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导管密封检测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导管气密性检测用堵头。
背景技术:
2.在航空工业中,导管的作用与人体血管一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导管的气密性出现问题,很容易酿成大事故。
3.气密性检测是将压缩空气(或氨、氟利昂、氦、卤素气体等)压入容器,利用容器内外气体的压力差检查有无泄漏的试验法,其在航空工业中是一项重要而频繁使用的方法。气密性检验需用气密性检测仪,它是专门应用于对腔体机械产品进行密封性检测的装置。堵头结构是密封性检测工艺中一个重要的结构组成部分。堵头的封堵效果直接将会直接影响密封性测试的准确性和重复精度。由于产品的结构多样性及使用特殊性,衍生出了多种类的密封方式及结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受生产节拍及空间位置的限制,封堵结构应具备操作简单,结构小巧维护方便的特点,因此气密性检测用堵头的结构研究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导管气密性检测用堵头,通过内衬将导管与堵块紧密连接,且实现了密封设置,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5.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航空导管气密性检测用堵头,包括两个半环形卡箍,相邻两个半环形卡箍的一端铰接,且另一端通过锁紧装置连接;相邻半环形卡箍之间形成贯通的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堵块、内衬,所述堵块的底部设置有安装腔,导管通过环形安装槽伸入安装腔并与堵块卡接,所述内衬套设在导管的外侧,且内衬与安装腔螺纹连接;所述安装腔的内部顶部沿周向设置有环形的卡接凸起,所述导管的顶部沿周向对应设置有环向的卡接安装片,所述卡接安装片对应卡接凸起设置有卡接避让槽;所述内衬的顶部对应卡接凸起设置有密封弹性凹槽;所述堵块的中部设置有通气孔。
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锁紧装置旋松,使相邻半环形卡箍分离,将堵块放置在相邻半环形卡箍之间,然后将锁紧装置预旋紧,然后将导管伸入堵块的安装腔内,并通过卡接凸起与安装腔卡接,将内衬螺纹设置在安装腔内,且位于导管的外侧,所述内衬上的密封弹性凹槽与卡接凸起密封设置,当旋转内衬使密封弹性凹槽与卡接凸起接触时,所述密封弹性凹槽随着内衬的旋转围绕着卡接凸起转动,直至密封弹性凹槽与卡接凸起紧密贴合实现密封连接。最后旋紧锁紧装置,实现整体的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内衬将导管与堵块紧密连接,且通过密封弹性凹槽的设置实现了内衬、导管、堵块三者之间密封设置,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沿周向设置有环形的
安装限位槽,所述堵块的外侧对应设置有安装限位凸起,所述安装限位凸起与安装限位槽卡接。
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沿周向设置有环形的安装限位槽,所述内衬、堵块的外侧分别沿周向设置有相互契合的限位凸台,相邻的限位凸台构成安装限位凸起,所述安装限位凸起与安装限位槽卡接。
10.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相邻的限位凸台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1.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相邻的限位凸台的连接端分别设置有半密封槽,相邻半密封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内衬的限位凸台的连接端沿周向设置有环状的密封凸起,所述堵块的限位凸台的连接端对应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卡接槽。
1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安装槽通过安装限位槽与安装限位凸起限位连接,当内衬旋入安装腔内时,内衬外侧的限位凸台与堵块上的限位凸台紧密契合;相邻限位凸台构成与安装限位槽卡接的安装限位凸起。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凸起的设置,实现通过安装槽同时限位安装堵块、内衬,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安装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14.相邻限位凸台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内衬上的限位凸台通过密封凸起与堵块上的限位凸台上的密封卡接槽契合设置,旋转内衬时,所述密封凸起沿密封卡接槽转动,直至两者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圈以及密封凸起与密封卡接槽的配合设置提高了内衬与堵块的密封性,加强了气密性测试的可靠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15.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限位槽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安装限位凸起的上下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倾斜的安装面。
1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调节螺栓和调节螺帽,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半环形卡箍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向上穿过另一个半环形卡箍与调节螺帽连接;另一个半环形卡箍对应调节螺栓的自由端设置有调节孔。
17.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孔的外侧开口设置。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内衬将导管与堵块紧密连接,且通过密封弹性凹槽的设置实现了内衬、导管、堵块三者之间密封设置,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20.(2)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凸起的设置,实现通过安装槽同时限位安装堵块、内衬,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安装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21.(3)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圈以及密封凸起与密封卡接槽的配合设置提高了内衬与堵块的密封性,加强了气密性测试的可靠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衬一侧的示意图;
24.图3为堵块和内衬的安装示意图;
25.图4为安装限位槽和安装限位凸起的示意图;
26.图5为密封圈的所在位置的示意图。
27.其中:10、半环形卡箍;11、内衬;12、密封圈;13、通气孔;14、锁紧装置;15、调节螺
栓;16、堵块;17、安装限位槽;18、导管;19、卡接凸起;20、密封弹性凹槽;21、安装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8.实施例1:
