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托梁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67



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式托梁。


背景技术:

2.现在的建筑楼房建设过程中,很多建筑物采用框筒结构设置,框筒结构通常采用钢混凝土结构或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它的楼面结构通常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造时将楼面梁与核心筒的连接,进一步支撑楼面结构。
3.目前的楼面梁的施工过程中,楼面梁的外周面会安装有托梁,托梁包括多个焊接在一起的钢板支架,托梁采用多个螺栓固接于楼面梁的外侧,进一步支撑楼面梁,当楼面梁凝固成型后,进行托梁的拆除。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托梁具有固定的尺寸,包括固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因此上述托梁拆卸后不能重复利用其他不同尺寸的楼面梁上,进而托梁原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同一托梁不能应用于不同尺寸的楼面梁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式托梁。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式托梁,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可调式托梁,包括多个托梁本体,各所述托梁本体均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上侧各拐角处均设置有多个伸缩杆,各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均固接有承载板一,各所述承载板一上均设置有能够螺纹连接于楼面的两螺栓一,所述支撑框的一端开设有长槽,且另一端固接有长条,所述支撑框对应容槽内滑移连接有能够趋向靠近长槽的方向运动的定位块,所述支撑框远离伸缩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板,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均延伸出支撑框的一侧,各所述固定板上均设置有多个螺纹连接于相邻两支撑框的螺栓六。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托梁由多个托梁本体组合而成,一支撑框的长条插入另一支撑框的长槽内,且定位块能够夹紧长条,实现两托梁本体的拼接,同时将固定板安装于两支撑框的连接处,使用螺栓六固定两支撑框和固定板,进而固定两托梁本体,同时将托梁本体套设于楼面梁上,且将承载板一安装于楼面,进而将托梁本体固定于楼面上,进而加固楼面梁。
9.可选的,所述支撑框内对应楼面梁的一侧均设置有弹簧导柱,各所述弹簧导柱均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滑移连接有活动柱,所述固定环内设置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一端固接于固定环,且弹簧一的另一端固接于活动柱。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态下,弹簧一推动活动柱趋向远离固定环的方向运动,进而使活动柱能够夹紧楼面梁,进一步使支撑框固定于楼面梁上。
11.可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内周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柱的两侧均固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均滑移连接于滑槽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对活动柱的滑移运动具有导向作用,方便活动柱的滑移运动。
13.可选的,所述支撑框的一侧均开设有两固定槽,各所述固定环均固接于固定槽内,所述楼面梁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各所述活动柱均插设于限位孔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柱能够插设于限位孔内,弹簧导柱的设置对于支撑框的安装具有定位作用,方便将支撑框安装于楼面梁上。
15.可选的,所述支撑框对应长槽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容槽,各所述定位块均设置于容槽内,各所述容槽内均设置有弹簧二,各所述弹簧二的一端固接于容槽,且弹簧二的另一端固接于定位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态下,各弹簧二均推动各定位块趋向远离容槽的方向运动,进而能够夹紧长条,进一步固定长条。
17.可选的,各所述伸缩杆均包括固定套以及插设于固定套内的延长杆,各所述固定套的一端固接于支撑框,各所述固定套靠近延长杆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能够固定延长杆的螺栓二。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长杆在固定套内能够进行滑移运动,进而能够调节伸缩杆的长度,螺栓二能够固定延长杆对于固定套的位置。
19.可选的,所述支撑框对应各伸缩杆之间均滑移连接有两t型的滑移块,两t型的所述滑移块的上侧均设置有承载杆,各所述承载杆的一端均固接有承载板二,各所述承载板二上均设置有端部均螺纹连接于楼面的两螺栓二。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杆的设置进一步辅助伸缩杆支撑支撑框,承载板二和螺栓二的设置进一步将伸缩杆固定于楼面上,进一步固定伸缩杆。
21.可选的,各所述承载杆均包括承载柱以及插设于承载柱内的延长柱,所述承载柱靠近延长柱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栓四,所述螺栓四的端部穿过承载柱并抵接于延长柱。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长柱能够沿着承载柱进行滑移运动,进而调节承载杆的长度,螺栓四能够固定延长柱相对于承载柱的位置。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技术设置的托梁由多个托梁本体拼接而成,伸缩杆的设置有助于调节支撑框的高度,方便支撑框匹配不同高度的楼面梁,承载板一和螺栓一配合使用将托梁安装于楼面,方便托梁的拆卸。
25.2.本技术设置的弹簧导柱对于支撑框安装于楼面梁上具有定位作用,方便支撑框的安装,弹簧一推动活动柱进入楼面梁的限位孔内,进而使活动柱能够夹紧楼面梁,进一步使支撑框固定于楼面梁上。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调式托梁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调式托梁凸显支撑框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图2中a的放大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调式托梁凸显滑移槽的剖视图。
30.图5是图4中b的放大图。
3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调式托梁凸显伸缩杆的剖视图。
32.图7是图6中c的放大图。
33.图中:1、托梁本体;11、支撑框;111、卡槽;12、伸缩杆;121、固定套;122、延长杆;123、承载板一;124、螺栓一;125、螺栓二;13、滑移槽;131、滑移块;132、定位孔;14、承载杆;141、承载柱;142、延长柱;143、承载板二;144、螺栓三;145、螺栓四;146、螺栓五;15、弹簧导柱;151、固定环;152、活动柱;153、弹簧一;154、滑槽;155、滑块;156、固定槽;157、限位孔;16、长槽;161、长条;17、容槽;171、弹簧二;172、定位块;173、固定板;174、螺栓六;2、楼面梁;21、楼面。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

