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2



1.本发明涉及下肢按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按摩器。


背景技术:

2.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叫做下肢深静血栓病,它可以引起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引起血液淤滞的原因很多,主要是静脉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血管壁的损伤三种原因。
3.人们通常采用对下肢进行按摩的方法来预防下肢深静血栓,现有的按摩装置不能对使用者的下肢进行固定,且按摩范围较小,不能对使用者下肢进行全方位按摩,按摩效果不佳,预防效果不好,因此,亟需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按摩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按摩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按摩器,包括壳体,还包括:
7.驱动件,与壳体连接;
8.驱动杆,与驱动件输出端连接,且与壳体转动连接;
9.侧向按摩机构,一端与驱动杆连接,另一端与壳体连接;
10.纵向按摩机构,一端与侧向按摩机构连接,另一端与壳体连接,所述纵向按摩机构与驱动杆连接;
11.鼓风机构,一端与驱动杆连接,另一端与侧向按摩机构和纵向按摩机构连接;
12.使用人员将下肢放置在纵向按摩机构上,驱动件用于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用于带动侧向按摩机构运动,侧向按摩机构对下肢进行固定,同时,驱动杆带动鼓风机构运动,鼓风机构带动侧向按摩机构工作,侧向按摩机构用于对使用者下肢两侧进行按摩,当侧向按摩机构不再继续运动时,驱动杆带动纵向按摩机构运动,纵向按摩机构用于对使用者下肢底部进行按摩,鼓风机构在使用过程中进行鼓风,进一步提高按摩效果。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向按摩机构包括:
14.第一传动机构,一端与驱动杆连接;
15.螺纹转动杆,与壳体转动连接,且与第一传动机构另一端连接;
16.滑动板,与壳体滑动连接,且与螺纹转动杆有螺纹处螺纹连接;
17.缓冲组件,一端与滑动板连接,用于对夹持力进行缓冲;
18.连接腔,与缓冲组件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腔内部设有第一空腔,所述连接腔与鼓风机构连接;
19.按压按摩组件,与连接腔连接。
2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组件包括:
21.限位杆,贯穿滑动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一端与连接腔连接;
22.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滑动板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腔连接。
2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按压按摩组件包括:
24.滑腔,设于连接腔上,所述滑腔设有若干组;
25.滑动杆,与连接腔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内部设有第二空腔,所述滑动杆内部第二空腔与连接腔内部第一空腔连通;
26.按摩头,与滑动杆连接,所述按摩头内部设有第三空腔,所述按摩头内部第三空腔与滑动杆内部第二空腔连通,所述按摩头上开设有第一气孔;
27.第一活塞,与滑动杆连接,且与滑腔滑动连接;
28.第二弹性件,一端与第一活塞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腔连接。
2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纵向按摩机构包括:
30.按摩辊,与壳体连接,所述按摩辊设有若干组,所述按摩辊内部设有第四空腔,所述按摩辊上开设有第二气孔,所述按摩辊与鼓风机构连接;
31.第二传动机构,两端分别与两个按摩辊连接;
32.联动组件,一端与滑动板连接,另一端与一个按摩辊连接,所述联动组件与驱动杆连接,用于带动按摩辊转动。
3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联动组件包括:
34.滑动套,与驱动杆滑动连接;
35.第一连接轴承,一端与滑动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板连接;
36.第一齿轮,与滑动套连接;
37.第二连接轴承,一端与滑动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壳体滑动连接;
38.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且与第二连接轴承转动连接;
