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氢溴酸东莨菪碱生产用混合装置,属于药物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氢溴酸东莨菪碱,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微有风化性,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氯仿中极微溶解,在乙醚中不溶。
3.现有技术中在对氢溴酸东莨菪碱进行混合时,都是将原料直接通入至混合装置内,再通过搅拌叶对原料进行混合,由于是集中进行搅拌,各原料之间不能完全的混合,从而对氢溴酸东莨菪碱的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氢溴酸东莨菪碱生产用混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用于氢溴酸东莨菪碱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外壳,外壳下端设有底座,外壳左侧上端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下端与外壳相连通;第一管道左端外侧设有第一进料管道,第一进料管道倾斜设置在第一管道上,第一管道内侧右端设有冷却管道;外壳右侧上端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下端与外壳相连通;第二管道右端外侧设有第二进料管道,第二进料管道倾斜设置在第二管道上,第二管道内侧左端设有冷却管道;外壳内侧底端设有搅拌装置,外壳底端设有出料口;第一管道以及第二管道顶端均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吹扫管道。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冷却管道为弧形冷却管道。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冷却管道的数量为至少2个。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以及搅拌叶,搅拌轴竖直设置在外壳内,搅拌轴上设有至少2个搅拌叶。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搅拌叶为矩形搅拌叶。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第一进料管道与第一管道之间的锐角夹角为30
‑
45
°
。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第二进料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的锐角夹角为30
‑
45
°
。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第一管道与底座之间的锐角夹角为45
‑
60
°
。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第二管道与底座之间的锐角夹角为45
‑
60
°
。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进水管道以及出水管道,进水管道通过冷却管道与出水管道相连。
16.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一种用于氢溴酸东莨菪碱生产用混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管道以及第二管道,使物料均匀的进入至装置内,从而使原料搅拌的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18.图1是一种用于氢溴酸东莨菪碱生产用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底座,2、外壳,3、第一管道,4、第一进料管道,5、冷却管道,6、第二管道,7、第二进料管道,8、出料口,9、密封盖,10、通孔,11、吹扫管道,12、搅拌轴,13、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21.结合附图可见,一种用于氢溴酸东莨菪碱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外壳2,外壳2下端设有底座1,外壳2左侧上端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管道3,第一管道3下端与外壳2相连通;第一管道3左端外侧设有第一进料管道4,第一进料管道4倾斜设置在第一管道3上,第一管道3内侧右端设有冷却管道5;外壳2右侧上端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二管道6,第二管道6下端与外壳2相连通;第二管道6右端外侧设有第二进料管道7,第二进料管道7倾斜设置在第二管道6上,第二管道6内侧左端设有冷却管道5;外壳2内侧底端设有搅拌装置,外壳2底端设有出料口8;第一管道3以及第二管道6顶端均设有密封盖9,密封盖9上设有通孔10,通孔10内设有吹扫管道11。
22.还包括进水管道以及出水管道,进水管道通过冷却管道5与出水管道相连。
23.冷却管道5为弧形冷却管道5。
24.冷却管道5的数量为至少2个。
25.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12以及搅拌叶13,搅拌轴12竖直设置在外壳2内,搅拌轴12上设有至少2个搅拌叶13。
26.搅拌叶13为矩形搅拌叶13。
27.第一进料管道4与第一管道3之间的锐角夹角为30
‑
45
°
。第二进料管道7与第二管道6之间的锐角夹角为30
‑
45
°
。倾斜设置的第一进料管道4以及第二进料管道7,可以使物料快速进入至装置内,有效提高了进料效率。
28.第一管道3与底座1之间的锐角夹角为45
‑
60
°
。第二管道6与底座1之间的锐角夹角为45
‑
60
°
。倾斜设置的第一管道3以及第二管道6,使物料均匀的进入至装置内,从而使原料搅拌的更加均匀。
29.电机通过控制器与混合装置相连。
30.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当对原料进行混合时,将粉末原料通过第一进料管道4送入至装置内,并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管道3均匀的进料;将液体原料通过第二进料管道7送入至装置内,并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管道6均匀的进料,启动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搅拌完毕后,关闭搅拌装置,打开出料口8,将反应后的物料通过出料口8进行出料。
31.当需要对装置内进行降温时,将冷却水从进水管道送入至冷却管道5内,通过冷却
管道5对混合装置内进行降温,对混合装置内的温度进行调节。
32.当需要对混合装置进行清理时,通过吹扫管道11向装置内通入气体,并对第一管道3、第二管道6内侧壁上残留的物料进行吹料,吹料完毕后,将残留的物料通过出料口8排出装置外,即可完成对混合装置的清理。
33.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氢溴酸东莨菪碱生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外壳,外壳下端设有底座,外壳左侧上端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下端与外壳相连通;第一管道左端外侧设有第一进料管道,第一进料管道倾斜设置在第一管道上,第一管道内侧右端设有冷却管道;外壳右侧上端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下端与外壳相连通;第二管道右端外侧设有第二进料管道,第二进料管道倾斜设置在第二管道上,第二管道内侧左端设有冷却管道;外壳内侧底端设有搅拌装置,外壳底端设有出料口;第一管道以及第二管道顶端均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吹扫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氢溴酸东莨菪碱生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管道为弧形冷却管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氢溴酸东莨菪碱生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管道的数量为至少2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氢溴酸东莨菪碱生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以及搅拌叶,搅拌轴竖直设置在外壳内,搅拌轴上设有至少2个搅拌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氢溴酸东莨菪碱生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叶为矩形搅拌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氢溴酸东莨菪碱生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进料管道与第一管道之间的锐角夹角为30
‑
45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氢溴酸东莨菪碱生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进料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的锐角夹角为30
‑
45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氢溴酸东莨菪碱生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管道与底座之间的锐角夹角为45
‑
60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氢溴酸东莨菪碱生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管道与底座之间的锐角夹角为45
‑
60
°
。10.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氢溴酸东莨菪碱生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管道以及出水管道,进水管道通过冷却管道与出水管道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氢溴酸东莨菪碱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外壳,外壳下端设有底座,外壳左侧上端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下端与外壳相连通;第一管道左端外侧设有第一进料管道,第一进料管道倾斜设置在第一管道上,第一管道内侧右端设有冷却管道;外壳右侧上端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下端与外壳相连通;第二管道右端外侧设有第二进料管道,第二进料管道倾斜设置在第二管道上,外壳内侧底端设有搅拌装置,外壳底端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管道以及第二管道,使物料均匀的进入至装置内,从而使原料搅拌的更加均匀。从而使原料搅拌的更加均匀。从而使原料搅拌的更加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安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3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650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