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壁式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墙壁式开关,多数为有线开关且不带防水防尘功能,安装位置固定且复杂,无法适用于一些潮湿或者灰尘较大的环境。因而,急需一种防水防尘的开关。
3.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壁式开关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壁式开关装置,以实现在潮湿或灰尘较大的环境中适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壁式开关装置,包括:底壳、盖板、第一按键、电路组件和密封组件,所述底壳与盖板配合安装,所述底壳上设有容纳槽,所述电路组件设置于容纳槽内,所述密封组件安装于底壳上用于密封容纳槽,所述第一按键设置于密封组件上,所述密封组件包括配合安装的密封板和密封件,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裸露出第一按键的第一通孔,按压第一按键以接通电路组件。
7.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密封件包括基部、密封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基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密封板的两侧,所述密封部设置于基部远离密封板的另一侧上,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第二通孔且第一连接部的两端与基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
8.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顶部周围的底壳上设置有容纳密封部的第一凹槽。
9.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板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和按键相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密封件还包括密封第三通孔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第一按键相对应,所述按压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三连接部连接。
10.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通孔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凸起部,所述按压部的侧壁上形成有容纳第一凸起部的第二凹槽,所述按压部侧壁上形成有延伸部以及形成于延伸部上的第二凸起部,所述密封板底部开设有容纳第二凸起部的第三凹槽。
11.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板上开设有与第二通孔连通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用于容纳第二连接部。
12.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板上开设有容纳第三连接部的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与第四凹槽连通。
13.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组件包括pcb板、设置于pcb板上的开关电路以及与开关电路连接的电池。
14.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贴片电容、第一电容、第二电容、zigbee模块、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二按键,所述第二按键上安装有led灯,所述贴片电容的正极与第一电
容的一端、电池的正极和zigbee模块的第八引脚连接,zigbee模块的第八引脚同时连接电源,所述贴片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电池的负极、zigbee模块的第九引脚连接并同时接地,所述zigbee模块的第十引脚通过第二电容与第九引脚连接,所述zigbee模块的第十二引脚通过第一电阻与led灯连接,所述led灯同时与电源连接,所述zigbee模块的第十引脚通过第二电阻与电源连接,所述zigbee模块的第十引脚通过第二按键接地,所述第二按键与第一按键相对应。
15.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包括顶壁以及围设安装于顶壁上的侧壁,所述顶壁与侧壁之间形成容纳底壳的腔体。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中的壁式开关装置通过密封板和密封件的配合实现电路部分的密封隔离而通过ip44测试,可在潮湿或者灰尘较大的室内或户外使用,扩大了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壁式开关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壁式开关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密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密封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密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密封板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密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密封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开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3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壁式开关装置,包括:底壳、盖板、第一按键、电路组件和密封组件,底壳与盖板配合安装,底壳上设有容纳槽,电路组件设置于容纳槽内,密封组件安装于底壳上用于密封容纳槽,第一按键设置于密封组件上,密封组件包括配合安装的密封板和密封件,底壳上开设有裸露出第一按键的第一通孔,按压第一按键以接通电路组件。
3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2.参图2结合图1所示,一种壁式开关装置,包括:底壳10、盖板20、第一按键30、电路组件40和密封组件50,底壳10与盖板20配合安装,底壳10与墙壁固定,盖板20包括顶壁21以
及围设安装于顶壁21上的侧壁22,顶壁21与侧壁22之间形成容纳底壳10的腔体,盖板20的侧壁22与底壳10的侧壁卡接,底壳10上设有容纳槽11,电路组件40设置于容纳槽11内,密封组件50包括配合安装的密封板51和密封件52,密封组件50安装于底壳10上用于密封容纳槽11,第一按键30设置于密封组件50上,盖板20上开设有裸露出第一按键30的第一通孔23,按压第一按键30以接通电路组件40。
