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系统、相机模块和移动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4


光学成像系统、相机模块和移动终端装置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本技术要求于2020年9月24日提交至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

2020

012343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上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3.本技术涉及一种沿着光轴具有可变长度的光学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4.移动终端装置可包括相机模块。例如,移动终端装置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相机模块。相机模块具有预定的尺寸。例如,相机模块具有与最靠近相机模块的物侧的透镜和相机模块的成像面(或图像传感器)之间的镜头总长(tl)相对应的尺寸。相机模块的尺寸(即,tl)随着相机模块的分辨率或其它性能的改善而增加。相机模块的尺寸的增加可引起移动终端装置的外观的改变。例如,相机模块可从移动终端装置的表面向外突出,并提供令人不快的用户体验。此外,相机模块的尺寸的增加可能导致对相机模块的频繁损坏。例如,由于相机模块的大部分暴露在移动终端装置外部,因此,相机模块可能容易被外部冲击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5.提供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旨在以简要的形式介绍对实用新型构思的选择,而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将进一步描述这些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目的不在于确认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6.在一个总的方面,光学成像系统包括沿着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从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朝向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依次设置的多个透镜,该多个透镜通过沿着光轴的多个透镜之间的相应气隙彼此分开,其中,多个透镜包括光学成像系统的所有透镜中的最靠近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的第一透镜,并且满足条件表达式1.5mm<gmax,tl<12.0mm,and 0.15<r1/f,其中,gmax是多个透镜之间的沿着光轴的所有气隙中的最大气隙,tl是光学成像系统沿着光轴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成像面的长度,r1是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以及f是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
7.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
8.第一透镜可具有凹入的像侧面。
9.多个透镜还可包括在第一透镜的像侧上沿着光轴朝向成像面按升序依次设置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
10.可满足条件表达式0.001<d12/f<0.04,其中,d12是沿着光轴的、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气隙,并且等于沿着光轴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距离。
11.可满足条件表达式

