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智能降温机构的计算机系统集成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71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系统集成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智能降温机构的计算机系统集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产品的普遍,电脑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电子产品,电子产品的散热降温成为首要问题,带有智能降温机构的计算机系统集成控制装置可以高效的降低电脑主板的温度。
3.其中现在技术中申请号为202021648104.0提出的一种计算机系统集成控制装置,包括支撑壳体,支撑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气囊装置,缓冲气囊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壁的前后两侧面均开设有限位槽,固定槽的内底壁塔接有集成箱体,集成箱体的正面设置有连接控制操作板。通过集成箱体、进气管道和通风口之间的设置,抽风扇抽取冷液腔内部的冷空气,将其通过支撑透气板排向该集成控制装置内部,对其内部电子元器件进行降温处理,通过排风扇和通风口之间的配合设置,将该装置内部的热空气排出。
4.其降温效率低,降温效果差,不能满足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智能降温机构的计算机系统集成控制装置,降温效率高,且智能降温,降温效果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智能降温机构的计算机系统集成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体、主板固定单元和智能降温单元;
7.控制箱体:的前侧上端活动连接箱体前侧板的下端;
8.主板固定单元:包含主板固定凹槽、缓冲固定t型块、缓冲底部环形槽、缓冲活动块、活动块弹簧槽、凹槽缓冲弹簧,所述控制箱体的内部前后各安装有主板固定凹槽,所述主板固定凹槽的内部连接缓冲固定t型块的一端,所述缓冲固定t型块的底部周围设有缓冲底部环形槽,所述缓冲固定t型块的另一端穿插进缓冲活动块并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活动块的圆周开设有活动块弹簧槽,所述活动块弹簧槽安装凹槽缓冲弹簧的一端,所述凹槽缓冲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缓冲底部环形槽内。通过两个主板固定凹槽将控制主板固定,并且主板固定凹槽内部设有主板固定单元,通过缓冲活动块的一端设有的柔性材料和凹槽缓冲弹簧的伸缩可以将控制主板固定并且在控制箱体晃动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确保控制主板不掉落,正常工作,缓冲固定t型块t 型的一端在缓冲活动块内部滑动,可以限制弹簧把缓冲活动块弹丢失。
9.进一步的,还包括提箱把手、前侧板密封圈、前侧板把手和前侧凹槽,所述控制箱体的左右两侧上端各安装有提箱把手,所述箱体前侧板的四周安装有前侧板密封圈,所述
箱体前侧板的外部安装有前侧板把手,所述控制箱体的前侧开口四周开设有前侧凹槽。手通过握着前侧板把手可以将控制箱体的前侧打开,箱体前侧板四周安装的前侧板密封圈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灰尘进入。
10.进一步的,所述智能降温单元包含进气孔过滤网、制冷风扇底座、制冷风扇和制冷组件,所述控制箱体的右侧开设有进气孔,所述控制箱体右侧的进气口处安装有进气孔过滤网,所述控制箱体的内部右侧与制冷风扇底座的右侧连接,所述制冷风扇底座的左侧与制冷风扇的右侧连接。制冷风扇通过控制箱体右侧开设的进气孔将外部空气吸入,并从制冷风扇的左侧吹出。
11.进一步的,还包括主板操作面板和控制主板,所述控制箱体的左侧安装有主板操作面板,所述两个主板固定凹槽之间夹固有控制主板。主板操作面板的输入端与控制主板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主板操作面板的操作,可以实现控制主板执行实现所需功能。
12.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组件包含冷传递板、制冷片、制冷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箱体的内部底面连接冷传递板的底端,所述冷传递板的中部左侧连接制冷片的右侧,所述控制箱体的内部底面安装有制冷控制器座,所述控制箱体内部底面的制冷控制器座上端安装有制冷控制器,且所述控制箱体内部底面的制冷控制器座安装在冷传递板的左侧,所述控制主板的右侧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制冷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制冷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制冷片的输入端和制冷风扇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控制主板的温度检测反馈至制冷控制器,冷传递板可以将制冷片产生的低温均匀的分散在制冷风扇的吹风处,当温度达到设定值,制冷控制器对制冷片和制冷风扇发出命令,可以通过制冷风扇的风将制冷片产生的低温,吹至控制主板表面进行降温。
