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杂物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76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中杂物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城市内的景观湖以及人造湖等湖泊河流,可有效改善城市内的自然生态,提高生活居住环境,然而,由于多种客观因素,湖泊河流中影响生态、污染环境的杂物也较多,需要及时打捞湖泊河流中的杂物,以免杂物在湖泊河流中影响生态。
3.目前,对湖泊河流水面中的杂物打捞一般为人工进行,清洁人员驾驶船只驶入湖泊河流中,采用打捞网对水面的杂物进行捕捉和打捞,这种打捞方式不但人工劳动强度较大,并且打捞效果和打捞效率较低,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开发一种代替人工对水面中的杂物进行打捞,提高打捞效果和打捞效率的水中杂物清理装置。
5.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6.水中杂物清理装置,包括浮座,所述浮座上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上设有端部与浮座转动连接的转轴,捞网与转轴之间设有转杆进行连接,所述槽口两侧的浮座上分别设有第一杂物槽和第二杂物槽,所述第一杂物槽上滑动设有滑板,所述第二杂物槽上滑动设有滑框,所述滑板底部以及滑框内部皆设有多个刮条,所述滑框底部设有料斗,所述料斗底部一端设有开口端,所述料斗底部的开口端在第二杂物槽内滑动。
7.可选的,所述槽口为长方体形,所述槽口贯穿浮座设置。
8.可选的,所述槽口两侧的浮座上设有支座,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两支座转动连接,其中一支座上还设有与转轴传动连接的电机。
9.可选的,所述料斗底部为斜面结构,所述料斗底部远离槽口的一端为较低端,所述料斗底部的较低端也为开口端。
10.可选的,所述第一杂物槽靠近槽口的侧边与处于水平状态的捞网在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一杂物槽靠近槽口的侧边上还设有橡胶片,所述橡胶片可填补第一杂物槽与捞网之间的间隙。
11.可选的,所述第一杂物槽及第二杂物槽侧面的浮座上设有直线滑台,所述直线滑台的执行元件与滑板或滑框连接。
12.可选的,所述捞网包括与转杆连接的边框,所述边框内设有钢丝网。
13.可选的,所述刮条包括与滑板底面或滑框内壁连接的横杆,所述横杆上布满若干刷毛。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做圆周运动的捞网可不断将水中的杂物捞起,对水中杂物的清理效果及清理效率提高,无需人工捞取水中杂物,并且装有杂物的捞网经过刮条两次刮动,自动将
捞起的杂物卸至第一杂物槽及第二杂物槽内。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18.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9.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21.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23.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中杂物清理装置,包括浮座1,所述浮座1上开设有槽口2,所述槽口2上设有端部与浮座1转动连接的转轴15,捞网9与转轴15之间设有转杆10进行连接,所述槽口2两侧的浮座1上分别设有第一杂物槽3和第二杂物槽4,所述第一杂物槽3上滑动设有滑板7,所述第二杂物槽4上滑动设有滑框13,所述滑板7底部以及滑框13内部皆设有多个刮条8,所述滑框13底部设有料斗14,所述料斗14底部一端设有开口端,所述料斗14底部的开口端在第二杂物槽4内滑动。
2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浮座1为塑料浮体或其他材料的浮体,所述浮座1可漂浮在水面,所述浮座1为长方体形,所述浮座1中间开设有长方形的槽口2,所述槽口2贯穿浮座1。
25.槽口2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支座11,所述支座11设于浮座1上,所述支座11位于槽口2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两个所述支座11之间转动设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水平设置并且与槽口2的长度方向垂直,其中一个支座11上还设有与所述转轴15传动连接的电机12,所述电机12运转驱动转轴15转动。
26.转轴15上等间距设有多个互相平行且与转轴15垂直设置的转杆10,所述转杆10的中间与转轴15连接,所述转轴15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与转杆10端部连接的捞网9,所述转轴15转动带动转杆10转动,转杆10带动捞网9绕转轴15做圆周运动,槽口2用以容纳捞网9做圆周运动,所述捞网9在转动过程中可透过槽口2进入水中。
27.捞网9包括边框,所述边框与转杆10连接,所述边框的宽度不超过槽口2的宽度,所述边框内设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中部略微凹陷。
28.槽口2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杂物槽3和第二杂物槽4,所述第一杂物槽3和第二杂物槽4设于浮座1上。
29.第一杂物槽3靠近槽口2的侧边与处于水平状态的捞网9在同一水平高度,并且所述第一杂物槽3靠近槽口2的侧边上还设有橡胶片16,所述橡胶片16可填补第一杂物槽3与捞网9之间的间隙。
30.第一杂物槽3上部设有滑板7,所述滑板7水平设置,在槽口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杂物槽3两侧皆设有一个直线滑台6,所述直线滑台6底部设有与浮座1连接的支架5,所述直线滑台6沿平行于槽口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直线滑台6的执行元件与滑板7连接,所述直线滑台6驱动滑板7在水平面内沿平行于槽口2长度方向滑动。
31.滑板7底部等间距设有多个互相平行设置的刮条8,所述刮条8与滑板7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刮条8包括与滑板7底面连接的横杆,所述横杆上布满若干刷毛。
32.第二杂物槽4上部设有滑框13,所述滑框13为框体结构,所述滑框13水平设置,在槽口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杂物槽4两侧皆设有一个直线滑台6,所述直线滑台6底部设有与浮座1连接的支架5,所述直线滑台6沿平行于槽口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直线滑台6的执行元件与滑框13连接,所述直线滑台6驱动滑框13在水平面内沿平行于槽口2长度方向滑动。
33.滑框13内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互相平行设置的刮条8,所述刮条8的横杆与滑框13内壁连接,所述刮条8与滑框13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滑框13底部设有料斗14,所述料斗14底部为斜面结构,所述料斗14底部远离槽口2的一端为较低端,并且所述料斗14底部的较低端也为开口端,所述料斗14底部的较低端位于第二杂物槽4内,所述滑框13滑动时,所述料斗14的较低端在第二杂物槽4内滑动。
34.电机12运转,驱动转轴15转动,使转轴15带动两个捞网9转动,所述捞网9转动至水中后将水中的杂物捞起,杂物处于捞网9上,所述捞网9转动至水平时,电机12停止运转,直线滑台6驱动滑板7滑动至捞网9的正上方,直线滑台6驱动滑板7向第一杂物槽3方向滑动,所述滑板7底部的多个刮条8将捞网9上的杂物移至第一杂物槽3内,橡胶片16防止杂物由第一杂物槽3与捞网9之间的间隙落出,滑板7完全滑动至第一杂物槽3上后,滑板7不处于捞网9上部,不再干涉捞网9转动,与此同时,另一捞网9底部的滑框13也滑动,将捞网9上残留的杂物刮下,刮下的杂物落在料斗14内,并由料斗14底部的斜面滑动至出口端进入第二杂物槽4内,滑框13完全滑动至第二杂物槽4上部后,也不再干涉捞网9的转动。滑板7可刮去捞网9上的绝大部分杂物,附着在捞网9上不易刮下的杂物在捞网9翻转后于滑框13处再次被刮条8刮动。
35.本实用新型做圆周运动的捞网9可不断将水中的杂物捞起,对水中杂物的清理效果及清理效率提高,无需人工捞取水中杂物,并且装有杂物的捞网9经过刮条8两次刮动,自动将捞起的杂物卸至第一杂物槽3及第二杂物槽4内。
36.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77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