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螺丝锁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组件及螺丝锁附治具。
背景技术:
2.在智能手表的生产装配中,需将一元器件保护盖利用螺丝锁附至电路板上。现有技术中的螺丝锁附治具一般包括产品定位组件及保压组件等,发明人使用上述螺丝锁附治具进行保压的过程中,发现仍存在以下缺陷:(1)操作人员将元器件保护盖置于电路板上对应位置后,还需送至保压组件处保压后再进行螺丝锁附,使用起来较为麻烦;(2)在螺丝锁附治具上额外增设保压组件,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组件,能够产生较好的定位效果,且无需额外增设保压组件,也能够实现保压功能,以达成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丝锁附治具,包含上述的定位组件,能够实现产品的快速定位,提高后续螺丝锁附效率。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6.定位组件,包括:
7.第一定位机构,其包括用于定位第一部件的第一定位吸附部;
8.第二定位机构,其临近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设置,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翻转压板,所述翻转压板包括卡合部和用于定位第二部件的第二定位吸附部,所述翻转压板铰接于连接座上;
9.限位机构,其设于所述翻转压板的一侧,所述限位机构在所述翻转压板带着所述第二部件置于所述第一部件上时,与所述卡合部配合使所述翻转压板处处于保压状态。
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之下连接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滑动机构。
11.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座,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导杆及第一弹性件,所述导杆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座,所述导杆下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连接座和所述固定座上。
1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二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的固定块及铰接于所述固定块上的卡扣,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卡扣相连,所述卡扣包括与所述卡合部配合卡接的遮挡部。
13.进一步地,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于所述固定座之下,所述底板上设有供所述导杆上下滑动的避让口。
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上安装有导向销,所述翻转压板上设有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导向销配合对所述翻转压板翻转贴合时的位置进行导向;和/或,所述连接座和所述翻转压板的贴合面上设有配合吸附锁紧的磁性吸附组件。
15.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还包括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吸附部设于所述定位块上,所述定位块上铰接有对所述第一部件进行限位的翻转限位板,所述翻转限位板上设有供所述翻转压板翻转贴合的缺口。
16.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设有两处,两处所述限位机构分别设于所述翻转压板两侧,所述卡合部的数量对应设置相同。
17.螺丝锁附治具,包括工作台、螺丝承载机构以及上述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螺丝承载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或设于所述工作台的一侧。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和卡合部,使得第二部件在贴合至第一部件上时,限位机构和卡合部能够配合使翻转压板处静止,进而保压,从而无需额外设置保压机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与人手按压力度不好控制及力度不均匀的情况相比,限位机构上遮挡部和翻转压板上卡合部的配合卡接,带来了较好的保压效果。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定位机构去除固定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其中附图标号具体如下:
28.10
‑
第一部件;20
‑
第二部件;30
‑
磁性吸附组件;40
‑
工作台;50
‑
螺丝承载机构;100
‑
第一定位机构;110
‑
第一定位吸附部;120
‑
定位块;130
‑
翻转限位板;200
‑
第二定位机构;210
‑
翻转压板;2101
‑
卡合部;2102
‑
第二定位吸附部;2103
‑
导向孔;220
‑
连接座;2201
‑
导向销;230
‑
滑动机构;2301
‑
导杆;2302
‑
第一弹性件;300
‑
限位机构;310
‑
第二弹性件;320
‑
固定块;330
‑
卡扣;3301
‑
遮挡部;400
‑
固定座;500
‑
底板;510
‑
避让口。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0.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定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定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达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书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于限制本技术。
32.请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
33.定位组件,包括:
34.第一定位机构100,其包括用于定位第一部件10的第一定位吸附部110。
35.第二定位机构200,其临近第一定位机构100设置,第二定位机构200包括翻转压板210,翻转压板210包括卡合部2101和用于定位第二部件20的第二定位吸附部2102,翻转压板210铰接于连接座220上。
