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测量及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路面槽坑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公路在使用过程中,路面由于行驶车辆的碾压、冲击、磨耗以及天气变化等影响,往往产生缺陷、坑槽和病变,这些缺陷和损坏统称为路面坑槽或路面病变。路面坑槽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载重能力、燃料消耗、机械磨损、行车舒适,以及对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都会造成有害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对路面坑槽进行修补,保证路面的平整性,而修补过程中需要对坑槽的体积进行测量。
3.传统的测量方法是向坑槽内直接加水,根据加水量测得坑槽体积。但是向坑槽内加水后,一部分水会渗入路面内,还有一部分会漫出坑槽,这都会使实测值大于真实值,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造成修补处高于未修补处,影响修补质量。此外,还有一些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坑槽测量方法,比如基于双目视觉的图像法、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方法等等,但这些方法所需仪器都比较精密、贵重,在一线工地难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对路面坑槽的体积进行准确测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路面槽坑测量装置。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路面槽坑测量装置,包括注水管路与回水管路,所述注水管路用于向路面槽坑注水,所述回水管路用于从路面槽坑中抽水,所述回水管路上设有液体流量计。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先通过注水管路对路面槽坑注水至漫出,然后通过回水管路对路面槽坑抽水直至排干净,抽水的同时利用液体流量计进行测量,此种方式与在注水管路上进行测量相比,一是消除了水渗入路面及漫出坑槽所带来的系统误差,二是流量测量的起始点和终止点更容易把控,因此实测值与真实值更加接近,测量数据更准确,从而能保证下一步的路面修补质量。
8.优选的,所述注水管路包括储水罐与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储水罐、另一端至路面槽坑,所述注水管上沿出水方向依次设一号阀、出水泵与二号阀;所述回水管路包括回水罐与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回水罐、另一端至路面槽坑,所述回水管上沿回水方向依次设三号阀、液体流量计、回水泵与四号阀。
9.优选的,所述储水罐与回水罐为同一个罐体,所述注水管连通所述罐体的低位,所述回水管连通所述罐体的高位。
10.优选的,所述出水泵与回水泵为同一个离心水泵。
11.优选的,所述离心水泵的进水端通过一号三通管分别与所述注水管、回水管连通,所述离心水泵的出水端通过二号三通管分别与所述注水管、回水管连通。
12.优选的,所述注水管路与回水管路靠近路面槽坑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号软管与二号
软管。
13.优选的,所述一号软管与二号软管为一根共用软管,通过三号三通管分别与注水管路、回水管路连通。
14.优选的,所述回水管路在液体流量计靠向路面槽坑的一端设有y型过滤器。
15.优选的,所述注水管的管径大于所述回水管的管径。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管路原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管理原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管路原理图。
19.注水管路100、储水罐101、注水管102、一号阀103、出水泵104、二号阀105、一号三通管106、二号三通管107、一号软管108、三号三通管109;回水管路200、回水罐201、回水管202、三号阀203、液体流量计204、回水泵205、四号阀206、二号软管207、y型过滤器208。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实施例一中,如图1所示:一种路面槽坑测量装置,包括注水管路100与回水管路200,所述注水管路100用于向路面槽坑注水,所述回水管路200用于从路面槽坑中抽水,所述回水管路200上设有液体流量计204。具体的,所述注水管路100包括储水罐101与注水管102,所述注水管102的一端连通所述储水罐101、另一端至路面槽坑,所述注水管102上沿出水方向依次设一号阀103、出水泵104与二号阀105;所述回水管路200包括回水罐201与回水管202,所述回水管202的一端连通所述回水罐201、另一端至路面槽坑,所述回水管202上沿回水方向依次设三号阀203、液体流量计204、回水泵205与四号阀206。
22.实施例一对路面上的槽坑容积进行测量时,操作步骤如下:先通过注水管路100对路面槽坑注水至漫出,然后通过回水管路200对路面槽坑抽水直至排干净,抽水的同时利用液体流量计204进行测量。此种方式与在注水管路100上进行测量相比,一是消除了水渗入路面及漫出坑槽所带来的系统误差,二是流量测量的起始点和终止点更容易把控,因此实测值与真实值更加接近,测量数据更准确,从而能保证下一步的路面修补质量。
23.实施例一中,如图1所示:所述注水管路100与回水管路200靠近路面槽坑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号软管108与二号软管207。实施例一的一号软管108与二号软管207可采用金属软管或一般的塑料水管,管口位置调节灵活,从而方便工人操作。
24.实施例一中,如图1所示:所述回水管路200在液体流量计204靠向路面槽坑的一端设有y型过滤器208。排入路面槽坑中的水被重新抽回时,难免会吸入泥沙,因此有必要设置过滤器,保证测量的准确,避免液体流量计204、泵、阀堵塞。y型过滤器208具有结构简单、清洗方便的优点,因此能很好的适应在实施例一中。
25.实施例一中,所述注水管102的管径大于所述回水管202的管径。较大管径的注水管102能提高灌水速度,而较小管径的回水管202能减少回水管202中积水所带来的误差。
26.实施例二中,如图2所示:所述储水罐101与回水罐201为同一个罐体,所述注水管102连通所述罐体的低位,所述回水管202连通所述罐体的高位。因为测量水对水质要求不
高,因此可重复使用,基于此,实施例二能明显简化整个装置。
27.实施例三中,如图3所示:所述出水泵104与回水泵205为同一个离心水泵。具体结构为:所述离心水泵的进水端通过一号三通管106分别与所述注水管102、回水管202连通,所述离心水泵的出水端通过二号三通管107分别与所述注水管102、回水管202连通。出水泵104与回水泵205为本装置中较为重要的电气元件,成本较高,而实施例三用一个离心水泵实现了出水泵104与回水泵205两个泵的功能,降低了装置的成本。
28.实施例三中,如图3所示:所述一号软管108与二号软管207为一根共用软管,通过三号三通管109分别与注水管路100、回水管路200连通。此结构进一步简化了整个装置的结构,也更便于工人操作。
29.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车载,例如专利文献cn109750586a所记载的方式,这样能保证良好的机动性,以适于在距离较远的道路范围内应用。
30.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50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