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基准线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基准线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是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
3.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基准线的放线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施工准确度,也是施工前一个较为复杂的环节。放线过后需要对放出的弹线进行缠绕收纳,目前都是通过手动绕线的方式完成的,因此收线过程繁琐,导致时间上的浪费,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基准线放线装置,能够快速收回放出的弹线,节省施工人员手动绕线的时间,提高放线效率。
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建筑工程基准线放线装置,包括底座、电机、转轴、限位弹性件、限位杆以及收线盘,其中:
7.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部;
8.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底座,所述转轴侧壁设置有凹槽;
9.所述限位弹性件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10.所述限位杆一端与所述限位弹性件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另一端与挤压侧的交汇处设置为倾斜面;
11.所述收线盘位于所述底座上侧且设置在所述转轴外侧,所述收线盘内部设置有与转轴适配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壁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杆适配的限位槽。
12.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板。
13.进一步地,与所述倾斜面配合的限位槽侧壁和所述通孔内壁交汇处设置为圆弧面。
14.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弹性件为弹簧。
15.进一步地,还包括水平调节机构,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内部且位于安装腔两侧的空腔、螺纹轴、滑块、导向杆以及支杆,其中:
16.所述螺纹轴一端设置在所述空腔内部,另一端延伸出底座侧面,其位于所述空腔内部的部位外侧设置有螺纹;
17.所述滑块与导向杆均设置在所述空腔内部,且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滑块;
18.所述滑块与所述螺纹轴螺纹连接,且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
19.所述支杆上端与所述滑块抵接,上端面相对所述滑块滑动方向为倾斜设置,下端延伸出底座下部。
20.进一步地,所述支杆位于所述空腔内部的上部侧面固定设置有限位块。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工程基准线放线装置,放线时,收线盘顺时针转动,由于限位杆的一端与挤压侧的交汇处设置为倾斜面,所以在转轴不动的情况下,限位槽会推动限位杆压缩限位弹性件,限位杆离开限位槽,因此能够进行正常放线;放线结束需要收线时,启动电机,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限位杆转动,使限位杆在转动过程中,在转动离心力和弹性限位片6回弹力共同作用下,重新插入限位槽的内部,进而带动收线盘逆时针转动,从而达到快速收线的效果。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收线盘与转轴结构俯视示意图。
25.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水平调节机构结构组件示意图。
27.图中,1

