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麦克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麦克风设备用的新型话筒。
背景技术:
2.现代社会的人们每天都会被大大小小的会议所包围,在开会时用到最多的就是麦克风设备,随着麦克风设备的出现极大的解决了人们在开会时由于讲话者声音小听不到的问题,由于其操作简单,造型美观等特点备受大家的喜爱。
3.一般情况下,麦克风设备设置有用于接收声音的话筒,话筒内设置有用于接收声音的拾音器以及用于对拾音器所接收的声音进行处理的pcb板,然而,市面上的麦克风设备的拾音器和pcb板是通过导线分开设置的,而拾音器设置在话筒的顶端,这样一方面是会使得话筒的安装及拆卸麻烦,另一方面是使得拾音器的抗震效果差,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麦克风设备用的新型话筒,其拾音器和pcb板是固定在一起的,使得话筒的安装及拆卸方便,也使得拾音器的抗震效果好,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麦克风设备用的新型话筒,包括pcb板、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第一拾音器以及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第二拾音器,其中所述第一拾音器和第二拾音器的极性相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杆体,呈方形体状,其中所述杆体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呈方形体状的第一收容孔,且所述杆体的底端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收容孔的底盘,且所述杆体的顶端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收容孔的头盖;网纱棉层,呈方形体状,设置在所述杆体的第一收容孔内,其中所述网纱棉层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呈方形体状的第二收容孔;其中,所述pcb板呈长条矩形状,所述pcb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孔内,所述pcb板的顶部设有第一卡置凹槽,所述第一拾音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卡置凹槽中,所述pcb板的底部设有第二卡置凹槽,所述第二拾音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卡置凹槽中。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置凹槽呈矩形状,所述第一拾音器呈圆柱状,且所述第一拾音器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卡置凹槽的长度。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置凹槽呈矩形状,所述第二拾音器呈圆柱状,且所述第二拾音器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二卡置凹槽的长度。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拾音器和所述pcb板的第一卡置凹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硅胶条,所述第二拾音器和所述pcb板的第二卡置凹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硅胶条,其中所述第二卡置凹槽设置在所述pcb板的底部的中心处,且所述第二卡置凹槽呈封闭状。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收容孔的顶端内还设有卡置体,所述卡置体设有呈圆环状的卡槽,所述pcb板的顶端卡置在所述卡槽内。
10.进一步的,所述pcb板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收容孔的宽度。
11.进一步的,所述pcb板的中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挖槽和第二挖槽。
12.进一步的,所述头盖中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细孔,所述杆体的四侧面沿杆体的长度方向均设有多个第二细孔。
13.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第一细孔为77个圆孔,所述多个第二细孔为285个圆孔或323个圆孔。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公开麦克风设备用的新型话筒包括:pcb板;与pcb板电连接的第一拾音器;与pcb板电连接的第二拾音器,其中第一拾音器和第二拾音器的极性相反;杆体,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呈方形体状的第一收容孔;网纱棉层,设置在杆体的第一收容孔内,网纱棉层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呈方形体状的第二收容孔;其中,pcb板呈长条状,pcb板设置在第二收容孔内,pcb板的顶部设有第一卡置凹槽,第一拾音器设置在第一卡置凹槽中,pcb板的底部设有第二卡置凹槽,第二拾音器设置在第二卡置凹槽中。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麦克风设备用的新型话筒的拾音器和pcb板是固定在一起的,使得话筒的安装及拆卸方便,也使得拾音器的抗震效果好,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麦克风设备用的新型话筒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图1中新型话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图1中新型话筒的pcb板的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18.请参阅图1
‑
3,该麦克风设备用的新型话筒包括杆体10、网纱棉层、pcb板11、与pcb板11电连接的第一拾音器12以及与pcb板11电连接的第二拾音器13。
1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拾音器12和第二拾音器13的极性相反。进一步的,第一拾音器12的语音接收方向与第二拾音器13的语音接收方向相反,即第一拾音器12和第二拾音器13设置在pcb板11时,第一拾音器12的语音接收方向与第二拾音器13的语音接收方向相反。