3.0<f/f2 f/f3,其中,f2是第二透镜的焦距,以及f3是第三透
镜的焦距。
12.可满足条件表达式3.2<nd2 nd3,其中,nd2是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以及nd3是第三透镜的折射率。
13.可满足条件表达式0.6<tl/f<1.3。
14.多个透镜还可包括光学成像系统的所有透镜中的最靠近成像面的最后一个透镜,并且可满足条件表达式0.12<bfl/f<0.26,其中,bfl是沿着光轴从最后一个透镜的像侧面到成像面的长度。
15.在另一个总的方面,光学成像系统包括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其中,第一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透镜设置成在光学成像系统的所有透镜中最靠近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以及第二透镜组设置在第一透镜组与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之间,其中,第一透镜组配置为可移动的以增加和减小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并且长度tls与长度tl的比值tls/tl大于0.70并且小于0.79,其中,长度tls是在已经移动第一透镜组以减小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的状态下光学成像系统的沿着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成像面的长度,长度tl是在已经移动第一透镜组以增加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的状态下光学成像系统的沿着光轴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成像面的长度。
16.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
17.沿着光轴的、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之间的气隙可大于1.9mm并且小于2.8mm,并且可以是沿着光轴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的透镜之间的所有气隙中的最大气隙。
18.光学成像系统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二透镜组与成像面之间的第三透镜组。
19.沿着光轴的、第二透镜组与第三透镜组之间的气隙可大于2.0mm并且小于2.8mm,并且可以是沿着光轴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的透镜之间的所有气隙中的最大气隙。
20.沿着光轴的、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之间的气隙可小于沿着光轴的、第二透镜组与第三透镜组之间的气隙,并且沿着光轴的、第二透镜组与第三透镜组之间的气隙可以是沿着光轴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的透镜之间的所有气隙中的最大气隙。
21.沿着光轴的、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之间的气隙可大于沿着光轴的、第二透镜组与第三透镜组之间的气隙,并且沿着光轴的、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之间的气隙可以是沿着光轴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的透镜之间的所有气隙中的最大气隙。
22.第一透镜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透镜的像侧上的第二透镜,第二透镜组包括设置在第二透镜的像侧上的第三透镜,以及第三透镜组包括设置在第三透镜的像侧上的第四透镜和设置在第四透镜的像侧上的第五透镜。
23.在另一个总的方面,光学成像系统包括在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处设置在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上的第一透镜组;以及在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透镜组与成像面之间设置在光轴上的第二透镜组,其中,第一透镜组配置为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处,光学成像系统的沿着光轴从第一透镜组的物侧面到成像面的第一长度是tl,在第二位置处,光学成像系统的沿着光轴从第一透镜组的物侧面到成像面的第二长度是tls,并且tl和tls满足条件表达式0.70<tls/tl<0.79。
24.设置在第一位置处的第一透镜组可使得光学成像系统能够在成像面上形成物体的图像,以及设置在第二位置处的第一透镜组可使得光学成像系统不能够在成像面上形成
物体的图像。
25.光学成像系统可包括沿着光轴从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朝向成像面依次设置并且分成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多个透镜,多个透镜可通过沿着光轴的相应气隙彼此分开,并且当第一透镜组设置在第一位置时,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之间的气隙可以是多个透镜之间的所有气隙中的最大气隙gmax,并且可满足条件表达式1.5mm<gmax。
26.第一透镜组可包括总共五个透镜,以及第二透镜组可包括总共一个透镜。
27.第一透镜组可包括总共六个透镜,以及第二透镜组可包括总共一个透镜。
28.第一透镜组可包括总共七个透镜,以及第二透镜组可包括总共一个透镜。
29.第一透镜组可包括总共四个透镜,以及第二透镜组可包括总共两个透镜。
30.第一透镜组可包括总共五个透镜,以及第二透镜组可包括总共两个透镜。
31.第一透镜组可包括总共六个透镜,以及第二透镜组可包括总共两个透镜。
32.第一透镜组可包括总共四个透镜,以及第二透镜组可包括总共三个透镜。
33.光学成像系统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二透镜组与成像面之间的第三透镜组,其中,第一透镜组可包括总共两个透镜,第二透镜组可包括总共一个透镜,以及第三透镜组可包括总共两个透镜。
34.在另一个总的方面,相机模块包括上述光学成像系统、其中设置有第一透镜组的第一透镜镜筒以及其中设置有第二透镜组的第二透镜镜筒,其中,第一透镜镜筒配置为可移动,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一透镜组。
35.在另一个总的方面,移动终端装置包括上述相机模块。
36.在另一个总的方面,光学成像系统包括在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处设置在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上的第一透镜组、在第一透镜组与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之间设置在光轴上的第二透镜组,以及在第二透镜组与成像面之间设置在光轴上的第三透镜组,其中,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配置为可在相应第一位置与相应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处,光学成像系统的沿着光轴从第一透镜组的物侧面到成像面的第一长度是tl,在第二位置处,光学成像系统的沿着光轴从第一透镜组的物侧面到成像面的第二长度是tls,并且tl和tls满足条件表达式0.70<tls/tl<0.79。
37.设置在相应第一位置处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可使得光学成像系统能够在成像面上形成物体的图像,以及设置在相应第二位置处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可使得光学成像系统不能够在成像面上形成物体的图像。
38.光学成像系统可包括沿着光轴从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朝向成像面依次设置并且分成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的多个透镜,多个透镜可通过沿着光轴的相应气隙彼此分开,并且当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设置在相应第一位置时,第二透镜组与第三透镜组之间的气隙可以是多个透镜之间的所有气隙中的最大气隙gmax并且可满足条件表达式1.5mm<gmax。
39.第一透镜组可包括总共两个透镜,第二透镜组可包括总共一个透镜,以及第三透镜组可包括总共两个透镜。
40.在另一个总的方面,相机模块包括上述光学成像系统、其中设置有第一透镜组的第一透镜镜筒、其中设置有第二透镜组的第二透镜镜筒以及其中设置有第三透镜组的第三透镜镜筒,其中,第一透镜镜筒和第二透镜镜筒配置为可移动,以在相应第一位置与相应第
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
41.在另一个总的方面,移动终端装置包括上述相机模块。
42.根据本公开的光学成像系统能够具有可调节长度。
43.根据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44.图1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示例的视图。
45.图2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收缩状态的视图。
46.图3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的视图。
47.图4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示例的视图。
48.图5是示出图4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收缩状态的视图。
49.图6是示出图4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的视图。
50.图7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三示例的视图。
51.图8是示出图7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收缩状态的视图。
52.图9是示出图7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的视图。
53.图10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四示例的视图。
54.图11是示出图10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收缩状态的视图。
55.图12是示出图10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的视图。
56.图13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五示例的视图。
57.图14是示出图13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收缩状态的视图。
58.图15是示出图13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的视图。
59.图16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六示例的视图。
60.图17是示出图16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收缩状态的视图。
61.图18是示出图16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的视图。
62.图19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七示例的视图。
63.图20是示出图19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收缩状态的视图。
64.图21是示出图19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的视图。
65.图22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八示例的视图。
66.图23是示出图22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收缩状态的视图。
67.图24是示出图22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的视图。
68.图25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九示例的视图。
69.图26是示出图25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收缩状态的视图。
70.图27是示出图25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的视图。
71.图28是相机模块的第一示例的剖视图,该相机模块包括图1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示例。
72.图29是处于收缩状态的、图28中所示的相机模块的剖视图。
73.图30是包括图28中所示的相机模块的移动终端装置的第一示例的剖视图。
74.图31是具有处于收缩状态的相机模块的、图30中所示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剖视图。
75.图32是相机模块的第二示例的剖视图,该相机模块包括图22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八示例。
76.图33是处于收缩状态的、图32中所示的相机模块剖视图。
77.图34是包括图33中所示的相机模块的、移动终端装置的第二示例的剖视图。
78.图35是具有处于收缩状态的相机模块的、图34中所示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剖视图。
79.在所有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出于清楚、说明和方便的目的,附图可能未按照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可能被夸大。
具体实施方式
80.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和等同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本文中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并且不限于在本文中所阐述的顺序,而是可以做出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改变。另外,为了更加清楚和简洁,可能省略对本领域公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81.本文中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被理解为限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提供本文所描述的示例仅仅是为了说明实施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可行方式,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这些可行方式将是显而易见的。
82.本文中在描述各种示例时使用措辞“可以”(例如,关于示例可包括或实现什么)意味着存在其中包括或实现这种特征的至少一个示例,而所有示例不限于此。
83.在整个说明书中,当诸如层、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描述为位于另一个元件“上”、“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该元件与该另一个元件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相反地,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时,则不存在介于该元件与该另一个元件之间的其它元件。
