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检测用淤泥平衡支架。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在修建上述工程建筑物时,需对工地进行测量不同数据的测量。
3.但是现有的水利工程工地大多位于水域附近,因而地面大多泥泞无法平整的放置测量仪器,每次的测量工作都需耗费较长时间进行找平以便于测量仪器的放置,虽然现在测量仪器也有配备支架,但是现有的仪器支架大多只能放置于硬质地面使用,在泥泞土壤中不易找平且极易倾斜摔倒。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检测用淤泥平衡支架,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利工程检测用淤泥平衡支架,包括检测器主体、底座、水平仪,所述检测器主体、水平仪均固定在底座的顶端,所述底座的底部左侧铰接有l型支脚,所述底座的内部右侧滑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侧焊接有卡齿杆,所述卡齿杆的左侧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正面固定有棘轮,所述底座的内部中端固定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右侧壁上铰接有限位卡杆,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有中位板,所述中位板的正面滑槽处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外壳的正面滑动设置有滑钮。
5.优选的,所述滑杆的底部铰接有支板。
6.优选的,所述限位卡杆共有两个,所述两个限位卡杆对称铰接在外壳的右侧壁上。
7.优选的,所述滑块上铰接有连杆共两个,两个所述连杆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卡杆连接。
8.优选的,所述滑钮的背面与滑块连接。
9.优选的,所述l型支脚的底部与支板的底部均采用防滑纹结构。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检测用淤泥平衡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申请在遇到深度不一的淤泥地时,通过控制限位组件解除对棘轮的限位,从而通过被压缩的弹簧带动滑杆向下移动,随后通过滑杆底部铰接设置的支板与淤泥地接触,随后通过观察水平仪调整底座的水平位置,最后通过限位组件定位棘轮及齿轮,此时通过检测器主体进行水平检测作业。
12.(2)、本申请中通过滑钮控制滑块移动,随后通过两个连杆同时带动两个限位卡杆转动,从而控制棘轮的转动,以达到定位的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三维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检测器主体;2、底座;3、水平仪;4、l型支脚;5、滑杆;51、支板;6、卡齿杆;7、齿轮;8、棘轮;9、限位组件;10、外壳;11、限位卡杆;12、中位板;13、滑块;14、连杆;15、滑钮。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8.请参阅图1
‑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检测用淤泥平衡支架,包括检测器主体1、底座2、水平仪3,该检测器主体1与水平仪3均固定在底座2的顶端,底座2的下端左侧铰接有l型支脚4,同时底座2的内壁右侧滑动设置有滑杆5,滑杆5的底部铰接有支板51,该l型支脚4与支板51的底部均采用防滑纹结构,大大的增加摩擦力,防止使用时发生移动,且滑杆5的左侧固定有卡齿杆6,同时滑杆5与底座2内部固定的定位杆滑动连接,且滑杆5的顶端通过弹簧与底座2内壁顶端连接,该底座2的内部中端转动连接有齿轮7,齿轮7的右侧与卡齿杆6啮合,同时齿轮7的正面固定有棘轮8,该底座2的内部固定有限位组件9,在遇到深度不一的淤泥地时,通过控制限位组件9解除对棘轮8的限位,从而通过被压缩的弹簧带动滑杆5向下移动,随后通过滑杆5底部铰接设置的支板51与淤泥地接触,随后通过观察水平仪3调整底座2的水平位置,最后通过限位组件9定位棘轮8及齿轮7,此时通过检测器主体1进行水平检测作业。
19.上述申请中限位组件9包括外壳10,外壳10的右侧壁上对称铰接有两个限位卡杆11,且两个对称铰接的限位卡杆11的上方与下方分别设置有弹性伸缩杆,该外壳10的内部中端固定有中位板12,该中位板12的正面滑槽处滑动设置有滑块13,该滑块13上对称铰接有两个连杆14,且两个连杆14分别与两个对称铰接的限位卡杆11连接,同时底座2的正面滑动设置有滑钮15,且滑钮15与滑块13固定,通过滑钮15控制滑块13移动,随后通过两个连杆14同时带动两个限位卡杆11转动,从而控制棘轮8的转动,以达到定位的效果。
20.使用时,首先将l型支脚4放置于不平整淤泥地高点,随后向右滑动滑钮15控制滑块13向右移动,通过两个连杆14同时带动两个限位卡杆11转动,从而解除对棘轮8的限位,此时被压缩的弹簧带动滑杆5向下移动,随后通过滑杆5底部铰接设置的支板51与淤泥地低点接触,随后通过观察水平仪3调整底座2的水平位置,当底座2处于水平位置后,随即松开滑钮15,此时与两个限位卡杆11连接的弹性伸缩杆带动两个限位卡杆11复位,从而卡接棘轮8,此时滑杆5被固定,最后通过检测器主体1进行水平检测作业。
21.复位时,通过滑钮15控制限位组件9,解除对棘轮8的限位,随后直接下压底座2,使
滑杆5复位,完全回收后,松开滑钮15,使限位组件9恢复限位作用,此时复位完成。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工程检测用淤泥平衡支架,包括检测器主体(1)、底座(2)、水平仪(3),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主体(1)、水平仪(3)均固定在底座(2)的顶端,所述底座(2)的底部左侧铰接有l型支脚(4),所述底座(2)的内部右侧滑动设置有滑杆(5),所述滑杆(5)的左侧焊接有卡齿杆(6),所述卡齿杆(6)的左侧啮合有齿轮(7),所述齿轮(7)的正面固定有棘轮(8),所述底座(2)的内部中端固定有限位组件(9),所述限位组件(9)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的右侧壁上铰接有限位卡杆(11),所述外壳(10)的内部固定有中位板(12),所述中位板(12)的正面滑槽处滑动连接有滑块(13),所述底座(2)的正面滑动设置有滑钮(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检测用淤泥平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5)的底部铰接有支板(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检测用淤泥平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杆(11)共有两个,所述两个限位卡杆(11)对称铰接在外壳(10)的右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检测用淤泥平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3)上铰接有连杆(14)共两个,两个所述连杆(14)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卡杆(1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检测用淤泥平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钮(15)的背面与滑块(13)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检测用淤泥平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脚(4)的底部与支板(51)的底部均采用防滑纹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检测用淤泥平衡支架,涉及水利工程用具技术领域。该水利工程检测用淤泥平衡支架,包括检测器主体、底座、水平仪,所述底座、水平仪均固定在底座的顶端,所述底座的底部左侧铰接有L型支脚,所述底座的内部右侧滑动设置有滑杆,所述外壳的内部中端固定有限位组件,所述外壳的正面滑动设置有滑钮。本申请在遇到深度不一的淤泥地时,通过控制限位组件解除对棘轮的限位,从而通过被压缩的弹簧带动滑杆向下移动,随后通过滑杆底部铰接设置的支板与淤泥地接触,随后通过观察水平仪调整底座的水平位置,最后通过限位组件定位棘轮及齿轮,此时通过检测器主体进行水平检测作业。平检测作业。平检测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贵 杨元冬 徐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明
技术研发日:2021.06.15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