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等离子除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等离子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2.等离子态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它是物质在使电子和阳离子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数值时的一种特殊状态。等离子体的用途非常广泛,其中就包括运用等离子对空气进行净化的等离子除臭装置。而市面上常见的等离子除臭装置,大多是给极板通高电压,产生高压电场,产生大量具有强氧化性的正负离子,从而消除异味,但这些除臭装置难以较为全面的清除臭味气体,同时难以避免大颗粒物进入等离子除臭装置,影响等离子除臭装置的除臭效率。因此需要研发一种等离子除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等离子除臭装置。
4.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等离子除臭装置,包括水箱、燃烧室、冷却腔和等离子反应室,所述水箱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入液管,且所述入液管穿过水箱,所述入液管底端固定连接有沉淀管,所述水箱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所述燃烧室位于水箱右侧;所述出液管末端与燃烧室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燃烧室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燃烧室内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电热丝,所述燃烧室右侧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渡管,所述干燥室位于燃烧室右侧,所述过渡管末端与干燥室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干燥室顶面右侧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冷却腔位于干燥室上端,所述冷却腔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冷却出管,所述冷却腔右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冷却进管,所述冷却腔内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底端与回流管固定连接,且所述回流管穿过冷却腔底面,所述冷却管顶端固定连接有除臭管,且所述除臭管穿过冷却腔顶面;所述除臭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机,所述等离子反应室位于除臭管右侧,所述除臭管右端与等离子反应室固定连接,所述等离子反应室内壁上下两端均固定有放电极板,两块所述放电极板相对面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凸块,所述等离子反应室右端固定连接有排出管。
6.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内放有水,所述沉淀管呈“u”字型,且所述沉淀管为两端开口结构,所述沉淀管左端与入液管相互连通,所述沉淀管上表面右侧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入液管与水箱相互连通,所述沉淀管位于水面下。
7.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与出液管相互连通,所述出液管与燃烧室相互连通,所述进气管与燃烧室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风机外接电源,所述进气管外接供氧设备,所述电热丝外接电源。
8.进一步的,所述过渡管连通燃烧室和干燥室,所述干燥室内放置有生石灰,所述回流管连通干燥室和冷却管,所述回流管、冷却管和除臭管相互连通,所述冷却进管、冷却腔和冷却出管相互连通,所述冷却管呈螺旋向上结构。
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放电极板和凸块表面进行绝缘处理,所述除臭管、等离子反应室和排出管相互连通,所述等离子反应室通过排出管与外界连通。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1.沉淀管过滤空气中大颗粒物以及易溶气体,水箱内放置有水,入液管插入水箱,沉淀管左端与入液管底端固定连接,沉淀管位于水面以下,水灌满沉淀管内部,沉淀管右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网,当混合气体经过入液管进入沉淀管内,一部分臭味气体具有易溶于水的物理特性,易溶气体能够融入水中,大颗粒物能够被过滤网过滤,并沉淀至沉淀管内部底面,不易溶的混合气体经过沉淀管右端开口涌出,以上结构能够溶解易溶气体并过滤掉大颗粒物,起到过滤气体的效果;
12.燃烧室清除气体中易燃气体,具有恶臭气味的气体多数为有机化合物,具有可燃性、易燃性,混合气体通过出液管进入燃烧室中,连通电热丝电源,提高燃烧室内温度,开启进气管外接供氧设备,高浓度氧气经进气管进入燃烧室,易燃气体在高温环境下与氧气反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以及不易燃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以上结构能够去除混合气体中的易燃性气体;
13.冷却腔液化水蒸气形成液化水,干燥室回收液化水,去除混合气体中水蒸气,从燃烧室中流出的混合气体具有很高的温度,高温混合气体经过渡管进入干燥室,再经过干燥室进入回流管,接通冷却进管外接供水设备,冷却用水自下而上灌满冷却腔,冷却用水将冷却管浸泡在内,冷却用水从冷却出管流出,冷却进管在下端且冷却出管在上端的结构,能够延长冷却用水的留存时间,起到提高冷却效果的作用,高温混合气体经回流管自下而上进入冷却管,冷却管呈螺旋结构,能够使高温混合气体充分与冷却用水接触,起到提高冷却效果的效果,高温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在于冷却用水热量交换后,水蒸气温度降低,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液态水在冷却管中向下流动,混合气体在冷却管中向上流动,流动至除臭管内,液态水经回流管流入干燥室内,干燥室内放置有生石灰,生石灰吸收水并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以上结构能够使混合气体中的大部分水蒸气降低温度液化成液态水并回流,并通过干燥室对液态水进行收集,起到干燥混合气体的效果;