13.进一步的,所述底部缓冲单元包含底部缓冲固定块、底部缓冲弹簧、底部缓冲活动块和底部缓冲活动块凹槽,所述控制箱体的底部四角各安装有底部缓冲固定块,所述底部缓冲固定块的圆周开设有凹槽,所述底部缓冲固定块的内部与底部缓冲活动块的上端滑动连接,所述底部缓冲活动块的下端上侧开设有底部缓冲活动块凹槽,所述底部缓冲活动块凹槽安装底部缓冲弹簧的下端,所述底部缓冲弹簧的上端安装在底部缓冲固定块圆周设有的凹槽内。底部缓冲活动块的下端设有缓冲棉,通过底部缓冲弹簧和缓冲棉的作用,可以减缓该装置运行或者挪动时箱体的震动,底部缓冲活动块的上端在底部缓冲固定块的内部滑动,底部缓冲活动块的上端设有突出可以防止底部缓冲弹簧将底部缓冲活动块弹出,缓冲活动块的上下滑动可以做到缓冲。
14.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气单元,所述排气单元包含有排气风扇、排气风扇固定座和排气孔,所述控制箱体的后侧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控制箱体的内部后侧连接排气风扇固定座的后侧,所述排气风扇固定座四周开设有方孔,所述排气风扇固定座的前侧安装有排气风扇。排气风扇的输入端与制冷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经过制冷风扇吹至控制主板的风,可以通过排气风扇及排气风扇固定座四周开设的方孔将风从排气孔吹出,进一步实现控制箱体内的气体与外界气体的循环。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带有智能降温机构的计算机系统集成控制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6.1、本带有智能降温机构的计算机系统集成控制装置设有智能降温单元,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控制主板温度的感知,可以实时反馈温度,并且通过制冷风扇和制冷片实现冷风
降温。
17.2、本带有智能降温机构的计算机系统集成控制装置设有主板固定单元,可以有效的避免在该装置挪动或者运行时,产生震动晃动控制主板,进一步避免控制主板损坏。
18.3、本带有智能降温机构的计算机系统集成控制装置可以高效的将控制箱体的内部温度降低,并且更加智能。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侧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局部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后侧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控制箱体、2箱体前侧板、3主板固定单元、31主板固定凹槽、 32缓冲固定t型块、33缓冲底部环形槽、34缓冲活动块、35活动块弹簧槽、 36凹槽缓冲弹簧、4智能降温单元、41进气孔过滤网、42制冷风扇底座、43 制冷风扇、44冷传递板、45制冷片、46制冷控制器、47温度传感器、5底部缓冲单元、51底部缓冲固定块、52底部缓冲弹簧、53底部缓冲活动块、54 底部缓冲活动块凹槽、6排气单元、61排气风扇、62排气风扇固定座、63排气孔、7主板操作面板、8控制主板、9提箱把手、10前侧板密封圈、11前侧板把手、12前侧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

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智能降温机构的计算机系统集成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体1、主板固定单元3和智能降温单元4;
27.控制箱体1:的前侧上端活动连接箱体前侧板2的下端;
28.主板固定单元3:包含主板固定凹槽31、缓冲固定t型块32、缓冲底部环形槽33、缓冲活动块34、活动块弹簧槽35、凹槽缓冲弹簧36,控制箱体1 的内部前后各安装有主板固定凹槽31,主板固定凹槽31的内部连接缓冲固定 t型块32的一端,缓冲固定t型块32的底部周围设有缓冲底部环形槽33,缓冲固定t型块32的另一端穿插进缓冲活动块34并且与其滑动连接,缓冲活动块34的圆周开设有活动块弹簧槽35,活动块弹簧槽35安装凹槽缓冲弹簧36的一端,凹槽缓冲弹簧36的另一端安装在缓冲底部环形槽33内。通过两个主板固定凹槽31将控制主板8固定,通过缓冲活动块34的一端设有的柔性材料和凹槽缓冲弹簧36的伸缩可以将控制主板8固定并且在控制箱体1 晃动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确保控制主板8不掉落,正常工作,缓冲固定t型块 32t型的一端在缓冲活动块34内部滑动,可以限制弹簧把缓冲活动块34弹丢失。
