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菊花茶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菊花茶制作烘箱装置。
背景技术:
2.菊花茶,是一种以菊花为原料制成的花草茶。菊花茶经过鲜花采摘、阴干、生晒蒸晒、烘培等工序制作而成。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
3.菊花茶制作过程中往往采用烘箱进行加热烘干,现有菊花茶烘箱内的菊花在烘干过程中容易堆积在一堆,这样烘干过程中容易使得堆积在内部的菊花不易得到充分的烘干,无法保障烘干的效果。因而,本实用新型中提出了一种菊花茶制作烘箱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菊花茶制作烘箱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菊花茶制作烘箱装置,包括底箱和位于底箱上方的烘箱主体,所述烘箱主体整体呈圆柱形结构,所述烘箱主体的中部设有烘干腔室,烘箱主体的左端部设置有加热腔室,烘箱主体的右端部设置有驱动腔室,加热腔室内固定安装有加热器,加热腔室的右侧内壁上设有多个通气孔;驱动腔室的左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左端转动贯穿至烘干腔室内,位于烘干腔室内的转动杆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搅动杆,所述烘箱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箱的顶部,烘箱主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固定架上,底箱的底部内壁上通过电机支座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端上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两个传动轴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底箱的两侧内壁上,两个传动轴上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链轮,两个转轴上均固定套接有第二链轮,且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7.优选的,多个通气孔等距均匀排布于加热腔室的右侧内壁上。
8.优选的,所述烘箱主体顶部设有加料口,且加料口上设置有端盖。
9.优选的,所述烘箱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上设置有出料阀门,出料口的下方还放置有接料箱。
10.优选的,所述底箱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转动座,且传动轴的一端转动安装于转动座上。
11.优选的,所述底箱的顶部内壁上设有贯穿孔,且链条活动贯穿于贯穿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加热器的加热工作来产生烘干热气,随后热气通过多个通气
孔均匀的流入至烘干腔室内,进而对烘干腔室内的菊花进行烘干,并且还通过旋转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又带动多个搅动杆旋转,这样可以对烘干腔室内的菊花在旋转搅动过程中进行烘干,可以防止菊花因堆积在一起而导致烘干不充分、烘干效果不佳的现象发生;
14.与此同时,还利用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带动两个传动轴转动,传动轴转动又通过第一链轮、链条以及第二链轮的传动配合来带动转轴转动,而转轴转动时又带动烘箱主体以及烘干腔室内的菊花在滚动过程中进行烘干,这样可以促使不同位置的菊花进行充分烘干的目的;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菊花茶制作烘箱装置,不仅可以对烘干腔室内的菊花在旋转搅动过程中进行烘干,还可以使得菊花在滚动过程中进行烘干,这样有利于促使不同位置的菊花进行充分的烘干,可以使得菊花烘干的更均匀,确保了烘干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菊花茶烘箱内的菊花在烘干过程中由于容易堆积在一堆而造成菊花不易充分烘干的问题,有利于达到更佳的烘干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菊花茶制作烘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细节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烘箱主体1、烘干腔室100、加热腔室101、驱动腔室102、旋转电机103、转动杆104、搅动杆105、加热器106、通气孔107、加料口108、出料口109、底箱2、双轴电机3、传动轴4、第一链轮5、链条6、第二链轮7、转轴8、接料箱9、转动座10、固定架11。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参照图1
‑
2,一种菊花茶制作烘箱装置,包括底箱2和位于底箱2上方的烘箱主体1,所述烘箱主体1整体呈圆柱形结构,所述烘箱主体1的中部设有烘干腔室100,烘箱主体1的左端部设置有加热腔室101,烘箱主体1的右端部设置有驱动腔室102,加热腔室101内固定安装有加热器106,加热腔室101的右侧内壁上设有多个通气孔107;驱动腔室102的左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103,旋转电机103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04,转动杆104的左端转动贯穿至烘干腔室100内,位于烘干腔室100内的转动杆104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搅动杆105,所述烘箱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11,且固定架11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箱2的顶部,烘箱主体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8,且转轴8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固定架11上,底箱2的底部内壁上通过电机支座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3,双轴电机3的两个输出端上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轴4,两个传动轴4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底箱2的两侧内壁上,两个传动轴4上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链轮5,两个转轴8上均固定套接有第二链轮7,且第一链轮5与第二链轮7之间通过链条6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菊花茶制作烘箱装置,不仅可以对烘干腔室100内的菊花在旋转搅动过程中进行烘干,还可以使得菊花在滚动过程中进行烘干,这样有利于促使不同位置的菊花进行充分的烘干,可以使得菊花烘干的更均匀,确保了烘干
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菊花茶烘箱内的菊花在烘干过程中由于容易堆积在一堆而造成菊花不易充分烘干的问题,有利于达到更佳的烘干效果。
21.进一步地,多个通气孔107等距均匀排布于加热腔室101的右侧内壁上。
22.进一步地,所述烘箱主体1顶部设有加料口108,且加料口108上设置有端盖。
23.进一步地,所述烘箱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09,且出料口109上设置有出料阀门,出料口109的下方还放置有接料箱9。
24.进一步地,所述底箱2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转动座10,且传动轴4的一端转动安装于转动座10上。
25.进一步地,所述底箱2的顶部内壁上设有贯穿孔,且链条6活动贯穿于贯穿孔。
2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菊花茶制作烘箱装置,在工作时,将菊花放入至烘箱主体1上的烘干腔室100内,通过加热器106的加热工作来产生烘干热气,随后热气通过多个通气孔107均匀的流入至烘干腔室100内,进而对烘干腔室100内的菊花进行烘干,并且还通过旋转电机103带动转动杆104转动,转动杆104又带动多个搅动杆105旋转,这样可以对烘干腔室100内的菊花在旋转搅动过程中进行烘干,可以防止菊花因堆积在一起而导致烘干不充分、烘干效果不佳的现象发生;与此同时,还利用双轴电机3的两个输出端带动两个传动轴4转动,传动轴4转动又通过第一链轮5、链条6以及第二链轮7的传动配合来带动转轴8转动,而转轴8转动时又带动烘箱主体1以及烘干腔室100内的菊花在滚动过程中进行烘干,这样可以促使不同位置的菊花进行充分烘干的目的;最终,可以使得菊花烘干的更均匀、确保了烘干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菊花茶烘箱内的菊花在烘干过程中由于容易堆积在一堆而造成菊花不易充分烘干的问题,有利于保障更佳的烘干效果。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