33.参图3所示,容纳槽11顶部周围的底壳10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2,第一凹槽12呈圆角矩形或圆角正方形,底壳10上开设有螺纹孔101。
34.参图6并结合图4、图5、图7所示,密封板51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511,第二通孔511靠近密封板51的端部设置,第二通孔511围绕呈矩形或正方形布设,密封板51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23和第一按键30相对应的第三通孔512,第三通孔512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凸起部513,第一凸起部513环绕在第三通孔512的侧壁上,密封板51底部开设有第三凹槽514,第三凹槽514设有两个且分别靠近第三通孔512设置。
35.进一步的,密封板51的侧壁上安装有若干开设有安装孔的安装部517,通过锁紧件、安装孔和螺纹孔101的配合将密封板51和底壳10进行固定。
36.进一步的,密封板51上开设有与第二通孔511连通的第四凹槽515,第二通孔511位于第四凹槽515的底部,第四凹槽515呈圆角矩形或圆角正方形,密封板51上开设有第五凹槽516,第五凹槽516呈长条形,第五凹槽516一端与第三通孔512对应、另一端与第四凹槽515连通。
37.参图8并结合图4、图5、图9所示,密封件50包括基部501、密封部502、第一连接部503和第二连接部504,基部501、密封部502和第二连接部504均围绕呈圆角矩形或圆角正方形状,第一连接部503与第二通孔511相对应设置,基部501和第二连接部504分别位于密封板501的两侧,密封部502设置于基部501远离密封板51的另一侧上,基部501覆盖第一凹槽12的顶部,密封部502容纳于第一凹槽12内,第二连接部504容纳于第四凹槽515内,第一连接部503容纳于第二通孔511内,第一连接部503穿过第二通孔511且第一连接部503的两端与基部501和第二连接部504连接,从而实现密封件50将第一凹槽12密封并配合密封板51将容纳槽11密封。
38.本实施例中,密封件50还包括密封第三通孔512的按压部505,按压部505与第一按键30相对应,按压部505与第二连接部504通过第三连接部506连接,第三连接部506容纳于第五凹槽516内。
39.本实施例中,按压部505呈底部朝向内部中空的凸块状,按压部505突出于第三通孔512并伸入至第一按键30内,按压部505的侧壁上形成有容纳第一凸起部513的第二凹槽5051,按压部505侧壁上形成有延伸部5052以及形成于延伸部5052上的第二凸起部5053,延伸部5052伸入至密封板51底部并使得第二凸起部5053嵌入至第三凹槽514内,从而实现按压部505将第三通孔512进行密封。
40.本实施例中,密封板51通过pc材料一次注塑而成,密封件50为硅胶材料并在密封板51的基础上二次注塑而成。
41.参图10并结合图2所示,电路组件40包括pcb板41、设置于pcb板上的开关电路以及与开关电路连接的电池42,电池42设置有相串联的两个且均为1.5,两个电池42串联后形成一正极和一负极,容纳槽11内安装有四个弹簧43,每个电池42正极和负极与对应的两个弹
簧43接触从而通过弹簧43固定并各对应的弹簧43之间连接实现串联以及与开关电路电连接。
42.具体的,开关电路包括贴片电容e1、第一电容c4、第二电容c5、zigbee模块、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二按键sled1,zigbee模块ic1的型号为tyzs3l,第二按键sled1伸入至按压部505内,通过按压第一按键30从而按动第二按键sled1,第二按键sled1上安装有led灯,贴片电容e1的正极与第一电容c4的一端、串联后电池42的正极和zigbee模块ic1的第八引脚连接,贴片电容e1的正极通过弹簧43与其中一个电池42的正极连接,zigbee模块ic1的第八引脚同时连接电源3.3v,贴片电容e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4的另一端、电池42的负极、zigbee模块ic1的第九引脚连接并同时接地,贴片电容e1的另一端通过弹簧43与另一个电池42的负极电连接,zigbee模块ic1的第十引脚通过第二电容c5与第九引脚连接,zigbee模块ic1的第十二引脚通过第一电阻r1与led灯连接,led灯同时与电源3.3v连接,zigbee模块ic1的第十引脚通过第二电阻r2与电源3.3v连接,zigbee模块ic1的第十引脚通过第二按键sled1接地。
43.电流通过弹簧43流入开关电路,经过贴片电容e1与第一电容c4滤波,流入zigbee模块ic1,zigbee模块ic1通过第十引脚接第二按键sled1的一个引脚,并接第二电阻r2上拉到电源3.3v,以及接第二电容c5下拉到地,采集带led灯的第二按键sled1的按键信息,第二按键sled1的另一引脚接地,zigbee模块ic1同时通过第十二引脚串接第一电阻r1,再串接led灯到电源3.3v。
44.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zigbee信号为基准的开关信号的模式,向配对的手机app反应第二按键sled1被按动的情况,从而根据此情况实现控制对应的负载,此方式完全脱离了当前有线安装的控制模式,而且是以zigbee信号为传递信号的方式同手机app进行联动,区别于其它如蓝牙信号联动、无线遥控信号联动等。
45.通过长按第二按键sled1大于等于八秒,可实现led灯快闪,再结合手机app可实现开关的配置,配置完成后,按动第二按键sled1可产生zigbee信号,此信号被手机app接收后,可按照手机app的设定进而控制需要控制的设备。
46.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到多个场景,从而控制多个负载,控制负载的方式是由手机app得到的zigbee开关的信号而创建的不同场景来实现。
47.按动第二按键sled1的形式不同可实现控制不同的场景控制。按动第二按键sled11次,可实现手机app控制对应的联网的可控的灯具亮起或灭掉;连续按动第二按键sled12次,可实现手机app控制对应的联网的可控的设备开启或关闭;长按3秒第二按键sled1,可实现手机app控制对应的联网的可控的设备开启或关闭等场景。
48.例如:按动第二按键sled1一次,创建走廊灯的场景,按动第二按键sled1一次则走廊灯对应开启或关闭;连续按动第二按键sled1两次,创建客厅灯的场景,连续按动第二按键sled1两次则客厅灯对应开启或关闭;长按第二按键sled1三秒,创建洗手间灯的场景,长按第二按键sled1三秒则洗手间灯对应开启或关闭;长按第二按键sled1五秒,创建卧室灯的场景,长按第二按键sled1五秒则卧室灯对应开启或关闭。
49.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0.本实用新型中的壁式开关装置通过密封板和密封件的配合实现电路部分的密封隔离而通过ip44测试,可在潮湿或者灰尘较大的室内或户外使用,扩大了使用范围。
5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5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7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