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11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2.目前双显示面板作为高端监视器用屏,具有显示亮度高、画面均一性要求高、对比度高等特性。搭载的双显示面板由两块液晶显示面板组成(主显示面板和副显示面板),其中,主显示面板内置有彩膜,用于提供视觉刺激;副显示面板无彩膜设置,用于背光精细控光。在提供超高显示亮度的情况下,双显示面板模组具备超高(超百万)对比度,并具备优越的暗态细节显示能力。
3.但是,双显示面板具备优越显示性能的同时,为设计带来巨大难题。双显示面板中,分别使用液晶控制光线穿透,导致整体透过率较低,而专业监视器所需亮度较高(hdr1000),因此必须使用直下式满天星背光来提供足够高的背光亮度。
4.如图1所示,双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域aa’包括中心区域a1’和边缘区域a2’,边缘区域a2’围绕中心区域a1’设置。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灯珠32’的灯板31’固定于背板60’上,作为发光源;扩散板21’放置于副胶框50’或支撑结构上,扩散板21’和灯板31’之间设有间距空间40’,间距空间40’和扩散板21’形成混光空间;光学膜层22’放置于扩散板21’上用提升光效及遮瑕;灯板31’射出的光经过混光空间(间距空间40’和扩散板21’)、光学膜层22’形成均匀的面光源。灯珠32’发出的光的传播路线如图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相较于侧入式,直下式背光可提供一个相对均匀的背光源,但同样存在画面不均缺陷,其发生原因取下:
5.1、灯珠32’的发光面为一个固定角度(通常无透镜灯珠32’的发光面小于180
°
),空间中不同位置的混光层数不同,受制于边界条件,显示区域aa’的边缘区域a2’的混光层数必定小于显示区域aa’的中心区域a1’。
6.2、如图1所示,由于满天星背光灯珠32’间距较小,无法使用支撑光柱,导致副胶框50’或支撑结构必须具有一定大小的支撑面。设置在灯板31’边缘的灯珠32’的光线易被副胶框50’或支撑结构反射或遮挡。尤其在窄边框模组设计中,无法通过遮蔽边缘区域a2’的方式屏蔽边缘低光效,可能直接导致光线无法铺满整个显示区域aa’。
7.若在单层显示面板中的边缘区域的光效为中心区域的光效的比值为k1,则经过双显示面板后,显示区域中边缘区域光效与中心区域光效的比值则为k2(k1>k2),使得背光中的不均匀性(尤其在纯色画面下)更易暴露于使用者视野中。具体如图2所示,双显示面板10’的边缘区域a2’形成一圈连续黄斑c(黑色点表示,而且黄斑c的密度越靠近边缘区域a2’的外周缘越大),对显示品质影响较大。
8.因此,如何在窄边框模组设计中使光线铺满整个显示区域,提高显示区域的边缘区域的光效,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9.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通过设置框体的具体结构,能够使光源组件发出的光分布于显示区域的边缘区域,从而加强了边缘区域的出光,提高了边缘区域的光效,使光线铺满整个显示区域,实现整个显示区域的显示的均匀性。
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位于所述显示屏下方的光学组件、以及位于所述光学组件下方的光源组件;
11.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中心区域和围绕所述中心区域的边缘区域;
12.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框体,所述框体位于所述光学组件和所述光源组件之间,且所述框体的一端沿所述光源组件的外周缘设置,另一端沿所述光学组件的外周缘设置;所述框体包括靠近所述光源组件的光源设置的入光面、对应于所述入光面设置的反射面、以及靠近所述显示屏设置的出光面,所述入光面为透明面,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由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框体,通过所述框体内的所述反射面反射后,由所述出光面射出至所述显示区域的边缘区域。
13.可选的,所述入光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由靠近所述光源组件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光学组件的一端,逐渐向靠近所述显示模组的外周缘方向延伸;和/或,
14.所述反射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由靠近所述光源组件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光学组件的一端,逐渐向靠近所述显示模组的外周缘方向延伸。
15.可选的,所述入光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5度~90度。
