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听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1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听装物品输送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堵听装置。


背景技术:

2.当奶粉完成罐装后,听装的奶粉罐会随着输送带运输到封盖位置处,其中,由于封盖机只能对单排或者双排的听装奶粉进行封盖,因此在奶粉运输的过程中会存在宽通道的输送带变窄的情况,从而能够使得听装的奶粉可以以单排或者双排的方式运输至封盖区域位置,因此当听装的奶粉罐运输至输送带的汇聚口位置时,会存在堵听的情况,影响听装物品的输送。
3.现有技术中,针对听装物品防止堵听的设备是采用推听挤压设备,具体地,在输送带的汇聚口位置布置有气缸,利用气缸的往复动作,推动位于输送带汇聚口位置的听装物品,以起到汇聚防止堵听的效果。
4.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推听挤压设备利用气缸推动听装物品的过程中,由于输送带上的听装物品形成挤压,即气缸在推动的过程中,会存在气缸推动造成听口变形的情况,即造成听装物品的损坏;另外,气缸的推动过程中,会造成听装物品的相互挤压和碰撞,容易出现倒听的情况,以及推动过程中会存在听装物品拥挤在汇聚口位置发生高度位置的变化,使得听装物品的听口位置与输送带的上部链板相互挤压摩擦,容易出现其他物质落入听装物品内部,因此在输送带的后端还需要增加人工干预以及人工检查的步骤,同时会造成人工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听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缸推动听装物品,容易使得听口变形,造成听装物品的损坏,通过推动过程中会存在倒听以及高度变形容易造成听口位置摩擦,造成听装的内部物品损失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堵听装置,位于听装物品的输送带上,包括:固定机构和转动机构;
7.所述固定机构位于所述输送带的汇聚口一侧,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固定机构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机构沿着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延伸布置,所述转动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机构转动,且所述转动机构的转动方向与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转动机构用于与所述输送带上的听装物品接触,以使所述输送带上的听装物品沿着汇聚口聚拢依次输送。
8.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和转动组件;
9.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位于所述固定机构上,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转动组件转动,以使所述转动组件沿着与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所述转动组件用
于与所述输送带上听装物品滚动接触。
10.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基座和固定支架;
11.所述固定支架通过所述固定基座与所述输送带的架体连接,所述固定支架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具有开口,所述容置空间的开口朝向所述输送带的一侧,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转动组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部,且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组件靠近所述输送带的一侧伸出所述固定支架的容置空间,以使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输送带的听装物品接触。
12.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连接件;
13.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容置空间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
14.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同步轮;
15.所述同步轮设置有至少两个,多个所述同步轮沿着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延伸布置,每个所述同步轮均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容置空间内部,每个所述同步轮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
16.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卡簧和转动轴;
17.所述转动轴的数量与所述同步轮的数量一一对应,所述同步轮套设于所述转动轴的外部,且所述同步轮能够随着所述转动轴转动,每个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簧,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卡簧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
18.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同步带;
19.所述同步带套设于多个所述同步轮的外部,所述同步带与所述同步轮传动连接,所述同步轮用于带动所述同步带转动,且所述同步带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一致,所述同步带朝向所述输送带的一侧伸出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限定的容置空间,所述同步带的转动方向与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呈相反设置。
20.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基座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基座沿着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延伸布置,每个所述固定基座均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
21.每个所述固定基座上设置有加强筋。
22.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机构和检测机构;
23.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检测机构和所述驱动组件电信号连接,所述检测机构与所述输送带的驱动端电信号连接,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输送带的启闭信号,并将此启闭信号输送至所述控制机构处,所述控制机构对应控制所述驱动组件的启闭。
24.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护栏;
25.所述防护栏位于所述转动机构远离地面的一端,且所述防护栏与所述输送带的架体连接。
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堵听装置,位于听装物品的输送带上,包括:固定机构和转动机构;固定机构位于输送带的汇聚口一侧,转动机构与固定机构转动连接,且转动机构沿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延伸布置,转动机构能够相对于固定机构转动,且转动机构的转动方向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反,转动机构用于与输送带上的听装物品接触,以使输送带上
的听装物品沿着汇聚口聚拢依次输送;通过利用转动机构与位于输送带的听装物品发生滑动摩擦,利用作用力相反的转动机构能够使得靠近转动机构的听装物品发生相对转动,同时转动机构不会直接挤压听装物品的外部,转动机构只会向听装物品施加一个逆向的转动作用力,即使得位于输送带的汇聚口位置的听装物品均能够位于相对转动的动态中,从而能够避免各个听装物品在静摩擦的作用力发生堵听,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缸推动听装物品,容易使得听口变形,造成听装物品的损坏,通过推动过程中会存在倒听以及高度变形容易造成听口位置摩擦,造成听装的内部物品损失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堵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堵听装置的输送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堵听装置的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堵听装置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堵听装置的转动组件采用同步带的结构示意图。
33.图标:100

