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气设备远程监控的信号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远程监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气设备远程监控的信号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电气设备在运行时,需要操控人员随时查看电控柜仪表和电机运行状况,耗费人力且对操作工人技能水平有较强依赖,不具有节约电能的效果,因此需要使用到信号采集装置来对设备状态进行远程监控,使得设备参数异常时能够及时被发现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数据后台将收集的数据进行运算后反馈给现场,使电机能够以最佳状态输出与机械设备匹配,从而发挥出最大化的节电效果,但是现有的用于电气设备远程监控的信号采集装置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3.1、由于信号采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与电气设备进行线路连接,但是现有的电气设备远程监控的信号采集装置大多不便对线缆进行便捷、稳定的固定,导致线缆存在松脱的现象,进而影响信号采集效果;
4.2、由于信号采集装置的内部存在着较多电子元件,但是现有的信号采集装置不便对壳体拼接处以及线缆孔处进行有效的密封,导致其内侧的电气元件容易受潮、短路,存在着一定的使用缺陷。
5.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气设备远程监控的信号采集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气设备远程监控的信号采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信号采集装置不便对线缆进行便捷、稳定的固定,导致线缆存在松脱的现象,进而影响信号采集效果以及不便对壳体拼接处以及线缆孔处进行有效的密封,导致其内侧的电气元件容易受潮、短路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气设备远程监控的信号采集装置,包括:
8.安装座,使用螺栓固定安装于电气设备的外侧,所述安装座呈一体化对称设置于下壳体的边侧,且所述下壳体的上方螺栓固定安装有盖板,并且所述盖板的外侧安装有用来显示数据的显示器,同时所述下壳体的内侧安装有采集器;
9.线座,呈一体化固定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端头外侧,所述线座与所述下壳体相互贯通,且所述线座的外侧套设有套环,并且所述线座的内侧贯穿有连接线缆,同时所述连接线缆与采集器相连接;
10.定位板,等角度轴连接于所述线座的外侧。
11.优选的,所述线座的外侧设置有螺纹结构,且所述线座与套环螺纹连接,并且所述套环与定位板的下端位置相对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旋转套环,使得套环沿线座的外侧进行位置调节,使得套环移动过程中对定位板进行抵触、推动。
13.优选的,所述定位板关于线座等角度设置有4组,且4组所述定位板共同构成圆台形结构,并且定位板与线座之间连接有提供复位弹力的扭力弹簧,同时所述定位板通过扭力弹簧与线座构成弹性旋转结构。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套环推动多组定位板进行同步旋转,进而使得定位板构成圆台形结构,进而实现对连接线缆的夹持、固定,避免连接线缆在装置使用过程中发生松脱而影响信号采集效果。
15.优选的,所述定位板上端的内径小于线座的内径,且所述定位板的上端内壁粘接有储气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多组定位板旋转拼接时,挤压储气囊,使得储气囊紧密贴合于所述定位板和连接线缆之间,进而实现对连接线缆的密封安装。
17.优选的,所述储气囊与下壳体表面安装的密封气囊之间连接有用来输送气体输气软管,且所述密封气囊的材质弹力大于储气囊的材质弹力。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连接线缆固定过程中将储气囊中的气体挤入密封气囊中,进而使得密封气囊发生膨胀形变,实现两者之间的气体自动分配。
19.优选的,所述密封气囊呈矩形环状结构,且所述密封气囊与下壳体构成固定嵌入安装结构,并且所述密封气囊的上表面贴合于盖板的下表面。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膨胀后的密封气囊充分填充于安装座和盖板之间,从而提高装置壳体接缝处的密封性,避免其内部的电气元件使用过程中发生受潮、短路而影响正常使用。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电气设备远程监控的信号采集装置可以对线缆进行快速稳定安装固定,避免使用时线缆发生松动而影响信号的采集,可以在线缆固定过程中对壳体拼接缝以及线缆安装缝进行自动密封,提高装置的防水、防潮性,实用性强;
22.1、设置有套环和定位板,通过旋转套环,可以使得套环移动过程中抵触、推动多块定位板进行同步旋转,使得定位板贴合包裹于连接线缆的外侧,进而实现对连接线缆的快速、稳定夹持,且定位板外侧的储气囊可以在夹持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夹持力度过大而损伤连接线缆;
23.2、设置有储气囊和密封气囊,通过定位板的逐渐旋转,可以使得储气囊受到挤压,进而使得储气囊内侧的气体通过输气软管进入密封气囊中,进而使得密封气囊发生膨胀,此时储气囊和密封气囊可以对装置的接线缝与壳体拼接缝处进行高效自动密封,有效提高了装置的防水、防潮性。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扭力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密封气囊安装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下壳体;2、安装座;3、盖板;4、显示器;5、线座;6、套环;7、定位板;701、扭力弹簧;702、储气囊;8、连接线缆;9、密封气囊;901、输气软管;10、采集器。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气设备远程监控的信号采集装置,包括下壳体1、安装座2、盖板3、显示器4、线座5、套环6、定位板7、扭力弹簧701、储气囊702、连接线缆8、密封气囊9、输气软管901和采集器10。
32.安装座2,使用螺栓固定安装于电气设备的外侧,安装座2呈一体化对称设置于下壳体1的边侧,且下壳体1的上方螺栓固定安装有盖板3,并且盖板3的外侧安装有用来显示数据的显示器4,同时下壳体1的内侧安装有采集器10;
33.线座5,呈一体化固定设置于下壳体1的端头外侧,线座5与下壳体1相互贯通,且线座5的外侧套设有套环6,并且线座5的内侧贯穿有连接线缆8,同时连接线缆8与采集器10相连接;
34.定位板7,等角度轴连接于线座5的外侧。
35.线座5的外侧设置有螺纹结构,且线座5与套环6螺纹连接,并且套环6与定位板7的下端位置相对应。
36.定位板7关于线座5等角度设置有4组,且4组定位板7共同构成圆台形结构,并且定位板7与线座5之间连接有提供复位弹力的扭力弹簧701,同时定位板7通过扭力弹簧701与线座5构成弹性旋转结构。
37.定位板7上端的内径小于线座5的内径,且定位板7的上端内壁粘接有储气囊702。
38.如图1