84.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任何一项以及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85.尽管在本文中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措辞来描述各种构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措辞的限制。更确切地,这些措辞仅用于将一个构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构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在不背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本文中描述的示例中提及的第一构件、第一部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也可以被称作第二构件、第二部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
86.诸如“在
……
之上”、“较上”、“在
……
之下”和“较下”的空间相对措辞可以在本文中为了描述便利而使用,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相对于另一个元件的关系。除了涵盖附图中所描绘的定向之外,这些空间相对措辞旨在还涵盖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的定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描述为位于另一个元件“之上”或相对于另一个元
件“较上”的元件将位于该另一个元件“之下”或相对于该另一个元件“较下”。因此,根据装置的空间定向,措辞“在
……
之上”涵盖“在......之上”和“在......之下”两种定向。该装置还可以以其它方式定向(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定向),并且本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措辞应被相应地解释。
87.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而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内容。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冠词“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措辞“包括”、“包含”和“具有”说明所陈述的特征、数字、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88.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附图中所示的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发生的形状变化。
89.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以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式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此外,尽管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多种配置,但是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是,其它配置也是可能的。
90.光学成像系统包括沿着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从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朝向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依次设置的五个透镜、六个透镜、七个透镜或八个透镜。在包括五个透镜、六个透镜、七个透镜或八个透镜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一透镜是最靠近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的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或第八透镜分别是最靠近成像面的透镜。透镜通过沿着光轴的相应气隙彼此间隔开。
91.在每个透镜中,物侧面是透镜的最靠近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的表面,以及像侧面是透镜的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
92.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对透镜表面的形状的提及是指透镜表面的近轴区域的形状。透镜表面的近轴区域是围绕且包括透镜表面的光轴的透镜表面的中心部分,在该中心部分中,入射到透镜表面的光线与光轴形成小角度θ,并且以下近似有效:sinθ≈θ、tanθ≈θ和cosθ≈1。
93.例如,透镜的物侧面凸出的表述意味着至少透镜的物侧面的近轴区域凸出,并且透镜的像侧面凹入的表述意味着至少透镜的像侧面的近轴区域凹入。因此,即使透镜的物侧面可被描述为是凸出的,但透镜的整个物侧面也可不凸出,并且透镜的物侧面的外围区域可凹入。另外,即使透镜的像侧面可被描述为是凹入的,但透镜的整个像侧面也可不凹入,并且透镜的像侧面的外围区域可凸出。
94.gmax是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之间的所有气隙中的最大气隙。
95.tl是在光学成像系统的激活模式或图像拍摄模式(在该模式中,光学成像系统能够拍摄图像)中光学成像系统的沿着光轴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成像面的长度。
96.tls是在光学成像系统的非激活模式(在该模式中,光学成像系统不能拍摄图像)中光学成像系统的沿着光轴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成像面的长度。
97.bfl是沿着光轴从最后一个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或第八透镜)的像侧面到成像面的长度。
98.imght是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有效图像高度,并且等于成像表面设置在成像面处的图像传感器的成像表面的最大有效成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换句话说,imght等于与图像传感器的成像表面的最大有效成像区域相对应的成像面的最大有效区域的一半。
99.f是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以及f1、f2、f3、f4、f5、f6、f7和f8是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的相应焦距。
100.fno是光学成像系统的f数,并且等于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f除以光学成像系统的入射光瞳直径。
101.透镜的表面的曲率半径、透镜和其它元件的厚度、透镜之间的气隙、透镜与其它元件之间的距离、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f、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的焦距f1、f2、f3、f4、f5、f6、f7和f8、gmax、tl、tls、bfl和imght以毫米(mm)表示,尽管也可使用其它测量单位。fno、透镜的折射率和透镜的阿贝数是无量纲的量。
102.透镜和其它元件的厚度、透镜之间的气隙、透镜与其它元件之间的距离、gmax、tl、tls和bfl是沿着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测量的。
103.光学成像系统的一个示例可包括多个透镜。例如,光学成像系统可包括五个透镜、六个透镜、七个透镜或八个透镜。光学成像系统可配置为使得多个透镜沿着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从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依次设置。多个透镜可通过气隙彼此间隔开。例如,光学成像系统的长度tl(沿着光轴在最靠近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之间的长度)可小于12.0mm。光学成像系统可配置为改变长度tl。例如,光学成像系统可配置为通过减小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中的两个透镜之间的气隙来减小长度tl。光学成像系统可配置为显著减小光学成像系统的长度tl。例如,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之间的所有气隙中的最大气隙gmax可大于1.5mm。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f和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可满足预定的条件表达式。例如,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1至条件表达式3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两个或更多个的任意组合。
104.1.5mm<gmax
ꢀꢀꢀ
(条件表达式1)
105.tl<12.0mm
ꢀꢀꢀ
(条件表达式2)
106.0.15<r1/f
ꢀꢀꢀ
(条件表达式3)
107.或者,f和r1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4。
108.0.15<r1/f<0.5
ꢀꢀꢀ
(条件表达式4)
109.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透镜可具有预定的屈光力。例如,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的一个表面可以是凹入的。例如,第一透镜可具有凹入的像侧面。
110.光学成像系统的另一个示例可包括多个透镜组。例如,光学成像系统可包括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可包括最靠近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设置的第一透镜。然而,第一透镜组不限于仅第一透镜。第一透镜组可以是可移动的,以增加和减小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例如,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在光学成像系统的激活模式中可增加,并且在光学成像系统的非激活模式中可减小。因此,光学成像系统的长度在非激活模式中可以以预定比值收缩。例如,光学成像系统在光学成像系统的非激活模式中的长度tls与光学成像系统在激活模式中的长度tl的比值(tls/tl)可大于0.65并且小于0.79。或者,tl/tl可大于0.70并且小于0.79。换句话说,tls和tl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5和表达式6中的一个。
111.0.65<tls/tl<0.79
ꢀꢀꢀ
(条件表达式5)
112.0.70<tls/tl<0.79
ꢀꢀꢀ
(条件表达式6)
113.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可通过气隙彼此间隔开。例如,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之间的气隙可大于1.9mm并且小于2.8mm,并且可以是光学成像系统中的最大气隙gmax。
114.光学成像系统还可包括第三透镜组。例如,可在第二透镜组的像侧上设置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的第三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可通过气隙彼此间隔开。例如,第二透镜组与第三透镜组之间的气隙可大于2.0mm并且小于2.8mm,并且可以是光学成像系统中的最大气隙gmax。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组之间的气隙以及第二透镜组与第三透镜组之间的气隙彼此可具有预定的尺寸关系。例如,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之间的气隙可小于第二透镜组与第三透镜组之间的气隙。或者,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之间的气隙可大于第二透镜组与第三透镜组之间的气隙。
115.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中的每个可包括至少一个透镜。例如,第一透镜组可包括沿着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从第一透镜组的物侧朝向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按升序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第二透镜组可包括在光轴上设置在第二透镜的像侧上的第三透镜,以及第三透镜组可包括在第三透镜的像侧上从第一透镜组的物侧到成像面按升序沿着光轴依次设置的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
116.在下面的描述中,将详细描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组件。
117.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五个透镜或更多个透镜。例如,光学成像系统可包括沿着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从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朝向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按升序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然而,光学成像系统不限于仅五个透镜。例如,光学成像系统可包括沿着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从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朝向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按升序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或者,光学成像系统可包括沿着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从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朝向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按升序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或者,光学成像系统可包括沿着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从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朝向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按升序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
118.第一透镜具有预定的屈光力。例如,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的一个表面可以是凹入的。例如,第一透镜可具有凹入的像侧面。然而,第一透镜的形状不限于这种形状。例如,第一透镜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凸出的像侧面。第一透镜具有预定的折射率。例如,第一透镜的折射率可大于或等于1.5并且小于1.6。第一透镜可具有预定的焦距。例如,第一透镜的焦距可在3.0mm到9.0mm的范围内。
119.第二透镜具有预定的屈光力。例如,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的一个表面可以是凹入的。例如,第二透镜可具有凹入的像侧面。第二透镜具有预定的折射率。例如,第二透镜的折射率可大于或等于1.6并且小于1.7。第二透镜可具有预定的焦距。例如,第二透镜的焦距可在

