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施工电线收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收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施工电线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线是由一根或几根柔软的导线组成,外面包以轻软的护层;电缆是由一根或几根绝缘包导线组成,外面再包以金属或橡皮制的坚韧外层。电缆与电线一般都由芯线、绝缘包皮和保护外皮三个组成部分组成。常用电缆的特性如下:cef
‑‑
乙丙橡胶绝缘氯丁橡胶护套,船用阻燃电力电缆。cvv
‑‑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船用阻燃电力电缆。
3.在建筑施工中,现场需要施工大量的施工电线,这些电线往往存在乱堆乱放的情况;并且在使用时往往会拖地,不符合安全施工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施工电线收放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施工电线收放装置,包括:
7.绝缘上壳体,所述绝缘上壳体正面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侧固定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右侧位于所述绝缘上壳体上开设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的底部与所述绝缘上壳体的顶部相连通,所述绝缘上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通槽;
8.绝缘旋转轴,所述绝缘旋转轴插设在所述绝缘上壳体的内部,所述绝缘旋转轴为空心结构,所述绝缘旋转轴底部的内壁上固定设有插座,所述插座的外部设有保护盖板,所述绝缘旋转轴的内壁上设有漏电保护器,所述绝缘旋转轴的侧壁上开设有孔洞;
9.绝缘下壳体,所述绝缘下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绝缘上壳体的下方,所述绝缘下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绝缘旋转轴底端插入的凹槽。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新型施工电线收放装置使用时,通过将电线的一端从出线孔处插入,并从孔洞处放入绝缘旋转轴的内部,电线通过漏电保护器与插座连接,然后转动手柄带动电线缠绕在绝缘旋转轴的外壁上进行收紧,反向转动绝缘旋转轴则可以放线,漏电保护器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以便保证施工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凹槽,可以将绝缘旋转轴的底端插入凹槽内部,从而防止绝缘旋转轴的位置发生偏移;当电线收紧或放松到合适的位置时,通过左右滑动限位块,将电线进行卡紧或者放松,可以控制电线的使用长度。
11.较佳的,所述绝缘上壳体的左侧固定焊接有把手。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把手便于使用时将本装置挂在墙边,保证电线不会拖地,从而降低电线受到磨损的可能性。
13.较佳的,所述绝缘旋转轴的高度大于所述绝缘上壳体与所述绝缘下壳体的高度之和。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绝缘旋转轴的顶端位于绝缘上壳体的上方,便于带动绝缘旋转轴进行转动。
15.较佳的,所述绝缘旋转轴的顶端固定设有手柄。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手柄便于带动绝缘旋转轴进行转动。
17.较佳的,所述手柄的顶端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厚度为0.3

0.5cm。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橡胶套可以增加手和手柄之间的摩擦力,不易脱手。
19.较佳的,所述绝缘下壳体的四周均开设有沉头孔,所述绝缘上壳体四周的内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孔,多组所述沉头孔和多组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均连接有紧固螺栓,多组所述紧固螺栓贯穿多组所述沉头孔与多组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可以将绝缘上壳体和绝缘下壳体进行卡合,利用紧固螺栓从沉头孔内部插入,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可以将绝缘上壳体和绝缘下壳体进行固定,便于对绝缘上壳体和绝缘下壳体进行拆装。
21.较佳的,所述出线孔外部的两侧均设有海绵块,两组所述海绵块之间留有供电线插入的缝隙。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把电线的一端从出线孔处插入时,随着电线的收紧,不断从两组海绵块之间穿过,可以减少电线表面的灰尘。
23.较佳的,两组所述海绵块的背面均设有魔术贴勾面,所述出线孔的两侧均设有与两组所述魔术贴勾面相勾连的魔术贴毛面。
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便于安装或更换海绵块。
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一、本新型施工电线收放装置使用时,通过将电线的一端从出线孔处插入,并从孔洞处放入绝缘旋转轴的内部,电线通过漏电保护器与插座连接,然后转动手柄带动电线缠绕在绝缘旋转轴的外壁上进行收紧,反向转动绝缘旋转轴则可以放线,漏电保护器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以便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27.二、本新型施工电线收放装置通过设置凹槽,可以将绝缘旋转轴的底端插入凹槽内部,从而防止绝缘旋转轴的位置发生偏移;当电线收紧或放松到合适的位置时,通过左右滑动限位块,将电线进行卡紧或者放松,可以控制电线的使用长度。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绝缘旋转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绝缘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绝缘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绝缘上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1、绝缘上壳体;2、绝缘下壳体;3、限位槽;4、限位板;5、限位块;6、出线孔;7、通槽;8、绝缘旋转轴;9、插座;10、保护盖板;11、漏电保护器;12、孔洞;13、凹槽;14、把手;15、手柄;16、橡胶套;17、沉头孔;18、紧固螺栓;19、海绵块。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参考图1