39.第三齿轮,与一个按摩辊连接。
4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鼓风机构包括:
41.连接框,与壳体连接;
42.第二活塞,与连接框内壁滑动连接;
43.动力组件,一端与驱动杆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塞连接,用于带动第二活塞纵向往复运动;
44.进气管,与连接框内部连通;
45.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设有若干组,所述出气管一端与连接框内部连通,另一端与连接腔或按摩辊内部连通;
46.加热网,与进气管内壁连接。
4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组件包括:
48.转盘,与驱动杆连接;
49.连接杆,一端与转盘偏心处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塞连接。
5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51.使用人员将下肢放置在纵向按摩机构上,驱动件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带动侧向按摩机构运动,侧向按摩机构对下肢进行固定,同时,驱动杆带动鼓风机构运动,鼓风机构带动侧向按摩机构工作,侧向按摩机构对使用者下肢两侧进行按摩,当侧向按摩机构不
再继续运动时,驱动杆带动纵向按摩机构运动,纵向按摩机构对使用者下肢底部进行按摩,鼓风机构在使用过程中进行鼓风,进一步提高按摩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按摩装置不能对使用者的下肢进行固定,且按摩范围较小,不能对使用者下肢进行全方位按摩,按摩效果不佳,预防效果不好的问题。
附图说明
5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按摩器的结构示意图。
53.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5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按摩头的剖视图。
5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按摩辊的剖视图。
5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鼓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7.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壳体的立体图。
58.图中:1、壳体;2、驱动件;3、驱动杆;4、侧向按摩机构;41、第一传动机构;42、螺纹转动杆;43、滑动板;44、缓冲组件;45、连接腔;46、按压按摩组件;441、限位杆;442、第一弹性件;461、滑动杆;462、按摩头;463、第一活塞;464、第二弹性件;465、滑腔;5、纵向按摩机构;51、按摩辊;52、第二传动机构;53、联动组件;531、滑动套;532、第一连接轴承;533、第一齿轮;534、第二连接轴承;535、第二齿轮;536、第三齿轮;6、鼓风机构;61、连接框;62、第二活塞;63、动力组件;64、进气管;65、出气管;66、加热网;631、转盘;632、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5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60.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按摩器,包括壳体1,还包括:
61.驱动件2,与壳体1连接;
62.驱动杆3,与驱动件2输出端连接,且与壳体1转动连接;
63.侧向按摩机构4,一端与驱动杆3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连接;
64.纵向按摩机构5,一端与侧向按摩机构4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连接,所述纵向按摩机构5与驱动杆3连接;
65.鼓风机构6,一端与驱动杆3连接,另一端与侧向按摩机构4和纵向按摩机构5连接;
66.使用人员将下肢放置在纵向按摩机构5上,驱动件2用于带动驱动杆3转动,驱动杆3用于带动侧向按摩机构4运动,侧向按摩机构4对下肢进行固定,同时,驱动杆3带动鼓风机构6运动,鼓风机构6带动侧向按摩机构4工作,侧向按摩机构4用于对使用者下肢两侧进行按摩,当侧向按摩机构4不再继续运动时,驱动杆3带动纵向按摩机构5运动,纵向按摩机构5用于对使用者下肢底部进行按摩,鼓风机构6在使用过程中进行鼓风,进一步提高按摩效果。所述驱动件2可采用驱动电机、步进电机等。所述鼓风机构6可采用鼓风机、气泵等。所述侧向按摩机构4可采用固定板上设有气囊头,固定板对使用者下肢进行固定,鼓风机构6对
气囊头进行间歇性鼓气,气囊头对下肢进行按摩。所述纵向按摩机构5可采用滚轮,滚轮上设有多组按摩凸起,驱动杆3带动滚轮转动,滚轮带动按摩凸起转动,按摩凸起对下肢进行按摩。