16.可选的,所述反射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5度~60度。
17.可选的,所述反射面的外侧覆涂有反射涂层。
18.可选的,所述框体的折射率为1.4~1.5。
19.可选的,所述框体的材料为聚碳酸酯或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20.可选的,所述框体包括第一水平部、第二水平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二水平部和支撑部,所述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均与所述显示屏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光源组件抵接,所述第二水平部与所述光学组件抵接。
21.可选的,所述框体的支撑部的宽度为0.7

1.2毫米。
22.可选的,所述框体为胶框。
23.本技术的显示模组,通过设置框体的具体结构,能够使光源组件发出的光分布于显示区域的边缘区域,从而加强了边缘区域的出光,提高了边缘区域的光效,使光线铺满整个显示区域,实现整个显示区域的显示的均匀性。本技术中的框体不仅具有对光学组件的支撑作用,同时可以有效收拢光源组件的周缘的光线,补强显示区域的边缘区域的光效;而且,本技术中的框体不需要额外增加结构件,可直接在当前模具中修模完成,节约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24.图1是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26.图3是本技术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技术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框体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技术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30.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多个”包括两个,相当于至少两个。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
“”
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31.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1。显示模组1包括显示屏10、位于显示屏10下方的光学组件20、以及位于光学组件20下方的光源组件30。
32.显示屏10包括显示区域aa以及围绕显示区域aa设置的边框区域bb。显示区域aa包括中心区域a1和围绕中心区域a1的边缘区域a2。显示屏10沿厚度方向t包括主显示面板和副显示面板。主显示面板内置有彩膜,用于提供视觉刺激;副显示面板无彩膜设置,用于背光精细控光。
33.光学组件20与显示屏10平行设置,光学组件20包括层叠的扩散板21和光学膜层22,扩散板21位于光学膜层22和光源组件30之间。
34.光源组件30包括灯板31、以及均匀分布于灯板31上的多个灯珠32。
35.其中,沿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t光学组件20与光源组件30之间设有间距,即,扩散板21和灯板31之间设有间距空间40,扩散板21和该间距空间40组成混光空间。
36.显示模组1还包括框体50,框体50位于光学组件20和光源组件30之间,且框体50的一端沿光源组件30的外周缘设置,另一端沿光学组件20的外周缘设置,框体50的材质为透明材质。
37.框体50包括第一水平部51、第二水平部52和支撑部53,支撑部53连接于第一水平部51和第二水平部52之间,第一水平部51和第二水平部52均与显示屏10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一水平部51与光源组件30的外周缘抵接,第二水平部52与光学组件20的外周缘抵接。通过设置第一水平部51以扩大与光源组件30的接触面积,同样,通过设置第二水平部52以扩
大与光学组件20的接触面积,能够起到更好地支撑作用。支撑部53的高度h等于光学组件20与光源组件30之间的间距。
38.框体50一体成型,从而不需要额外加工。
39.支撑部53包括靠近光源组件30的光源设置的入光面531、对应于入光面531设置的反射面532、以及靠近显示屏10设置的出光面533,光源组件30发出的光由入光面531进入支撑部53,通过支撑部53内的反射面532反射后,由出光面533射出至显示区域aa的边缘区域a2。其中,光源组件30发出的光的传播路径如图3中的箭头方向所示。
40.更进一步,光源组件30发出的光能够由出光面533射出至显示区域aa的边缘区域a2以及边框区域bb。
41.具体地,入光面531为第一斜面534,第一斜面534由靠近光源组件30的一端至靠近光学组件20的一端,逐渐向靠近显示模组1的外周缘方向延伸,即如图3中所示,入光面531斜向向外倾斜,以使光源组件30发出的光能够更好地进入框体50内。或者,入光面531沿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t设置。
