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热水杯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8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热水杯。


背景技术:

2.杯子是一种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不论工作学习还是户外运动,杯子都是不可缺少的物品。现在的杯子种类繁多,结构多样,通常的杯子具有一个开口,材质可以是玻璃、陶瓷、塑料、金属等,通常可以用来装水、果汁、咖啡、酒等不同类型的饮品。杯子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保温杯,酒杯,运动水壶等,保温杯通常采用双层座体,有利于保持所装液体的温度,通常两层座体之间抽过真空的保温杯保温效果更佳,但是大部分保温杯仅能够对所装饮品进行保温,并不能加热,在没有开水机、电热水壶等其它设备的条件下无法让使用者喝到热水,设计一款能够自加热的保温杯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3.申请号为201920153681.3公开了专利名称为电热水杯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杯体,杯体的底部设有排气孔;泄压组件,连接在杯体的底部,泄压组件的密封端设置成第一状态下密封排气孔,第二状态下解除对排气孔的密封;加热杯盖,盖合在杯体的杯口处,加热杯盖的加热端设置成加热杯体内的液体;触动件,可拆卸连接在泄压组件上,其中,触动件设置成在第一状态下与泄压组件的锁紧端连接,以驱使泄压组件的密封端密封排气孔,在第二状态下脱离泄压组件的锁紧端并连接在加热杯盖上,以触发加热杯盖的电源开关,具有设计合理,安全性高的特点,但仍存在一下问题:(1)只能将水烧开,无法将水温维持在适合饮用的范围内;(2)只能使用外接电源加热,电源线所占空间较大,便携性较差,且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无法对杯中液体进行加热;(3)加热时杯体需要倒置,使用方法繁琐,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热水杯,通过在储水腔底部设置加热装置,使热水杯能够在正放的情况下加热所盛液体,通过在底部设置电池仓,使热水杯可以在无线状态下工作。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6.一种便携式热水杯,包括:
7.杯体结构,包括外杯体、和固定于外杯体内的内杯体,所述内杯体上部设有用于盛装液体的储水腔;
8.盖体结构,与所述外杯体可拆卸连接;
9.底座结构,设置于内杯体下部,包括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两端分别与所述内杯体和第二座体连接,所述第一座体上设有可对所述储水腔加热的发热片,所述第二座体内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安装有可为所述发热片供电的电池。
10.优选的,所述发热片与所述第二座体之间安装有隔热结构,所述隔热结构边缘与底座结构内壁贴合。
11.优选的,所述发热片位于所述第一座体顶部与所述储水腔之间,与所述储水腔底部接触,所述发热片与所述电池仓内的电池电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发热片中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感温探头,所述感温探头与所述储水腔底部接触。
13.优选的,所述电池仓设置于第二座体中部,所述电池安装于电池仓内部,所述电池仓底部和/或侧部设置有防震结构。
14.优选的,所述底座结构还包括充电机构和交互机构,所述第二座体的电池仓两侧设有第一安装基座与第二安装基座,所述第一安装基座包括侧板和底部支撑架,所述充电机构与所述第一安装基座可拆卸连接,所述交互机构与所述第二安装基座可拆卸连接。
15.优选的,所述电池仓下方设有电池更换通道,所述电池更换通道包括将所述电池限定在通道中部位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两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基座和第二安装基座。
16.优选的,所述第二座体下方可拆卸连接有底盖结构,所述底盖结构位于所述电池更换通道的下端,通过紧固件与第二座体连接。
17.优选的,所述外杯体与所述底座结构通过设置于第二座体下部四周的卡扣结构连接,所述底座结构与所述外杯体的连接区域设有密封结构。
18.优选的,所述盖体结构上设有提手,所述盖体结构的内部设置有可储存提手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外端设有可对所述提手限位的限位件。
19.本实用新型取得如下的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热水杯,设有外杯体和内杯体,在内杯体上部设置储水腔,能够对所盛装液体进行保温,通过在杯体下部的底座结构设置加热片,可对所盛液体进行加热,由于加热片位于储水腔的下部,使得热水杯可以在杯体正放的情况下加热,无需在加热过程中将杯体倒置,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安全性相对现有技术更高。通过在底座设置电池仓,可以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使用电池对储水腔内的液体加热,使热水杯在外出携带时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加热,同时,由于使用电池作为电源,无需专门配置电源线,增强了热水杯的便携性。通过在发热片和第二座体之间设置隔热结构,可以使第二座体内的电池仓在电热杯加热过程中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使电池正常工作,提高安全性。
21.(2)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热水杯,在发热中部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感温探头,感温探头和储水腔底部接触,可以检测储水腔内的水温,当水温达到设定值后通过控制模块使加热片停止加热,也能够避免无水干烧的情况,使便携式热水杯更加安全节能。
