述恒温筒4底部的一侧固定连通有排水管21,所述排水管21的底端贯穿且延伸至安装箱2的内部并与储水箱13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排水管21上设置有电磁阀22。
31.所述安装箱2的顶部且靠近自动吸液机构6的一侧设置有洗针筒7,洗针筒7内放置有清洗液,用于清洗自动吸液机构6上的洗液针头,保证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的准确性。
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热检测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如下:
33.工作前,开启加热装置17对预热箱16中的水进行加热,通过启动第二水泵19对预热箱16中的热水进行抽取,并输送至恒温筒4中,对放置孔5中放置的检测试管进行水浴加热,同时启动第二电机23,第二电机23通过齿轮传动转动轴24转动,转动轴24上的带轮组26之间通过皮带同步传动,使六个扰流叶25转动对恒温筒4内的水进行搅拌混合,使水温差幅不会过大,保持在相对恒定和适宜的温度,对待检测试管水浴加热,使待检测试管内的待检测液体温度保持一定区间,进而减小了温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了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检测效果。
34.在温感器8的作用下,对恒温筒4中的水温进行检测,当温度低时,第二水泵19向恒温筒中输送热水,并在第一水位计9的作用下,使恒温筒4中的水不会溢出,当恒温筒4中的水位高于一定值时,开启电磁阀22,使水通过排水管进入储水箱13中,进行回收利用,有效节约资源,当预热箱16中的水少于一定时,被第二水位计18检测到,使第一水泵15抽取储水箱13中的水输送至预热箱16中,避免预热箱16干烧,避免损伤加热装置17。
3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检测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检测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通过启动第二电机23,从而使六个扰流叶25转动对恒温筒4内的热水进行搅拌混合,使水温差幅不会过大,保持在相对恒定和适宜的温度,对待检测试管水浴加热,使待检测试管内的待检测液体温度保持一定区间,进而减小了温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了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检测效果,通过预热箱16、储水箱13和恒温筒4等配合使用,使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节约使用成本。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
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