60mm到

7.0mm的范围内。
120.第三透镜具有预定的屈光力。例如,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或负屈光力。第三透镜的一个表面可以是凹入的。例如,第三透镜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或凹入的像侧面。第三透镜可具有预定的折射率。例如,第三透镜的折射率可大于或等于1.53并且小于1.7。
121.第四透镜具有预定的屈光力。例如,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或负屈光力。第四透镜的一个表面可以是凹入的。例如,第四透镜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或凹入的像侧面。第四透
镜具有预定的折射率。例如,第四透镜的折射率可大于或等于1.53并且小于1.7。
122.第五透镜具有预定的屈光力。例如,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或负屈光力。第五透镜的一个表面可以是凸出的,或者第五透镜的两个表面可以是凹入的。例如,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五透镜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或凸出的像侧面,以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透镜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五透镜可具有预定的折射率。例如,第五透镜的折射率可大于或等于1.5并且小于1.7。
123.第六透镜具有预定的屈光力。例如,第六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或负屈光力。第六透镜的一个表面可以是凸出的。例如,第六透镜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或凸出的像侧面。第六透镜可具有预定的折射率。例如,第六透镜的折射率可大于或等于1.5并且小于1.6。
124.第七透镜具有预定的屈光力。例如,第七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或负屈光力。第七透镜的一个表面可以是凹入的。例如,第七透镜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或凹入的像侧面。然而,设置在具有负屈光力的第六透镜的像侧上的第七透镜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凸出的像侧面。第七透镜可具有预定的折射率。例如,第七透镜的折射率可大于或等于1.5并且小于1.6。
125.第八透镜具有预定的屈光力。例如,第八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第八透镜的一个表面可以是凹入的。例如,第八透镜可具有凹入的像侧面。第八透镜可具有预定的折射率。例如,第八透镜的折射率可大于或等于1.5并且小于1.6。
126.光学成像系统可包括塑料透镜。例如,在光学成像系统的五个透镜或更多个透镜中,至少一个透镜可由塑料材料制成。
127.光学成像系统可包括非球面透镜。例如,在光学成像系统的五个透镜或更多个透镜中,至少一个透镜可具有非球面物侧面和非球面像侧面。每个非球面表面由以下等式1定义:
[0128][0129]
在等式1中,c是透镜表面的曲率,并且等于透镜表面在透镜表面的光轴处的曲率半径的倒数,k是圆锥常数,r是在与透镜表面的光轴垂直的方向上从透镜表面上的任何点到透镜表面的光轴的距离,a、b、c、d、e、f、g、h、j、l、m、n、o和p是非球面常数,以及z(也称为sag)是在与透镜表面的光轴平行的方向上从透镜表面上的距透镜表面的光轴的距离为r处的点到与光轴垂直并与透镜表面的顶点相交的切平面的距离。
[0130]
光学成像系统还可包括设置在最后一个透镜与成像面之间的滤光片。滤光片可阻挡特定波长的入射光进入光学成像系统。例如,滤光片可阻挡红外波长的入射光。光学成像系统还可包括具有设置在成像面处的成像表面的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可配置为将由光学成像系统在成像表面上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图像传感器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但不限于此。
[0131]
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7至条件表达式12中的任何一个或者任何两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
[0132]
0.001<d12/f<0.04
ꢀꢀꢀ
(条件表达式7)
[0133]

3.0<f/f2 f/f3
ꢀꢀꢀ
(条件表达式8)
[0134]
3.2<nd2 nd3
ꢀꢀꢀ
(条件表达式9)
[0135]
0.6<tl/f<1.3
ꢀꢀꢀ
(条件表达式10)
[0136]
0.12<bfl/f<0.26
ꢀꢀꢀ
(条件表达式11)
[0137]
fno<2.5
ꢀꢀꢀ
(条件表达式12)
[0138]
在条件表达式7至表达式12中,d12是沿着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距离,f是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f2是第二透镜的焦距,f3是第三透镜的焦距,nd2是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d3是第三透镜的折射率,tl是在光学成像系统的激活模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之间的沿着光轴的长度,bfl是最靠近成像面的最后一个透镜的像侧面与成像面之间的沿着光轴的长度,以及fno是光学成像系统的f数并且等于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f除以光学成像系统的入射光瞳直径。
[0139]
光学成像系统还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13至条件表达式15中的任何一个或者任何两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
[0140]
0.20<gmax/tl<0.30
ꢀꢀꢀ
(条件表达式13)
[0141]

