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人工挖桩孔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其涉及一种人工挖桩孔垂直度辅助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灌注桩是采用人工挖掘成桩孔,然后在桩孔内放置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成桩。为了保障挖掘安全,在人工挖桩孔过程一般采用现浇混凝土护壁,并且桩孔的挖掘程序是分段开挖、分段浇筑混凝土护壁。
3.由于灌注桩的垂直度影响灌注桩的承载能力、以及其所承载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在挖掘过程中需要保障桩孔的垂直度。
4.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铅垂线来控制桩孔的垂直度;但是,桩孔内的视线随着桩孔深度增加而越来越暗,而影响施工人员观察铅锤线,并且铅锤线的垂直度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了人工挖掘桩孔的垂直度,本技术提供一种人工挖桩孔垂直度辅助观测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人工挖桩孔垂直度辅助观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人工挖桩孔垂直度辅助观测装置,包括圆环和激光笔,所述圆环设置有至少两组用于将其固定在圆形混凝土护壁上并且使圆环的中心轴线和圆形混凝土护壁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固定机构,至少两组固定机构沿圆环的中心轴线呈圆周阵列;所述圆环固设有用于放置激光笔的放置盒,所述放置盒开设有供激光笔发射光束通过的光束过孔,所述光束过孔的中心轴线和圆环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激光笔的发射光束在圆环的中心轴线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激光笔的发射光束位于圆形混凝土护壁的中心轴线上,人工挖掘桩孔的过程以激光笔的发射光束为观测基准,以保障桩孔的垂直度。
9.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圆环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的固定板、以及用于调节固定板和圆环的中心轴线间距的调距固定组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距固定组件用于调节固定板和圆环的中心轴线间距,从而使固定板抵触在圆形混凝土护壁的侧壁上,从而将圆环固定连接在圆形混凝土护壁上;并且保持至少两组固定机构的固定板分别与圆环具有相等的间距,从而保证使圆环的中心轴线和圆形混凝土护壁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11.优选的,所述调距固定组件包括固设在圆环上的第一固定螺杆和固设在固定板上的第二固定螺杆,所述第一固定螺杆和第二固定螺杆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固定螺杆和第二固定螺杆之间螺纹连接有固定螺纹套筒,且所述第一固定螺杆的螺纹和第二固定螺杆的螺纹螺旋方向相反。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持固定第二固定螺杆或固定板,并转动固定螺纹套管使第一固定螺杆和第二固定螺杆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实现调节固定板和圆环之间间距的目的。
13.优选的,所述调距固定组件还包括与第一固定螺杆平行设置的导向杆,所述固定板开设有供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固定螺纹套管时,导向杆可以防止第二固定螺杆随固定螺纹套管发生周向转动,因此,在第二固定螺杆或固定板不受外力的作用下,转动固定螺纹套管即可使第一固定螺杆和第二固定螺杆相互靠近,操作方便。
15.优选的,所述导向杆设置有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刻度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度线用于标识固定板和圆环之间的间距,以保证至少两组固定机构的固定板分别与圆环具有相等的间距。
17.优选的,所述放置盒内设置有至少两组用于将激光笔固定在放置盒内的夹持机构,至少两组夹持机构沿圆环的中心轴线呈圆周阵列。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机构用于保持激光笔在放置盒内的放置稳定性,以保障激光笔的发射光束位于圆环的中心轴线上。
19.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位于放置盒内且与圆环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和放置盒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夹持板和圆环的中心轴线间距的调距夹持组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距夹持组件用于调节夹持板和放置盒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夹持板抵触在激光笔上,从而将激光笔固定在放置盒内,并且使激光笔的发射光束在圆环的中心轴线上。
21.优选的,所述调距夹持组件包括固设在放置盒内的第一夹持螺杆和固设在夹持板上的第二夹持螺杆,所述第一夹持螺杆和第二夹持螺杆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夹持螺杆和第二夹持螺杆之间螺纹连接有夹持螺纹套筒,且所述第一夹持螺杆的螺纹和第二夹持螺杆的螺纹螺旋方向相反。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持固定第二夹持螺杆或夹持板,并转动夹持螺纹套管使第一夹持螺杆和第二夹持螺杆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实现调节夹持板和放置盒之间间距的目的。