67.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侧向按摩机构4包括:
68.第一传动机构41,一端与驱动杆3连接;
69.螺纹转动杆42,与壳体1转动连接,且与第一传动机构41另一端连接;
70.滑动板43,与壳体1滑动连接,且与螺纹转动杆42有螺纹处螺纹连接;
71.缓冲组件44,一端与滑动板43连接,用于对夹持力进行缓冲;
72.连接腔45,与缓冲组件44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腔45内部设有第一空腔,所述连接腔45与鼓风机构6连接;
73.按压按摩组件46,与连接腔45连接。
74.驱动杆3带动第一传动机构41转动,第一传动机构41带动螺纹转动杆42转动,螺纹转动杆42带动滑动板43运动,进而带动连接腔45运动,当滑动板43运动到与螺纹转动杆42转动连接时,此时滑动板43不再继续运动,连接腔45对使用者下肢进行固定,缓冲组件44对夹持力进行缓冲,鼓风机构6带动按压按摩组件46,按压按摩组件46对使用者下肢进行按压按摩。所述缓冲组件44可采用一端与滑动板43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腔45连接的伸缩杆,伸缩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第一传动机构41可采用齿轮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等。
75.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述缓冲组件44包括:
76.限位杆441,贯穿滑动板43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441一端与连接腔45连接;
77.第一弹性件442,一端与滑动板43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腔45连接。
78.连接腔45接触使用者下肢后,滑动板43继续运动,滑动板43在限位杆441上滑动,同时挤压第一弹性件442,通过第一弹性件442的反作用力对使用者下肢进行固定,同时对固定力进行缓冲。所述第一弹性件442可采用弹簧、弹片等。
79.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按压按摩组件46包括:
80.滑腔465,设于连接腔45上,所述滑腔465设有若干组;
81.滑动杆461,与连接腔45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461内部设有第二空腔,所述滑动杆461内部第二空腔与连接腔45内部第一空腔连通;
82.按摩头462,与滑动杆461连接,所述按摩头462内部设有第三空腔,所述按摩头462内部第三空腔与滑动杆461内部第二空腔连通,所述按摩头462上开设有第一气孔;
83.第一活塞463,与滑动杆461连接,且与滑腔465滑动连接;
84.第二弹性件464,一端与第一活塞463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腔45连接。
85.鼓风机构6对连接腔45内部第一空腔进行间歇性鼓风,少部分风通过滑动杆461内部第二空腔进入按摩头462内部第三空腔,并通过第一气孔吹出,热风对使用者下肢进行吹扫,提高使用者下肢血液循环能力,同时由于大部分热风无法吹出,使得连接腔45内部压强增大,带动第一活塞463运动,第一活塞463带动滑动杆461运动,同时挤压第二弹性件464,使得第二弹性件464发生弹性形变,滑动杆461带动按摩头462运动,按摩头462对使用者下肢进行挤压按摩。所述第二弹性件464可采用弹簧、弹片等。
86.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4,所述纵向按摩机构5包括:
87.按摩辊51,与壳体1连接,所述按摩辊51设有若干组,所述按摩辊51内部设有第四
空腔,所述按摩辊51上开设有第二气孔,所述按摩辊51与鼓风机构6连接;
88.第二传动机构52,两端分别与两个按摩辊51连接;
89.联动组件53,一端与滑动板43连接,另一端与一个按摩辊51连接,所述联动组件53与驱动杆3连接,用于带动按摩辊51转动。
90.滑动板43带动联动组件53运动,当滑动板43不再继续运动时,驱动杆3带动联动组件53转动,联动组件53带动一个按摩辊51转动,一个按摩辊51通过第二传动机构52带动多个按摩辊51转动,按摩辊51对使用者下肢进行转动按摩,同时鼓风机构6对按摩辊51内部进行间歇性鼓风,热风通过按摩辊51上的第二气孔吹出,对使用者下肢进行吹扫,提高血液循环能力,配合按摩,进一步提高按摩效果。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2可采用齿轮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等。
91.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述联动组件53包括:
92.滑动套531,与驱动杆3滑动连接;
