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规定位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8



1.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拉规定位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2.印刷,即使用印刷设备及专用油墨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纺织品、塑料品、皮革、pvc、pc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纸张在印刷处理过程中,需用到拉规对印刷纸张的左右位置定位进行控制,是平张纸印刷机必不可少的一个部件。拉规在使用前,需通过传动件带动拉规整体进行初步滑移,使其靠近印刷纸张,再通过传动件带动拉规拉动纸张来进行定位的。
3.相关技术中的拉规是通过手摇式传动的,带动驱动丝杆传动使得拉规靠近印刷纸张的,速度不均的同时,其传动过程拉规整体的稳定性较差,从而拉规在将纸张拉回进行调整时易产生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拉规在传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拉规定位调整机构。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拉规定位调整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拉规定位调整机构,包括架板,所述架板固定在外部机架上,所述架板位于机架内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杆间通过滑槽滑移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槽内固定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滑板的两端固定设置有供限位板滑移的滑轨,所述滑板上固定设置有拉规,所述滑板与架板之间设置有驱动滑板滑移的传动件,所述架板远离滑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驱动传动件传动的驱动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使用拉规时,启动驱动件,驱动件作用于传动件,继而带动滑板和拉规沿滑槽方向滑移,其滑移过程相比人力带动,稳定性更好,滑移速度均匀,且滑移过程中,通过限位板与滑轨相卡接滑移,从而减少了拉规因滑板滑动不稳定导致调整精度受影响现象的发生。
8.优选的,所述传动件为丝杆,所述丝杆与架板固定设置,所述丝杆与滑板的底端螺纹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使用拉规时,启动驱动件,驱动件作用于丝杆,丝杆与滑板底端的螺纹相对转动,继而带动滑板和拉规沿滑槽方向滑移,其滑移过程相比人力驱动,稳定性更好,且滑移过程中,通过丝杆转动传送的特性,配合限位板与滑轨相卡接滑移,提高了拉规滑移的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传动件为传动带,所述滑板的底端与传动带固定设置,所述传动带内沿其传动方向设置有多个传送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使用拉规时,启动驱动件,驱动件作用于传动带,传动带与滑板底端的固定设置,继而传动带传动即可带动滑板和拉规沿滑槽方向滑移,其滑移
过程相比人力驱动,移动速度均匀,且滑移过程中,通过传送辊的设置使得传动带在传动过程更为稳定,配合限位板与滑轨相卡接滑移,从而提高了拉规滑移的稳定性。
12.优选的,所述架板靠近传动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一端与传动件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启动驱动件驱动传动件带动滑板与拉规滑移时,驱动件的输出轴经减速器处理后,其滑移速度降低,且相对速度更为均衡,从而减少了因滑板滑动过快,继而导致滑板在滑移过程中因稳定性降低现象的发生,继而保障了拉规的调整精度。
14.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减速器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转动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启动伺服电机驱动传动件带动滑板与拉规滑移时,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内较小齿轮连接,经多组齿轮啮合处理后,其滑移速度降低,滑板的滑动速度更为均衡,减少了因滑板在滑移过程中因稳定性降低导致拉规的调整精度下降现象的发生。
16.优选的,所述滑轨上转动设置有多组滑轮,所述滑轮与限位板滑移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使用拉规时,启动驱动件,驱动件作用于传动件,继而带动滑板和拉规沿滑槽方向滑移,通过限位板与滑轨相卡接滑移,配合滑轮的外侧壁与限位板滑移连接,使得拉规在滑板滑动过程中,且滑移较为稳定,从而保障了拉规的调整精度。
18.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上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凸条,所述滑轮的外侧壁上向内凹陷设置有供凸条滑移的凹槽。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使用拉规时,启动驱动件,驱动件作用于传动件,继而带动滑槽内的限位板与滑板上的滑轨相对滑移,配合滑轮的外侧壁上的凹槽与限位板上的凸条相对滑移,使得拉规在滑板滑动过程中,不易发生偏移的同时较为稳定,从而保障了拉规的调整精度。
20.优选的,所述滑杆位于滑槽的两侧槽壁上延伸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朝向滑板的一侧倾斜设置。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件带动拉规沿滑槽方向滑移时,驱动件作用于传动件,继而带动滑板滑移,通过限位板与滑轨相卡接滑移,使得拉规在滑板滑动过程中,其滑移较为稳定,隔板的设置有效的减少了因异物或者杂质进入滑槽内,继而导致滑板滑移的稳定性降低现象的发生。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本技术通过使用驱动件代替人力,使得滑移过程其速度更为均匀,且稳定性更好,需使用拉规时,启动驱动件,驱动件作用于传动件,继而带动滑板和拉规沿滑槽方向滑移,滑移过程中,通过限位板与滑轨相卡接滑移,滑板的滑动较为稳定,继而保障了拉规的调整精度;