29.还包括提箱把手9、前侧板密封圈10、前侧板把手11和前侧凹槽12,控制箱体1的左右两侧上端各安装有提箱把手9,箱体前侧板2的四周安装有前侧板密封圈10,箱体前侧板2
的外部安装有前侧板把手11,控制箱体1的前侧开口四周开设有前侧凹槽12。手通过握着前侧板把手11可以将控制箱体1 的前侧打开,箱体前侧板2四周安装的前侧板密封圈10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灰尘进入。
30.智能降温单元4包含进气孔过滤网41、制冷风扇底座42、制冷风扇43 和制冷组件,控制箱体1的右侧开设有进气孔,控制箱体1右侧的进气口处安装有进气孔过滤网41,控制箱体1的内部右侧与制冷风扇底座42的右侧连接,制冷风扇底座42的左侧与制冷风扇43的右侧连接。制冷风扇43通过控制箱体1右侧开设的进气孔将外部空气吸入,并从制冷风扇43的左侧吹出。
31.还包括主板操作面板7和控制主板8,控制箱体1的左侧安装有主板操作面板7,两个主板固定凹槽31之间夹固有控制主板8。主板操作面板7的输入端与控制主板8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主板操作面板7的操作,可以实现控制主板8执行实现所需功能。
32.制冷组件包含冷传递板44、制冷片45、制冷控制器46和温度传感器47,控制箱体1的内部底面连接冷传递板44的底端,冷传递板44的中部左侧连接制冷片45的右侧,控制箱体1的内部底面安装有制冷控制器座,控制箱体 1内部底面的制冷控制器座上端安装有制冷控制器46,且控制箱体1内部底面的制冷控制器座安装在冷传递板44的左侧,控制主板8的右侧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47。温度传感器47的输出端与制冷控制器46的输入端电连接,制冷控制器46的输出端分别与制冷片45的输入端和制冷风扇43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47对控制主板8的温度检测反馈至制冷控制器46,冷传递板44可以将制冷片45产生的低温均匀的分散在制冷风扇43的吹风处,当温度达到设定值,制冷控制器46对制冷片45和制冷风扇43发出命令,可以通过制冷风扇43的风将制冷片45产生的低温,吹至控制主板8表面进行降温。
33.底部缓冲单元5包含底部缓冲固定块51、底部缓冲弹簧52、底部缓冲活动块53和底部缓冲活动块凹槽54,控制箱体1的底部四角各安装有底部缓冲固定块51,底部缓冲固定块51的圆周开设有凹槽,底部缓冲固定块51的内部与底部缓冲活动块53的上端滑动连接,底部缓冲活动块53的下端上侧开设有底部缓冲活动块凹槽54,底部缓冲活动块凹槽54安装底部缓冲弹簧52 的下端,底部缓冲弹簧52的上端安装在底部缓冲固定块51圆周设有的凹槽内。底部缓冲活动块53的下端设有缓冲棉,通过底部缓冲弹簧52和缓冲棉的作用,可以减缓该装置运行或者挪动时箱体的震动,底部缓冲活动块53的上端在底部缓冲固定块51的内部滑动,底部缓冲活动块53的上端设有突出可以防止底部缓冲弹簧52将底部缓冲活动块53弹出,缓冲活动块53的上下滑动可以做到缓冲。
34.还包括排气单元6,排气单元6包含有排气风扇61、排气风扇固定座62 和排气孔63,控制箱体1的后侧开设有排气孔63,控制箱体1的内部后侧连接排气风扇固定座62的后侧,排气风扇固定座62四周开设有方孔,排气风扇固定座62的前侧安装有排气风扇61。排气风扇61的输入端与制冷控制器 46的输出端电连接。经过制冷风扇43吹至控制主板8的风,可以通过排气风扇61及排气风扇固定座62四周开设的方孔将风从排气孔63吹出,进一步实现控制箱体1内的气体与外界气体的循环。
3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智能降温机构的计算机系统集成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该装置正常工作下,当控制主板8温度过高时,通过温度传感器47反馈至制冷控制器46,制冷控制器46做出反应使制冷片45和制冷风扇43工作,通过制冷风扇43吹出的风将
制冷片45所连接的冷传递板44上部的低温吹至控制主板8表面进行降温,当控制主板8表面的温度降低到设定值时,温度传感器47将温度再次反馈至制冷控制器46,再次通过制冷控制器46发出命令将制冷风扇43和制冷片45调至待机状态,经过控制主板8的冷风通过排气风扇61及排气风扇固定座62四周开设的方孔将风从排气孔63 吹出,实现控制箱体1内的气体与外界气体的循环,另外控制主板8通过缓冲活动块34的一端设有的柔性材料和凹槽缓冲弹簧36的伸缩,可以在挪动箱体时减缓控制主板8的晃动,使工作更高效。
36.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制冷片45采用品牌星河下型号 tec1

12706 k10,制冷控制器46运用现有技术采用stc89c51芯片控制,温度传感器47采用品牌曼伦五金下型号为wzp

035,制冷控制器46控制温度传感器47、制冷片45和制冷风扇43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5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