听装物品;200

输送带;201

汇聚口;300

固定机构;301

固定基座;302

固定支架;312

第一固定板;322

第二固定板;400

转动机构;401

驱动组件;402

传动组件;412

同步轮;422

卡簧;432

转动轴;403

转动组件;413

同步带;500

防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如图1

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堵听装置,位于听装物品100的输送带200上,包括:固定机构300和转动机构400;固定机构300位于输送带200的汇聚口201一侧,转动机构400与固定机构300转动连接,且转动机构400沿着输送带200的输送方向延伸布置,转动机构400能够相对于固定机构300转动,且转动机构400的转动方向与输送带200的输送方向相反,转动机构400用于与输送带200上的听装物品100接触,以使输送带200上的听装物品100沿着汇聚口201聚拢依次输送。
3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堵听装置能够对输送带200的汇聚口201位置的听装物品100施加作用力,利用转动机构400相对于输送带200呈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同时转动机构400位于输送带200的一侧,即转动机构400能够与输送带200上的听装物品100进行接触,由于转动机构400沿着输送带200的输送方向延伸布置,即转动机构400能够对运动状态下的听装物品100施加逆向的转动作用力,其中,转动机构400与听装物品100的表面接
触的过程中会与听装物品100产生滑动摩擦,即根据滑动摩擦的公式:f=μn(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n成正比,μ为动摩擦因数),因此根据选用不同材质的转动机构400只要能够带动听装物品100在输送带200发生逆向转动,使得输送带200上的听装物品100在进入输送带200的汇聚口201位置时处于转动状态,彼此相对转动的听装物品100会在转动的过程中依次进入到汇聚口201的窄通道,从而可以更好的防止听装物品100堵在汇聚口201位置影响输送,使得整体输送方案更加完善。
37.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堵听装置,位于听装物品100的输送带200上,包括:固定机构300和转动机构400;固定机构300位于输送带200的汇聚口201一侧,转动机构400与固定机构300转动连接,且转动机构400沿着输送带200的输送方向延伸布置,转动机构400能够相对于固定机构300转动,且转动机构400的转动方向与输送带200的输送方向相反,转动机构400用于与输送带200上的听装物品100接触,以使输送带200上的听装物品100沿着汇聚口201聚拢依次输送;通过利用转动机构400与位于输送带200的听装物品100发生滑动摩擦,利用作用力相反的转动机构400能够使得靠近转动机构400的听装物品100发生相对转动,同时转动机构400不会直接挤压听装物品100的外部,转动机构400只会向听装物品100施加一个逆向的转动作用力,即使得位于输送带200的汇聚口201位置的听装物品100均能够位于相对转动的动态中,从而能够避免各个听装物品100在静摩擦的作用力发生堵听,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缸推动听装物品100,容易使得听口变形,造成听装物品100的损坏,通过推动过程中会存在倒听以及高度变形容易造成听口位置摩擦,造成听装的内部物品损失的技术问题。
3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转动机构400包括驱动组件401、传动组件402和转动组件403;驱动组件401与传动组件402传动连接,传动组件402位于固定机构300上,转动组件403与传动组件402传动连接,驱动组件401通过传动组件402带动转动组件403转动,以使转动组件403沿着与输送带200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转动组件403用于与输送带200上听装物品100滚动接触。
39.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01可以采用驱动电机,其中驱动电机的转动方向与输送带200的输送方向呈相反设置,驱动电机和传动组件402能够通过固定机构300安装在输送带200的一侧位置,驱动电机能够驱动传动组件402进行转动,传动组件402与转动组件403传动连接,传动组件402能够带动转动组件403沿着输送带200的延伸方向逆向转动,即转动组件403的表面能够与输送带200上的听装物品100滚动接触,利用转动组件403带动听装物品100相对于输送带200进行自转,实现了听装物品100汇聚过程中的滚动摩擦移动。
40.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固定机构300包括固定基座301和固定支架302;固定支架302通过固定基座301与输送带200的架体连接,固定支架302设置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具有开口,容置空间的开口朝向输送带200的一侧,传动组件402和转动组件403位于容置空间内部,且传动组件402与固定支架302转动连接,转动组件403靠近输送带200的一侧伸出固定支架302的容置空间,以使转动组件403与输送带200的听装物品100接触。
41.本实施例中,固定基座301与输送带200的架体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焊接、铆接或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固定基座301固定在输送带200的架体一侧,固定支架302位于固定基座301远离地面的一侧,即固定支架302能够与输送带200呈平行设置,并且固定支架302的容置空间的开口方向朝向输送带200的一侧,通过将传动组件402和转动组
件403安装于固定支架302的容置空间内部,并且转动组件403伸出固定支架302的容置空间的开口处,即伸出的转动组件403能够与输送带200上的听装物品100进行接触,利用固定支架302的支撑作用,同时转动组件403的滑动摩擦作用,保证了位于输送带200的汇聚口201位置的听装物品100进行完全接触。
42.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固定支架302包括第一固定板312、第二固定板322和连接件;第一固定板312和第二固定板322相对设置,且第一固定板312和第二固定板322通过连接件连接,容置空间位于第一固定板312和第二固定板322之间,传动组件402分别与第一固定板312和第二固定板322转动连接。