23.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螺杆在靠近第二夹持螺杆的端面上固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截面为非圆形设置,所述第二夹持螺杆在靠近第一夹持螺杆的端面上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适配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杆插接在限位孔内。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夹持螺纹套管时,限位杆可以防止第二夹持螺杆随夹持螺纹套管发生周向转动,因此,在第二夹持螺杆或夹持板不受外力的作用下,转动夹持螺纹套管即可使第一夹持螺杆和第二夹持螺杆相互靠近,操作方便。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激光笔的发射光束位于圆形混凝土护壁的中心轴线上,人工挖掘桩孔的过程以激光笔的发射光束为观测基准,以保障桩孔的垂直度。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人工挖桩孔垂直度辅助观测装置的俯视图;
27.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28.图3是图1中的b
‑
b线剖视图;
29.图4是图3中的c部放大图;
30.图5是图3中的d部放大图。
31.图中,1、圆形混凝土护壁;2、圆环;21、连接杆;3、固定机构;31、固定板;311、导向孔;32、调距固定组件;321、第一固定螺杆;322、第二固定螺杆;323、固定螺纹套筒;324、导向杆;3241、刻度线;4、放置盒;41、光束过孔;5、激光笔;6、夹持机构;61、夹持板;62、调距夹持组件;621、第一夹持螺杆;6211、限位杆;622、第二夹持螺杆;6221、限位孔;623、夹持螺纹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人工挖桩孔垂直度辅助观测装置,参照图1,包括放置在圆形混凝土护壁1上的圆环2,圆环2的外曲面设置有至少两组固定机构3,且至少两组固定机构3沿圆环2的中心轴线呈圆周阵列,至少两组固定机构3用于将圆环2固定在圆形混凝土护壁上并且使圆环2的中心轴线和圆形混凝土护壁1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34.本技术对固定机构3的具体数目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以四组固定机构3为例介绍。固定机构3设置为四组不仅方便调节圆环2和圆形混凝土护壁1的相对位置,并使圆环2的中心轴线和圆形混凝土护壁1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且能够保障圆环2在圆形混凝土护壁1上的固定稳定性。
35.参照图3
‑
4,固定机构3包括呈圆弧状设置的固定板31,且固定板31的弧心线和圆环2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固定板31和圆环2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固定板31和圆环2的间距的调距固定组件32。
36.调距固定组件32包括焊接在圆环2外曲面上的第一固定螺杆321和焊接在固定板31内曲面上的第二固定螺杆322,第一固定螺杆321和第二固定螺杆322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第一固定螺杆321的延长线与圆环2的中心轴线垂直并相交;第一固定螺杆321和第二固定螺杆322之间螺纹连接有固定螺纹套筒323,且第一固定螺杆321的螺纹和第二固定螺杆322的螺纹螺旋方向相反。
37.为了防止在转动固定螺纹套筒323过程中第二固定螺杆322随之转动,调距固定组件32还包括焊接在圆环2的外曲面上的导向杆324,导向杆324与第一固定螺杆321平行设置,导向杆324的延长线与圆环2的中心轴线垂直并相交;固定板31开设有供导向杆324穿过的导向孔311,导向杆324穿设于导向孔311。
38.参照图2,为了方便观测圆环2的中心轴线和圆形混凝土护壁1的中心轴线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导向杆324设置有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刻度线3241。
39.参照图3和图5,圆环2的内部固设有放置盒4,放置盒4呈圆筒状设置,且放置盒4的中心轴线和圆环2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圆环2和放置盒4之间设置有四根连接杆21,四根连接杆21沿圆环2的中心轴线呈圆周阵列,且连接杆21的一端焊接在圆环2的内曲面上、另一端焊接在放置盒4的外壁上。
40.放置盒4内放置有激光笔5,放置盒4开设有供激光笔5发射光束通过的光束过孔
41,光束过孔41的中心轴线和圆环2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激光笔5的发射光束位于圆环2的中心轴线上。
41.为了保障激光笔5在放置盒4内的放置稳定性,放置盒4内设置有至少两组夹持机构6,至少两组夹持机构6沿光束过孔41的中心轴线呈圆周阵列。
42.本技术对夹持机构6的具体数目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以四组夹持机构6为例介绍。夹持机构6设置为四组,不仅能够保持激光笔5的光束发射与圆环2的中心轴线重合,而且便于调节激光笔5的光束发射从光束过孔41通过。
43.夹持机构6包括呈圆弧状设置的夹持板61,且夹持板61的弧心线和圆环2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夹持板61和放置盒4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夹持板61和圆环2的中心轴线间距的调距夹持组件62。
44.调距夹持组件62包括焊接在放置盒4上的第一夹持螺杆621和焊接在夹持板61上的第二夹持螺杆622,第一夹持螺杆621和第二夹持螺杆622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第一夹持螺杆621的延长线与圆环2的中心轴线垂直并相交;第一夹持螺杆621和第二夹持螺杆622之间螺纹连接有夹持螺纹套筒623,且所述第一夹持螺杆621的螺纹和第二夹持螺杆622的螺纹螺旋方向相反。
45.为了防止在转动夹持螺纹套筒623过程中第二夹持螺杆622随之转动,第一夹持螺杆621在靠近第二夹持螺杆622的端面上一体成型有限位杆6211,限位杆6211的截面为非圆形设置,第二夹持螺杆622在靠近第一夹持螺杆621的端面上开设有与限位杆6211相适配的限位孔6221,限位杆6211插接在限位孔6221内。
46.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激光笔5放置在放置盒4内,并通过四组夹持机构6调节激光笔5的光束发射与圆环2的中心轴线重合,使激光笔5的光束发射从光束过孔41通过;然后,将圆环2放置在圆形混凝土护壁1的上端面上;最后,通过四组固定机构3将圆形混凝土护壁1上,并且使四根导向杆324在处于圆环2和固定板31之间的长度相等,从而保持圆环2的中心轴线和圆形混凝土护壁1的中心轴线重合,即激光笔5的发射光束位于圆形混凝土护壁1的中心轴线上,人工挖掘桩孔的过程以激光笔5的发射光束为观测基准,以保障桩孔的垂直度。
47.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