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叠合楼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8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


背景技术:

2.建筑工业化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现浇建筑模式转变为由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装配整体式建筑模式,已成为现代建筑从业者的使命。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叠合楼板之间的连接不够稳固,且不易装配,对施工造成困扰;同时,叠合楼板的预制底板与现浇层之间的连接也不够稳定,会出现脱离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亟待研究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包括预制底板、设置于预制底板上方的现浇层以及多个并排设置的支撑件;所述预制底板的一相对侧面分别设置有一下延边和一上延边;所述下延边与上延边平行设置;所述下延边的上表面并排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上延边的下表面并排设置有多个凸块;多个所述凹槽与多个凸块交错设置;所述预制底板的内部并排设置有多个第一纵筋和多个横筋;所述第一纵筋与横筋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纵筋与下延边平行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纵筋之间设置有一第二纵筋;所述第二纵筋设置于现浇层的内部;所述支撑件包括多个与第一纵筋相对应的第一支杆和多个与第二纵筋相对应的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沿横筋的轴向水平固定于第一纵筋上;所述第二支杆沿横筋的轴向水平固定于第二纵筋上;所述第一支杆的端部与第二支杆的端部之间通过一竖直设置的第三支杆相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上表面竖直固定有一连接柱;所述凸块的下表面开设有一与连接柱相对应的连接孔。
7.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支撑件之间通过一对平行设置的承载条相连接;所述承载条位于支撑件的端部,且所述承载条沿第二纵筋的轴向设置于现浇层内。
8.进一步地,靠近所述下延边的一承载条的下表面沿长度方向并排焊接有多个呈“l”型结构的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的水平段设置于下延边内。
9.进一步地,靠近所述上延边的另一承载条的下表面沿长度方向并排焊接有多个呈
“├”
型结构的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加强杆的水平段设置于上延边内。
10.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加强杆与多个第二加强杆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第一加强杆与多个横筋一一对应;所述横筋的两端分别焊接于第一加强杆的下端与第二加强杆的下端。
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件将设置于预制底板的第一纵筋与设置于现浇层的第二纵筋相连接,从而能够大幅度提高整体结构强度,避免了预制底板与现浇层之间出现脱离现象;并在预制底板的一相对两侧面之间分别设置配有凹槽的下延边和配有凸块的上延边,从而能够实现相邻两个叠合楼板之间的稳定连接,且方便装配,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13.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件装设于预制底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纵筋、横筋及第二纵筋装设于支撑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支撑件通过承载条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
预制底板,2

现浇层,3

支撑件,4

第一纵筋,5

横筋,6

第二纵筋,7

承载条,101

凹槽,102

凸块,301

第一支杆,302

第二支杆,303

第三支杆,701

第一加强杆,702

第二加强杆,1011

连接柱,1021

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请参阅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包括预制底板1、设置于预制底板1上方的现浇层2以及多个并排设置的支撑件3;预制底板1的一相对侧面分别设置有一下延边和一上延边;下延边与上延边平行设置;下延边及上延边均与预制底板1为一体成型结构;下延边的上表面并排开设有多个凹槽101;上延边的下表面并排设置有多个凸块102;多个凹槽101与多个凸块102交错设置;
[0024]
预制底板1的内部并排设置有多个第一纵筋4和多个横筋5;第一纵筋4与横筋5垂直设置,且第一纵筋4与下延边平行设置;相邻两个第一纵筋4之间设置有一第二纵筋6;第二纵筋6设置于现浇层2的内部;第一纵筋4、横筋5、第二纵筋6及支撑件3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0025]
支撑件3呈矩形波结构;支撑件3包括多个与第一纵筋4相对应的第一支杆301和多个与第二纵筋6相对应的第二支杆302;第一支杆301沿横筋5的轴向水平固定于第一纵筋4上;第二支杆302沿横筋5的轴向水平固定于第二纵筋6上;第一支杆301的端部与第二支杆302的端部之间通过一竖直设置的第三支杆303相连接。
[0026]
其中如图1

3所示,凹槽101的上表面竖直固定有一连接柱1011;凸块102的下表面开设有一与连接柱1011相对应的连接孔1021。当需要进行两个预制底板1之间的装配时,将一预制底板1的上延边搭接于另一预制底板1的下延边上,使凸块102陷于凹槽101中,并使连接柱1011过盈配合于连接孔1021内,从而能够实现两个预制底板1之间的装配。
[0027]
其中如图1、图2、图4及图5所示,多个支撑件3之间通过一对平行设置的承载条7相连接;承载条7位于支撑件3的端部,且承载条7沿第二纵筋6的轴向设置于现浇层2内;靠近下延边的一承载条7的下表面沿长度方向并排焊接有多个呈“l”型结构的第一加强杆701;第一加强杆701的水平段设置于下延边内,用于提高下延边的结构强度;靠近上延边的另一承载条7的下表面沿长度方向并排焊接有多个呈
“├”
型结构的第二加强杆702;第二加强杆702的水平段设置于上延边内,用于提高上延边的结构强度;多个第一加强杆701与多个第二加强杆702一一对应,且多个第一加强杆701与多个横筋5一一对应;横筋5的两端分别焊接于第一加强杆701的下端与第二加强杆702的下端;承载条7、第一加强杆701及第二加强杆702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0028]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7503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