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研磨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家用研磨机都是采用电机带动的刀片实现豆料、米、辣椒等物料的粉碎,形成粉状结构,便于后期直接使用。由于在研磨过程中,刀片需要高速转动,使用过程较为危险,因而需要在使用完成后立刻停止,但是,现有的研磨机在使用后不能立即停止,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研磨机,其可用于家用磨粉操作,即用即开。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研磨机,包括机体、盖体、开关组件以及刀片组件,机体设有加工腔以及安装腔,所述盖体封盖于所述加工腔的顶端;所述刀片组件可转动的安装于加工腔内;所述开关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电机、电机开关、触控杆以及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电机安装于安装腔内;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刀片组件连接;所述电机开关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触控杆的一端形成为触控端,所述触控杆的另一端形成为受压端;所述受压端由所述安装腔伸出;所述受压端用于在外力作用下朝向电机开关运动,以驱使所述触控端触控所述电机开关,并开启所述电机;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一驱使触控端远离电机开关运动的第一弹性应力。
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的侧壁上设有安装片,安装片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电机开关安装于所述安装片的侧部;所述触控端设有触控部以及限位扣,所述触控部用于在受压端用于在外力作用下朝向电机开关运动后触控所述电机开关;所述限位扣穿接于安装孔内并在所述第一弹性应力的作用下抵接于所述安装片的底端,以防止触控端与安装片脱离。
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片上设有引导孔,所述触控部活动的穿接于所述引导孔内;所述电机开关位于引导孔的下方。
8.进一步地,所述触控杆上设有限位片,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夹持于限位片与安装片之间。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套装于所述触控端外。
10.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开关为触控开关。
11.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上设有按钮腔以及触控按钮,所述触控按钮滑动的安装于所述按钮腔内,所述触控按钮的底端由按钮腔的底端伸出并用于顶压所述受压端。
12.进一步地,所述触控按钮与按钮腔的底壁之间夹持有第二弹性部件。
13.进一步地,所述触控按钮的底端设有顶压柱,所述按钮腔的底端设有穿孔,所述顶压柱活动穿接于所述穿孔内,所述穿孔与所述受压端对应。
14.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在启动时,可手动顶压触控杆的受压端,以驱使触控杆的触控端触动电机开关,电机开关开启可使刀片组件,进行研磨。而在研磨完成之后,手动松开触控杆,第一弹性部件复位可带动触控杆的触控端远离触控开关,电机即可停止,实现即开即停,防止刀片组件继续转动而造成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7.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0、机体;11、安装片;20、盖体;21、按钮腔;22、第二弹性部件;30、触控按钮;41、触控杆;411、限位扣;412、限位片;413、触控部;42、电机;43、电机开关;44、第一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23.如图1-4所示的研磨机,包括机体10、盖体20、开关组件以及刀片组件,在机体10设有加工腔以及安装腔,上述盖体20封盖于加工腔的顶端,而刀片组件可转动的安装于加工腔内,而开关组件安装于安装腔内,开关组件可控制刀片组件的转动或者停止。
24.具体的是,开关组件包括电机42、电机开关43、触控杆41以及第一弹性部件44,将电机42安装于安装腔内,将电机42的转轴与刀片组件连接,电机42的转轴转动可带动刀片组件转动,而电机开关43与电机42电性连接,电机开关43可控制电机42的启停。
25.另外,上述触控杆41的一端形成为触控端,触控杆41的另一端形成为受压端,上述受压端可由安装腔伸出,受压端在外力作用下可受压朝向电机开关43运动,以驱使触控端触控电机开关43,触控端在触控电机开关43后可开启电机42,第一弹性部件44可提供一驱使触控端远离电机开关43运动的第一弹性应力。
26.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研磨机时,可将物料放置在加工腔内,然后将盖体20封盖在加工腔的顶端,此后,人手动顶压上述触控杆41的受压端,受压端受压朝向电机开关43运动,进而带动触控杆41另一端的触控端朝向电机开关43运动,并触控电机开关43,使电机42开启,电机42开启后带动刀片组件转动,刀片组件便可对加工腔内的物料进行加工磨碎。
27.而在研磨完成后,人手可松开受压端,此时,第一弹性部件44可复位提供第一弹性
应力,第一弹性应力可驱使触控端远离触控开关,电机42即可停止,实现即开即停,防止刀片组件继续转动而造成安全隐患。
28.此后,将盖体20打开,将加工腔内的物料倒出即可。
2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刀片组件可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用于磨粉的刀片。
30.进一步地,可在安装腔的侧壁上设有安装片11,在安装片11上设有安装孔,将电机开关43安装于安装片11的侧部。另外,在触控端设有触控部413以及限位扣411,受压端在外力作用下朝向电机开关43运动后,触控部413可触控电机开关43。而装配触控杆41时,触控杆41可穿接在安装腔内,限位扣411可穿接于安装孔内,并在第一弹性应力的作用下抵接于安装片11的底端,以防止触控端与安装片11脱离。
31.在此结构基础上,触控开关以及触控杆41可以是以安装片11为安装基础进行装配,触控端的限位扣411可穿过安装孔,限位扣411在第一弹性部件44复位时,抵接在安装片11的底端,防止触控杆41与安装腔脱离,而触控杆41向下运动时,触控部413可顶压触控开关,限位扣411则在安装孔内活动。
32.进一步地,还可在安装片11上设有引导孔,而触控部413可活动的穿接于引导孔内,上述电机开关43则可位于引导孔的下方。如此,在受压端受力时,触控杆41的触控端向下运动,触控部413可在引导孔内滑动,引导触控部413直接向下运动触控电机开关43,触控位置准确。
33.进一步地,上述触控杆41上设有限位片412,第一弹性部件44可夹持于限位片412与安装片11之间,即在受压端受压时,触控杆41向下运动,限位片412可压缩第一弹性部件44,此后,第一弹性部件44复位,可直接顶压限位片412,使触控杆41的复位过程稳定。
34.进一步地,第一弹性部件44套装于触控端外,防止第一弹性部件44在受压或者复位过程中出现偏移,过程稳定。
35.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电机开关43为触控开关,便于开关,且成本较低,在损坏后可直接更换。
36.进一步地,还可在盖体20上设有按钮腔21以及触控按钮30,触控按钮30滑动的安装于按钮腔21内,而触控按钮30的底端由按钮腔21的底端伸出,并用于顶压受压端。如此,在盖体20封盖在加工腔后,按钮腔21可对应在受压端的上方,此后按压触控按钮30,触控按钮30由按钮腔21的底端伸出并向下伸入机体10的安装腔顶压触控杆41的受压端,一方面可启动开关组件,另一方面触控按钮30的底端由盖体20的底端伸入机体10内,可连接盖体20与机体10,在加工过程中,使盖体20和机体10不分离。
37.进一步地,触控按钮30与按钮腔21的底壁之间夹持有第二弹性部件22,该第二弹性部件22可在松开触控按钮30后及时复位。
38.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弹性部件44以及第二弹性部件22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弹簧来实现。
39.更具体的是,上述触控按钮30的底端设有顶压柱,上述按钮腔21的底端设有穿孔,顶压柱可活动穿接于穿孔内,穿孔与受压端对应,即在触控按钮30受压时,顶压柱可由穿孔底端伸出至安装腔内,顶压受压端,并锁定盖体20和机体10,触控位置准确。
40.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
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650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