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7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用机械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桥墩的浇注一般采用翻模施工及液压爬模浇注两种方式,所谓液压爬模浇注即在桥墩的浇注过程中使用一套液压爬模装置附着于墩柱墙体表面,利用液压系统实现爬模装置的自爬升,利用模板移动支架实现模板的脱模及支模,进而实现墩柱混凝土的逐层浇注,当浇注完一层后,需要将导轨从已浇注成型的混凝土中拔出后,再人工重新安装至另一层,才能利用液压系统实现爬模装置自爬升,再往上浇注,直至桥墩浇注完成为止。现有的爬模机在爬模后需要对墙体进行灌装处理,在少量灌装过程中均采用地面提拉物料的方式,不仅操作繁琐,运输量少,而且工作效率较低,且灌装时极为不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下料装置,解决现有的爬模设备灌装过程中不仅操作繁琐运输量少,而且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混凝土下料装置,包括固定槽、螺杆、载料台、下料装置及给料机构,所述固定槽通过膨胀螺钉固定设置于墙体上,且固定槽上设置有螺杆,螺杆上设置有载料台;所述载料台上部设置有给料装置,且给料装置通过管道与下料装置相连接,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固定板块、第二螺杆、滑动台、下料槽及下料板,固定板块通过膨胀螺钉固定设置于墙体的上部,且固定板块上部设置有第二螺杆及与第二螺杆相连接的滑动台,滑动台上部设置有下料槽,下料槽一端设置有出料板及与出料板相连接的下料板。
6.进一步,所述下料槽为上部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下料槽下部通过固定耳与滑动台上的转轴转动连接。
7.进一步,所述滑动台两端通过滑块与固定板块侧部的滑槽滑动连接,滑动台中部通过螺母与第二螺杆相连接。
8.进一步,所述下料板通过插接条与出料板相连接。
9.进一步,所述载料台上部设置有给料装置,所述给料装置包括固定架、搅料箱、密封盖、导料箱及导料槽,所述固定架设置于载料台的一端,且固定架上设置有搅料箱,搅料箱上部设置有密封盖及与密封盖相连接的导料槽,所述导料槽对称设置于导料箱外壁上;所述搅料箱下部设置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上设置有导料管。
10.进一步,所述导料箱为两端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导料箱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矩形开口,矩形开口处均设置有导料槽;搅料箱内部设置有若干导料辊,且导料辊与驱动箱相连接;载料台通过外壁上的螺母与第一螺杆相连接,且载料台底部设置有连杆。
11.进一步,所述载料台上部设置有防护栏。
12.进一步,所述下料槽侧部设置有把手。
13.进一步,所述固定板块侧部设置有导线槽。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在载料台上部设置有独立的给料机构,能够通过导料箱及导料槽,将物料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所需的物料,可以在载料台上直接进行混料,便于少量灌溉用,无需人工在从地面进行提升物料,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16.2、在墙体上部设置有固定板块,通过膨胀螺钉固定设置于墙体的顶部,且固定板块上部设置的滑动台能够在第二螺杆上滑动,便于驱动滑动台上部的下料槽,能够将搅料箱内的物料转运至器内部,并通过下料槽及下料板进行下料,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17.3、在下料槽能够在滑动台上翻转移动,便于操作人员进行下料及导料,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18.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料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给料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

墙体、2

固定槽、3

载料台、4

防护栏、5

导料箱、7

搅料箱、8

连杆、9

螺母、10

第一螺杆、11

密封盖、14

驱动箱、20

固定板块、21

第二螺杆、22

滑动台、23

下料槽、24

转轴、25

滑槽、26

下料板、27

出料板、28

把手、29

导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实施例1:
26.图1

图4示出了一种混凝土下料装置,包括固定槽2、螺杆10、载料台3、下料装置及给料机构,所述固定槽2通过膨胀螺钉固定设置于墙体1上,且固定槽2上设置有螺杆10,螺杆10上设置有载料台3;所述载料台3上部设置有给料装置,且给料装置通过管道与下料装置相连接,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固定板块20、第二螺杆21、滑动台22、下料槽23及下料板26,固定板块20通过膨胀螺钉固定设置于墙体1的上部,且固定板块20上部设置有第二螺杆21及与第二螺杆21相连接的滑动台22,滑动台22上部设置有下料槽23,下料槽23一端设置有出料板27及与出料板27相连接的下料板26;
27.上述方案中,在墙体1上部设置有固定板块20,通过膨胀螺钉固定设置于墙体1的顶部,且固定板块20上部设置的滑动台22能够在第二螺杆21上滑动,便于驱动滑动台22上部的下料槽23,能够将搅料箱内的物料转运至器内部,并通过下料槽23及下料板26进行下料,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28.实施例2:
29.本实施例是在现有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下料槽23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下料槽23为上部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下料槽23下部通过固定耳与滑动台22上的转轴24转动连接;在下料槽23能够在滑动台22上翻转移动,便于操作人员进行下料及导料,提高设备的
实用性。
30.实施例3:
31.本实施例是在现有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滑动台22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滑动台22两端通过滑块与固定板块20侧部的滑槽25滑动连接,滑动台22中部通过螺母与第二螺杆21相连接;下料板26通过插接条与出料板27相连接;滑动台22通过侧部的驱动电机及第二螺杆21的驱动下进行驱动,且下料槽23上设置有出料板27及与出料板27插接的下料板26,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加长,便于使用。
32.实施例4:
33.本实施例是在现有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载料台3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载料台3上部设置有给料装置,所述给料装置包括固定架、搅料箱7、密封盖11、导料箱5及导料槽,所述固定架设置于载料台3的一端,且固定架13上设置有搅料箱7,搅料箱7上部设置有密封盖11及与密封盖11相连接的导料槽,所述导料槽对称设置于导料箱5外壁上;所述搅料箱7下部设置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上设置有导料管;在载料台3上部设置有独立的给料机构,能够通过导料箱5及导料槽,将物料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所需的物料,可以在载料台5上直接进行混料,便于少量灌溉用,无需人工在从地面进行提升物料,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34.实施例5:
35.本实施例是在现有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导料箱5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导料箱5为两端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导料箱5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矩形开口,矩形开口处均设置有导料槽;搅料箱7内部设置有若干导料辊,且导料辊与驱动箱14相连接;载料台3通过外壁上的螺母9与第一螺杆10相连接,且载料台3底部设置有连杆8;载料台3通过第一螺杆10进行升降运输。
36.实施例6:
37.本实施例是在现有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载料台3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载料台3上部设置有防护栏4;下料槽23侧部设置有把手28;下料槽23侧部的把手28,下料槽23不仅能够用于收纳物料,而且通过把手转动,便于下料。
38.实施例7:
39.本实施例是在现有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固定板块20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板块20侧部设置有导线槽29;导线槽29用于收纳控制线路,直接与滑动台22的控制台相连接,便于直接控制使用。
40.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技术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41.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技术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技术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6503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