3.0<f/f2 f/f3<0
ꢀꢀꢀ
(条件表达式14)
[0142]
3.2<nd2 nd3<3.5
ꢀꢀꢀ
(条件表达式15)
[0143]
在条件表达式15中,gmax是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之间的所有气隙中的最大气隙。
[0144]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描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各种示例。
[0145]
图1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示例的视图,图2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收缩状态的视图,以及图3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的视图。
[0146]
参考图1,光学成像系统100可包括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滤光片if和成像面ip。
[0147]
第一透镜11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11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二透镜12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12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三透镜13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13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四透镜14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镜14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五透镜15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五透镜15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凸出的像侧面。在第五透镜150的物侧面上可形成拐点。第六透镜16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六透镜16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在第六透镜16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
[0148]
光学成像系统100可包括多个透镜组。例如,第一透镜110至第五透镜150可构成第一透镜组g1,以及第六透镜160可构成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气隙可以是光学成像系统100中的最大气隙gmax。换句话说,第五透镜150与第六透镜160之间的气隙可大于光学成像系统100中的透镜之间的所有其它气隙。
[0149]
如图2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可移动成更靠近第二透镜组g2,以减小光学成像系统100的长度。可选择性地执行第一透镜组g1的位置移动。例如,第一透镜组g1可设置成在光学成像系统100的激活模式(能够拍摄图像的模式)中提供到第二透镜组g2的最大距离,并且可设置成在光学成像系统100的非激活模式(不能够拍摄图像的模式)中提供到第二透镜组g2的最小距离。光学成像系统100的长度(第一透镜110的物侧面与成像面ip之间的距离)可根据第一透镜组g1的位置而变化。例如,光学成像系统100在激活模式中的长度tl可大于光学成像系统100在非激活模式中的长度tls。因此,光学成像系统100可缓解当不使用相机模块时相机模块从移动终端装置向外突出的问题。
[0150]
光学成像系统100的透镜和其它元件的特性列于下表1中,以及光学成像系统100的透镜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数列于下表2中。
[0151]
表1中的厚度/距离列中的粗体值2.200是最大气隙gmax,该最大气隙gmax是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气隙,并且也是第五透镜150与第六透镜160之间的气隙。
[0152]
表1
[0153][0154]
表2
[0155]
[0156][0157]
图4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示例的视图,图5是示出图4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收缩状态的视图,以及图6是示出图4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的视图。
[0158]
参考图4,光学成像系统200可包括第一透镜210、第二透镜22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第五透镜250、第六透镜260、滤光片if和成像面ip。
[0159]
第一透镜21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21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二透镜22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22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三透镜23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三透镜230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凸出的像侧面。第四透镜24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240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凸出的像侧面。第五透镜25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五透镜25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在第五透镜25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第六透镜26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六透镜26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在第六透镜26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
[0160]
光学成像系统200可包括多个透镜组。例如,第一透镜210至第四透镜240可构成第一透镜组g1,以及第五透镜250和第六透镜260可构成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气隙可以是光学成像系统200中的最大气隙gmax。换句话说,第四透镜240与第五透镜250之间的气隙可大于光学成像系统200中的透镜之间的所有其它气隙。
[0161]
如图5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可移动成更靠近第二透镜组g2,以减小光学成像系统200的长度。可选择性地执行第一透镜组g1的这种位置移动。例如,第一透镜组g1可设置成在光学成像系统200的激活模式(能够拍摄图像的模式)中提供到第二透镜组g2的最大距离,并且可设置成在光学成像系统200的非激活模式(不能够拍摄图像的模式)中提供到第二透镜组g2的最小距离。光学成像系统200的长度(第一透镜210的物侧面与成像面ip之间的距离)可根据第一透镜组g1的位置而变化。例如,光学成像系统200在激活模式中的长度tl可大于光学成像系统200在非激活模式中的长度tls。因此,光学成像系统200可缓解当不使用相机模块时相机模块从移动终端装置向外突出的问题。
[0162]
光学成像系统200的透镜和其它元件的特性列于下表3中,以及光学成像系统200的透镜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数列于下表4中。
[0163]
表3中的厚度/距离列中的粗体值2.000是最大气隙gmax,该最大气隙gmax是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气隙,并且也是第四透镜240与第五透镜250之间的气隙。
[0164]
表3
[0165][0166]
表4
[0167][0168][0169]
图7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三示例的视图,图8是示出图7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收缩状态的视图,以及图9是示出图7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的视图。
[0170]
参考图7,光学成像系统300可包括第一透镜310、第二透镜320、第三透镜330、第四透镜340、第五透镜350、第六透镜360、第七透镜370、滤光片if和成像面ip。
[0171]
第一透镜31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31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二透镜32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32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三透镜33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三透镜33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四透镜34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340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五透镜350可具有
负屈光力。第五透镜350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在第五透镜350的物侧面或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第六透镜36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六透镜36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凸出的像侧面。在第六透镜36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第七透镜37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七透镜370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在第七透镜37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
[0172]
光学成像系统300可包括多个透镜组。例如,第一透镜310至第六透镜360可构成第一透镜组g1,以及第七透镜370可构成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气隙可以是光学成像系统300中的最大气隙gmax。换句话说,第六透镜360与第七透镜370之间的气隙可大于光学成像系统300中的透镜之间的所有其它气隙。
[0173]
如图8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可移动成更靠近第二透镜组g2,以减小光学成像系统300的长度。可选择性地执行第一透镜组g1的这种位置移动。例如,第一透镜组g1可设置成在光学成像系统300的激活模式(能够拍摄图像的模式)中提供到第二透镜组g2的最大距离,并且可设置成在光学成像系统300的非激活模式(不能够拍摄图像的模式)中提供到第二透镜组g2的最小距离。光学成像系统300的长度(第一透镜310的物侧面与成像面ip之间的距离)可根据第一透镜组g1的位置而变化。例如,光学成像系统300在激活模式中的长度tl可大于光学成像系统300在非激活模式中的长度tls。因此,光学成像系统300可缓解当不使用相机模块时相机模块从移动终端装置向外突出的问题。
[0174]
光学成像系统300的透镜和其它元件的特性列于下表5中,以及光学成像系统300的透镜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数列于下表6中。
[0175]
表5中的厚度/距离列中的粗体值2.400是最大气隙gmax,该最大气隙gmax是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气隙,并且也是第六透镜360与第七透镜370之间的气隙。
[0176]
表5
[0177]
[0178][0179]
表6
[0180]
[0181][0182]
图10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四示例的视图,图11是示出图10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收缩状态的视图,以及图12是示出图10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的视图。
[0183]
参考图10,光学成像系统400可包括第一透镜410、第二透镜420、第三透镜430、第四透镜440、第五透镜450、第六透镜460、第七透镜470、滤光片if和成像面ip。
[0184]
第一透镜41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41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二透镜42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42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三透镜43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43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四透镜44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440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五透镜45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五透镜45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凸出的像侧面。在第五透镜45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第六透镜46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六透镜460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凸出的像侧面。在第六透镜46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第七透镜47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七透镜47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在第七透镜47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
[0185]
光学成像系统400可包括多个透镜组。例如,第一透镜410至第五透镜450可构成第一透镜组g1,以及第六透镜460和第七透镜470可构成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气隙可以是光学成像系统400中的最大气隙gmax。换句话说,第五透镜450与第六透镜460之间的气隙可大于光学成像系统400中的透镜之间的所有其它气隙。
[0186]
如图11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可移动成更靠近第二透镜组g2,以减小光学成像系统400的长度。可选择性地执行第一透镜组g1的这种位置移动。例如,第一透镜组g1可设置成在光学成像系统400的激活模式(能够拍摄图像的模式)中提供到第二透镜组g2的最大距离,并且可设置成在光学成像系统400的非激活模式(不能够拍摄图像的模式)中提供到第二透镜组g2的最小距离。光学成像系统400的长度(第一透镜410的物侧面与成像面ip之间
的距离)可根据第一透镜组g1的位置而变化。例如,光学成像系统400在激活模式中的长度tl可大于光学成像系统400在非激活模式中的长度tls。因此,光学成像系统400可缓解当不使用相机模块时相机模块从移动终端装置向外突出的问题。
[0187]
光学成像系统400的透镜和其它元件的特性列于下表7中,以及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数列于下表8中。
[0188]
表7中的厚度/距离列中的粗体值2.050是最大气隙gmax,该最大气隙gmax是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气隙,并且也是第五透镜450与第六透镜460之间的气隙。
[0189]
表7
[0190][0191][0192]
表8
[0193][0194][0195]
图13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五示例的视图,图14是示出图13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收缩状态的视图,以及图15是示出图13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的视图。
[0196]
参考图13,光学成像系统500可包括第一透镜510、第二透镜520、第三透镜530、第四透镜540、第五透镜550、第六透镜560、第七透镜570、滤光片if和成像面ip。
[0197]
第一透镜51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51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二透镜52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52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三透镜53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530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凸出的像侧面。第四透镜54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540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凸出的像侧面。第五透镜550可具有
正屈光力。第五透镜550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凸出的像侧面。在第五透镜55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第六透镜56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六透镜56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在第六透镜56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第七透镜57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七透镜57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在第七透镜57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
