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可替换的面板以及具有其的开关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6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气领域,特别是一种按键可替换的面板以及具有其的开关。


背景技术:

2.目前,家用多联开关具有多个按键,该多个按键可以分别控制不同设备的通断电,或者进行情景模式的切换。然而,这种家用多联开关的按键上一般没有标识来指示所控制的设备。一旦使用者忘记按键的对应关系,则需要不断地尝试以找到正确的按键,造成不便。
3.现有技术中,可在按键上粘贴标签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粘贴的标签和开关本身搭配的一体性较差,视觉效果欠佳。标签容易贴歪,而且当需要更换标签时容易残留粘胶且不便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按键可替换的面板,其能够方便用户更换面板上的按键,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且结构简单、按压手感好。
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按键可替换的面板的开关,开关中的按键可拆卸,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不同用户的需求,且结构简单、按压手感好。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键可替换的面板,用于开关,其包括一个面板主体、一个或多个按键支撑件以及多个按键。所述面板主体内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按键支撑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按键被所述按键支撑件限位于所述按键支撑件与所述面板主体之间,每一所述按键包括按键主体和连接于所述按键主体的弹性复位部;其中,当按压所述按键主体时,所述弹性复位部支撑于所述按键支撑件,并在按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以为所述按键主体提供复位力。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可替换的面板,便于用户对按键进行个性化的选配,其结构简单,易于装卸;此外,通过按键弹性复位部与按键支撑件之间的配合能够为按键提供复位力,使得该面板的按键具有很好的按压手感。
7.在本实用新型按键可替换的面板的另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按键支撑件与所述按键一一对应。
8.在本实用新型按键可替换的面板的再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按键支撑件为敞口的盖状结构。
9.在本实用新型按键可替换的面板的又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在未按压所述按键时,所述弹性复位部的一端抵靠于所述按键支撑件。可防止按键晃动影响手感。
10.在本实用新型按键可替换的面板的又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按键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能够配合所述面板主体或所述按键支撑件限制所述按键的转动。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可替换的面板,其按键上的图标排列整齐,避免了使用过程中按键旋转所导致的图标不整齐的问题。
11.在本实用新型按键可替换的面板的又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复位部为多个弹性臂,每一所述弹性臂包括弹性臂连接部以及弹性臂延伸部。所述弹性臂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按键主体。在平行于所述面板主体的面上,所述弹性臂延伸臂沿所述按键主体的周向延伸,在垂直于所述面板主体的方向上,所述弹性臂延伸臂向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方向延伸。弹性复位部采用弹性臂,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且具有较好的按压手感。
12.在本实用新型按键可替换的面板的又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弹性臂连接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能够配合所述连接部上的限位柱限制所述按键转动。
13.在本实用新型按键可替换的面板的又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按键支撑件在垂直于所述面板主体的方向上完全遮盖所述弹性臂。不仅能够为弹性臂提供很好的支撑,而且弹性臂不外露,封闭性强,更美观。
14.在本实用新型按键可替换的面板的又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按键支撑件通过卡接结构或螺纹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这种连接结构简单且连接稳定。
15.在本实用新型按键可替换的面板的又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卡接结构为相互配合的一个卡扣和一个卡槽,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按键支撑件。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开关,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中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触动开关,所述开关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按键可替换的面板,所述按键可替换的面板上的所述按键与所述触动开关一一对应。
附图说明
17.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8.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按键可替换的面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按键可替换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按键可替换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按键支撑件未示出。
