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奶生产用挤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67



1.本实用新型属于奶牛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牛奶生产用挤奶装置。


背景技术:

2.奶牛是乳用品种的黄牛,经过高度选育繁殖的优良品种,我国的奶牛主要以黑白花奶牛为主,从1980年山东省畜牧局牛羊养殖基地开始引进此品种,此品种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产奶量高和耐粗饲,黑白花奶牛也叫中国荷斯坦奶牛,中国荷斯坦奶牛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育种过程非常复杂,总之,它是由纯种荷兰牛与本地母牛的高代杂交种,经长期选育而成。
3.现有的奶牛已经十分广泛了,具产奶量高、易于管理的优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的奶牛在养殖业中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动物了,针对现有的奶牛,在奶牛养殖中一般需要对其进行挤奶,现有的对奶牛的喂料的都是通过人工操作,以此进行挤奶的工作,但是在挤奶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会无意间惊扰到奶牛,导致挤奶工作不能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了提供一种牛舍用自动喷淋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了在挤奶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会无意间惊扰到奶牛,导致挤奶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牛奶生产用挤奶装置包括挤奶座,所述挤奶座内设置有挤奶囊,所述挤奶囊与所述挤奶座的内壁形成密闭的空腔;所述挤奶囊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下方连通有输奶管;所述输奶管的内壁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以及第四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块,另一端抵接有第一挡珠;所述第一挡珠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底部紧密贴合;所述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第四限位块,另一端抵接有第二挡珠;所述第二挡珠与所述第三限位块的底部紧密贴合;所述输奶管的底部端口固定连接有存奶罐;
6.所述第二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之间的输奶管的管壁上连通有泵压管,所述泵压管贯穿墙体且连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固定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贯穿所述气缸并延伸至所述气缸的外部。
7.作为优选,所述墙体上设置有观察窗。
8.作为优选,所述推拉杆远离所述气缸的端部设置有按压块;所述推拉杆上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气缸和按压块。
9.作为优选,所述挤奶囊与所述挤奶座的内壁形成密闭的空腔内的气压可调节。
10.作为优选,所述挤奶座顶部设置有可开合的绷带。
11.作为优选,所述泵压管与输奶管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15
°
,小于等于35
°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牛奶生产用挤奶装置,包括挤奶座,所述挤奶座内设置有挤
奶囊,所述挤奶囊与所述挤奶座的内壁形成密闭的空腔;所述挤奶囊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下方连通有输奶管;所述输奶管的内壁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以及第四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块,另一端抵接有第一挡珠;所述第一挡珠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底部紧密贴合;所述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第四限位块,另一端抵接有第二挡珠;所述第二挡珠与所述第三限位块的底部紧密贴合;所述输奶管的底部端口固定连接有存奶罐;所述第二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之间的输奶管的管壁上连通有泵压管,所述泵压管贯穿墙体且连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固定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贯穿所述气缸并延伸至所述气缸的外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挤奶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会无意间惊扰到奶牛,导致挤奶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问题。
13.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部分提供的一种牛奶生产用挤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部分提供的一种牛奶生产用挤奶装置中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7.图中:1、挤奶座;2、挤奶囊;3、导流管;4、输奶管;5、第一限位块;6、第二限位块;7、第三限位块;8、第四限位块;9、第一弹簧;10、第一挡珠;11、第二弹簧;12、第二挡珠;13、存奶罐;14、泵压管;15、墙体;151、观察窗;16、气缸;17、推拉杆;171、按压块;172、第三弹簧;18、绷带。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牛奶生产用挤奶装置主要是将工作人员和奶牛分开,避免工作人员无意间惊吓到奶牛。
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牛奶生产用挤奶装置,包括挤奶座1,所述挤奶座1内设置有挤奶囊2,所述挤奶囊2与所述挤奶座1的内壁形成密闭的空腔;所述挤奶囊2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管3,所述导流管3的下方连通有输奶管4;所述输奶管4的内壁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限位块5、第二限位块6、第三限位块7以及第四限位块8;所述第一限位块5和第二限位块6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块6,另一端抵接有第一挡珠10;所述第一挡珠10与所述第一限位块5的底部紧密贴合;所述第三限位块7和第四限位块8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1;所述第二弹簧11的一端抵
接所述第四限位块8,另一端抵接有第二挡珠12;所述第二挡珠12与所述第三限位块7的底部紧密贴合;所述输奶管4的底部端口固定连接有存奶罐13。
21.所述第二限位块6和第三限位块7之间的输奶管4的管壁上连通有泵压管14,所述泵压管14贯穿墙体15且连通有气缸16,所述气缸16的活塞固定连接有推拉杆17,所述推拉杆17贯穿所述气缸16并延伸至所述气缸16的外部。
22.工作人员挤奶前,需要将奶牛引导至挤奶车间。将奶牛的乳房置于挤奶座1内,挤奶座1内的挤奶囊2贴合奶牛乳房,为奶牛提供一个舒适的挤奶环境。确定挤奶囊2贴合奶牛乳房后,工作人员抽动推拉杆17,此时,位于第二限位块6和第三限位块7之间的输奶管4的内部为负压状态。负压状态下第二挡珠12与第三限位块7的底部紧密贴合。相反,第一挡珠10在负压的作用下压缩第一弹簧9,与第一限位块5脱离,最终挤奶囊2与奶牛乳房接触的空间也为负压状态,以将牛奶挤出。抽动推拉杆17到最大位移后,按压推拉杆17,此时,位于第二限位块6和第三限位块7之间的输奶管(4)的内部为高压状态。高压状态下第一挡珠10与第一限位块5的底部紧密贴合,高压的作用下,气压推动第二挡珠(12)压缩第二弹簧11,第二挡珠12与第三限位块7脱离,挤出的牛奶,经过第三限位块7和输奶管4进入至存奶罐中。反复推拉推拉杆17,实现牛奶的泵入和泵出,挤奶完成后,调节挤奶囊2与所述挤奶座1的内壁形成密闭的空腔的气压,实现挤奶囊2与奶牛乳房的脱离。
23.可选的,所述墙体15上设置有观察窗151。通过观察窗151可以观察挤奶过程中,奶牛的反应变化,便于挤奶工作的顺利进行。
24.可选的,所述推拉杆17远离所述气缸16的端部设置有按压块171;所述推拉杆17上套设有第三弹簧172,所述第三弹簧172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气缸16和按压块171。第三弹簧172的弹力是固定,按压推拉杆17后,第三弹簧172依靠自身弹力将推拉杆17推出气缸16,对奶牛产生的负压状态是不变的,避免人为过快抽动推拉杆17,造成的负压状态的急剧变化,容易造成奶牛的不适,影响挤奶工作。
25.可选的,所述挤奶囊2与所述挤奶座1的内壁形成密闭的空腔内的气压可调节,便于挤奶囊2适应不同轮廓的奶牛乳房。
26.可选的,所述挤奶座1顶部设置有可开合的绷带18。绷带18可以捆绑在奶牛身上,增加挤奶囊2与奶牛乳房的贴合度,使得挤奶工作顺利进行。
27.可选的,所述泵压管14与输奶管4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15
°
,小于等于35
°
。牛奶进入到存奶罐13的过程中,会经过泵压管14的端口,为了防止牛奶进入泵压管14,泵压管14和输奶管4之间必须具备角度。
28.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6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