[0198]
光学成像系统500可包括多个透镜组。例如,第一透镜510至第四透镜540构成第一透镜组g1,以及第五透镜550至第七透镜570构成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气隙可以是光学成像系统500中的最大气隙gmax。换句话说,第四透镜540与第五透镜550之间的气隙可大于光学成像系统500中的透镜之间的所有其它气隙。
[0199]
如图14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可移动成更靠近第二透镜组g2,以减小光学成像系统500的长度。可选择性地执行第一透镜组g1的这种位置移动。例如,第一透镜组g1可设置成在光学成像系统500的激活模式(能够拍摄图像的模式)中提供到第二透镜组g2的最大距离,并且可设置成在光学成像系统500的非激活模式(不能够拍摄图像的模式)中提供到第二透镜组g2的最小距离。光学成像系统500的长度(第一透镜510的物侧面与成像面ip之间的距离)可根据第一透镜组g1的位置而变化。例如,光学成像系统500在激活模式中的长度tl可大于光学成像系统500在非激活模式中的长度tls。因此,光学成像系统500可缓解当不使用相机模块时相机模块从移动终端装置向外突出的问题。
[0200]
光学成像系统500的透镜和其它元件的特性列于下表9中,以及光学成像系统500的透镜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数列于下表10中。
[0201]
表9中的厚度/距离列中的粗体值2.000是最大气隙gmax,该最大气隙gmax是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气隙,并且也是第四透镜540与第五透镜550之间的气隙。
[0202]
表9
[0203]
[0204][0205]
表10
[0206]
[0207][0208]
图16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六示例的视图,图17是示出图16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收缩状态的视图,以及图18是示出图16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的视图。
[0209]
参考图16,光学成像系统600可包括第一透镜610、第二透镜620、第三透镜630、第四透镜640、第五透镜650、第六透镜660、第七透镜670、第八透镜680、滤光片if和成像面ip。
[0210]
第一透镜61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61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二透镜62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62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三透镜63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三透镜63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四透镜64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640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五透镜65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五透镜650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在第五透镜65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第六透镜66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六透镜66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在第六透镜66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第七透镜67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七透镜67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凸出的像侧面。在第七透镜67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第八透镜68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八透镜680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在第八透镜68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
[0211]
光学成像系统600可包括多个透镜组。例如,第一透镜610至第七透镜670可构成第一透镜组g1,以及第八透镜680可构成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气隙可以是光学成像系统600中的最大气隙gmax。换句话说,第七透镜670与第八透镜680之间的气隙可大于光学成像系统600中的透镜之间的所有其它气隙。
[0212]
如图17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可移动成更靠近第二透镜组g2的一侧,以减小光学成像系统600的长度。可选择性地执行第一透镜组g1的这种位置移动。例如,第一透镜组g1可设置成在光学成像系统600的激活模式(能够拍摄图像的模式)中提供到第二透镜组g2的最大距离,并且可设置成在光学成像系统600的非激活模式(不能够拍摄图像的模式)中提供到第二透镜组g2的最小距离。光学成像系统600的长度(第一透镜610的物侧面与成像面ip之间的距离)可根据第一透镜组g1的位置而变化。例如,光学成像系统600在激活模式中的长度tl可大于光学成像系统600在非激活模式中的长度tls。因此,光学成像系统600可缓解当不使用相机模块时相机模块从移动终端装置向外突出的问题。
[0213]
光学成像系统600的透镜和其它元件的特性列于下表11中,以及光学成像系统600的透镜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数列于下表12中。
[0214]
表11中的厚度/距离列中的粗体值2.512是最大气隙gmax,该最大气隙gmax是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气隙,并且也是第七透镜670与第八透镜680之间的气隙。
[0215]
表11
[0216][0217][0218]
表12
[0219][0220][0221]
图19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七示例的视图,图20是示出图19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收缩状态的视图,以及图21是示出图19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的视图。
[0222]
参考图19,光学成像系统700可包括第一透镜710、第二透镜720、第三透镜730、第四透镜740、第五透镜750、第六透镜760、第七透镜770、第八透镜780、滤光片if和成像面ip。
[0223]
第一透镜71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71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二透镜72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72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三透镜73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73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四透镜74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740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五透镜75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五透镜75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在第五透镜75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第六透镜76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六透镜76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
凸出的像侧面。在第六透镜76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第七透镜77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七透镜770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凸出的像侧面。在第七透镜77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第八透镜78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八透镜78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在第八透镜78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
[0224]
光学成像系统700可包括多个透镜组。例如,第一透镜710至第六透镜760可构成第一透镜组g1,以及第七透镜770和第八透镜780可构成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气隙可以是光学成像系统700中的最大气隙gmax。换句话说,第六透镜760与第七透镜770之间的气隙可大于光学成像系统700中的透镜之间的所有其它气隙。
[0225]
如图20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可移动得更靠近第二透镜组g2,以减小光学成像系统700的长度。可选择性地执行第一透镜组g1的这种位置移动。例如,第一透镜组g1可设置成在光学成像系统700的激活模式(能够拍摄图像的模式)中提供到第二透镜组g2的最大距离,并且可设置成在光学成像系统700的非激活模式(不能够拍摄图像的模式)中提供到第二透镜组g2的最小距离。光学成像系统700的长度(第一透镜710的物侧面与成像面ip之间的距离)可根据第一透镜组g1的位置而变化。例如,光学成像系统700在激活模式中的长度tl可大于光学成像系统700在非激活模式中的长度tls。因此,光学成像系统700可缓解当不使用相机模块时相机模块从移动终端装置向外突出的问题。
[0226]
光学成像系统700的透镜和其它元件的特性列于下表13中,以及光学成像系统700的透镜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数列于下表14中。
[0227]
表13中的厚度/距离列中的粗体值2.082是最大气隙gmax,该最大气隙gmax是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气隙,并且也是第六透镜760与第七透镜770之间的气隙。
[0228]
表13
[0229]
[0230][0231]
表14
[0232]
[0233][0234]
图22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八示例的视图,图23是示出图22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收缩状态的视图,以及图24是示出图22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的视图。
[0235]
参考图22,光学成像系统800可包括第一透镜810、第二透镜820、第三透镜830、第四透镜840、第五透镜850、滤光片if和成像面ip。
[0236]
第一透镜81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81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凸出的像侧面。第二透镜82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82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三透镜83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83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四透镜84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84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在第四透镜84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第五透镜85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五透镜85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凸出的像侧面。
[0237]
光学成像系统800可包括多个透镜组。例如,第一透镜810和第二透镜820可构成第一透镜组g1,第三透镜830可构成第二透镜组g2,以及第四透镜840和第五透镜850可构成第三透镜组g3。第二透镜组g2与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气隙可以是光学成像系统800中的最大气隙gmax。换句话说,第三透镜830与第四透镜840之间的气隙可大于光学成像系统800中的透镜之间的所有其它气隙。
[0238]
如图23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可移动得更靠近第二透镜组g2,以及第二透镜组g2可移动得更靠近第三透镜组g3,以减小光学成像系统800的长度。可选择性地执行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这种位置移动。例如,在光学成像系统800的激活模式(能够拍摄图像的模式)中,第一透镜组g1可设置成提供到第二透镜组g2的最大距离并且第二透镜组g2可设置成提供到第三透镜组g3的最大距离,以及在光学成像系统800的非激活模式(不能够拍摄图像的模式)中,第一透镜组g1可设置成提供到第二透镜组g2的最小距离并且第二透镜组g2可设置成提供到第三透镜组g3的最小距离。光学成像系统800的长度(第一透镜810的物侧面与成像面ip之间的距离)可根据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位置而变化。例
如,光学成像系统800在激活模式中的长度tl可大于光学成像系统800在非激活模式中的长度tls。因此,光学成像系统800可缓解当不使用相机模块时相机模块从移动终端装置向外突出的问题。
[0239]
光学成像系统800的透镜和其它元件的特性列于下表15中,以及光学成像系统800的透镜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数列于下表16中。
[0240]
表15中的厚度/距离列中的粗体值0.677是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气隙,并且也是第二透镜820与第三透镜830之间的气隙。表15中的厚度/距离列中的粗体值2.103是最大气隙gmax,该最大气隙gmax是第二透镜组g2与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气隙,并且也是第三透镜830与第四透镜840之间的气隙。
[0241]
表15
[0242][0243][0244]
表16
[0245][0246][0247]
图25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九示例的视图,图26是示出图25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收缩状态的视图,以及图27是示出图25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的视图。
[0248]
参考图25,光学成像系统900可包括第一透镜910、第二透镜920、间隔件sp、第三透镜930、第四透镜940、第五透镜950、滤光片if和成像面ip。
[0249]
第一透镜91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910可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凸出的像侧面。第二透镜92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920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三
透镜93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930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四透镜94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镜940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凸出的像侧面。在第四透镜940的物侧面或像侧面上可形成拐点。第五透镜95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五透镜950可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
[0250]
光学成像系统900可包括多个透镜组。例如,第一透镜910、第二透镜920和间隔件sp可构成第一透镜组g1,第三透镜930可构成第二透镜组g2,以及第四透镜940和第五透镜950可构成第三透镜组g3。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气隙可以是光学成像系统900中的最大气隙gmax。换句话说,第二透镜920与第三透镜930之间的气隙可大于光学成像系统900中的透镜之间的所有其它气隙。
[0251]
如图26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可在不移动第二透镜组g2的情况下移动得更靠近第二透镜组g2,以减小光学成像系统900的长度。可选择性地执行第一透镜组g1的这种位置移动。例如,第一透镜组g1可设置成在光学成像系统900的激活模式(能够拍摄图像的模式)中提供到第二透镜组g2的最大距离,并且可设置成在光学成像系统900的非激活模式(不能够拍摄图像的模式)中提供到第二透镜组g2的最小距离。光学成像系统900的长度(第一透镜910的物侧面与成像面ip之间的距离)可根据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位置而变化。例如,光学成像系统900在激活模式中的长度tl可大于光学成像系统900在非激活模式中的长度tls。因此,光学成像系统900可缓解当不使用相机模块时相机模块从移动终端装置向外突出的问题。
[0252]
光学成像系统900的透镜和其它元件的特性列于下表17中,以及光学成像系统900的透镜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数列于下表18中。
[0253]
表17中的厚度/距离列中的粗体值0.433和2.054之和2.487是最大气隙gmax,该最大气隙gmax是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气隙,并且也是第二透镜920与第三透镜930之间的气隙。表17中的厚度/距离列中的粗体值1.655是第二透镜组g2与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气隙,并且也是第三透镜930与第四透镜940之间的气隙。
[0254]
表17
[0255][0256]
表18
[0257]
面编号s2s3s4s5s6k

