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系统管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12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射系统管路。


背景技术:

2.利用传统的注射管路对人体进行输液时,经常需要通过多个穿刺器穿刺多个药瓶,将多个瓶内的药液导出,统一经过管路进入人体。由于输液时药瓶会悬挂于空中,由于重力的作用,导致药液顺着穿刺器流入管路的流速较快。对于老人或小孩等体弱的患者,无法适应药液快速流入体内,并且药液中的微量尘粒子,会随着药液经过管路进入人体,如摄入量过多,会增加患者病重风险。
3.因此,传统的注射管路在输液时,药液流速过快且不能过滤微量尘粒子的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射系统管路,旨在解决传统的注射管路在输液时,药液流速过快且不能过滤微量尘粒子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注射系统管路,包括:
6.管路主体,所述管路主体包括主管路、过滤器和至少两个支管路,其中的两个所述支管路的输出端均折弯连通于所述主管路,所述过滤器连通于所述主管路,且位于所述主管路的中段位置处,用于输送药液并阻隔药液中的微尘粒子;和
7.至少两个滴斗装置,所述滴斗装置包括穿刺器和滴斗本体,所述穿刺器的输入端贯穿药瓶,所述穿刺器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滴斗本体,用于将药液导入至所述滴斗本体,每一所述滴斗本体的输出端与一所述支管路连通,用于使药液依次流经所述支管路和主管路进入患者体内。
8.可选地,所述穿刺器包括针头和连接筒;
9.所述针头用于贯穿药瓶,所述针头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滴斗本体,用于将药液导入至所述滴斗本体。
10.可选地,所述针头背离所述连接筒的一端设有多个导液口,多个所述导液口间隔均匀分布。
11.可选地,所述连接筒设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连通于所述针头,以导入空气至药瓶。
12.可选地,所述穿刺器还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罩设于所述针头周围,并卡接于所述连接筒。
13.可选地,所述主管路包括第一主管和第二主管;
14.两个所述支管路的输出端均折弯连通于所述第一主管,所述第一主管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第二主管。
15.可选地,所述过滤器包括壳体和滤芯;
16.所述壳体连通于所述第一主管和所述第二主管之间,所述滤芯位于所述壳体内,用于阻隔药液中的微尘粒子。
17.可选地,所述管路主体还包括三相连接头;
18.所述第一主管的输入端竖直连接于所述三相连接头一接口,两个所述支管路折弯连接于所述三相连接头其余两接口。
19.可选地,所述支管路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
20.所述滴斗本体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的输出端折弯连接于所述三相连接头一接口。
21.可选地,所述支管路还包括单向阀;
22.所述单向阀连通于所述第一支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支管的输入端之间,以使得药液只能由所述第一支管单向流至所述第二支管。
2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注射系统管路,通过至少两个滴斗装置刺穿药瓶导出药液,多种药液均经过管路主体进入患者体内。使用时,穿刺器贯穿药瓶,将瓶内药液导出至滴斗本体,滴斗本体的输出端连通于支管路,支管路的输出端连通于主管路,支管路中的药液流入主管路混合,混合后的药液经过过滤器后进入患者体内。通过设置滴斗本体,使药液通过穿刺器进入到滴斗本体,不会由于重力作用直接下落,能够减缓药液流速,以使体弱患者能够适应;通过设置过滤器,能够阻隔药液中的微尘粒子,避免微尘粒子随着药液流入患者体内造成患者病情加重。因此,通过设置上述的滴斗装置和过滤器,能够减缓药液流速,同时阻隔微尘粒子避免进入患者体内,使得患者能够更好地吸收药液。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注射系统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滴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过滤器的剖视图。