21.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22.10 面板主体
ꢀꢀꢀꢀꢀꢀꢀꢀꢀꢀꢀꢀꢀꢀꢀꢀꢀꢀ
22 弹性臂
23.11 连接部
ꢀꢀꢀꢀꢀꢀꢀꢀꢀꢀꢀꢀꢀꢀꢀꢀꢀꢀꢀꢀ
221 弹性臂连接部
24.111 限位柱
ꢀꢀꢀꢀꢀꢀꢀꢀꢀꢀꢀꢀꢀꢀꢀꢀꢀꢀꢀ
2211 限位槽
25.112 卡槽
ꢀꢀꢀꢀꢀꢀꢀꢀꢀꢀꢀꢀꢀꢀꢀꢀꢀꢀꢀꢀꢀ
222 弹性臂延伸部
26.20 按键
ꢀꢀꢀꢀꢀꢀꢀꢀꢀꢀꢀꢀꢀꢀꢀꢀꢀꢀꢀꢀꢀꢀ
30 按键支撑件
27.21 按键主体
ꢀꢀꢀꢀꢀꢀꢀꢀꢀꢀꢀꢀꢀꢀꢀꢀꢀꢀ
31 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29.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30.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为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31.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等。多个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
32.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按键可替换的面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3.参见图1,该按键可替换的面板,用于开关,包括面板主体10、按键20以及按键支撑件30。
34.面板主体10上设置有按键孔,按键孔数量与按键数量一致。面板主体10内侧靠近按键孔的位置设置有连接部11。
35.按键支撑件30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部11,其与面板主体10之间形成有一个容纳空间。按键支撑件30能够将按键20限位在容纳空间中,以防止按键20从面板脱离。按键支撑件30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也即一个按键支撑件30可只容纳支撑一个按键20,也可容纳支撑多个按键20。按键支撑件30可采用图1中示出的敞口的盖状结构,也可采用其他形式。
36.按键20包括按键主体21和连接于按键主体21的弹性复位部。当按压按键主体21时,弹性复位部支撑于按键支撑件30,并在按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以为按键主体21提供复位力,以使按键具有较好的按压手感。按键20被按下时,按键主体21远离面板主体10的面能够驱使开关中的触动开关动作,并在弹性复位部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弹性复位部还可被设置为,在未按压按键20时,所述弹性复位部的一端抵靠于按键支撑件30,以防止按键晃动。
37.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可替换的面板,便于用户对按键进行个性化的选配,其结构简单,易于装卸;此外,通过按键弹性复位部与按键支撑件30之间的配合能够为按键提供复位力,使得该面板的按键具有很好的按压手感。
38.面板主体10与按键支撑件30之间可通过卡接结构或螺纹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这种连接结构简单且连接稳定。具体地,每一卡接结构为相互配合的一个卡扣和一个卡槽,卡扣和卡槽中的一个设置于连接部11,卡扣和卡槽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按键支撑件30。如图1中示出的,可在连接部11上设置卡槽112,在按键支撑件30上设置卡扣31。
39.图2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按键可替换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40.参见图2,按键20已被装配在面板主体10上,按键支撑件30尚未安装到面板主体10的连接部11。按键的弹性复位部可为多个弹性臂22,例如:两个弹性臂,或图2中示出的三个弹性臂22,或者其他数量。
41.每一弹性臂22包括弹性臂连接部221、弹性臂延伸部222。弹性臂连接部221连接于按键主体21。在平行于面板主体10的面上,弹性臂延伸臂222沿按键主体21的周向延伸,在垂直于面板主体10的方向上,弹性臂延伸臂222向远离面板主体10的方向延伸。弹性复位部采用弹性臂,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且具有较好的按压手感。
42.参见图2,可设置按键支撑件30在垂直于面板主体10的方向上完全遮盖弹性臂22,
不仅能够为弹性臂提供很好的支撑,而且弹性臂不外露,封闭性强,更美观。
43.图3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按键可替换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按键支撑件未示出。
44.按键20上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能够配合面板主体10或按键支撑件30限制按键20转动。参见图3,限位结构可为设置于弹性臂连接部221的限位槽2211,限位槽2211能够配合连接部11上的限位柱111限制按键20转动。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可替换的面板,其按键上的图标排列整齐,避免了使用过程中按键旋转所导致的图标不整齐的问题。
4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开关,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中的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触动开关,该开关还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的按键可替换的面板,按键可替换的面板上的按键20与触动开关一一对应。
46.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47.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003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