43.可选地,连接件可以固定螺栓,即第一固定板312和第二固定板322之间通过固定螺栓支撑连接,并且第一固定板312和第二固定板322之间具有间距,传动组件402位于第一固定板312和第二固定板322的间距,即传动组件402位于第一固定板312和第二固定板322之间的容置空间内部,并且第一固定板312和第二固定板322的结构相同,第一固定板312可以为长方形延伸板,利用第一固定板312的延伸方向布置有转动组件403,通过转动组件403伸出第一固定板312的宽度方向,使得转动组件403能够完全与听装物品100接触。
44.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固定基座301设置有多个,多个固定基座301沿着输送带200的输送方向延伸布置,每个固定基座301均与第一固定板312连接;每个固定基座301上设置有加强筋。
45.本实施例中,固定基座301可以包括第一基座板和第二基座板,其中第一基座板和第二基座板呈垂直设置,并且第一基座板与输送带200的架体连接,第二基座板与第一固定板312呈平行设置,第二基座板可以通过螺栓与第一固定板312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且第一基座板和第二基座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保证了固定基座301的安装强度,提高了固定基座301的使用寿命。
46.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传动组件402包括同步轮412;同步轮412设置有至少两个,多个同步轮412沿着输送带200的输送方向延伸布置,每个同步轮412均位于第一固定板312和第二固定板322之间的容置空间内部,每个同步轮412分别与第一固定板312和第二固定板322转动连接。
47.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传动组件402还包括卡簧422和转动轴432;转动轴432的数量与同步轮412的数量一一对应,同步轮412套设于转动轴432的外部,且同步轮412能够随着转动轴432转动,每个转动轴43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簧422,转动轴432的两端分别通过卡簧422与第一固定板312和第二固定板322连接。
48.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转动组件403包括同步带413;同步带413套设于多个同步轮412的外部,同步带413与同步轮412传动连接,同步轮412用于带动同步带413转动,且同步带413的延伸方向与输送带200的输送方向一致,同步带413朝向输送带200的一侧伸出第一固定板312和第二固定板322限定的容置空间,同步带413的转动方向与输送带200的输送方向呈相反设置。
49.本实施例中,同步轮412可以设置有两个,两个同步轮412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板312的两端位置,并且同步轮412的两端可以通过卡簧422分别与第一固定板312和第二固定板322固定连接,其中,转动轴432可以通过自带的转动轴432承与同步轮412转动连接,并且驱动组件401的驱动端与转动轴432的转动外圈传动连接,利用转动轴432的转动能够带动同
步轮412进行转动;进一步,转动组件403采用同步带413,同步带413的两端套设于两个同步轮412的外部,其中一个同步轮412为主动轮,另一个同步轮412为从动轮,利用两个同步轮412的带动同步带413沿着输送带200的输送方向逆向转动,从而能够更好的带动输送带200上的听装物品100进行汇聚输送。
50.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护栏500;防护栏500位于转动机构400远离地面的一端,且防护栏500与输送带200的架体连接。
51.本实施例中,防护栏500的输送带200的输送范围的间距大于转动机构400与输送带200的间距,即在听装物品100与转动机构400接触的过程中,防护栏500不会与听装物品100发生接触,只有当听装物品100在发生倾斜的情况下,防护栏500会与倾斜状态下的听装物品100接触,防止了听装物品100的倾倒的情况;可选地,防护栏500与输送带200的架体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焊接、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或者插接,优选地,防护栏500与输送带200的架体的连接方式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52.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机构和检测机构;控制机构分别与检测机构和驱动组件401电信号连接,检测机构与输送带200的驱动端电信号连接,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输送带200的启闭信号,并将此启闭信号输送至控制机构处,控制机构对应控制驱动组件401的启闭。
53.可选地,控制机构可以为多种,例如:mcu,计算机,plc控制器等,较佳地,控制机构为mcu。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或者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计数器、usb、a/d转换、uart、plc、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
54.优选地,控制机构可以采用stm32f103c8t6单片机,控制机构也可以采用plc控制,此处对此不再赘述。
55.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01可以采用伺服带刹车的伺服电机,检测机构可以为动力检测开关,即通过检测机构和控制机构使得驱动组件401与输送带200的启闭形成联动,当输送带200开启时,驱动组件401能够通过传动组件402带动转动组件403进行转动,当输送带200停机时,控制机构能够对应控制驱动组件401进行刹车,保证了当输送带200的停止运行时,转动机构400同步停止,避免了因为转动机构400刹车不及时造成听装物品100的损伤,使得设计更加完善,适合推广应用。
5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500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