图6,一种新型施工电线收放装置,包括:绝缘上壳体1、绝缘旋转轴8、绝缘下壳体2。
37.绝缘上壳体1正面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3,限位槽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板4,限位板4的外侧固定设有限位块5,限位块5的右侧位于绝缘上壳体1上开设有出线孔6,出线孔6的底部与绝缘上壳体1的顶部相连通,绝缘上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槽7;
38.绝缘旋转轴8轴插设在绝缘上壳体1的内部,绝缘旋转轴8为空心结构,绝缘旋转轴8底部的内壁上固定设有插座9,插座9的外部设有保护盖板10,绝缘旋转轴8的内壁上设有漏电保护器11,绝缘旋转轴8的侧壁上开设有孔洞12;
39.绝缘下壳体2固定连接在绝缘上壳体1的下方,绝缘下壳体2的底部开设有供绝缘旋转轴8底端插入的凹槽13。
40.参考图1

图6,本新型施工电线收放装置使用时,通过将电线的一端从出线孔6处插入,并从孔洞12处放入绝缘旋转轴8的内部,电线通过漏电保护器11与插座9连接,然后转动手柄15带动电线缠绕在绝缘旋转轴8的外壁上进行收紧,反向转动绝缘旋转轴8则可以放线,漏电保护器11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以便保证施工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凹槽13,可以将绝缘旋转轴8的底端插入凹槽13内部,从而防止绝缘旋转轴8的位置发生偏移;当电线收紧或放松到合适的位置时,通过左右滑动限位块5,将电线进行卡紧或者放松,可以控制电线的使用长度。
41.参考图1、图3和图5,绝缘上壳体1的左侧固定焊接有把手14,设置把手14便于使用时将本装置挂在墙边,保证电线不会拖地,从而降低电线受到磨损的可能性。
42.参考图1

图2,绝缘旋转轴8的高度大于绝缘上壳体1与绝缘下壳体2的高度之和,绝缘旋转轴8的顶端位于绝缘上壳体1的上方,便于带动绝缘旋转轴8进行转动。
43.参考图1

图2,绝缘旋转轴8的顶端固定设有手柄15,设置手柄15便于带动绝缘旋转轴8进行转动。
44.参考图1

图2,手柄15的顶端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橡胶套16,橡胶套16的厚度为0.3

0.5cm,设置橡胶套16可以增加手和手柄15之间的摩擦力,不易脱手。
45.参考图4,绝缘下壳体2的四周均开设有沉头孔17,绝缘上壳体1四周的内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孔,多组沉头孔17和多组螺纹孔的内部均连接有紧固螺栓18,多组紧固螺栓18贯穿多组沉头孔17与多组螺纹孔螺纹连接,使用时,可以将绝缘上壳体1和绝缘下壳体2进行卡合,利用紧固螺栓18从沉头孔17内部插入,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可以将绝缘上壳体1和绝缘下壳体2进行固定,便于对绝缘上壳体1和绝缘下壳体2进行拆装。
46.参考图1和图5,出线孔6外部的两侧均设有海绵块19,两组海绵块19之间留有供电线插入的缝隙,当把电线的一端从出线孔6处插入时,随着电线的收紧,不断从两组海绵块19之间穿过,可以减少电线表面的灰尘。
47.参考图1和图5,两组海绵块19的背面均设有魔术贴勾面,出线孔6的两侧均设有与
两组魔术贴勾面相勾连的魔术贴毛面,设置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便于安装或更换海绵块19。
48.使用原理及优点:本新型施工电线收放装置使用时,将本装置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将绝缘上壳体1和绝缘下壳体2进行组装,然后将绝缘旋转轴8从通槽7处插入,使得绝缘旋转轴8的底端在凹槽13内转动,有助于防止绝缘旋转轴8的位置发生偏移,再将保护盖板10移开,将电线的一端从出线孔6处插入,并从孔洞12处放入绝缘旋转轴8的内部,电线通过漏电保护器11与插座9连接,然后转动手柄15带动电线缠绕在绝缘旋转轴8的外壁上对电线进行收紧,反向转动则可以放线,漏电保护器11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以便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当电线收紧或放松到合适的位置时,通过左右滑动限位块5,使得限位块5在限位槽3的内部左右移动,当限位块5位于出线孔6的位置时,可以将电线进行卡紧或者放松,有利于控制电线的使用长度。
4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7502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