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线铁水包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模具浇铸的方法为,将金属溶液倒入浇铸勺内部,浇铸将金属溶液倒入模具内部进行浇铸成型,在金属溶液倒入浇铸勺内部前需要将金属溶液从熔融炉内转运至模具处,这就需要用到转运装置,现有的溶液转运设备均为罐体配合行车进行调运,由于转运包体在空中运输至工作区域后,其本体热量较大,倾倒较为繁琐,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线铁水包输送装置,解决现有的溶液转运设备转运后倾倒不易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线铁水包输送装置,包括罐体、第一力臂、第一固定杆、方钢及驱动机构,所述罐体上部开口的圆柱空腔体结构,且罐体外部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两端的转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力臂及第二力臂,且第一力臂及第二力臂通过第一固定杆及第二固定杆与方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力臂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箱、主动轮、从动轮及转轮,所述驱动箱为一端开口的矩形空腔体,且驱动箱内设置有与转轴相连接的从动轮,从动轮通过主动轮与转轮相连接;所述第一力臂上设置有固定箱去,且固定箱内设置有棘轮,且棘轮上部的固定箱内设置有逆止把手,逆止把手上部贯穿固定箱。
6.进一步,所述第一力臂及第二力臂分别与第一固定杆及第二固定杆活动连接,且第一固定杆及第二固定杆上设置有限位孔及限位轴。
7.进一步,所述方钢两端设置有第三固定杆,且第三固定杆底部设置有底板,底板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
8.进一步,所述驱动箱上设置有第一封盖,且第一封盖上设置有转轮,转轮上设置有橡胶圈;所述固定箱上设置有第二封盖。
9.进一步,所述第三固定杆与方钢活动连接,且第三固定杆上设置有限位孔及限位螺丝。
10.进一步,所述方钢上部设置有提拉把手,且提拉把手中部为锥形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在罐体上部设置有固定环,且固定环通过第一力臂及第二力臂与第一固定杆及第二固定杆相连接,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且罐体一侧设置有独立的驱动机构,能够通过转轮胡主动轮驱动从动轮进行转动,同时从动轮驱动罐体进行旋转倾斜,便于物料倒出,无需人工搬运,有效的提高倾倒效率。
13.2.方钢两端设置有第三固定杆,能够根据需要与方钢进行对接,便于整个罐体在
地面上进行移动,而方钢上的提拉把手能够实现与行车配合进行调运,将两种方式结合,提高设备的适用性。
14.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示意图。
18.图中:1
‑
罐体、2
‑
固定环、3
‑
第一力臂、4
‑
第一固定杆、5
‑
方钢、6
‑
提拉把手、7
‑
驱动箱、8
‑
固定箱、9
‑
第三固定杆、10
‑
底板、11
‑
万向轮、12
‑
转轴、13
‑
第二力臂、14
‑
第二固定杆、15
‑
第二封盖、16
‑
逆止把手、17
‑
棘轮、18
‑
主动轮、19
‑
转轮、20
‑
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19.实施例1:
20.图1
‑
图3示出了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线铁水包输送装置,包括罐体1、第一力臂3、第一固定杆4、方钢5及驱动机构,所述罐体1上部开口的圆柱空腔体结构,且罐体1外部设置有固定环2,固定环2两端的转轴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力臂3及第二力臂13,且第一力臂3及第二力臂13通过第一固定杆4及第二固定杆14与方钢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力臂13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箱7、主动轮18、从动轮20及转轮19,所述驱动箱7为一端开口的矩形空腔体,且驱动箱7内设置有与转轴12相连接的从动轮20,从动轮20通过主动轮18与转轮19相连接;所述第一力臂3上设置有固定箱8去,且固定箱8内设置有棘轮17,且棘轮17上部的固定箱8内设置有逆止把手16,逆止把手16上部贯穿固定箱8;上述方案中,转轴12贯穿第二力臂13与从动轮20相连接,便于通过主动轮18驱动下进行转动,而罐体1上部设置有固定环2,且固定环2通过第一力臂3及第二力臂13与第一固定杆4及第二固定杆14相连接,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且罐体1一侧设置有独立的驱动机构,能够通过转轮19及主动轮18驱动从动轮20进行转动,同时从动轮20驱动罐体1进行旋转倾斜,便于物料倒出,无需人工搬运,有效的提高倾倒效率。
21.实施例2:
22.本实施例实在现有的实施例1 的基础上对第一力臂3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力臂3及第二力臂13分别与第一固定杆4及第二固定杆14活动连接,且第一固定杆4及第二固定杆14上设置有限位孔及限位轴;采用活动设计能够便于调节力臂与固定杆长度,同时调节整个罐体1与地面的高度,便于使用在不同场合。
23.实施例3:
24.本实施例实在现有的实施例1 的基础上对方钢5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方钢5两端设置有第三固定杆9,且第三固定杆9底部设置有底板10,底板10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11;万向轮11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搬运。
25.实施例4:
26.本实施例实在现有的实施例1 的基础上对驱动箱7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驱动箱7上设置有第一封盖,且第一封盖上设置有转轮19,转轮19上设置有橡胶圈;所述固定箱8上设置有第二封盖15;第三固定杆9与方钢5活动连接,且第三固定杆9上设置有限位孔及限位螺丝;方钢5两端设置有第三固定杆9,能够根据需要与方钢5进行对接,便于整个罐体1在地
面上进行移动,而方钢5上的提拉把手6能够实现与行车配合进行调运,将两种方式结合,提高设备的适用性。
27.实施例5:
28.本实施例实在现有的实施例1 的基础上对方钢5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方钢5上部设置有提拉把手6,且提拉把手6中部为锥形块。
29.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技术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30.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技术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技术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