28.附图标号说明:
29.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注射系统管路133单向阀1管路主体14三相连接头11主管路2滴斗装置111第一主管21穿刺器112第二主管211针头12过滤器2111导液口121壳体212连接筒122滤芯2121导气孔13支管路213防尘盖
131第一支管22滴斗本体132第二支管
ꢀꢀ
30.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3.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3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5.利用传统的注射管路对人体进行输液时,经常需要通过多个穿刺器穿刺多个药瓶,将多个瓶内的药液导出,统一经过管路进入人体。由于输液时药瓶会悬挂于空中,由于重力的作用,导致药液顺着穿刺器流入管路的流速较快。对于老人或小孩等体弱的患者,无法适应药液快速流入体内,并且药液中的微量尘粒子,会随着药液经过管路进入人体,如摄入量过多,会增加患者病重风险。因此,传统的注射管路在输液时,药液流速过快且不能过滤微量尘粒子的问题亟待解决。
36.基于上述构思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注射系统管路10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注射系统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滴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过滤器的剖视图。
37.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射系统管路100,包括管路主体1和至少两个滴斗装置2。滴斗装置2贯穿药瓶导出药液,且滴斗装置2连通于管路主体1,用于使导出的药液经过管路主体1流进患者体内。管路主体1和滴斗装置2均采用医用材料,且在无菌环境下制成,成品封装于医用密封袋中。
38.管路主体1包括主管路11、过滤器12和至少两个支管路13,其中的两个支管路13的输出端均折弯连通于主管路11,支管路13用于将多种药液导流至主管路11,多种药液流入主管路11中会互相混合,混合的药液沿着主管路11流入患者体内,混合后的药液更容易被患者吸收。过滤器12连通于主管路11,且位于主管路11的中段位置处,用于输送药液并阻隔药液中的微尘粒子。
39.各种药液中均不可避免的残留有微尘粒子,当患者需要注射多种药液时,各种微
尘粒子会对患者造成不可预估的风险。微尘粒子随着药液均流入主管路11内,通过在主管路11的中段位置处设置过滤器12,能够将各种微尘粒子阻挡于主管路11的输入侧,避免微尘粒子随着药液流出主管路11进入患者体内。其中,过滤器12可以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连接于主管路11,或其他能够实现的方式均可,不做具体限定。
40.滴斗装置2包括穿刺器21和滴斗本体22,穿刺器21用于导出药液至滴斗本体22内,滴斗本体22缓存药液,用于平衡药液流速,避免药液由于重力的作用直接滴落流入患者体内,造成患者不适。穿刺器21的输入端贯穿药瓶,穿刺器21的输入端设置为尖状,方便刺穿药瓶的对应位置,且穿刺器21设置为中空,用于导流药液。穿刺器21的输出端连通于滴斗本体22,用于将药液导入至滴斗本体22,药液流入滴斗本体22内后缓存于滴斗本体22内,避免药液直接滴落流入患者体内。每一滴斗本体22的输出端与一支管路13连通,用于使药液依次流经支管路13和主管路11进入患者体内,缓存于滴斗本体22内的药液平缓流入支管路13,仅通过静脉压力使管路主体1内的药液流入患者体内,避免体弱的患者由于药液流速过快产生身体不适。
41.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1和图2,穿刺器21包括针头211和连接筒212,针头211刺穿药瓶对应的位置,以将药液导出,连接筒212对针头211导出的药液进一步导流。针头211用于贯穿药瓶,导出瓶内药液,针头211的输出端连通于连接筒212,连接筒212的输出端连通于滴斗本体22,用于将药液导入至滴斗本体22,经过针头211流出的药液通过连接筒212的导流,使药液流入并缓存与滴斗本体22内。
42.请再次参见图2,针头211背离连接筒212的一端设有多个导液口2111,通过设置多个导液口2111,可以加快药液流入针头211的速度,即使药液流过针头211的速度快,但由于滴斗本体22的缓存均衡作用,并不会使药液流入患者体内的速度变快。多个导液口2111间隔均匀分布,可以使针头211的穿刺力强度集中,方便刺穿药瓶,且不易损坏针头211,方便使用。