93.第一连接轴承532,一端与滑动套53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板43连接;
94.第一齿轮533,与滑动套531连接;
95.第二连接轴承534,一端与滑动套53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滑动连接;
96.第二齿轮535,与第一齿轮533啮合,且与第二连接轴承534转动连接;
97.第三齿轮536,与一个按摩辊51连接。
98.滑动板43带动第一连接轴承532运动,第一连接轴承532带动滑动套531运动,滑动套531带动第二连接轴承534运动,第二连接轴承534带动第二齿轮535运动,当滑动板43不再继续运动时,此时第二齿轮535与第三齿轮536啮合,驱动杆3带动滑动套531转动,滑动套531带动第一齿轮533转动,第一齿轮533带动第二齿轮535转动,第二齿轮535带动第三齿轮536转动,第三齿轮536带动一个按摩辊51转动。
99.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5,所述鼓风机构6包括:
100.连接框61,与壳体1连接;
101.第二活塞62,与连接框61内壁滑动连接;
102.动力组件63,一端与驱动杆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塞62连接,用于带动第二活塞62纵向往复运动;
103.进气管64,与连接框61内部连通;
104.出气管65,所述出气管65设有若干组,所述出气管65一端与连接框61内部连通,另一端与连接腔45或按摩辊51内部连通;
105.加热网66,与进气管64内壁连接。
106.驱动杆3带动动力组件63运动,动力组件63带动第二活塞62在连接框61内部纵向往复运动,将外界空气通过进气管64抽入连接框61内部,加热网66对空气进行加热,然后通过出气管65送入连接腔45和按摩辊51内部。所述动力组件63可采用半齿轮与驱动杆3连接,半齿轮与齿板啮合,齿板与第二活塞62连接,第二活塞62与弹簧一端连接,弹簧另一端与连接框61连接,驱动杆3带动半齿轮转动,半齿轮带动齿板运动,齿板带动第二活塞62运动,第二活塞62运动同时使得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当半齿轮转动到不与齿板啮合的一侧时,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使得第二活塞62反向运动。
107.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5,所述动力组件63包括:
108.转盘631,与驱动杆3连接;
109.连接杆632,一端与转盘631偏心处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塞62连接。
110.驱动杆3带动转盘631转动,转盘631带动连接杆632运动,连接杆632带动第二活塞62纵向往复运动。
11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将下肢放置在按摩辊51上,驱动件2带动驱动杆3转动,驱动杆3带动第一传动机构41转动,第一传动机构41带动螺纹转动杆42转动,螺纹转动杆42带动滑动板43运动,进而带动连接腔45运动,连接腔45接触使用者下肢后,滑动板43继续运动,滑动板43在限位杆441上滑动,同时挤压第一弹性件442,通过第一弹性件442的反作用力对使用者下肢进行固定,同时对固定力进行缓冲,当滑动板43运动到与螺纹转动杆42转动连接时,此时滑动板43不再继续运动,连接腔45对使用者下肢进行固定,滑动板43带动第一连接轴承532运动,第一连接轴承532带动滑动套531运动,滑动套531带动第二连接轴承534运动,第二连接轴承534带动第二齿轮535运动,当滑动板43不再继续运动时,此时第二齿轮535与第三齿轮536啮合,驱动杆3带动滑动套531转动,滑动套531带动第一齿轮533转动,第一齿轮533带动第二齿轮535转动,第二齿轮535带动第三齿轮536转动,第三齿轮536带动一个按摩辊51转动,一个按摩辊51通过第二传动机构52带动多个按摩辊51转动,按摩辊51对使用者下肢进行转动按摩,驱动杆3带动转盘631转动,转盘631带动连接杆632运动,连接杆632带动第二活塞62纵向往复运动,将外界空气通过进气管64抽入连接框61内部,加热网66对空气进行加热,然后通过出气管65送入连接腔45和按摩辊51内部,热风通过按摩辊51上的第二气孔吹出,对使用者下肢进行吹扫,提高血液循环能力,配合按摩,进一步提高按摩效果,连接腔45内部的少部分热风通过滑动杆461内部第二空腔进入按摩头462内部第三空腔,并通过第一气孔吹出,热风对使用者下肢进行吹扫,提高使用者下肢血液循环能力,同时由于大部分热风无法吹出,使得连接腔45内部压强增大,带动第一活塞463运动,第一活塞463带动滑动杆461运动,同时挤压第二弹性件464,使得第二弹性件464发生弹性形变,滑动杆461带动按摩头462运动,按摩头462对使用者下肢进行挤压按摩,配合热风吹扫,按摩效果更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7501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