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枕头加工用的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111



1.本实用新型属枕头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枕头加工用的包装机。


背景技术:

2.枕头在加工过程中,通常使用塑料膜经过热封形成的包装袋进行包装,包装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枕头成卷后套进包装袋内;另一种是将枕头放入包装袋,压紧枕头后完成封袋,形成类似真空的包装,这种方式可以减小包装袋的大小,节约包装空间,如果能将枕头在挤压时进行折叠,便可以进一步地减少塑料膜的使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包装袋材料用量的枕头加工用的包装机。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枕头加工用的包装机,包括机体、用于对枕头中部进行按压的限制装置、用于对枕头进行热封包装的对称设置于机体上的两个热封装置、用于控制热封装置移动的传动组件;所述机体上安装有负压风机;所述机体中部设有倾斜的下料道;所述机体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槽;所述机体两侧贯穿设有水平滑槽;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机体一侧的两个链轮、与转轮啮合的链带、可拆卸连接在链带之间的两个连接板、顶部固定在机体上的多个托板、分别固定在两块连接板上的固定条、设于固定条一端的滑块、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块上的第一驱动件、固定在机体上并通过第一弹簧与其中一个固定条相连的第二驱动件;所述负压风机通过管道与热封装置相连;所述滑块可在第一滑槽内滑动;所述两个第一驱动件末端分别可旋转连接在两个热封装置背部。
5.包装机在工作时,塑料膜置于两个热封装置表面,随后将枕头置于塑料膜上,限制装置压在枕头中部的上方;第一驱动件带动与之相连的热封装置由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枕头与塑料膜随之对折,随后第二驱动件推动固定条及滑块,两个第一驱动件相互靠近,对两个热封装置之间的枕头进行压缩,直至两个热封装置相互接触并对塑料膜完成热封;枕头包装完成后第二驱动件带动两个热封装置相互远离,完成包装的枕头顺着机体中部的下料道滑落到外部的收集区域,第一驱动件带动热封装置转动至水平状态。
6.所述限制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机体两侧的第三驱动件、位于两个第三驱动件之间的限制组件;所述限制组件包括固定在其中一个第三驱动件上的第一柱套、固定在第一柱套内的气囊、固定在另一个第三驱动件上的第二柱套、穿插在第二柱套内的柱塞、固定在第二柱套端面上的透盖;所述柱塞可套入气囊内。
7.枕头放到热封装置上后,两个第三驱动件带动第一柱套与第二柱套相互靠近,直至柱塞插入气囊内,气囊表面受压,其内部压力增大,挤压柱塞使二者紧密接触;热封装置转至竖直状态时,第二驱动件复位,第一柱套与第二柱套移动至热封装置两个,避免对塑料膜的热封造成干扰;通过柱塞与气囊的配合,可使两个第三驱动件的活动端相互联接,避免