24.2.本技术通过丝杆与滑板底端的螺纹相对转动,带动滑板和拉规沿滑槽方向滑移,驱动件驱动丝杆转动即可实现滑移,相比人力驱动,可以做到滑移速度均匀,且稳定性更好,配合限位板与滑轨相卡接滑移,提高了拉规滑移的稳定性;
25.3.本技术通过传动带与滑板底端的固定连接,起到驱动件,即可带动滑板和拉规沿滑槽方向滑移,驱动件驱动速度较为均匀,因此且滑移过程中其稳定性较好,通过传送辊的设置使得传动带在传动过程更为稳定,配合限位板与滑轨相卡接滑移,从而提高了拉规滑移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拉规定位调整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滑板与滑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拉规定位调整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架板;2、滑杆;3、滑槽;4、滑板;5、限位板;6、滑轨;7、拉规;8、传动件;9、驱动件;10、传送辊;11、减速器;12、滑轮;13、凹槽;14、凸条;15、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拉规定位调整机构。
32.实施例1
33.一种拉规7定位调整机构,包括架板1、滑杆2、滑板4和拉规7,架板1固定设置在机架外部的一侧,滑杆2设置有两个,两个滑杆2均垂直固定设置在架板1靠近机架内部的一侧。两个滑杆2的两相对侧壁上开设有滑槽3,滑板4的两侧与滑槽3滑移连接,拉规7固定设置在滑板4上。需使用拉规7时,驱动滑板4和拉规7沿滑槽3方向滑移,即可实现对拉规7的初步定位,定位完成后即可通过拉规7进行调整。
34.参照图1和图2,为提高滑板4滑移过程中的稳定性,滑板4与架板1之间设置有驱动滑板4滑移的传动件8,传动件8为丝杆,丝杆的一端与滑板4的底端螺纹连接,其另一端贯穿架板1并与架板1固定。架板1远离滑板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驱动件9,驱动件9为伺服电机。
35.需使用拉规7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用于丝杆,丝杆与滑板4底端的螺纹相对转动,继而带动滑板4和拉规7沿滑槽3方向滑移,其滑移过程相比人力带动,稳定性更好,滑移速度均匀,且滑移过程中,通过丝杆转动传送的特性,从而减少了拉规7因滑板4滑动不稳定导致调整精度受影响现象的发生。
36.为使得滑板4在滑移过程中滑移速度不会过快,参照图1和图2,架板1靠近丝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减速器11,减速器11的一端与丝杆连接,其另一端与伺服电机固定设置,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11转动连接。
37.需启动伺服电机驱动丝杆转动继而带动滑板4与拉规7滑移时,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11内较小齿轮连接,经多组齿轮啮合处理后,其滑移速度降低,滑板4的滑动速度更为均衡,减少了因滑板4在滑移过程中因稳定性降低导致拉规7的调整精度下降现象的发生。
38.为提高滑板4的两侧与滑槽3滑移的稳定性,参照图1和图2,滑槽3内固定设置有限位板5,限位板5设置为t型,滑板4的两端固定设置滑轨6,滑轨6的形状与限位板5相适配。滑轨6上转动设置有多组滑轮12,滑轮12的外侧壁上向内凹陷设置有凹槽13,滑轮12与限位板5滑移连接,限位板5上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与凹槽13滑移连接的凸条14。滑杆2位于滑槽
3的两侧槽壁上延伸设置有隔板15,隔板15的底端设置为朝向滑板4的一侧倾斜。通过隔板15的阻隔作用,有效的减少了因异物或者杂质进入滑槽3内,继而导致滑板4滑移的稳定性降低现象的发生。
39.需使用拉规7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作用于丝杆,继而带动滑槽3内的限位板5与滑板4上的滑轨6相对滑移,配合滑轮12的外侧壁上的凹槽13与限位板5上的凸条14相对滑移,使得拉规7在滑板4滑动过程中,不易发生偏移的同时较为稳定,从而保障了拉规7的调整精度。
40.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需使用拉规7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作用于减速器11后,驱动丝杆与滑板4底端的螺纹相对转动,继而带动滑槽3内的限位板5与滑板4上的滑轨6相对滑移,配合滑轮12的外侧壁上的凹槽13与限位板5上的凸条14相对滑移,使得拉规7在滑板4滑动过程中,不易发生偏移的同时较为稳定,且滑移过程相比人力带动,滑移速度均匀,从而减少了拉规7因滑板4滑动不稳定导致调整精度受影响现象的发生。
41.实施例2
42.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传动件8为传动带,传送带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滑板4,传动带内沿其传动方向设置有多个传送辊10。需使用拉规7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经减速器11处理后传动带,传动带与滑板4为固定设置,刚性连接,继而传动带传动即可带动滑板4和拉规7沿滑槽3方向滑移,其滑移速度均匀较为均匀,配合传送辊10的设置使得传动带在传动过程更为稳定。
43.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需使用拉规7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作用于减速器11后,驱动传送带传动,继而带动滑槽3内的限位板5与滑板4上的滑轨6相对滑移,配合滑轮12的外侧壁上的凹槽13与限位板5上的凸条14相对滑移,大大提高了拉规7在滑板4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滑移过程的速度均匀,从而保障了拉规7的调整精度。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7504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