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3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管吻合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血管吻合是在动脉与动脉之间、静脉与静脉之间,甚至动脉与静脉之间彼此直接连通,形成血管通路的技术。传统的吻合方法中缝合法最为有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吻合前处理:包括分离血管断端、检查血流状况剥除血管外膜、冲洗断端管腔等;2)血管吻合:根据血管的大小,采用两点法或者三点法,选择间断或连续外翻缝合法进行血管吻合;3)吻合后处理:包括松开血管夹、处理动脉痉挛、缝合伤口等。其中,步骤2)中,一般直径在2mm以下者以间断缝合为佳;在2mm以上者,可用连续缝合。一般来说,连续缝合的止血效果较好,但如缝线太紧,则有可能使吻合口缩小。
3.通常情况下,利器切伤或经清创后,动脉缺损较小者,可直接作血管端端吻合。但是目前血管吻合主要是为手工操作,存在以下缺点:1)手工缝合容易导致血管扭转;2)缝合导致拉线的松紧程度不适合,容易太松或者太紧,影响血管吻合质量;3)缝合质量较低时,容易导致血管漏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血管扭转和血管漏血、吻合质量高的血管吻合装置,使用该吻合装置可使拉线的松紧程度适宜,避免太松或者太紧的缺陷。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血管吻合装置,包括由第一左半圈和第一右半圈对合而成的第一吻合圈,以及由第二左半圈和第二右半圈对合而成的第二吻合圈;
6.所述第一吻合圈和第二吻合圈相对设置的端面均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突起,所述第一吻合圈和第二吻合圈上的突起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吻合圈和第二吻合圈具有端对端嵌合在一起的吻合状态,以及相互分开的分离状态;
7.所述第一吻合圈和第二吻合圈处于吻合状态时,其吻合处具有穿过所述突起的环状孔,所述环状孔上预留有进针口和出针口。
8.本实用新型医生在进行血管吻合时,血管被包围在对合形成的第一吻合圈和第二吻合圈内,不会产生对血管扭转受力等不利于血管吻合的操作,因此可以防止血管扭转。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吻合圈和第二吻合圈在相吻合处的端面,设置成具有若干突起的凹凸状,这样第一吻合圈的突起与第二吻合圈的相邻突起之间的凹陷相互匹配,第二吻合圈的突起与第一吻合圈的相邻突起之间的凹陷相互匹配,因此通过在第一吻合圈和第二吻合圈的吻合处设置穿过所述突起的环状孔,缝合针沿着环状孔缝合一周后进行打结,便能够完成缝合操作,相比于现有技术,缝合拉线的松紧程度容易调整,不会导致太松或者太紧,因此提高了血管吻合质量,而且缝合质量较高,避免了血管漏血现象的发生。
9.为了便于对合形成第一吻合圈或第二吻合圈,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所述第一左半圈和第一右半圈通过磁吸对合在一起形成第一吻合圈,同样地,所述第二左半圈和第二右半圈也通过磁吸对合在一起形成第二吻合圈。(2)所述第一吻合圈上设有第一钳形手柄,所述第一钳形手柄包括铰接在一起的两个第一钳臂,所述第一钳臂包括第一手持部和第一扩张部,所述第一左半圈和第一右半圈分别与两个第一扩张部连接在一起;同样地,所述第二吻合圈上设有第二钳形手柄,所述第二钳形手柄包括铰接在一起的两个第二钳臂,所述第二钳臂包括第二手持部和第二扩张部,所述第二左半圈和第二右半圈分别与两个第二扩张部连接在一起。
10.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以下改进:所述第一左半圈、第一右半圈在对合处分别设有键和槽,从而形成第一键槽限位结构;同样地,所述第二左半圈、第二右半圈也在对合处分别设有键和槽,从而形成第二键槽限位结构。这样可以使第一左半圈、第一右半圈以及第二左半圈、第一右半圈在长度方向上进行限位,利于在需要时,使第一吻合圈、第二吻合圈处于吻合状态。
11.为了便于一吻合圈、第二吻合圈进行吻合,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所述第一吻合圈、第二吻合圈处于吻合状态时,通过磁吸方式连接在一起。(2)所述第一吻合圈、第二吻合圈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连接第一吻合圈、第二吻合圈的卡扣结构。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吻合状态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吻合处的横截面示意图。
17.图5是图1的剖视示意图。
18.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吻合状态示意图。
19.图7是图6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吻合状态示意图。
21.图9是图8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1、第一吻合圈;1

1、第一左半圈;1

2、第一右半圈;2、第二吻合圈;2

1、第二左半圈;2

2、第二右半圈;3、环状孔;3

1、进针口;3

2、出针口;4、缝针线;5、第一键槽限位结构;6、第二键槽限位结构;7、卡扣结构;8、第一钳形手柄;8

1、第一手持部;8

2、第一扩张部;8

3、第一铰轴;9、第二钳形手柄;9

1、第二手持部;9

2、第二扩张部;9

3、第二铰轴。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一
24.本实施例的血管吻合装置,如图1

3所示,包括由第一左半圈1

1和第一右半圈1

2对合而成的第一吻合圈1,以及由第二左半圈2

1和第二右半圈2

2对合而成的第二吻合圈2。
25.所述第一吻合圈1和第二吻合圈2具有端对端嵌合在一起的吻合状态(如图1所示),以及相互分开的分离状态(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吻合圈和第二吻合圈相对设置的端面均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突起,第一吻合圈和第二吻合圈的突起交错设置,使得第一吻合圈和第二吻合圈的吻合处端面分别具有相互配合凹点和凸点(形成凹凸结构),从而使端部吻合,进而方便血管的缝合操作。
26.如图4