4所示,将连接线缆8穿过线座5并与下壳体1内侧的采集器10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旋转套环6,使得套环6与线座5进行螺纹连接,随着套环6的旋转移动,其会抵触并推动多组定位板7进行旋转,使得多组定位板7贴合于连接线缆8的外侧,并组成圆台形结构,进而实现对连接线缆8的快速、稳定夹持固定,避免装置使用过程中连接线缆8发生松脱而影响装置的正常信号采集。
39.储气囊702与下壳体1表面安装的密封气囊9之间连接有用来输送气体输气软管901,且密封气囊9的材质弹力大于储气囊702的材质弹力。
40.密封气囊9呈矩形环状结构,且密封气囊9与下壳体1构成固定嵌入安装结构,并且密封气囊9的上表面贴合于盖板3的下表面。
41.如图2

3和图5所示,随着定位板7的旋转,其上端的储气囊702会受到挤压,使得储气囊702可以紧密贴合于连接线缆8的外壁,进而实现对连接线缆8的安装缝处的密封堵塞,同时储气囊702中的部分气体会通过输气软管901挤入密封气囊9中,进而使得密封气囊9发生膨胀,并贴合于下壳体1和盖板3之间,进而实现对装置壳体拼接缝处的高效密封,有效提高了装置壳体的密封性,使得装置具备良好的防水、防潮性能。
42.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用于电气设备远程监控的信号采集装置时,首先,如图1

5所示,将连接线缆8插入线座5中并与采集器10进行连接,然后旋转套环6,使得套环6推动定位板7进行旋转并对连接线缆8进行夹持、固定,同时定位板7上端内侧的储气囊702会受到挤压而发生形变,使得其内侧的气体通过输气软管901进入密封气囊9中,此时储气囊702和密封气囊9可以有效的对装置的接线缝与壳体拼接缝处进行密封,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
43.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7501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