36.限位机构300,其设于翻转压板210的一侧,限位机构300在翻转压板210带着第二部件20置于第一部件10上时,与卡合部2101配合使翻转压板210处处于保压状态。
37.本实施例中,第一部件10为安装有电路板的载具,第二部件20为元器件保护盖。
38.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位吸附部110和第二定位吸附部2102实现吸附分别具体可以选用外接真空泵或现有技术中能实现吸附表头作用的结构。
39.实际工作时,操作人员先将第一部件10固定至第一定位吸附部110,接着将翻转压板210翻转至贴合非工作侧上,然后将第二部件20固定在第二定位吸附部2102上,再拨动限位机构300使其在滑动机构230翻转时不会与第二定位机构200产生干涉,将翻转压板210翻转至贴合工作侧,操作人员带动翻转压板210将第二部件20放置于第一部件10之上时,拨动限位机构300使其与卡合部2101配合卡接,操作人员退回,限位机构300与卡合部2101配合使翻转压板210处处于保压状态。
4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连接座220之下连接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滑动机构230。需要说明的是,滑动机构230可以设置驱动源驱动其上下滑动或操作人员手动带动滑动。本实施例中,具体选用由操作人员手动带动滑动。如图3所示,定位组件还包括固定座400,滑动机构230包括导杆2301及第一弹性件2302,导杆2301上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座220,导杆2301下端滑动连接于固定座400,第一弹性件2302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连接座220和固定座400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为弹簧。
41.请参见图3,限位机构300包括第二弹性件310、安装于固定座400上的固定块320及铰接于固定块320上的卡扣330,第二弹性件31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400和卡扣330相连,卡扣330包括与卡合部2101配合卡接的遮挡部3301。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为弹簧。此时,限位机构300为一个类弹簧夹的结构。实际操作时,第二部件20固定在第二吸附部2102上后,操作人员按压卡扣330,带动第二弹性件310处于压缩状态,此时遮挡部3301翘起,从而不会阻碍翻转压板210下压贴合,翻转压板210上的第二部件20到位后,操作人员松开卡扣330,第二弹性件310回弹,遮挡部3301与卡合部2101配合卡接,使翻转压板210处处于保压状态,从而无需额外设置保压机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与人手按压力度不好控制及力度不均匀的情况相比,遮挡部3301和卡合部2101的配合使用,也使得保压效果更好。
42.请继续参见图3,定位组件还包括底板500,底板500设于固定座400之下,底板500上设有供导杆500上下滑动的避让口510。
43.请继续参见图3,连接座220上安装有导向销2201,翻转压板210上设有对应的导向孔2103,导向孔2103与导向销2201配合对翻转压板210翻转贴合时的位置进行导向;和/或,连接座220和翻转压板210的贴合面上设有配合吸附锁紧的磁性吸附组件30。本实施例中,连接座220上安装有导向销2201,且连接座220和翻转压板210的贴合面上设有配合吸附锁紧的磁性吸附组件30。需要说明的是,若连接座220为铁磁性材质,磁性吸附组件30即为安装于翻转压板210上的磁铁,反之亦然;若连接座220和翻转压板210均为非铁磁性材质,则
磁性吸附组件30为分别安装于连接座220和翻转压板210上的磁铁。导向销2201使得翻转压板210在下压时的方向不会产生偏移,保证了第二部件20能够精确、稳定地放置于第一部件10之上。磁性吸附组件30的设置使得翻转压板210贴合至连接座220时不致移动。
44.还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座220和翻转压板210的贴合面上设有配合吸附锁紧的磁性吸附组件30,即可以指仅翻转压板210的贴合工作面和对应翻转压板210上设有磁性吸附组件30,以使工作贴合时不致移动;也可以指翻转压板210的贴合非工作面和对应翻转压板210上设有磁性吸附组件30,以使操作人员将翻转压板210翻转至非贴合工作面时稳定地将第二部件20定位至第二吸附部2102上;还可以指翻转压板210的贴合工作面和贴合非工作面上分别与对应翻转压板210上均设有磁性吸附组件。本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翻转压板210的贴合工作侧和贴合非工作侧上分别与对应翻转压板210上均设有磁性吸附组件,以在翻转压板210贴合工作和贴合非工作时都能够处于稳定状态。
45.如图6所示,第一定位机构100还包括定位块120,第一定位吸附部110设于定位块120上,定位块120上铰接有对第一部件10进行限位的翻转限位板130,翻转限位板130上设有供翻转压板210翻转贴合的缺口。实际工作时,因固定电路板的载具体积较大,第一定位吸附部110常常只设置为定位电路板大小,因此,通过设置翻转限位板130来翻转压住载具,进而防止载具在贴合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移动。
46.如图1及图2所示,限位机构300设有两处,两处限位机构300分别设于翻转压板210两侧,卡合部2101的数量对应设置相同。通过设置两处限位机构和两处卡合部2101,以对翻转压板210达成更好的限位固定效果。
47.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螺丝锁附治具,如图4所示,包括工作台40、螺丝承载机构50以及上述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固定于工作台40上,螺丝承载机构50设于工作台40上或设于工作台40一侧。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螺丝承载机构50设于工作台40的一侧。该螺丝锁附治具由于定位组件的存在,实现了对产品的快速定位,提升了后续人工将螺丝锁附至产品上的效率。
48.实现上述功能还需电气控制系统,如plc、工控机、程序、电路、气路布置等,此等皆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电气控制实现,此处不作详述。
49.需要强调的是,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是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