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水闸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83



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挡水闸结构。


背景技术:

2.挡水闸是水利工程的重要一部分,人们通常利用挡水闸结构来关闭或者开放泄水通道,挡水闸还可以用来控制水位、调节流量、排放泥沙等。
3.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134070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水电用挡水装置,包括水闸基座和闸门,水闸基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中间设置有转动座,转动座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且闸门位于螺纹杆的下方,水闸基座的内部位于与闸门相接触处设置有移动槽,闸门的底端设置有配合斜角,移动槽和闸门的底端设置有缓冲结构。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上游河道中存在较多漂浮垃圾时,打开闸门,容易导致上游河道中漂浮的垃圾流入下游的田地里,污染土壤,存在有不能清理河道中漂浮的垃圾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清理河道中漂浮的垃圾,本技术提供一种挡水闸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挡水闸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挡水闸结构,包括挡水闸本体、滑动穿设于所述挡水闸本体上的挡水门以及设置于所述挡水闸本体上的用于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挡水门的提升件,所述挡水闸本体上设置有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滑动穿设于所述挡水闸本体上的安装框架、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内的阻挡杆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内的收集箱,所述阻挡杆与所述安装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框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阻挡杆转动的转动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框架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安装阻挡杆,当操作人员利用提升件将挡水门的位置升高后,河道的水开始流动,阻挡杆的设置有利于防止上游河道上漂浮的垃圾进入下游河道,操作人员再利用转动组件使得阻挡杆转动,阻挡杆转动使得与阻挡杆抵接的漂浮垃圾向一侧移动,从而使得垃圾进入收集箱内,收集箱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汇聚垃圾,从而防止垃圾堆聚在阻挡杆前。
9.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框架上的安装箱、穿设于所述安装箱上的转动杆、套设于所述转动杆上的冠齿轮、穿设于所述安装箱上的连接杆、固定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并与所述冠齿轮相互啮合的转动齿轮、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穿出所述安装箱的端部上的螺旋桨;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阻挡杆与所述转动杆同步转动的连接组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挡水门打开,河水冲击使得螺旋桨转动,螺旋桨转动使得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使得冠齿轮转动,冠齿轮转动使得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转动使得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通过连接组件使得阻挡杆转动。
11.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转动杆上的主动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阻挡杆上的从动齿轮以及绕设于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上的同步带,所述同步带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啮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杆转动时,转动杆转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转动使得同步带转动,同步带转动使得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转动使得阻挡杆转动,从而使得垃圾朝向收集箱的方向移动。
13.优选的,所述挡水闸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安装框架的限位槽,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滑移配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的设置为安装框架提供导向作用,且限位槽的设置为安装框架提供支撑作用,从而防止安装框架被水流冲击晃动。
15.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的内底面倾斜设置,所述阻挡杆朝向所述收集箱倾斜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阻挡杆转动时,阻挡杆使得漂浮的垃圾向斜下方移动,从而使得部分垃圾进入收集箱位于水下的部分。
17.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固定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锥齿轮、穿设于所述安装框架上的丝杆、固定套设于所述丝杆上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丝杆与所述安装框架螺纹配合。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使得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使得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使得丝杆转动,丝杆转动使得安装框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19.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以及所述收集箱的底面上开设有多个滤水孔,多个所述滤水孔呈矩阵布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向上移动安装框架时,滤水孔的设置有利于排出收集箱内的垃圾,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清理收集箱内的垃圾。
21.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放入所述收集箱的放入槽,所述安装框架的内底面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收集箱插接配合的安装槽;所述收集箱上固定有燕尾条,所述安装框架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燕尾条滑移配合的燕尾槽,所述安装框架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安装框架并与所述收集箱插接配合。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安装箱对准放入槽后插入安装框架内,燕尾块沿燕尾槽滑动直至安装箱的底面与安装槽的内底面抵接,操作人员再插入定位销,放入槽、安装槽、燕尾条的设置使得收集箱与安装框架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取出收集箱后对垃圾进行清理,定位销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固定收集箱的位置。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安装框架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安装阻挡杆,阻挡杆的设置有利于防止上游河道上漂浮的垃圾进入下游河道,操作人员再利用转动组件使得阻挡杆转动,从而使得垃圾进入收集箱内,收集箱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汇聚垃圾,从而防止垃圾堆聚在阻挡杆前;