第三驱动件的活动端因弯曲变形而损坏;设置的气囊可避免因装配误差等因素而引起的柱塞无法正确穿入第一柱套内的情况发生,同时又保证了柱塞与第一柱套之间的连接强度。
8.所述限制装置还包括穿插在第二柱套内的推压件;所述推压件包括位于第二柱套内的推压块以及设于推压块上的多个推杆;所述第二柱套内设有液压通路;所述液压通路一端设有贯穿第二柱套的加液口;所述柱塞包括一端中空的柱体、设于柱体中空端上的挡片、一端固定在挡片上的第二弹簧;所述推压块位于液压通路外侧;所述推压块与液压通路外壁及第二柱套内壁间作密封处理;所述推杆穿过挡片与透盖;所述液压通路末端穿插在柱体内且与柱体内壁间密封处理;所述第二弹簧末端抵在透盖上;所述液压通路内装满液压油;所述液压通路外装有润滑油。
9.第一柱套与第二柱套相互靠近时,推杆接触第一柱套而使推压块在第二柱套内滑动,挤压液压通路内的液压油,进而使原本被润滑油浸润的柱体伸出透盖外,与气囊完成配合;第一柱套与第二柱套相互远离时,第二弹簧推动柱体复位,液压通路内的液压油推动推压块复位;通过柱体的往复运动,使柱体在与气囊接触前对柱体进行润滑,以使柱塞易于从气囊内脱离,避免因摩擦而对气囊表面造成损伤。
10.所述透盖内部安装有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两端分别固定有金属网。
11.无纺布层允许气体通过而阻碍液体流动,通过设置无纺布层,使柱塞往复运动过程中,第一柱套内润滑油液位发生变化时,可与外界发生气体交换,而润滑油不会溢出,确保柱塞能正常工作;设置金属网以对无纺布层进行固定,避免无纺布层因一侧受液压变形而造成的润滑油泄漏。
12.所述热封装置包括用于托起塑料膜的平板、嵌于平板上的热封框架、分别设于热封框架两侧及端部的安装槽、分别固定在各安装槽内的磁铁、分别设于热封框架两侧安装槽内磁铁上的电极片、以及设于热封框架表面的电热条;所述平板两侧设有滑杆;所述平板底部设有连接口;所述电热条位于安装槽内侧;所述电热条与电极片之间电连接;所述滑杆可在水平滑槽内滑动及旋转;所述第一驱动件末端转动连接在连接口上。
13.第二驱动件推动两块平板平移而相互靠近时,两个热封框架上的各个磁铁相互吸引,推动热封框架逐渐凸出平板表面,直至相对的两块磁铁上的电极片相互接触,此时电热条通电并发热,以对两块平板之间的塑料膜进行热封;实现对枕头的封装。
14.所述平板一端还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一端与斜槽口连通;所述斜槽口内转动连接有卡板;所述斜槽口顶部设有凸部;所述通气口外部通过管道与负压风机相连;所述卡板底部呈齿状且落于斜槽口底面;所述凸部位于热封框架上方。
15.塑料膜放到平板上后,负压风机向斜槽口内抽气,卡板受负压转动,使斜槽口与外界连通,塑料膜受负压影响,其端部吸入斜槽口内,随后负压风机停止工作,卡板受重力而复位,塑料膜端部被卡板卡住,从而使塑料膜能够随平板转动与横移,直至完成枕头封装;封装完成后负压风机再次启动,卡板旋转,确保两块平板相互远离过程中,塑料膜能顺利与平板脱离,避免包装袋受拉损坏。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将塑料膜和枕头依次放在热封装置上,第一驱动件带动热封装置由水平状态转至竖直状态,期间限制装置压在枕头中部,使枕头对折,随后第二驱动件带动热封装置挤压枕头,并完成对塑料膜的热压封边,以此将枕头对折压缩后进行包装,相较现有的枕头包装方式,具有节约包装袋材料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9.图3为图2沿线a

