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式电梯井道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4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拼接式电梯井道支架。


背景技术:

2.电梯是一种垂直运送行人或货物的运输设备,电梯服务于规定楼层建筑,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导轨之间,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快速电梯和高速电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现代建筑大多楼层较高,因此电梯在高层建筑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电梯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设置配套的电梯井道,以便于电梯的安装和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支架不便于拼接安装,从而使得电梯井道不便于运输,安装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接式电梯井道支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拼接式电梯井道支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正中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四角分别纵向设置有第二支撑杆,四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中框,所述第二中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中框,所述第一中框的顶部四角分别纵向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前后两侧外部对称卡设有槽型固定块,两个所述槽型固定块顶部的左右两端和底部的左右两端壁体分别对称开设有第六安装孔,所述第一中框顶部的前后两端和第二中框底部的前后两端分别对称开设有第三安装孔,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相背一侧壁体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四个所述第一侧板上端和下端的侧壁分别对称开设有第四安装孔,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和底部正中壁体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柱,四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相背一侧壁体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四个所述第二侧板上端和下端的侧壁分别对称开设有第五安装孔,四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和底部正中壁体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柱,所述底板的顶部四角壁体和第二中框的底部四角壁体分别对称开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中框的顶部四角壁体和顶板的底部四角壁体分别对称开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底板左右侧壁的前后两端和第二中框左右侧壁的前后两端分别对称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两组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腔的内侧壁体分别横向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两组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顶块,所述第一中框左右侧壁的前后两端和顶板左右侧壁的前后两端分别对称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两组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腔的内侧壁体分别横向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两组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顶块。
6.优选的,两组所述第六安装孔分别与两组第三安装孔相互吻合。
7.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一导向柱分别与两组第二导向孔相互适配。
8.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二导向柱分别与两组第一导向孔相互适配。
9.优选的,两组所述第四安装孔分别与两组第二安装孔相互吻合。
10.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五安装孔分别与两组第一安装孔相互吻合。
11.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拼接式电梯井道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拼接式电梯井道支架,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一侧板、第二支撑杆、第二侧板、槽型固定块、顶板、第一中框、第二中框、底板、第一导向孔、第一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六安装孔、第二导向孔、第二安装孔、第一导向柱、第四安装孔、第二导向柱、第五安装孔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该装置各个部件的快速拼接安装,从而便于电梯井道支架的运输,提高了安装周期。
14.2、该拼接式电梯井道支架,通过设置的第二压缩弹簧和第二顶块的相互配合可以增加第一侧板和第一中框以及顶板连接处的稳固性,避免了安装螺栓的松动,通过设置的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一顶块的相互配合可以增加第二侧板和底板以及第二中框连接处的稳固性,从而避免了安装螺栓的松动,增加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板前端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中框前端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杆和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撑杆和第二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槽型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顶板;2、第一中框;3、第二中框;4、底板;5、安装板;6、槽型固定块;7、第一支撑杆;8、第一侧板;9、第二支撑杆;10、第二侧板;11、第一导向孔;12、第一安装孔;13、第一压缩弹簧;14、第一顶块;15、第二导向孔;16、第二安装孔;17、第二压缩弹簧;18、第二顶块;19、第三安装孔;20、第一导向柱;21、第四安装孔;22、第二导向柱;23、第五安装孔;24、第六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3.如图1