底座,2

安装腔,3

电机,4

转轴,5

凹槽,6

限位弹性件,7

限位杆,71

倾斜面,8

收线盘,9

限位板,10

通孔,11

限位槽,111

圆弧面,12

空腔,13

螺纹轴,14

滑块,15

导向杆,16

支杆,17

限位块,18

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0.实施例一
3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建筑工程基准线放线装置,包括底座1、电机3、转轴4、限位弹性件6、限位杆7以及收线盘8,其中:
32.所述底座1内部设置有安装腔2,所述电机3设置在所述安装腔2内部,其底端与所述安装腔2底部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电机3底端也可设置在所述安装腔2侧壁;
33.所述转轴4底部与所述电机3输出轴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将所述转轴4与电机3输出轴进行一体化设计,所述电机3工作时,通过其输出轴带动所述转轴4转动,所述转轴4顶部延伸出所述底座1,所述转轴4左侧壁设置有凹槽5;
34.所述限位弹性件6右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5内,其右端与所述凹槽5槽底固定连
接,当所述限位弹性件6受到压力时会往右侧收缩,当挤压力释放时,所述限位弹性件6会由于自身回弹力自动恢复原位置,从而对连接的所述限位杆7进行限位;
35.所述限位杆7右端与所述限位弹性件6左端固定连接,其前侧为挤压侧(挤压侧为限位杆7与限位槽11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一侧,比如:所述收线盘8顺时针转动,而转轴4不动时,所述限位杆7背离收线盘8旋转方向的一侧就会受到所述限位槽11挤压,所述限位杆7背离收线盘8旋转方向的一侧为挤压侧,当转轴4要带动收线盘8逆时针转动时,也是通过限位杆7的挤压侧对限位槽11试力,从而带动收线盘8逆时针转动),所述限位杆7左端与前侧的交汇处设置为倾斜面71,所述倾斜面71沿左侧方向逐渐向后倾斜;
36.所述收线盘8位于所述底座1上侧且设置在所述转轴4外侧,所述收线盘8内部设置有与转轴4适配的通孔10,收到外力时,所述收线盘8可以绕所述转轴4转动,所述通孔10内壁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杆7适配的限位槽11,当所述限位弹性件6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限位杆7左侧有一部分位于所述限位槽11内,且所述倾斜面71有一部分位于所述限位槽11外;当所述收线盘8顺时针转动时,所述通孔(10)内壁与限位槽(11)前侧壁交汇处会对倾斜面71进行挤压,由于所述倾斜面71沿左侧方向逐渐向后倾斜,在限位槽11对倾斜面71挤压过程中,会对限位杆7产生一个右向的分压力,弹性限位片6受到压缩,限位杆7离开限位槽。
37.本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38.由于收放线过程中,收线盘8单独或与转轴4一起转动,为比较直观描述,受力分析以凹槽5位于转轴4左侧为例。
39.放线过程:将弹线从收线盘8的内部拉出,此时收线盘8顺时针转动,转轴4不转动,收线盘8在转动过程中,如果限位杆7左侧有一部分位于所述限位槽11内,所述通孔10内壁与限位槽11前侧壁交汇处会从前方对限位杆7左侧与前侧的交汇处的倾斜面71进行挤压,由于所述倾斜面71沿左侧方向逐渐向后倾斜,在限位槽11对倾斜面71挤压过程中,会对限位杆7产生一个右向的分压力,弹性限位片6受到压缩,限位杆7离开限位槽,进行正常放线。
40.收线过程:启动电机3,通过电机3带动转轴4逆时针转动,转轴4带动限位杆7转动,使限位杆7在转动过程中,在离心力和弹性限位片6回弹力作用下,重新插入限位槽11,所述限位杆7会在所述通孔10内壁与限位槽11前侧壁交汇处对所述限位槽11进行挤压,此时,虽然所述限位槽11会对所述限位杆7有一个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也有一个右向的分压力;但同时限位杆7还受两个左向的作用力,第一,由于所述限位杆7在随所述转轴4转动,转动会对限位杆7产生一个左向的离心力,第二,弹性限位片6受挤压时会对限位杆7产生一个左向的回弹力,这样离心力和弹性限位片6回弹力共同作用,会抵消所述限位槽11对所述限位杆7的右向的分压力作用,所述限位杆7会继续对限位槽11保持插入状态,进而带动收线盘8逆时针转动,完成收线。
41.综上所述,放线时,收线盘8顺时针转动,由于限位杆7的一端与挤压侧的交汇处设置为倾斜面71,所以在转轴4不动的情况下,限位槽11会推动限位杆7压缩限位弹性件6并使限位杆7离开限位槽11,因此能够进行正常放线;放线结束需要收线时,启动电机3,通过电机3带动转轴4转动,转轴4带动限位杆7转动,使限位杆7在转动过程中,在转动离心力和弹性限位片6回弹力共同作用下,重新插入限位槽11的内部,进而带动收线盘8逆时针转动,从而达到快速收线的效果。
42.本实施例,所述弹性限位片6为弹簧,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弹性胶垫等其它
受压收缩并具有回弹力的元件等。
4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轴4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板9,限位板9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孔10直径,对所述收线盘8进行限位固定,防止收线盘8在使用过程中从所述转轴4顶端脱离转轴4。
44.作为优选方案,限位槽11有两个侧壁,其中,与所述倾斜面71配合的限位槽11侧壁和所述通孔10内壁交汇处设置为圆弧面111,实现从与所述倾斜面71配合的限位槽11侧壁到通孔10内壁圆弧过渡,从而在避免在限位槽11和限位杆7的倾斜面71的相互挤压过程中,对倾斜面71产生损害。
45.作为优选方案,如图4所示,还包括水平调节机构,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1内部且位于安装腔2两侧的空腔12、螺纹轴13、滑块14、导向杆15以及支杆16,其中:
46.所述螺纹轴13一端设置在所述空腔12内部,另一端延伸出底座1侧面,其位于所述空腔12内部的部位外侧设置有螺纹;
47.所述滑块14与导向杆15均设置在所述空腔12内部,且所述导向杆15贯穿所述滑块14;
48.所述滑块14与所述螺纹轴13螺纹连接,且与所述导向杆15滑动连接;
49.所述支杆16上端与所述滑块14抵接,上端面相对所述滑块14滑动方向为倾斜设置,下端延伸出底座1下部,与垫块18固定连接。
50.在安装腔2两侧,各有一套空腔12、螺纹轴13、滑块14、导向杆15以及支杆16。当施工地面凹凸不平时,通过转动螺纹轴13带动滑块14左右移动,通过滑块14的左右移动改变支杆16伸出底座1的长度,从而实现抬高或降低底座1的目的,通过分别调节左右两侧的螺纹轴13,使底座1能够保持水平状态,从而达到更好的放线效果,提高该放线装置的放线准确性。
51.作为优先方案,所述支杆16位于所述空腔12内部的上部侧面固定设置有限位块17,以防止支杆16从底座1脱落。
52.虽然,上文中已经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500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