43.连接筒212设有导气孔2121,导气孔2121连通于针头211,以导入空气至药瓶。通过设置导气孔2121,使药瓶内药液流出的同时,空气经过导气孔2121进入药瓶内,以平衡药瓶内外的大气压,避免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影响瓶内药液的流出。
44.穿刺器21还包括防尘盖213,防尘盖213罩设于针头211周围,防尘盖213能够将针头211完全包裹,并卡接于连接筒212。在不用时,将防尘盖213罩于针头211周围,不仅能防止灰尘污染针头211,还能避免针头211误伤工作人员。防尘盖213可以通过旋转卡接于连接筒212的外侧壁,使用时,旋转防尘盖213,即可将防尘盖213拆卸下来,进而裸露针头211,利用针头211刺穿药瓶。防尘盖213的外侧壁还可以设置为磨砂状,能够有效避免工作人员旋转拆卸防尘盖213时发生打滑不易拆卸的情况,或其他能够实现的防滑方式均可,不做具体限定。
45.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1,主管路11包括第一主管111和第二主管112,两个支管路13的输出端均折弯连通于第一主管111,第一主管111的输出端连通于过滤器12,过滤器12的输出端连通于第二主管112。经过两个支管路13流出的药液,全部流进第一主管111,药液流入第一主管111时便发生混合。混合的药液中残留有多种微尘粒子,药液流过过滤器12时,微尘粒子均被阻隔于第一主管111中,过滤器12过滤后的纯净药液进入到第二主管112,流过第二主管112后进入患者体内。此时进入到患者体内的混合药液,不仅流速缓
慢,且其中不含有任何微尘粒子。
46.请再次参见图1和图3,过滤器12包括壳体121和滤芯122,壳体121连通于第一主管111和第二主管112之间,第一主管111的输出端连通于壳体121的输入端,壳体121的输出端连通于第二主管112的输入端,壳体121可以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与第一主管111和第二主管112连接,或其它能够实现的方式均可,不做具体限定。滤芯122位于壳体121内,用于阻隔药液中的微尘粒子,药液流经滤芯122时,滤芯122将微尘粒子阻隔于第一主管111中,过滤后的药液经过滤芯122流入第二主管112。壳体121用于保护滤芯122,防止滤芯122被挤压,影响过滤效果。
47.请再次参见图1,管路主体1还包括三相连接头14,第一主管111的输入端竖直连接于三相连接头14一接口,两个支管路13折弯连接于三相连接头14其余两接口。通过三相连接头14连接第一主管111和两个支管路13,方便安装,降低焊接难度系数。
48.支管路13包括第一支管131和第二支管132,滴斗本体22的输出端连通于第一支管131,第一支管131的输出端连通于第二支管132,第二支管132的输出端折弯连接于三相连接头14一接口,通过三相连接头14将两个第二支管132连通于第一主管111,使两个第二支管132内的药液流入第一主管111内混合。第二支管132的设置方向垂直于第一支管131的设置方向,第一支管131的设置方向与主管路11的设置方向相同,用于使药液顺利依次流经第一支管131、第二支管132、第一主管111和第二主管112,进入患者体内。
49.请再次参见图1,支管路13还包括单向阀133,单向阀133连通于第一支管131的输出端与第二支管132的输入端之间,以使得药液只能由第一支管131单向流至第二支管132。单向阀133包括阀体和阀盖,阀体连通于第一支管131和第二支管132之间,阀盖卡接于阀体。阀体内设置有压片,将阀盖卡接于阀体,即可压紧压片,此时药液只能单方向流动。即,只有第一支管131流出的药液能够经过单向阀133的阀体流入第二支管132,而药液不能从第二支管132反向经过阀体流回第一支管131,有效防止药瓶内的药液流空时,患者血液倒流,防止造成患者身体不适,增强使用安全性。
5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注射系统管路,通过至少两个滴斗装置刺穿药瓶导出药液,多种药液均经过管路主体进入患者体内。使用时,穿刺器贯穿药瓶,将瓶内药液导出至滴斗本体,滴斗本体的输出端连通于支管路,支管路的输出端连通于主管路,支管路中的药液流入主管路混合,混合后的药液经过过滤器后进入患者体内。通过设置滴斗本体,使药液通过穿刺器进入到滴斗本体,不会由于重力作用直接下落,能够减缓药液流速,以使体弱患者能够适应;通过设置过滤器,能够阻隔药液中的微尘粒子,避免微尘粒子随着药液流入患者体内造成患者病情加重。因此,通过设置上述的滴斗装置和过滤器,能够减缓药液流速,同时阻隔微尘粒子避免进入患者体内,使得患者能够更好地吸收药液。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000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