6所示,一种拼接式电梯井道支架,包括安装板5,安装板5的顶部正中固定连接有底板4,底板4的顶部四角分别纵向设置有第二支撑杆9,四个第二支撑杆9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中框3,第二中框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中框2,第一中框2的顶部四角分别纵向设置有第一支撑杆7,四个第一支撑杆7的顶部设置有顶板1,第一中框2和第二中框3前后两侧外部对称卡设有槽型固定块6,两个槽型固定块6顶部的左右两端和底部的左右两端壁体分别对称开设有第六安装孔24,两组第六安装孔24分别与两组第三安装孔19相互吻合,第一中框2顶部的前后两端和第二中框3底部的前后两端分别对称开设有第三安装孔19,四个第一支撑杆7的相背一侧壁体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8,四个第一侧板8上端和下端的侧壁分
别对称开设有第四安装孔21,两组第四安装孔21分别与两组第二安装孔16相互吻合,四个第一支撑杆7的顶部和底部正中壁体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柱20,两组第一导向柱20分别与两组第二导向孔15相互适配,四个第二支撑杆9的相背一侧壁体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10,四个第二侧板10上端和下端的侧壁分别对称开设有第五安装孔23,两组第五安装孔23分别与两组第一安装孔12相互吻合,四个第二支撑杆9的顶部和底部正中壁体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柱22,两组第二导向柱22分别与两组第一导向孔11相互适配,底板4的顶部四角壁体和第二中框3的底部四角壁体分别对称开设有第一导向孔11,第一中框2的顶部四角壁体和顶板1的底部四角壁体分别对称开设有第二导向孔15,底板4左右侧壁的前后两端和第二中框3左右侧壁的前后两端分别对称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2,两组第一安装孔12内腔的内侧壁体分别横向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13,两组第一压缩弹簧13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顶块14,通过设置的第一压缩弹簧13和第一顶块14的相互配合可以增加第二侧板10和底板4以及第二中框3连接处的稳固性,从而避免了安装螺栓的松动,增加了安全性,第一中框2左右侧壁的前后两端和顶板1左右侧壁的前后两端分别对称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6,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杆7、第一侧板8、第二支撑杆9、第二侧板10、槽型固定块6、顶板1、第一中框2、第二中框3、底板4、第一导向孔11、第一安装孔12、第三安装孔19、第六安装孔24、第二导向孔15、第二安装孔16、第一导向柱20、第四安装孔21、第二导向柱22、第五安装孔23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该装置各个部件的快速拼接安装,从而便于电梯井道支架的运输,提高了安装周期,两组第二安装孔16内腔的内侧壁体分别横向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17,两组第二压缩弹簧17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顶块18,通过设置的第二压缩弹簧17和第二顶块18的相互配合可以增加第一侧板8和第一中框2以及顶板1连接处的稳固性,避免了安装螺栓的松动。
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拼接式电梯井道支架,使用时在第一支撑杆7、第一侧板8、第二支撑杆9、第二侧板10、槽型固定块6、顶板1、第一中框2、第二中框3、底板4、第一导向孔11、第一安装孔12、第三安装孔19、第六安装孔24、第二导向孔15、第二安装孔16、第一导向柱20、第四安装孔21、第二导向柱22、第五安装孔23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该装置各个部件的快速拼接安装,从而便于电梯井道支架的运输,提高了安装周期,具体的,拼装时将四个第二支撑杆9底部的四个第二导向柱22分别插设进入底板4顶部的四个第一导向孔11内腔并使四个第二侧板10下端的四个第五安装孔23与底板4左右侧壁的四个第一安装孔12吻合,通过相互适配的螺栓对四个第二侧板10的下端进行锁紧,然后将第二中框3底部四角的四个第一导向孔11分别套设于四个第二支撑杆9顶部的四个第二导向柱22的外部,通过相互适配的螺栓对四个第二侧板10的上端进行锁紧,然后将第一中框2放置到第二中框3的顶部并且使第一中框2顶部的四个第三安装孔19与第二中框3底部的四个第三安装孔19处于同一竖直线,然后将两个槽型固定块6分别卡设于第一中框2和第二中框3的前后两侧外部并且使两组第六安装孔24分别与两组第三安装孔19吻合,通过相互适配的螺栓对槽型固定块6进行锁紧,然后将四个第一支撑杆7底部的四个第一导向柱20分别插设进入第一中框2顶部四角的四个第二导向孔15的内腔并且使四个第一侧板8下端的四个第四安装孔21分别与第一中框2左右侧壁的四个第二安装孔16吻合,通过相互适配的螺栓对四个第一侧板8的下端进行锁紧,然后将顶板1底部四角的四个第二导向孔15分别套设于四个第一支撑杆7顶部的四个而是的外部,通过相互适配的螺栓对四个第一侧板8的上端进行锁紧,
进而便完成了该装置的拼装固定,第二压缩弹簧17和第二顶块18的相互配合可以增加第一侧板8和第一中框2以及顶板1连接处的稳固性,避免了安装螺栓的松动,第一压缩弹簧13和第一顶块14的相互配合可以增加第二侧板10和底板4以及第二中框3连接处的稳固性,从而避免了安装螺栓的松动,增加了安全性。
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7501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