0.8670.0000.000

0.7590.000a0.002

0.015

0.0130.0040.038b0.0000.0510.050

0.011

0.067c0.000

0.078

0.0700.0700.246d0.0000.0750.059

0.181

0.729e0.000

0.051

0.0300.2761.492f0.0000.0250.009

0.277

2.146g0.000

0.0090.0000.1952.203h0.0000.002

0.001

0.098

1.629j0.000

0.0010.0000.0350.867l0.0000.0000.000

0.009

0.328m0.0000.0000.0000.0020.086n0.0000.0000.0000.000

0.015o0.0000.0000.0000.0000.002p0.0000.0000.0000.0000.000面编号s7s8s9s10s11k0.0000.0000.576

7.5620.000a0.0350.004

0.024

0.062

0.036b0.019

0.0110.0220.0350.015c

0.1400.022

0.017

0.006

0.003d0.388

0.0350.012

0.0040.000e

0.6920.037

0.0090.0040.001
f0.848

0.0270.005

0.0020.000g

0.7310.014

0.0020.0000.000h0.449

0.0050.0010.0000.000j

0.1960.0010.0000.0000.000l0.0600.0000.0000.0000.000m

0.0130.0000.0000.0000.000n0.0020.0000.0000.0000.000o0.0000.0000.0000.0000.000p0.0000.0000.0000.0000.000
[0258]
下表19列出了上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示例至第九示例的参数的值,并且下表20列出了上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示例至第九示例的条件表达式的值。
[0259]
表19
[0260]
参数第一示例第二示例第三示例第四示例第五示例第六示例第七示例第八示例第九示例tl8.8018.6448.8308.8018.9508.8368.6037.73911.447tls6.7016.7446.5306.8517.0506.4246.6215.7369.003gmax2.2002.0002.4002.0502.0002.5122.0822.1032.487bfl1.3521.5381.0811.3451.3400.9901.0751.4312.896fno1.912.301.801.892.311.892.312.452.47imght6.006.006.006.256.006.006.253.003.00f7.2377.5847.0496.9527.6616.9926.66011.42113.216f16.9005.5668.6877.4577.3288.3977.3253.7195.162f2

