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缸支座总成举升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93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工程机械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指一种油缸支座总成举升机。


背景技术:

2.在重型工程机械起重机生产加工领域,重载水平/垂直油缸应用广泛。重载水平/垂直油缸活塞杆内部油路均由流体钢管(支座总成)连接而成,考虑到油缸的安全稳定性,钢管连接部位对焊缝质量要求非常严格,需要采用液压油经过高压试压来检验生产的钢管是否合格。但在每次试完压后,流体钢管内总会残留余油,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也给产品后序的销售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针对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油缸支座总成举升机。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包括举升支架组件,设置在举升支架组件上的驱动控制系统,竖立设置在举升支架组件上并连接驱动控制系统的垂直升降组件,和设置在垂直升降组件顶部并由其带动在举升支架组件上垂直升降运动的举升工作台的举升机,其举升工作台上放置油缸支座总成。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举升支架组件为龙门架结构,包括龙门架底板,对应固定在底板两端的立柱,通过安装块设置在两立柱顶端的横梁,和连接在两立柱中部的支撑梁,其中两立柱的对应面设置有垂直的升降轨道,所述举升工作台的两端与两立柱的升降轨道对应并在轨道内上、下滑动。采用龙门架式的举升支架,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同时配合升降轨道的设置确保了工作台在工作时升降运行平稳,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6.优选的,所述的龙门架底板上开有固定孔,两立柱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与龙门架底板连接固定。通过固定孔可将举升支架组件与地面固定,确保生产的安全性和平稳性;通过设置支撑板加强连接,延长了支架的使用寿命。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举升工作台包括对应设置的两侧板和连接在两侧板之间的支撑板,其中:所述两侧板的外侧壁还垂直设置有滚轮及深沟球轴承,两侧板的滚轮和深沟球轴承分别卡设在两立柱的升降轨道内;所述的两侧板的上部还开有用于放置油缸支座总成钢管的v型槽口。由侧板和支撑板连接的工作台结构简单利于维护,通过滚轮和深沟球轴承与升降轨道配合使得工作台在升降时更加平稳,也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同时v型槽口的设计可以使得油缸支座总成放置更加平稳,不会出现滑掉现象。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垂直升降组件包括与立柱平行设置的两单作用油缸,两单作用油缸固定于龙门架底板和立柱上,油缸连接驱动控制系统并由其驱动工作,两单作用油缸的活塞杆顶端通过设置的油缸接头分别与举升工作台的两端连接。采用两液压升降油缸同时控制工作台的升降运行平稳,结构简单利于维护;增加油缸接头连接,更利于装配使用。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控制系统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控制系统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液压油箱,连接和控制液压油箱的液压齿轮泵、分配阀、三相异步电动机,和设置在举升支架组件上控制系统工作的多路换向阀。采用液压控制系统结构简单,使用和维护方便,有效提高了的生产效率。
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重载水平/垂直油缸生产中流体钢管即支座总成有残留余油的问题,设置一种专门应用于该类产品生产的举升机。通过垂直举升能将支座总成管内的余油自动排泄干净,节约能源成本,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通过清除支座总成焊接完试压后油管内残留的余油,也方便了产品后序的销售和使用。本提升机排油操作简单,易于维护、清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能,适合目前液压原件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待工作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驱动控制系统主要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垂直升降组件主要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举升工作台主要结构示意图。
17.图6是本实用新型举升支架组件主要结构示意图。
18.附图序号说明:
19.1、举升工作台,2、横梁,3、单作用油缸,4、多路换向阀,5、液压油箱,6、液压控制系统底座,7、升降轨道,8、液压齿轮泵,9、分配阀,10、三相异步电动机,11、油缸接头,12、侧板,13、支撑板,14、滚轮,15、深沟球轴承,16、龙门架底板,17、支撑板,18、支撑梁,19、立柱,20、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3.如图1、2所示,本提升机包括举升支架组件,设置在举升支架组件上的驱动控制系统,竖立设置在举升支架组件上并连接驱动控制系统的垂直升降组件,和设置在垂直升降组件顶部并由其带动在举升支架组件上垂直升降运动的举升工作台1,其中举升工作台1上用于放置油缸支座总成。
24.具体的,如图1

3所示,本例驱动控制系统采用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控制系统
底座6,设置在底座上的液压油箱5,连接和控制液压油箱5的液压齿轮泵8、分配阀9、三相异步电动机10,和设置在举升支架组件立柱19上控制系统工作的多路换向阀4。
25.具体的,如图1、2、4所示,本例垂直升降组件包括与立柱19平行设置的两个单作用油缸3,两个单作用油缸3固定于龙门架底板16和立柱19上,两个单作用油缸3连接液压控制系统的液压油箱5并由其驱动工作,两个单作用油缸3的活塞杆顶端通过设置的油缸接头11分别与举升工作台1的两侧板12连接。
26.具体的,如图1、2、5所示,本例举升工作台1包括对应设置的两个侧板12和连接在两个侧板12之间的支撑板13。其中:两个侧板12的外侧壁还垂直设置有滚轮14及深沟球轴承15,两个侧板12的滚轮14和深沟球轴承15分别卡设在两立柱19的升降轨道7内。两个侧板的上部还开有用于放置油缸支座总成钢管的v型槽口(图未标注)。
27.具体的,如图1、2、6所示,本例举升支架组件为龙门架结构,包括龙门架底板16,对应固定在底板两端的立柱19,通过安装块20设置在两根立柱19顶端的横梁2,和连接在两根立柱19中部的支撑梁18。其中两根立柱19的对应面设置有垂直的升降轨道7,举升工作台两端侧板12上的滚轮14和深沟球轴承15与两根立柱19的升降轨道7对应并在轨道内上、下滑动。龙门架底板16上开有固定孔(图未标注),两根立柱19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17与龙门架底板16连接固定。
28.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
29.本举升机为液压控制驱动,主要由龙门架、举升工作台、液压控制系统和垂直油缸组件组成。其中:龙门架包括龙门架底板16、支撑板17、支撑梁18、立柱19、安装块20、横梁2。举升工作台1包括侧板12、支撑板13、滚轮14、深沟球轴承15。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多路换向阀4、液压油箱5、液压控制系统底座6、液压齿轮泵8、分配阀9、三相异步电动机10。垂直油缸组件包括单作用油缸3、油缸接头11。
30.该举升机举升工作台1宽度为1米,最多可一次放置5支油缸支座总成并可快速装卸,操作简单高效;侧板12上面有v型槽口,用于固定油缸支座总成,侧板上安装两个滚轮14,由滚轮14在立柱19中间滑动,减少摩擦阻力。单作用油缸3为垂直上升,最高行程为1米,最重载荷为3吨。龙门架地板16有4个螺丝孔固定于地面,立柱19为国标槽钢,可作为垂直升降轨道7。液压控制系统最大可输出20mpa压力。横梁2安装在龙门架上方,用来固定龙门架的两个立柱19。
31.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32.工作时,通过操作多路换向阀4启动机器运转,人工用行车将油缸支座总成吊至举升工作台1上,通过启动液压控制系统,驱动单作用油缸3,推动举升工作台1往上升,直至油缸支座总成一端与接油槽持平,一端往上升呈30度状,使油缸支座总成油管内残留的余油自然流出。等待油管内余油排放干净,再推动多路换向阀4,油缸支座总成自重会使单作用油缸3回位。
3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5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