42.具体地,第一斜面534(即入光面531)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65度~90度,以使光源组件30发出的光能够更好地进入框体50的支撑部53内。其中,当入光面531沿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t设置时,入光面531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90度。
43.反射面53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斜面535,由靠近光源组件30的一端至靠近光学组件20的一端,逐渐向靠近显示模组1的外周缘方向延伸,即如图3中所示,反射面532斜向向外倾斜,以使光源组件30发出的光能够更好地由出光面533射出至显示区域aa的边缘区域a2、以及边框区域bb。具体地,第二斜面535与水平面的夹角β为55度~60度,以更好地将光源组件30发出的光反射至显示区域aa的边缘区域a2。
4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斜面535的数量为两个,但不限于此,第二斜面535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三个获取其他数值,可以根据显示模组1需要显示的效果进行调整。
45.两个第二斜面535分别与水平面的形成的夹角α和夹角β的度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均需根据显示模组1需要显示的效果进行调整。
46.较佳地,反射面532的外侧覆涂有反射涂层54。反射涂层54的的材料具体可以为pet粒子(pet英文全称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俗称涤纶树脂)或其他具有良好反射性能的涂层材料。
47.较佳地,框体50的折射率为1.4~1.5。框体50为胶框。框体50的材料为聚碳酸酯或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折射率为1.4~1.5的透明材料。
48.考虑塑胶件注塑过程中缩水的影响,框体50的支撑部53的宽度w为0.7

1.2毫米。但在尺寸大、载荷大等的显示模组1应用中,支撑部53的宽度的具体数值可能更大。框体50的支撑部53的高度h为0.4~0.5倍的混光空间的高度。
49.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框体50的工作原理,光源组件30发出的光,沿箭头方向达到入光面531,部分光线直接通过入光面531反射至显示区域aa,另一部分光线折射进入支撑部53内部,在反射面532反射后,通过反射面532收拢光源组件30的周缘发出的光并形成直射光,从而将光源组件30发出的光的光效区域能够进行外扩,提高显示区域aa的边缘区域a2的光效,从而减弱显示区域aa的边缘区域a2因光线不足导致的边缘发黄或者发暗的问题。
50.显示模组1还包括背板60,灯板31以及部分框体50的第一水平部51固定于背板60上。背板60的外侧设有外框体70,外框体70包括第一部分71和第二部分72,第一部分71垂直于第二部分72设置,第二部分72沿显示模组1的厚度方向设置,第一部分71位于显示屏10和光学组件20之间。外框体70的外侧设置有边框80,且边框80位于显示屏10的周缘的外侧,对应于显示屏10的边框区域bb设置,边框80的材质为金属。
51.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通过设置框体50的具体结构,能够使光源组件30发出的光分布于显示区域aa的边缘区域a2,从而加强了边缘区域a2的出光,提高了边缘区域a2的光效,使光线铺满整个显示区域aa,实现整个显示区域aa的显示的均匀性。本实施例中的框体50不仅具有对光学组件20的支撑作用,同时可以有效收拢光源组件30的周缘的光线,补强显示区域aa的边缘区域a2的光效;而且,本实施例中的框体50不需要额外增加结构件,可直接在当前模具中修模完成,节约使用成本。
52.本实施例中的框体50特别适合于窄边框的显示模组,由于窄边框的显示模组1的边框80尺寸限制,通常框体50在显示屏10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区域aa内,而在现有技术中的框体50通常采用白色的聚碳酸酯(pc)以减少成本,会对光源组件30的边缘光线形成反射或遮挡,从而会影响显示区域aa的边缘区域a2的光效;而本实施例中的框体50的不仅具有支撑作用,还能够有效收拢光源组件30的周缘的光线,补强显示区域aa的边缘区域a2的光效。
53.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的显示效果如图5所示,可以看到,在图2中的双显示面板模组的边缘区域a2’的黄斑c在图5中已经消失,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通过设置框体50的具体结构,大大改善了显示屏10的显示区域aa的边缘区域a2的光效。
54.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7500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