20.应理解,第一拾音器12与第二拾音器13的语音接收方向是沿杆体10的长度方向的。
21.值得注意的是,由于pcb板11上固定了两只语音接收方向相反同时极性也相反的拾音器,当反射声波从拾音器的正轴方向入射(如杆体10的顶部进入)时,这两个拾音器同时收到声音,由于两个拾音器的位置是一正一反,极性也相反,此时两只拾音器产生的信号是同相信号,所以正轴方向入射的反射声波互相叠加,所以输出信号得到提升(相对于一个拾音器工作),而当声波从杆体10的侧面入射时两个拾音器同时收到声音时,由于声波的入射相位角是相同的所以拾音器产生了相同的信号,但是由于两只拾音器是反极性的,所以两个信号是大小相等而极性相反180的,此时话筒输出的信号由这两个信号反相互相抵消,所以输出信号自动衰减,另外,拾音器都是现有技术产品,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原理。
22.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pcb板11、第一拾音器12和第二拾音器13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实现,在此不一一赘述其原理。
23.杆体10呈方形体状,其中杆体10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呈方形体状的第一收容孔
101。应理解,杆体10的两端是不密封的。
24.优选地,杆体10的底端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密封第一收容孔101的底盘102,且杆体10的顶端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密封第一收容孔101的头盖103。
25.网纱棉层呈方形体状,其中网纱棉层设置在杆体10的第一收容孔101内,且网纱棉层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呈方形体状的第二收容孔。应理解,网纱棉层是紧密设置在第一收容孔101内的,即网纱棉层的长度和宽度均等于第一收容孔101的长度和宽度。
26.pcb板11呈长条矩形状,其中pcb板11设置在第二收容孔内。应理解,pcb板11也是偏平状的。
27.优选地,pcb板11的宽度等于第二收容孔的宽度,使得pcb板11能够稳定收容在第二收容孔内。
28.在本实施例中,pcb板11的顶部设有第一卡置凹槽111,第一拾音器12设置在第一卡置凹槽111中,进一步的,pcb板11的底部设有第二卡置凹槽112,第二拾音器13设置在第二卡置凹槽112中。
29.应理解,网纱棉层具有缓冲抗震效果,因此能够对pcb板11起到缓冲及抗震的效果,而又由于第一拾音器12和第二拾音器13设置在pcb板11上,也就是说,第一拾音器12、第二拾音器13和pcb板11一体连接,无需额外导线连接,这样能够使得拾音器的抗震效果好,同时也使得话筒的安装及拆卸方便。
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置凹槽111呈矩形状,第一拾音器12呈圆柱状,且第一拾音器12的外径等于第一卡置凹槽111的长度。应理解,由于第一拾音器12的外径等于第一卡置凹槽111的长度,因此第一拾音器12能够稳定卡置在第一卡置凹槽111中,使得第一拾音器12能够固定设置在pcb板11的顶端。
31.优选地,第一拾音器12和pcb板11的第一卡置凹槽11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硅胶条,以进一步加大缓冲抗震效果。应理解,第一硅胶条实际为胶水条,以将第一拾音器12固定在pcb板11的第一卡置凹槽111内。
3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置凹槽112呈矩形状,第二拾音器13呈圆柱状,且第二拾音器13的外径等于第二卡置凹槽112的长度。应理解,由于第二拾音器13的外径等于第二卡置凹槽112的长度,因此第二拾音器13能够稳定卡置在第二卡置凹槽112中,使得第二拾音器13能够固定设置在pcb板11的底端。
33.优选地,第二卡置凹槽112设置在pcb板11的底部的中心处,且第二卡置凹槽112呈封闭状。
34.优选地,第二拾音器13和pcb板11的第二卡置凹槽11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硅胶条,以进一步加大缓冲抗震效果。应理解,第二硅胶条实际为胶水条,以将第二拾音器13固定在pcb板11的第二卡置凹槽112内。
35.在本实施例中,pcb板11的中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挖槽113和第二挖槽114,这样能够降低重量。
3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收容孔的顶端内还设有卡置体105,其中卡置体105设有呈圆环状的卡槽,pcb板11的顶端卡置在卡槽内。应理解,pcb板11的顶端分别间隔设置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而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形成pcb板11的第一卡置凹槽111,进一步的,卡槽的外径等于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
刚好插设在卡槽内,以进一步固定pcb板11。
37.在本实施例中,头盖103中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细孔,使得声音可以从头盖103进入杆体10内。优选地,多个第一细孔为77个圆孔,77个圆孔是根据声学理论进行排布的。
38.在本实施例中,杆体10的四侧面沿杆体的长度方向均设有多个第二细孔,使得声音可以从杆体10的四侧面进入杆体10内。优选地,多个第二细孔为285个圆孔或323个圆孔,285个圆孔或323个圆孔是根据声学理论进行排布的。
39.应理解,多个第二细孔设置在杆体10靠近头盖103的一端的。
40.综上,本实施例的pcb板11呈长条矩形状,能够沿着杆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杆体10内,而第一拾音器12和第二拾音器13固定在pcb板11上,使得无需额外设置导线来使第一拾音器12和第二拾音器13与pcb板11连接,可以通过pcb板11将第一拾音器12设置在杆体10的顶端内,使得话筒的安装及拆卸方便,同时,设置有网纱棉层和硅胶条,能够提高拾音器的抗震效果,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6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