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量润滑用移动式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84



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量润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量润滑用移动式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机械加工机床做为制造的基础设备近些年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会大批量的使用微量润滑设备,现有的微量润滑设备多采用单独供水,使用一段时间后需停机对每台微量润滑设备单独的供水装置进行补水,该方式操作较繁琐,间接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微量润滑用移动式供水装置。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微量润滑用移动式供水装置,包括:
6.行走支撑结构,行走支撑结构包括箱体,箱体底部设有多个便于移动的滑轮;
7.多个水箱,水箱位于箱体内,水箱上设有浮球开关和/或液位计,水箱连有用于显示箱内气压的箱内气压表;
8.进出水结构,进出水结构包括过滤器,过滤器的输入端通过箱体上的进水口与水源相连,过滤器的输出端通过多个进水电磁阀分别与多个水箱的进水端相连,多个水箱的出水端各通过一个出水电磁阀与箱体上的出水口相连;
9.进排气结构,进排气结构包括调压阀,调压阀的输入端通过箱体上的进气口与高压气源相连,调压阀的输出端连有进气压力表,进气压力表的输出端通过多个进气电磁阀分别与多个水箱的进气端相连,多个水箱的排气端各通过一个排气电磁阀与箱体上的排气口相连。
10.进一步的,进出水结构还包括注水泵,注水泵的输入端通过箱体上的进水口与水源相连,注水泵的输出端通过多个进水球阀分别与多个水箱的进水端相连。
11.进一步的,出水电磁阀并联有出水球阀。
12.进一步的,进气电磁阀并联有进气球阀。
13.进一步的,排气电磁阀并联有排气球阀。
14.进一步的,水箱侧壁底部的排污端通过排污球阀与箱体上的排污口相连。
15.进一步的,箱体上的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排气口、排污口均位于箱体一侧侧壁的底部。
16.进一步的,箱内气压表、进气压力表、进气球阀、排气球阀均位于同一侧的箱体侧壁上。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在厂房内移动,使用十分灵活;多个水箱可实现循环不间断的供水,不仅简化了补水操作,而且还保证了供水的连续性,间接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20.图中:1

行走支撑结构;11

箱体;12

滑轮;2

水箱;21

箱内气压表;22

排污球阀;3

进出水结构;31

过滤器;32

进水电磁阀;33

出水电磁阀;34

注水泵;35

进水球阀;36

出水球阀;4

进排气结构;41

调压阀;42

进气压力表;43

进气电磁阀;44

排气电磁阀;45

进气球阀;46

排气球阀;
21.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24.行走支撑结构1,行走支撑结构1包括箱体11,箱体11底部设有多个便于移动的滑轮12;
25.两个水箱2,水箱2位于箱体11内,水箱2上设有浮球开关和液位计,液位计用于观测箱内液位情况,浮球开关可与控制器(如西门子s7

300系列plc)配合实现对各电控阀门的控制,水箱2连有用于显示箱内气压的箱内气压表21,水箱2侧壁底部的排污端通过排污球阀22与箱体11上的排污口相连;
26.进出水结构3,进出水结构3包括过滤器31,过滤器31的输入端通过箱体11上的进水口与车间主供水管相连,由于车间主供水管内杂质较多,所以设置了过滤器31对水进行过滤,过滤器31的输出端通过两个进水电磁阀32分别与两个水箱2的进水端相连,两个水箱2的出水端各通过一个出水电磁阀33与箱体11上的出水口相连;进出水结构3还包括注水泵34,注水泵34为手摇式齿轮泵,用于车间主管断水时使用,注水泵34的输入端通过箱体11上的进水口与外部无压水源(如桶装水)相连,注水泵34的输出端通过两个进水球阀35分别与两个水箱2的进水端相连;出水电磁阀33并联有出水球阀36;
27.进排气结构4,进排气结构4包括调压阀41,调压阀41的输入端通过箱体11上的进气口与高压气源相连,调压阀41的输出端连有进气压力表42,进气压力表42的输出端通过两个进气电磁阀43分别与两个水箱2的进气端相连,进气电磁阀43并联有进气球阀45;两个水箱2的排气端各通过一个排气电磁阀44与箱体11上的排气口相连,排气电磁阀44并联有排气球阀46;箱体11上的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排气口、排污口均位于箱体11一侧侧壁的底部;箱内气压表21、进气压力表42、进气球阀45、排气球阀46均位于与上述各接口同一侧的箱体11侧壁上。
28.使用前,通过车间供水主管或外部无压水源对两个水箱2进行注水,箱内到达高液位后停止注水并对水箱2进行加压,到达指定压力后停止加压,此时即可使用一个水箱2对微量润滑设备进行供水,当所使用的水箱2内液面到达中液位或指定液位时,该水箱2停止供水并有另一个水箱2开始供水,停止供水的水箱2排气泄压,在常压下再次依次进行注水、加压操作,如此往复,即可实现循环不间断的供水。
2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
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微量润滑用移动式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支撑结构(1),行走支撑结构(1)包括箱体(11),箱体(11)底部设有多个便于移动的滑轮(12);多个水箱(2),水箱(2)位于箱体(11)内,水箱(2)上设有浮球开关和/或液位计,水箱(2)连有用于显示箱内气压的箱内气压表(21);进出水结构(3),进出水结构(3)包括过滤器(31),过滤器(31)的输入端通过箱体(11)上的进水口与水源相连,过滤器(31)的输出端通过多个进水电磁阀(32)分别与多个水箱(2)的进水端相连,多个水箱(2)的出水端各通过一个出水电磁阀(33)与箱体(11)上的出水口相连;进排气结构(4),进排气结构(4)包括调压阀(41),调压阀(41)的输入端通过箱体(11)上的进气口与高压气源相连,调压阀(41)的输出端连有进气压力表(42),进气压力表(42)的输出端通过多个进气电磁阀(43)分别与多个水箱(2)的进气端相连,多个水箱(2)的排气端各通过一个排气电磁阀(44)与箱体(11)上的排气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润滑用移动式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进出水结构(3)还包括注水泵(34),注水泵(34)的输入端通过箱体(11)上的进水口与水源相连,注水泵(34)的输出端通过多个进水球阀(35)分别与多个水箱(2)的进水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量润滑用移动式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电磁阀(33)并联有出水球阀(3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量润滑用移动式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电磁阀(43)并联有进气球阀(4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量润滑用移动式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气电磁阀(44)并联有排气球阀(4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量润滑用移动式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箱(2)侧壁底部的排污端通过排污球阀(22)与箱体(11)上的排污口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量润滑用移动式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11)上的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排气口、排污口均位于箱体(11)一侧侧壁的底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量润滑用移动式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箱内气压表(21)、进气压力表(42)、进气球阀(45)、排气球阀(46)均位于同一侧的箱体(11)侧壁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微量润滑用移动式供水装置,包括:行走支撑结构,行走支撑结构包括箱体,箱体底部设有多个便于移动的滑轮;多个水箱,水箱位于箱体内;进出水结构,进出水结构包括过滤器,过滤器的输出端通过多个进水电磁阀分别与多个水箱的进水端相连,多个水箱的出水端各通过一个出水电磁阀与箱体上的出水口相连;进排气结构,进排气结构包括调压阀,调压阀的输出端连有进气压力表,进气压力表的输出端与水箱的进气端相连,多个水箱的排气端各通过一个排气电磁阀与箱体上的排气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便于在厂房内移动,使用十分灵活;多个水箱可实现循环不间断的供水,不仅简化了补水操作,而且还保证了供水的连续性,间接提高了生产效率。产效率。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山 崔卫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永业科技(唐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2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5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