22.(3)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热水杯,在盖体结构上设有提手,平时提手收纳在盖体结构内部的收纳腔中,使杯盖形状简洁美观,当需要使用提手时,可将提手从收纳腔中拉出,使热水杯方便手提或挂在背包、自行车把手等位置,携带非常方便。
2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热水杯实施例的整体剖视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热水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实施例的爆炸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座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实施例的剖视图;
31.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安装基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安装基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0为本实用新型交互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更换通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2为本实用新型底盖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3为本实用新型底盖结构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38.图1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39.图15为本实用新型外杯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6为本实用新型盖体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7为本实用新型提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5.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6.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
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7.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48.如图1至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热水杯,包括杯体结构1,盖体结构2和底座结构3,杯体结构包括外杯体11和内杯体12,内杯体12上部设有用于盛装液体的储水腔121,可盛装茶水、饮料等液体,优选外杯体11和内杯体12之间抽真空以增强杯体的保温性能,杯体结构的材料可以是玻璃、不锈钢、塑料、硅胶等材料,玻璃和塑料保温效果较强,但是玻璃易碎,塑料耐热和耐磨性能较差;硅胶保温性能较强且防滑,但较为柔软;不锈钢物理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都较强,优选采用不锈钢作为杯体结构的主要材料,硅胶可作为外杯体11外部的防滑层。盖体结构2与外杯体 11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盖体结构2与外杯体11间可采用螺纹配合,也可采用卡扣件连接,盖体结构2与外杯体11的连接区域设有密封圈,起到防水保温的作用。底座结构3设置于内杯体12下部,包括第一座体31和第二座体32,第一座体31的两端分别与内杯体12和第二座体32连接,第一座体31上设有可对储水腔121加热的发热片 4,可在杯体正立的情况下对储水腔内的液体加热,无需倒置杯体,使用安全便捷,降低了加热过程中使用者被热水或蒸汽烫伤的风险。第二座体32内设有电池仓321,电池仓321内安装有可为发热片4 供电的电池5,使热水杯能够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对储水腔121 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增强了热水杯的便携性,由于采用电池5为发热片4供电,节省了现有技术中电源线所占用的空间,使热水杯体积较小,进一步提高了便携性。
49.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发热片4与第二座体 32之间安装有隔热结构6,由于发热片4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高温,且在座体结构内部空间狭小难以散热,在发热片4与第二座体32之间设置隔热结构6非常有必要,隔热结构6不仅能够保护安装于电池仓321内的电池5不受高温影响,能够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工作,而且能够保护安装于第二座体32中的其它电子元件不在高温环境下损坏。隔热结构6的边缘与底座结构3的内壁贴合,使得隔热效果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延长第二座体中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隔热结构6由上层的隔热棉和下层的隔热铝片构成,耐高温且隔热效果良好,是理想的隔热材料。
50.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发热片4位于第一座体31的顶部与储水腔121之间,与储水腔121的底部接触,在加热过程中,发热片4将电池5提供的电能转化为热能,对储水腔 121的底部加热,从而使储水腔121内盛装的液体温度升高,实现在不翻转杯体的前提下对杯中的液体加热,加热过程中所产生的蒸汽可通过直接拧开杯盖或通过杯盖上的泄压装置排出,使加热过程的操作简化,也更符合日常使用的习惯,泄压装置的构造应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如图4所示,发热片4的边缘不与第一座体31接触,在发热片4和第一座体31间存在一段间隙,可以使发热片所产生的热量不会通过第一座体31传导至