5所示,所述第一吻合圈1和第二吻合圈2处于吻合状态时,其吻合处具有穿过所述突起的环状孔3,所述环状孔3上预留有进针口3

1和出针口3

2。
27.本实施例还可以作如下改进: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左半圈1

1、第一右半圈1

2在对合处分别设有键和槽,从而形成第一键槽限位结构5;同样地,所述第二左半圈2

1、第二右半圈2

2也在对合处分别设有键和槽,从而形成第二键槽限位结构6。第一键槽限位结构5和第二键槽限位结构6共同将血管吻合器的自由度进行固定,防止扭转。
28.在病人进行需要进行血管吻合手术时,先将血管清创,使两断端血管恢复正常结构与弹性,管腔内经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无任何血凝块、纤维素沉着,使内膜光亮、完整。另外,需要缝合的血管需要两端直径相互接近。
29.做好相应的准备之后开始进行血管吻合,首先将两把相互配合的钳子准备好,并消毒。由助手将两端需要吻合的血管进行包合,呈一条直线的状态;由医生使用钳子分别将血管外包于第一吻合圈或第二吻合圈,外翻长度约0.5

1cm,并确认血管无扭转受力等对血管吻合不利的因素。完毕之后沿直线将第一左吻合圈1

1、第一右吻合圈1

2对合形成包围一断血管的第一吻合圈1,将第二左吻合圈2

1、第二右吻合圈2

2对合形成包围另一断血管的第二吻合圈2,然后将第一吻合圈1和第二吻合圈2进行吻合,即通过端部的凹凸结构形成的对应缺口进行吻合。
30.当吻合完毕之后,再次确认血管无扭转错位问题之后开始进行血管缝合。由医生将一根具有韧性的缝合针穿上缝合线之后,通过环状孔3上的进针口3

1进行缝合针的进入,并沿着内部环状孔3构成的通道缝合一周,之后沿着出针口3

2出来,并进行打结,完毕之后将第一、第二吻合圈1、2分别轻轻向后退,将外包血管退出,之后第一、第二吻合圈分别张开,将血管放入健康完整的软组织床之上,完成血管吻合工作。
31.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左半圈1

1和第一右半圈1

2通过磁吸对合在一起形成第一吻合圈1,同样地,所述第二左半圈2

1和第二右半圈2

2也通过磁吸对合在一起形成第二吻合圈2。即第一吻合圈1和第二吻合圈2由磁性材料进行制造,通过四个半圆形的吻合圈,通过上、下配合形成环状的第一吻合圈1和第二吻合圈2。血管吻合完毕之后进行将磁性环进行拆除。
32.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吻合圈1、第二吻合圈2处于吻合状态时,通过磁吸方式连接在一起。
33.实施例二
3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吻合圈1、第二吻合圈2处于吻合状态时,不再通过磁吸方式连接在一起。而是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吻合圈1、第二吻合圈2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用于连接第一吻合圈、第二吻合圈的卡扣结构6。
35.本实施例通过卡扣结构将第一吻合圈、第二吻合圈进行相互嵌合,通过扣合来固定血管吻合器进行吻合血管,然后通过环状孔3(侧面缝合孔)进行缝合皮肤一周,之后缝线
打结,完成缝合之后按压卡扣将吻合器分离。
36.实施例三
3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左半圈1

1和第一右半圈1

2不是通过磁吸对合在一起形成第一吻合圈1,同样地,所述第二左半圈2

1和第二右半圈2

2也不是通过磁吸对合在一起形成第二吻合圈2。
38.而是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吻合圈1上设有第一钳形手柄8,所述第一钳形手柄8包括通过第铰轴8

3铰接在一起的两个第一钳臂,所述第一钳臂包括第一手持部8

1和第一扩张部8

2,所述第一左半圈1

1和第一右半圈分1

2别与两个第一扩张部8

2连接在一起;同样地,所述第二吻合圈2上设有第二钳形手柄,所述第二钳形手柄包括通过第铰轴9

3铰接在一起的两个第二钳臂,所述第二钳臂包括第二手持部9

1和第二扩张部9

2,所述第二左半圈2

1和第二右半圈2

2分别与两个第二扩张部9

2连接在一起。
39.本实施例以钳子为基本状态,通过两把相互吻合的钳子分别扣合实现血管吻合管体的张开与闭合。再通过头端可以相互吻合来实现血管吻合。吻合时候,先由两把钳子分别包住需要吻合的两端血管,并同时稍微后退,将血管外包至吻合管外侧,在两两者进行吻合,吻合处具有空心环,通过环状孔3(侧面缝合孔)进行实现针从空心环缠绕一周,实现血管吻合。当吻合完毕之后,通过环状孔3进行绕出并打结,完成吻合。
40.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具体技术方案,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003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