29.一种航空导管气密性检测用堵头,包括两个半环形卡箍10,相邻两个半环形卡箍10的一端铰接,且另一端通过锁紧装置14连接;相邻半环形卡箍10之间形成贯通的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堵块16、内衬11,所述堵块16的底部设置有安装腔,导管18通过环形安装槽伸入安装腔并与堵块16卡接,所述内衬11套设在导管18的外侧,且内衬11与安装腔螺纹连接;所述安装腔的内部顶部沿周向设置有环形的卡接凸起19,所述导管18的顶部沿周向对应设置有环向的卡接安装片,所述卡接安装片对应卡接凸起19设置有卡接避让槽;所述内衬11的顶部对应卡接凸起19设置有密封弹性凹槽20;所述堵块16的中部设置有通气孔13。
3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锁紧装置14旋松,使相邻半环形卡箍10分离,将堵块16放置在相邻半环形卡箍10之间,然后将锁紧装置14预旋紧,然后将导管18伸入堵块16的安装腔内,并通过卡接凸起19与安装腔卡接,将内衬11螺纹设置在安装腔内,且位于导管18的外侧,所述内衬11上的密封弹性凹槽20与卡接凸起19密封设置,当旋转内衬11使密封弹性凹槽20与卡接凸起19接触时,所述密封弹性凹槽20随着内衬11的旋转围绕着卡接凸起19转动,直至密封弹性凹槽20与卡接凸起19紧密贴合实现密封连接。最后旋紧锁紧装置14,实现整体的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内衬11将导管18与堵块16紧密连接,且通过密封弹性凹槽20的设置实现了内衬11、导管18、堵块16三者之间密封设置,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31.实施例2:
3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沿周向设置有环形的安装限位槽17,所述堵块16的外侧对应设置有安装限位凸起21,所述安装限位凸起21与安装限位槽17卡接。
33.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限位槽17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安装限位凸起21的上下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倾斜的安装面。
3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安装槽通过安装限位槽17与安装限位凸起21限位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限位凸起21的设置,实现通过安装槽限位安装堵块16,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安装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35.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36.实施例3:
37.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沿周向设置有环形的安装限位槽17,所述内衬11、堵块16的外侧分别沿周向设置有相互契合的限位凸台,相邻的限位凸台构成安装限位凸起21,所述安装限位凸起21与安装限位槽17卡接。
38.进一步地,相邻的限位凸台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2。
39.进一步地,相邻的限位凸台的连接端分别设置有半密封槽,相邻半密封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2。
40.进一步地,所述内衬11的限位凸台的连接端沿周向设置有环状的密封凸起,所述堵块16的限位凸台的连接端对应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卡接槽。
4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限位槽17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安装限位凸起21的上下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倾斜的安装面。
4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安装槽通过安装限位槽17与安装限位凸起21限位连接,当内衬11旋入安装腔内时,内衬11外侧的限位凸台与堵块16上的限位凸台紧密契合;相邻限位凸台构成与安装限位槽17卡接的安装限位凸起21。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凸起的设置,实现通过安装槽同时限位安装堵块16、内衬11,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安装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43.相邻限位凸台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2,内衬11上的限位凸台通过密封凸起与堵块16上的限位凸台上的密封卡接槽契合设置,旋转内衬11时,所述密封凸起沿密封卡接槽转动,直至两者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圈12以及密封凸起与密封卡接槽的配合设置提高了内衬11与堵块16的密封性,加强了气密性测试的可靠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44.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45.实施例4:
46.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
‑
3任一个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所述锁紧装置14包括调节螺栓15和调节螺帽,所述调节螺栓15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半环形卡箍10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向上穿过另一个半环形卡箍10与调节螺帽连接;另一个半环形卡箍10对应调节螺栓15的自由端设置有调节孔。
47.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孔的外侧开口设置。
4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锁紧装置14旋松,使相邻半环形卡箍10分离,将堵块16放置在相邻半环形卡箍10之间,然后将锁紧装置14预旋紧,然后将导管18伸入堵块16的安装腔内,并通过卡接凸起19与安装腔卡接,将内衬11螺纹设置在安装腔内,且位于导管18的外侧,所述内衬11上的密封弹性凹槽20与卡接凸起19密封设置,当旋转内衬11使密封弹性凹槽20与卡接凸起19接触时,所述密封弹性凹槽20随着内衬11的旋转围绕着卡接凸起19转动,直至密封弹性凹槽20与卡接凸起19紧密贴合实现密封连接。最后旋紧锁紧装置14,实现整体的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内衬11将导管18与堵块16紧密连接,且通过密封弹性凹槽20的设置实现了内衬11、导管18、堵块16三者之间密封设置,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49.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
‑
3任一个相同,故不再赘述。
5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