25.螺旋桨转动使得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使得冠齿轮转动,冠齿轮转动使得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转动使得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通过连接组件使得阻挡杆转动;
26.放入槽、安装槽、燕尾条的设置使得收集箱与安装框架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取出收集箱后对垃圾进行清理,定位销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固定收集箱的位置。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挡水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挡水闸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挡水闸本体;11、过渡槽;12、限位槽;2、挡水门;3、提升件;4、清理组件;41、安装框架;411、燕尾槽;412、定位销;413、滤水孔;414、放入槽;415、安装槽;42、阻挡杆;43、收集箱;431、燕尾条;432、把手;5、支撑架;51、竖向板;52、横向板;521、取出槽;6、转动组件;61、安装箱;62、转动杆;63、冠齿轮;64、连接杆;65、转动齿轮;66、螺旋桨;7、连接组件;71、主动齿轮;72、从动齿轮;73、同步带;8、驱动组件;81、电机;82、第一锥齿轮;83、丝杆;84、第二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挡水闸结构。参照图1,挡水闸结构包括挡水闸本体1、挡水门2、提升件3以及清理组件4。
33.参照图1、图2,挡水闸本体1上开设有用于流通水流的过渡槽11,挡水门2呈矩形板状,且挡水门2竖直设置,挡水门2穿设于挡水闸本体1内,且挡水门2与挡水闸本体1滑移配合。挡水门2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控制过渡槽11的开启与关闭。
34.参照图1、图2,挡水闸本体1上设置有支撑架5,支撑架5包括竖向板51与横向板52,竖向板51的底面与挡水闸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竖向板51设置有两个,两个竖向板51分别设置于过渡槽11两侧。横向板52设置于竖向板51的上方,横向板52的底面与竖向板51的顶面固定连接。两个竖向板51分别设置于横向板52两端。提升件3为气缸,气缸安装于横向板52的上表面,且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横向板52并与挡水门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气缸的活塞杆与横向板52滑移配合。
35.参照图1、图2,清理组件4包括安装框架41、阻挡杆42以及收集箱43,安装框架41呈矩形框状,安装框架41竖直设置,且安装框架41的内底面倾斜设置。过渡槽11的两个内侧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12,限位槽12竖直设置,且限位槽12的开口为矩形。安装框架41设置于挡水闸本体1的限位槽12内,且安装框架41的外侧壁分别与两个限位槽12的内侧壁滑移配合。阻挡杆42的横截面为圆形,阻挡杆42倾斜设置于安装框架41内,且阻挡杆42与安装框架41转动连接。阻挡杆42设置有多个,多个阻挡杆42间隔设置。
36.参照图1、图2,收集箱43为中空盒装,收集箱4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432,收集箱43靠近阻挡杆42的侧面设置有开口。收集箱43与安装框架41的内底面均开设有滤水孔413,滤水孔413设置有多个,多个滤水孔413呈矩阵布置。收集箱43远离开口的侧面上固定有燕尾条431,燕尾条431的长度方向与收集箱43的高度方向一致。安装框架4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燕尾槽411,燕尾槽411的长度方向与限位槽12的长度方向一致。安装框架41上表面开设有放入槽414,收集箱43与放入槽414的内侧壁滑移配合。安装框架41的内底面上开设有安装槽415,安装槽415的内侧壁与安装箱43的外侧壁滑移配合。
37.参照图1、图2,安装框架41上设置有定位销412,定位销412穿过安装框架41并与收集箱43插接配合。横向板52上开设有用于方便操作人员取出收集箱43的取出槽521。操作人
员将安装箱43对准安装框架41的放入槽414,燕尾条431沿燕尾槽411的内侧壁滑动,直至安装箱43的底面与安装槽415的内底面抵接,操作人员利用定位销412固定安装箱43。
38.参照图2、图3,安装框架41内设置有转动组件6,转动组件6包括安装箱61、转动杆62、冠齿轮63、连接杆64、转动齿轮65以及螺旋桨66,安装箱61为圆形筒状,安装箱61设置于安装框架41内,安装箱61的上表面与安装框架41的内顶面固定连接,安装箱61的长度方向与阻挡杆42的长度方向一致。转动杆62穿设于安装箱61中,转动杆62与安装箱61转动连接,转动杆62的长度方向与阻挡杆42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转动杆62两端分别与安装框架41转动连接。冠齿轮63设置于安装箱61内,冠齿轮63套设于转动杆62上,且冠齿轮63与转动杆62固定连接。连接杆64穿设于安装箱61内,转动齿轮65套设于连接杆64伸入安装箱61内的端部,且转动齿轮65与连接杆64固定连接,转动齿轮65与冠齿轮63相互啮合。螺旋桨66固定连接于连接杆64穿出安装箱61的端部。
39.参照图1、图2,转动杆62与阻挡杆42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7,连接组件7包括主动齿轮71、从动齿轮72以及同步带73。主动齿轮71套设于转动杆62上,且主动齿轮71与转动杆62固定连接,从动齿轮72套设阻挡杆42上,从动齿轮72与阻挡杆42固定连接,从动齿轮72设置有多个,多个从动齿轮72与多个阻挡杆42一一对应。同步带73绕设于主动齿轮71以及从动齿轮72,且同步带73分别与主动齿轮71、从动齿轮72啮合。
40.参照图1、图2,驱动组件8包括电机81、第一锥齿轮82、丝杆83以及第二锥齿轮84,电机81安装于横向板52的上表面,第一锥齿轮82套设于电机81的输出轴上,且第一锥齿轮82与电机8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丝杆83竖直设置,丝杆83一端穿过横向板52并与横向板52转动连接,丝杆83另一端穿过安装框架41并与安装框架41螺纹配合。第二锥齿轮84套设于丝杆83靠近电机81的端部,且第二锥齿轮84与丝杆83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84与第一锥齿轮82相互啮合。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挡水闸结构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启动气缸,气缸带动挡水门2上升,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对于挡水门2上升高度的调节,从而控制水流流经过渡槽11的大小。阻挡杆42的设置有利于防止上游河道中的垃圾流入下游的河道,当经过过渡槽11的河水开始流动时,流动的河水使得螺旋桨66转动,螺旋桨66转动使得连接杆64转动,连接杆64转动使得转动齿轮65转动,转动齿轮65转动使得冠齿轮63转动,冠齿轮63转动使得转动杆62转动。转动杆62转动带动主动齿轮71转动,主动齿轮71转动使得同步带73转动,同步带73转动使得从动齿轮72转动,从动齿轮72转动使得阻挡杆42转动,最终使得阻挡杆42阻隔的垃圾进入收集箱43内。收集箱43以及阻挡杆42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清理水中漂浮的垃圾。
42.当收集箱43内的垃圾需要进行清理时,操作人员启动电机81,电机81带动第一锥齿轮82转动,第一锥齿轮82转动使得第二锥齿轮84转动,第二锥齿轮84转动使得丝杆83转动,丝杆83转动使得安装框架41上升。操作人员拔出定位销412,操作人员利用把手432向上移动安装箱61,从而使得安装箱61依次脱离安装框架41、横向板52,从而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清理。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6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