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进气式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侧进气式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2.常规气溶胶产生装置主要是底部注入气溶胶基料以及进气口设置在底部,使用中比较麻烦,而且容易存在漏料漏气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业内已提出采用上部进气以及上部出气的结构,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cn205794807u、公告日:2016

12

14)公开了一种顶部进气顶部调气流侧进气式雾化器,其具体包括:气流调节环组件、雾化芯、底座组件,其中,所述气流调节环组件包括:烟嘴、烟嘴固定座密封圈、烟嘴固定座、气流调节环、气流密封圈、气流调节环固定座,烟嘴胶硅圈,其中,所述烟嘴与烟嘴固定座密封圈和烟嘴固定座与气流调节环和气流密封圈及气流调节环固定座以及烟嘴胶硅圈组成一体,并且,烟嘴与气流调节环部分可以插拔连接,其中,当拔出烟嘴时伴有阻力,不会轻易拔出。但是此侧进气式雾化器的结构较复杂,部件较多,装配繁琐,结构上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再者,此侧进气式雾化器使用了两个发热丝,一个发热丝进气,另外一个发热丝出气,虽然采用两个发热丝有助于提高雾化效率,但是会导致进气发热丝雾化后的烟雾汇集在雾化腔底部,从而导致烟雾不能充分的从出气口抽出。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侧进气式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5.一种侧进气式雾化器,其包括:
6.中空的外壳,其侧边开设有供气流流入的侧入口;
7.吸嘴组件,其连接在所述外壳的上端部,包括吸嘴部;
8.进出气一体雾化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用于吸附气溶胶基料并将其雾化成气溶胶,所述雾化组件设有折回气流通道,其中,
9.所述折回气流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外壳的侧入口连通,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吸嘴部连通,所述出气通道内设置有雾化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侧进气式雾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雾化部包括用于固定在所述出气通道的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的发热件及环设在所述发热件上的吸附部,所述吸附部与所述雾化组件的进料口连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侧进气式雾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侧进气式雾化器还包括底座组件,其连接在所述外壳的下端部;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带通孔的底座、设置在所述通孔内的电极接口,所述电极接口内侧与所述发热件电性连接;所述底座外侧设置有凸环,以抵接到所述外壳内壁。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侧进气式雾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组
件还包括内嵌于所述通孔的绝缘环,所述电极接口经所述绝缘环设置在所述通孔上。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侧进气式雾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侧进气式雾化器还包括玻璃管,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壁上,所述玻璃管与所述底座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围合形成储料腔。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侧进气式雾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硅胶圈,所述硅胶圈套设所述底座朝向所述玻璃管的一侧上。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侧进气式雾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外壳的上端部内的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方的上盖,所述固定座侧边开设有入气通道,其用于连通所述侧入口与所述进气通道,所述吸嘴部限位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上盖之间。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侧进气式雾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吸嘴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吸嘴部经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以通过所述弹性件将所述吸嘴部抵接到所述上盖;所述吸嘴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吸嘴部的一侧上。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侧进气式雾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盖的顶部设置为t型环,其内侧环压住所述吸嘴部和外侧环抵靠在所述外壳的上端边缘。
18.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包括任一上述的侧进气式雾化器。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进气式雾化器,结构简单,构成部件较少,装配容易,提高生产效率,体验感舒适、方便;雾化组件的出气通道内设置有雾化部,即仅在出气通道设置发热件进行雾化,进气通道不设置发热件,如此能够使气溶胶充分的从出气口抽出;解决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装配困难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一发热丝进气和一发热丝出气造成雾化的气溶胶汇集在雾化组件底部导致气溶胶无法充分抽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进气式雾化器的主视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进气式雾化器的分解示意图;
24.图3为图1中a