a的等轴测剖视图。
20.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1.图5为图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2.图6为图3中传动组件的爆炸视图。
23.图7为图6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4.图8为图1中热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图8中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6.图10为图1中限制组件的爆炸视图。
27.图11为图1中限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12为图11中f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30.如图1

12所示,一种枕头加工用的包装机,包括机体1、用于对枕头中部进行按压的限制装置2、用于对枕头进行热封包装的对称设置于机体上的两个热封装置3、用于控制热封装置移动的传动组件4;所述机体上安装有负压风机11;所述机体中部设有倾斜的下料道12;所述机体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槽13;所述机体两侧贯穿设有水平滑槽14;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转动连接在机体一侧的两个链轮41、与转轮啮合的链带42、可拆卸连接在链带之间的两个连接板43、顶部固定在机体上的多个托板49、分别固定在两块连接板上的固定条44、设于固定条一端的滑块45、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块上的第一驱动件46、固定在机体上并通过第一弹簧48与其中一个固定条相连的第二驱动件47;所述负压风机通过管道与热封装置相连;所述滑块可在第一滑槽内滑动;所述两个第一驱动件末端分别可旋转连接在两个热封装置背部。
31.第二驱动件47带动与之相连的固定条44移动时,与该固定条44相连的连接板43随之移动,带动链轮41与链带42转动,另一个连接板43移动,移动方向与第二驱动件47活动端移动方向相反,从而使两个热封装置3相向或背向移动;链带42与连接板43之间通过现有的插销形成可旋转连接,托板49分别托住两个连接板43底部,限制其移动,且托板49在机体1上的固定位置位于连接板43靠近机体1中部一侧,从而使链带42易被拆卸,由于链带42易磨损,这样的设置便于对传动组件4进行维护。
32.所述限制装置2包括分别固定在机体1两侧的第三驱动件21、位于两个第三驱动件之间的限制组件22;所述限制组件包括固定在其中一个第三驱动件上的第一柱套221、固定在第一柱套内的气囊222、固定在另一个第三驱动件上的第二柱套223、穿插在第二柱套内的柱塞225、固定在第二柱套端面上的透盖224;所述柱塞可套入气囊内;所述限制装置2还包括穿插在第二柱套223内的推压件 226;所述推压件包括位于第二柱套内的推压块2261以及设于推压块上的多个推杆2262;所述第二柱套内设有液压通路2231;所述液压通路一
端设有贯穿第二柱套的加液口2232;所述柱塞包括一端中空的柱体2251、设于柱体中空端上的挡片2252、一端固定在挡片上的第二弹簧2253;所述推压块位于液压通路外侧;所述推压块与液压通路外壁及第二柱套内壁间作密封处理;所述推杆穿过挡片与透盖224;所述液压通路末端穿插在柱体内且与柱体内壁间密封处理;所述第二弹簧末端抵在透盖上;所述液压通路内装满液压油;所述液压通路外装有润滑油;所述透盖224内部安装有无纺布层2241;所述无纺布层两端分别固定有金属网 2242。
33.第一柱套221及第二柱套223通过螺纹连接与第三驱动件21相连;加液口 2232外端与第二柱套223的接触处作密封处理;如图11所示,液压通路2231 的左侧与推压块2261左侧连通;挡片2252波安排面具有缺口,缺口数量与推杆 2262一一对应,且缺口大小大于推杆2262的直径,使润滑油可在推压块2261 右侧流动;第二弹簧2253带动柱体2251插入第二柱套223内时,润滑油也为上升,第二柱套223内部多余气体从无纺布层2241处排除,维持推压块2261右侧内外压力平衡。
34.所述热封装置3包括用于托起塑料膜的平板31、嵌于平板上的热封框架32、分别设于热封框架两侧及端部的安装槽33、分别固定在各安装槽内的磁铁34、分别设于热封框架两侧安装槽内磁铁上的电极片35、以及设于热封框架表面的电热条36;所述平板两侧设有滑杆311;所述平板底部设有连接口316;所述电热条位于安装槽内侧;所述电热条与电极片之间电连接;所述滑杆可在水平滑槽 14内滑动及旋转;所述第一驱动件46末端铰接在连接口上;平板31一端还设有通气口312;所述通气口一端与斜槽口313连通;所述斜槽口内转动连接有卡板314;所述斜槽口顶部设有凸部315;所述通气口外部通过管道与负压风机11 相连;所述卡板底部呈齿状且落于斜槽口底面;所述凸部位于热封框架32上方。
35.电热条36由市面上购得,在通电状态下其温度会升高,以便热封塑料膜;原位状态时,两块平板31靠近机体1中部的一端相互接触,接触面的边线倒圆角,使塑料膜完全位于两块平板31之间,避免后续无法将塑料膜完全热封;平板31转动过程中,受第一弹簧48作用,两块平板31可向两侧后退,以确保平板31能正确转动;通过通气口312处通过市面上购得的波纹软管与负压风机11 相连;卡板314的形状如图5所示,其底部呈齿状,以加强对塑料膜的夹持作用;斜槽口313与卡板314的接触面倾斜,限制卡块的可旋转角度,确保卡块随平板 31转动过程中对塑料膜始终具有好的夹持效果;设置凸部315使两块平板31 相互远离时,热封框架32不会因离平板31而掉落。
36.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46及第二驱动件47为市面上购得的液压缸,第三驱动件21为气缸,三者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37.具体使用时,将塑料膜置于两个平板31表面,负压风机11工作,使卡板 314对塑料膜进行夹持,随后将枕头置于塑料膜上;第三驱动件21带动第一柱套221与第二柱套223相互靠近,直至柱塞225插入气囊222内,从枕头中部的上方对枕头进行限位;两个第一驱动件46带动两块平板31转动至竖直状态,第二驱动件47带动两块平板31相互靠近,期间第三驱动件21带动第一柱套221 与第二柱套223移动到平板31两侧;平板31相互靠近时,两块平板31上的磁铁34相互吸引,推动热封框架32逐渐凸出平板31表面,直至相对的两块磁铁 34上的电极片35相互接触,电热条36通电并发热,对两块平板31之间的塑料膜进行热封;封装完成后负压风机11再次工作,卡块不再限制塑料膜,第二驱动件47带动两块平板31相互原理,完成封装的枕头从下料道12滑落至外部收集区域;第一驱动件46带动平板31复位至水平状
态,热封框架32受重力滑落至原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5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