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土壤生态环境修复的新型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1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土壤生态环境修复的新型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中各种化学品越来越多,而各种带有化学品的垃圾和废品的不合理排放,也对土壤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因此对土壤进行环境检测和保护越来越被重视。土壤环境监测,是指了解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的重要措施,以防治土壤污染危害为目的,对土壤污染程度、发展趋势的动态分析测定。
3.现有设备在进行检测工作时,用以对设备进行供电的太阳能板大多固定角度设置在主支撑架上,无法使太阳能板全天候吸收太阳能,不利于设备的电能储备,目前的检测设备在工作时易于晃动,会影响检测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土壤生态环境修复的新型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土壤生态环境修复的新型监测装置,包括底座箱,所述底座箱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柱,所述底座箱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空腔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外侧活动安装有滑动块,相邻四个所述滑动块之间固定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插接柱,所述底座箱底端贯穿可通过插接柱的通孔,所述底座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摄像头与信号发射器,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贯穿通过固定箱的底端内壁,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固定箱的外侧活动安装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远离固定箱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太阳能板。
7.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均采用电动伸缩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端活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等距离设置有摩擦凸块。
8.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通过第一隔板,并深入移动块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表面设置为螺纹杆,所述移动块的内部设置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槽。
9.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外侧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转动环位于环形槽内。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转动环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位于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所述转动杆的转动角度位于0~60
°
之间。
12.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土壤生态环境修复的新型监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用于土壤生态环境修复的新型监测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的工作运动,第一电机会通过输出轴带动移动块运动,而移动块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位于滑动柱的外侧,这样移动块会通过滑动柱与滑动块的相互配合下运动,确保移动块移动时不会两边晃动,并且移动块会带动插接柱通过通孔伸入地下,保证修复监测装置的稳定。
15.2、该用于土壤生态环境修复的新型监测装置,通过固定箱中的第二电机进行转动,第二电机能够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而转动杆在转动时则会带动转动环在固定箱的外表面转动,而转动杆的转动角度为~
°
之间,这样转动环的转动角度也为~
°
之间,而且转动环转动时会通过第二支撑柱带动太阳能板转动,能够确保修复监测装置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箱正面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孔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箱仰视图。
21.图中:1

底座箱、2

第一支撑柱、3

第一转动轴、4

转动杆、5

支撑杆、6

固定箱、7

转动环、8

太阳能板、9

控制箱、10

顶板、11

摄像头、12

信号发射器、13

第一隔板、14

第二隔板、15

第一电机、16

滑动柱、17

滑动块、18

移动块、19

插接柱、20

通孔、21

连接杆、22

第二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一:
24.请参阅图1

图3,一种用于土壤生态环境修复的新型监测装置,包括底座箱1,底座箱1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柱2,底座箱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13与第二隔板14,第一隔板13与空腔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5,第一隔板13与第二隔板14之间固定安装有滑动柱16,滑动柱16的外侧活动安装有滑动块17,相邻四个滑动块17之间固定安装有移动块18,移动块1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插接柱19,
底座箱1底端贯穿可通过插接柱19的通孔20,底座箱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5,支撑杆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箱6,固定箱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箱9,控制箱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10,顶板10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摄像头11与信号发射器12,固定箱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轴3,第一转动轴3贯穿通过固定箱6的底端内壁,第一转动轴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4,转动杆4的两端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1,固定箱6的外侧活动安装有转动环7,转动环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柱22,第二支撑柱22远离固定箱6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太阳能板8。
25.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2均采用电动伸缩柱,第一支撑柱2的底端活动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底端等距离设置有摩擦凸块。
26.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5的输出轴贯穿通过第一隔板13,并深入移动块18的内部,第一电机15的输出轴表面设置为螺纹杆,移动块18的内部设置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槽。
27.本实施例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第一电机15的工作运动,第一电机15会通过输出轴带动移动块18运动,而移动块18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块17,滑动块17位于滑动柱16的外侧,这样移动块18会通过滑动柱16与滑动块17的相互配合下运动,确保移动块18移动时不会两边晃动,并且移动块18会带动插接柱19通过通孔20伸入地下,保证修复监测装置的稳定。
28.实施例二:
29.请参阅图1、图4,一种用于土壤生态环境修复的新型监测装置,包括底座箱1,底座箱1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柱2,底座箱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13与第二隔板14,第一隔板13与空腔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5,第一隔板13与第二隔板14之间固定安装有滑动柱16,滑动柱16的外侧活动安装有滑动块17,相邻四个滑动块17之间固定安装有移动块18,移动块1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插接柱19,底座箱1底端贯穿可通过插接柱19的通孔20,底座箱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5,支撑杆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箱6,固定箱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箱9,控制箱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10,顶板10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摄像头11与信号发射器12,固定箱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轴3,第一转动轴3贯穿通过固定箱6的底端内壁,第一转动轴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4,转动杆4的两端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1,固定箱6的外侧活动安装有转动环7,转动环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柱22,第二支撑柱22远离固定箱6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太阳能板8。
30.本实施例中,固定箱6的外侧表面开设有环形槽,转动环7位于环形槽内,确保转动环7能够一直围绕固定箱6做圆弧运动,以及保证转动环7不会与固定箱6脱离。
31.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1的顶端与转动环7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转动杆4在转动时的过程中,转动杆4可以通过连接杆21带动转动环7一起转动。
32.本实施例中,转动杆4位于相邻两个支撑杆5之间,转动杆4的转动角度位于0~60
°
之间。
33.本实施例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固定箱6中的第二电机进行转动,第二电机能够通过第一转动轴3带动转动杆5进行转动,而转动杆5在转动时则会带动转动环7在固定箱6的外表面转动,而转动杆4的转动角度为0~60
°
之间,这样转动环7的转动角度也为0~60
°
之间,而且转动环7转动时会通过第二支撑柱22带动太阳能板8转动,能够确保修复监测装置稳定运行。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499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