a处的剖视图,其中箭头方向为气流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0.实施例1
31.请参考图1至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进气式雾化器,其包括:
32.外壳1,其为中空管状结构,具有上端11和下端12;所述外壳1侧边开设有供气流流入的侧入口13;
33.底座组件2,其连接在所述外壳1下端部,以密封所述外壳1的下端12,并提供电极接口22,以为雾化部32提供工作电能;
34.进出气一体雾化组件3,其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用于吸附气溶胶基料并将其雾化成气溶胶,还用于提供折回气流通道31用以实现所述雾化组件3上部进气后带动所述气溶胶至上部出气;
35.储料腔7,其设置在所述外壳1与所述雾化组件3之间,用于储存所述基料并向所述雾化组件3提供基料;
36.吸嘴组件4,其用于连接在所述外壳1的上端部以密封住所述外壳1的上端11和用于提供与所述雾化组件3的出气口314连通的吸嘴部43;其中,
37.所述折回气流通道31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通道311和出气通道312,所述进气通道311与所述外壳1的侧入口13连通,所述出气通道312与所述吸嘴部43连通,所述出气通道312内设置有雾化部32。
38.进一步地,所述雾化组件3为管状结构,其内设置有所述折回气流通道31,剖视状态下,所述折回气流通道31为u形或类u形,即一端为进气口313,另一端为出气口314,底端为连接腔34。更进一步地,所述雾化组件3的顶部设置有倒l出气部315,其与所述雾化组件3一体成型,所述倒l出气部315与所述出气通道312连通作为出气口314,所述倒l出气部315下侧与所述进气通道311的顶部之间形成进气口313,如此设计,所述进气口313与出气口314完全隔离互不影响,而且省略了此部件的装配工序,进一步简化装配。
39.进一步地,所述雾化部32包括用于固定在所述出气通道312的固定件321、设置在所述固定件321上的发热件322及环设在所述发热件322上的吸附部323,所述吸附部323与所述雾化组件3的进料口33连通,用于吸附所述基料再通过所述发热件322雾化成气溶胶,之后所述气溶胶随着气流被抽出至出气口314排出。
40.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组件2包括带通孔的底座21、设置在所述通孔内的电极接口22,所述电极接口22内侧经位于所述雾化组件3底部的导电块35与所述发热件322电性连接;所述底座21外侧设置有凸环,以抵接到所述外壳1内壁,提高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组件2还包括内嵌于所述通孔的绝缘环23,所述电极接口22经绝缘环23设置在所述通孔上。
41.进一步地,所述侧进气式雾化器还包括玻璃管5,其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壁上,所述玻璃管5与所述底座组件2、雾化组件3形成所述储料腔。所述底座组件2还包括硅胶圈61,所述硅胶圈61套设所述底座21朝向所述玻璃管5的一侧上,所述底座组件2与所述玻璃管5经硅胶圈61连接,以进一步提高所述玻璃管5与底座组件2的密封连接。
42.进一步地,所述吸嘴组件4包括用于连接在所述外壳1的上端部内的固定座41、设置在所述固定座41上方的上盖42,所述固定座41侧边开设有入气通道44,其用于连通所述侧入口13与所述进气通道311;所述吸嘴部43限位在所述固定座41与上盖42之间。优选地,所述固定座41通过密封圈6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上端部内以将所述外壳1的上端11密封。所述吸嘴组件4还包括密封圈62,所述密封圈62套设在所述固定座41远离所述吸嘴部43的一侧上,所述固定座41下部经所述密封圈62与所述玻璃管5连接,以密封住所述玻璃管5上端11,避免基料溢出。
43.进一步地,所述吸嘴组件4还包括吸嘴部;所述吸嘴部43经弹性件45连接在所述固定座41上,以通过所述弹性件45将所述吸嘴部43抵接到所述上盖42。如此结构设计,使得所述吸嘴部43可相对所述上盖42360度旋转,但又不脱离所述上盖42,避免气溶胶从两者的缝隙漏出,影响气溶胶的排气量。
44.进一步地,所述上盖42的顶部设置为t型环421,其内侧环压住所述吸嘴部43和外侧环抵靠在所述外壳1的上端11边缘,如此结构设计便于装配。
4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4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进气式雾化器,结构简单,构成部件较少,装配容易,提高生产效率,体验感舒适、方便;雾化组件3的出气通道312内设置有雾化部32,即仅在出气通道312设置发热件322进行雾化,进气通道311不设置发热件322,如此能够使气溶胶充分的从出气口314抽出;解决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装配困难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一个发热丝进气和一个发热丝出气造成雾化的气溶胶汇集在雾化组件3底部导致气溶胶无法充分抽出的问题。
47.实施例2
4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包括如实施例1所述的侧进气式雾化器。
49.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
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7501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