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可调式托梁。
36.参照图1和图2,一种可调式托梁,包括多个托梁本体1,各托梁本体1均包括支撑框11,支撑框11呈长方体状设置,支撑框11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l型的卡槽111,两l型的卡槽111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支撑框11的长度方向,两l型的卡槽111均抵接于楼面梁2的两侧拐角处,支撑框11的上侧各拐角对应l型的卡槽11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伸缩杆12,伸缩杆12的轴线方向均垂直于支撑框11所在的平面,各伸缩杆12均包括固定套121以及插设于固定套121内的延长杆122,固定套121与延长杆122同轴线设置,各固定套121的一端固接于支撑框11,各延长杆122远离固定套121的一端固接有承载板一123,各承载板一123上均设置有两螺栓一124,两螺栓一124的端部均螺纹连接于楼面21,进而固定支撑框11,各固定套121靠近延长杆122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栓二125,螺栓二125的端部均抵接于延长杆122,进而固定延长杆122与固定套121。
37.参照图2和图3,支撑框11对应l型的卡槽11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滑移槽13,两滑移槽13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支撑框11的长度方向,两滑移槽13分别位于支撑框11一侧的两伸缩杆12之间,两滑移槽13内均滑移连接有两t型的滑移块131,两t型的滑移块131的上侧均设置有承载杆14,各承载杆14均包括承载柱141以及插设于承载柱141内的延长柱142,承载柱141与延长柱142同轴线设置,承载杆14的轴线方向均平行于伸缩杆12的轴线方向,承载柱141的一端固接于t型的滑移块131,延长柱142远离承载柱141的一端均固接有承载板二143,各承载板二143上均设置有两螺栓三144,两螺栓三144的端部均螺纹连接于楼面21,承载杆14的设置进一步支撑支撑框11;承载柱141靠近延长柱142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栓四145,螺栓四145的端部穿过承载柱141并抵接于延长柱142,使用时,移动延长柱142,然后拧紧螺栓三144,使螺栓三144的端部抵接于延长柱142,进而固定承载杆14;滑移槽13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32,各定位孔132均沿着滑移槽13的长度方向排列,各t型的滑移块131上均设置有螺栓五146,螺栓五146的端部均穿过任一定位孔132并螺纹连接于滑移块131,进而固定承载杆14。
38.参照图4和图5,支撑框11内对应各伸缩杆12的下侧均设置有弹簧导柱15,各弹簧导柱15的轴线方向均垂直于支撑框11的长度方向,各弹簧导柱15均包括固定环151,固定环151内滑移连接有活动柱152,固定环151内设置有弹簧一153,弹簧一153的一端固接于固定环151,且弹簧一153的另一端固接于活动柱152,常态下,弹簧一153推动活动柱152趋向远
离固定环151的方向运动,固定环151的内周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54,活动柱152的两侧均固接有滑块155(参照图7),滑块155均滑移连接于滑槽154内,支撑框11对应l型的卡槽111的一侧均开设有两固定槽156,各固定环151均固接于固定槽156内,楼面梁2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157,各活动柱152均插设于限位孔157内,弹簧导柱15的设置对于支撑框11的安装具有定位作用。
39.参照图6和图7,一托梁本体1的一端开设有长槽16,长槽16的一端均延伸出托梁本体1的一侧,长槽16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支撑框11的宽度方向,一托梁本体1远离长槽16的一端固接有长条161,一托梁本体1的长条161能够插入另一托梁本体1的长槽16内,进而实现两托梁本体1的拼接。
40.参照图6和图7,支撑框11对应长槽16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容槽17,各容槽17的一端均延伸至支撑框11的一侧,各容槽17与长槽16相连通,各容槽17内均设置有弹簧二171,各弹簧二171的轴线方向均平行于伸缩杆12的轴线方向,各容槽17内均设置有定位块172,各弹簧二171的一端固接于容槽17,且弹簧二171的另一端固接于定位块172,常态下,各弹簧二171均推动各定位块172趋向远离容槽17的方向运动,进而能够夹紧长条161,进一步固定长条161;支撑框11远离伸缩杆12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板173,各固定板173的一侧均延伸出支撑框11的一侧,各固定板173上均设置有多个螺栓六174,各螺栓六174的端部均穿过固定板173并螺纹连接于相邻两支撑框11,进而固定两支撑框11。
41.具体实施时,首先将各托梁本体1分别安装于楼面梁2上,将弹簧导柱15分别插设于楼面梁2的两侧的限位孔157内,弹簧导柱15的设置对于支撑框11的安装具有定位作用,将两螺栓一124的端部均螺纹连接于楼面21,进而固定支撑框11,同时调整固定套121与延长杆122之间的距离,将螺栓二125的端部均抵接于延长杆122,进而固定延长杆122与固定套121的位置。
42.然后各承载杆14的位置,移动延长柱142,然后拧紧螺栓三144,使螺栓三144的端部抵接于延长柱142,进而固定承载杆14,同时使两螺栓三144的端部均螺纹连接于楼面21。
43.当进行多个托梁本体1的拼接时,一托梁本体1的长条161能够插入另一托梁本体1的长槽16内,各定位块172在各弹簧二171的推动作用下趋向远离容槽17的方向运动,进而能够夹紧长条161,进一步固定长条161,然后将固定板173安装于相邻两支撑框11,进而固定两支撑框11。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79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