16.184

9.859

19.196

24.459

53.520

17.561

22.223

8.084

9.864f3

27.63817.58124.033

54.434

12.81424.886

66.735

11.180

10.112f466.899

87.472

27.880

14.066

32.849

29.748

15.413

6.16718.159f57.84013.296

12.6715.41215.507

14.876312.67010.232

17.731f6

7.011

6.5164.62899.79616.524

144.2335.555
‑‑
f7
‑‑‑
5.912

6.47963.3914.71860.345
‑‑
f8
‑‑‑‑‑‑
5.868

5.770
‑‑
[0261]
表20
[0262]
条件表达式第一示例第二示例第三示例第四示例第五示例第六示例第七示例第八示例第九示例tls/tl0.76140.78020.73950.77840.78770.72700.76960.74120.7865gmax/tl0.25000.23140.27180.23290.22350.28430.24200.27170.2173f/f2 f/f3

0.7090

0.3379

0.0739

0.4119

0.7410

0.1172

0.3995

2.4343

2.6468tl/f1.21611.13981.25271.26601.16831.26371.29170.67760.8661nd2 nd33.28503.18103.21503.34203.18103.20603.20603.22803.2070bfl/f0.18680.20280.15340.19350.17490.14160.16140.12530.2191d12/f0.02870.02930.00620.01570.03090.01620.02090.00880.0045r1/f0.42140.33890.44690.46320.33810.45050.47300.19180.2535
[0263]
图28是包括图1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示例的相机模块的第一示例的剖视图。图29是处于收缩状态的、图28中所示的相机模块的剖视图,图30是包括图28中所示的相机模块的移动终端装置的第一示例的剖视图,以及图31是具有处于收缩状态的相机模块的、图30中所示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剖视图。
[0264]
参考图28和图29,相机模块10可包括上述光学成像系统100至光学成像系统700中
的一个。例如,相机模块10可包括光学成像系统100。
[0265]
相机模块10可包括多个透镜镜筒bh1和bh2。例如,相机模块10可包括第一透镜镜筒bh1和第二透镜镜筒bh2。透镜镜筒bh1和bh2可配置为在其中容纳光学成像系统100。例如,第一透镜镜筒bh1可在其中容纳光学成像系统100的第一透镜组g1,以及第二透镜镜筒bh2可在其中容纳光学成像系统100的第二透镜组g2。透镜镜筒bh1和bh2中的至少一个可配置为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例如,如图29中所示,第一透镜镜筒bh1可在光轴方向上朝向成像面移动,从而可减小相机模块10的长度。例如,相机模块10的长度可减小第一透镜镜筒bh1的移动位移tl

tls。
[0266]
参考图30和图31,相机模块10可安装在移动终端装置20中。相机模块10可安装在移动终端装置20的一个表面上。相机模块10可如图30中所示从移动终端装置20的一个表面突出,或者可如图31所示缩回到移动终端装置20中。例如,相机模块10可在图像拍摄模式中从移动终端装置20的一个表面突出,并且可在非激活模式中缩回到移动终端装置20中。相机模块10在图像拍摄模式和非激活模式中可具有不同的长度。例如,相机模块10在图像拍摄模式中的长度tl可基本上等于移动终端装置20的厚度h。相反,相机模块10在非激活模式中的长度tls可小于移动终端装置20的厚度h。
[0267]
在相机模块10中,由于相机模块10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成像面的长度在图像拍摄模式中从tls增加到tl,因此可获得用于实现高分辨率的足够的焦距。此外,由于相机模块10在非激活模式中完全缩回到移动终端装置20中,因此可保护相机模块10的前部免受外部冲击。
[0268]
图32是包括图22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八示例的相机模块的第二示例的剖视图,图33是处于收缩状态的、图32中所示的相机模块的剖视图,图34是包括图33中所示的相机模块的移动终端装置的第二示例的剖视图,以及图35是具有处于收缩状态的相机模块的、图34中所示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剖视图。
[0269]
参考图32和图33,相机模块12可包括光学成像系统800和光学成像系统900中的一个。例如,相机模块12可包括光学成像系统800。
[0270]
相机模块12可包括多个透镜镜筒bh1、bh2和bh3。例如,相机模块12可包括第一透镜镜筒bh1、第二透镜镜筒bh2和第三透镜镜筒bh3。透镜镜筒bh1、bh2和bh3可配置为在其中容纳光学成像系统800。例如,第一透镜镜筒bh1可在其中容纳光学成像系统800的第一透镜组g1,第二透镜镜筒bh2可在其中容纳光学成像系统800的第二透镜组g2,以及第三透镜镜筒bh3可在其中容纳光学成像系统800的第三透镜组g3。透镜镜筒bh1、bh2和bh3中的至少一个可配置为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例如,如图33中所示,第一透镜镜筒bh1和第二透镜镜筒bh2可在光轴方向上朝向成像面移动,从而可减小相机模块12的长度。例如,相机模块12的长度可减小第一透镜镜筒bh1和第二透镜镜筒bh2的移动位移tl

tls。
[0271]
参考图34和图35,相机模块12可安装在移动终端装置22中。相机模块12可安装在移动终端装置22的一个表面上。相机模块12可如图34中所示从移动终端装置22的一个表面突出,或者可如图35中所示缩回到移动终端装置22中。例如,相机模块12可在图像拍摄模式中从移动终端装置22的一个表面突出,并且可在非激活模式中缩回到移动终端装置22中。相机模块12在图像拍摄模式和非激活模式中可具有不同的长度。例如,相机模块12在图像拍摄模式中的长度tl可基本上等于移动终端装置22的厚度h。相反,相机模块12在非激活模
式中的长度tls可小于移动终端装置22的厚度h。
[0272]
在相机模块12中,由于相机模块12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成像面的长度在图像拍摄模式中从tls增加到tl,因此可获得用于实现高分辨率的足够的焦距。特别地,由于相机模块12的焦距可增加第一透镜镜筒bh1和第二透镜镜筒bh2的移动位移,因此可执行远距离图像拍摄或焦度调节。此外,由于相机模块12在非激活模式中完全缩回到移动终端装置22中,因此可保护相机模块12的前部免受外部冲击。
[0273]
所描述的示例提供了具有可调节长度的光学成像系统、包括该光学成像系统的相机模块以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移动电子装置。
[0274]
虽然上面已经示出且描述了具体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在理解本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这些示例作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应仅以描述性意义解释,而非出于限制的目的。对每个示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应被认为可适用于其它示例中的相似的特征或方面。如果以不同的顺序执行所描述的技术,和/或如果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和/或用其它部件或它们的等同替换或增补所描述的系统、架构、装置或电路中的部件,则也可以获得合适的结果。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通过具体实施方式限定,而是通过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并且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的范围之内的全部变型应被理解为包括在本公开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003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