14.放电极板表面绝缘,设有凸块提高电离效果,混合气体进入除臭管内,经过第二风机加速后进入等离子反应室,开启两块放电极板外接电源,放电极板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对气体持续进行氧化,从而消除异味,处理完成的混合气体经排出管排入空气,放电极板表面绝缘处理,使放电极板不会暴露在空气中,提高电势差,保证放电效果,放电极板表面设有凸块能够使放电效果提升,以上结构能够起到提高电离效果,进一步除臭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记:入液管1、水箱2、沉淀管21、过滤网22、第一风机3、出液管4、进气管5、电
热丝6、燃烧室7、过渡管8、干燥室9、回流管10、冷却进管11、冷却腔12、冷却管13、冷却出管14、除臭管15、第二风机16、等离子反应室17、放电极板18、凸块19、排出管20。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1.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是一种等离子除臭装置,包括水箱2、燃烧室7、冷却腔12和等离子反应室17,水箱2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入液管1,且入液管1穿过水箱2,入液管1底端固定连接有沉淀管21,水箱2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液管4,出液管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3,燃烧室7位于水箱2右侧;出液管4末端与燃烧室7顶端固定连接,燃烧室7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5,燃烧室7内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电热丝6,燃烧室7右侧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渡管8,干燥室9位于燃烧室7右侧,过渡管8末端与干燥室9顶面固定连接,干燥室9顶面右侧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回流管10;冷却腔12位于干燥室9上端,冷却腔12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冷却出管14,冷却腔12右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冷却进管11,冷却腔12内设有冷却管13,冷却管13底端与回流管10固定连接,且回流管10穿过冷却腔12底面,冷却管13顶端固定连接有除臭管15,且除臭管15穿过冷却腔12顶面;除臭管15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机16,等离子反应室17位于除臭管15右侧,除臭管15右端与等离子反应室17固定连接,等离子反应室17内壁上下两端均固定有放电极板18,两块放电极板18相对面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凸块19,等离子反应室17右端固定连接有排出管20;
22.具体的,水箱2内放有水,沉淀管21呈“u”字型,且沉淀管21为两端开口结构,沉淀管21左端与入液管1相互连通,沉淀管21上表面右侧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网22,入液管1与水箱2相互连通,沉淀管21位于水面下;水箱2与出液管4相互连通,出液管4与燃烧室7相互连通,进气管5与燃烧室7相互连通,第一风机3外接电源,进气管5外接供氧设备,电热丝6外接电源;过渡管8连通燃烧室7和干燥室9,干燥室9内放置有生石灰,回流管10连通干燥室9和冷却管13,回流管10、冷却管13和除臭管15相互连通,冷却进管11、冷却腔12和冷却出管14相互连通,冷却管13呈螺旋向上结构;两个放电极板18和凸块19表面进行绝缘处理,除臭管15、等离子反应室17和排出管20相互连通,等离子反应室17通过排出管20与外界连通;
23.根据以上所述,开启入液管1外接供气设备,混合气体流入入液管1中,入液管1插入水箱2中,并插入水箱2中的水面,入液管1底端设有沉淀管21,沉淀管21左端与入液管1底端固定连接,且相互连通,沉淀管21右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网22,沉淀管21设置在水面以下,沉淀管21内处于注满水的状态,由于一部分臭味气体具有易溶性,当混合气体经入液管1进入沉淀管21中,易溶气体溶于水中,同时大颗粒物被过滤网22过滤,沉淀于沉淀管21内部底面,不溶混合气体经沉淀管21右端开口流出进入水箱2内,再进入出液管4,以上结构能够过滤掉混合气体中易溶的气体同时过滤大颗粒物,起到提高除臭效果的作用;
24.混合气体进入出液管4,开启第一风机3电源,对混合气体进行加速,混合气体加速流入燃烧室7中,大部分臭味气体为有机化合物,具有可燃性、易燃性,开启电热丝6电源,电热丝6提高燃烧室7内温度,开启进气管5外接供氧设备,高浓度氧气经进气管5进入燃烧室7,可燃易燃有机化合物气体在高温环境内与氧气燃烧成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高温混合气
体进入过渡管8,以上结构能够去除混合气体中的可燃易燃臭味有机化合物,进一步提高除臭效果;
25.高温混合气体经过渡管8进入干燥室9,再经过干燥室9进入回流管10,将冷却进管11外接供水设备,冷却用水经冷却进管11进入冷却腔12,冷却用水自下而上将冷却腔12灌满,再经冷却出管14流出,冷却用水将冷却管13包裹其中,通过螺旋状的冷却管13能够通过减缓冷却用水的流速来延长冷却用水留存时间,起到提高冷却效果的作用,高温混合气体从冷却管13底端进入,高温水蒸气与冷却用水进行热量交换,螺旋结构冷却管13能够延长高温气体与冷却用水的接触时间,起到提高冷却效果的效果,降低温度的水蒸气液化成为液态水,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液态水经冷却管13和回流管10进入干燥室9,干燥室9内放置有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并吸收水,混合气体经冷却管13进入除臭管15,以上结构能够大量清除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器,大幅降低空气湿度,避免影响放电极板放电效果,起到提高放电极板放电效果的作用;
26.混合气体进入除臭管15,开启第二风机16外接电源,混合气体加速进入等离子反应室17,开启两块放电极板18外接电源,放电极板18相对面等距离固定安装有若干凸块19,且放电极板18和凸块19表面做绝缘处理,凸块19能够起到加强放电极板18放电效果,表面做绝缘能够提高放电极板18之间电势差,起到提高放电效果的作用,放电极板18和凸块19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对气体持续进行氧化,氧化后气体经排出管20流入外界,以上结构能够起到氧化分解臭味气体,起到除臭的效果。
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当更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另外,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直接或间接的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