外杯体11,使热水杯在加热过程中使用者握持外杯体时手部不会被发热片4产生的高温烫伤,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底座结构3由塑料材质构成,发热片4的直径略小于底座结构3的直径,能够在加热过程中避免底座结构3受热变形,增强了安全性。发热片4和隔热结构6的中部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感温探头7,感温探头7与储水腔121底部接触。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感温探头7与发热片4之间设置有环形间隙,能够保证感温探头7测得的温度是储水腔121的真实温度,不受发热片4的温度影响,使测温更加精确。
51.如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电池仓321设置于第二座体32的中部,电池5安装于电池仓321的内部,具体的,电池仓包括第一侧壁3211、第二侧壁3212、第三侧壁3213和第四侧壁3214,其中第一侧壁3211和第二侧壁3212呈相对设置,第二侧壁3212和第三侧壁3213的两端连接于第一侧壁3211和第二侧壁 3212,形成近似于长方体形状的电池收纳空间,第一侧壁3211和第二侧壁3212将电池5夹紧固定于电池收纳空间中,使电池5不会在电池收纳空间内横向晃动,第三侧壁3213和第四侧壁3214上设有开口,为电子元件的安装预留了空间。电池仓321的底部设有防震结构 3215,具体的,防震结构3215为橡胶、海绵、气垫等材料构成的柔性阻拦件,可对电池5在纵向方向的震动加以限制,在日常生活中或加热杯意外摔落时减轻电池5与电池收纳空间底部的磕碰,降低电池 5因撞击而受损或爆炸的风险,保证了电热杯的安全性,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防震结构可同时设置于电池仓321的底部和侧壁上,减轻电池5与电池仓侧壁和底部的碰撞,进一步增强了电热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和突发意外情况下的安全性。
52.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底座结构3还包括充电机构33和交互机构34,充电机构33能够通过外接的电源线对电池仓321中的电池5充电,交互机构34可以实现使用者通过按键对电热杯的工作加以控制。第二座体32的电池仓321两侧设有第一安装基座331和第二安装基座332,如图7所示,第一安装基座331包括第一侧板3311、第二侧板3312和底部支撑架3313,第一侧板3311 和第二侧板3312呈相对设置,充电机构33与第一安装基座331可拆卸连接,第一侧板3311和第二侧板3312对充电机构33进行横向限位,底部支撑架3313对充电机构33进行纵向限位,便于充电机构 33的安装与拆卸,无需螺丝等紧固件。优选充电机构33为usb充电机构,包括usb桥架333、usb接口334、外盖结构332,使充电机构不仅能够使用常规的插座充电,也可通过电脑上的usb接口进行充电,方便商务办公使用。外盖结构332覆盖于usb桥架333的外侧,可防止外界水分或灰尘侵入usb接口内。外盖结构332的内侧连接有限位销3321,限位销3321的末端设置有限位件,usb桥架 333上的usb接口334下方设有限位孔335,限位销3321插入限位孔335中可实现对外盖结构332的限位,当电热杯需要充电时,外盖结构332从usb桥架333外侧拔出,露出usb接口334,此时通过限位销3321和限位孔335可使打开状态下的外盖结构332依然与 usb桥架相连,使外盖结构332不易在充电过程中遗失,增强了可靠性。在usb桥架333的顶部还设有锁止件3331,锁止件3331呈楔形,能够使usb桥架在受到外界压力时不被压入底座结构3内。
53.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电池仓 321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安装基座332,第二安装基座332与交互机构34可拆卸连接,第二安装基座332由第三侧板3321、第四侧板3322 和按钮槽3323构成,交互机构34包括按钮件341和安装腔342,安装腔342两侧分别与第三侧板3321和第四侧板3322连接,按钮键341下方抵靠于按钮槽3323,按钮件341可发光,根据电热杯的不同工作状态显示不同的颜色,安装腔342内设有蜂鸣器,蜂
鸣器可根据电热杯的不同工作状态发出不同频率的提示音。此外,安装腔342内还设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可根据感温探头7测得的储水腔121内的温度干预发热片4的工作,当储水腔121内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发热片4停止工作,起到节能的作用,同时能够将热水杯内的水温始终保持在预设的温度,优选预设温度为45摄氏度,方便使用者随时能喝到不烫口的热水。
54.如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电池仓321下方设有电池更换通道35,电池更换通道35包括将电池5限定在通道中部的第一挡板351和第二挡板352,第一挡板351和第二挡板352的两端连接于第一安装基座331和第二安装基座332,方便了电池5的检修与更换。电池5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一挡板351与第二挡板352之间的间距与电池5的横截面边长相等,在圆形的底座结构3内壁设有第一限位块353,第二限位块354,第三限位块355和第四限位块356,能够使横截面为矩形的电池5在更换过程中不会在电池更换通道35 内产生前后与左右方向的位移,电极的位置更容易对齐预定好的位置,电池更换通道35能够在不拆除底座结构中其余零部件的情况下对电池5进行检修与更换,使电池5在检修、安装与拆卸过程中的工作量显著降低。
55.如图12和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座体32 下方设置有底盖结构36,底盖结构36与第二座体32间可拆卸连接。底盖结构36位于电池更换通道35的下端,底盖结构36的顶部同时也是电池更换通道的底部,能够将电池5封闭于电池仓321中,使之不会掉落。底盖结构36通过紧固件361与第二座体32连接,具体的,紧固件361可以是螺栓结构或卡扣结构。底盖结构36的底部设有防滑垫362,使热水杯在立于水平面上时底部防滑。
56.如图14和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外杯体11与底座结构3通过设置于第二座体32下部四周的卡扣结构322连接,具体的,外杯体11的底部内侧设有安装环111,外杯体11通过安装环111与第二座体32下部四周的卡扣结构322卡合,能够将外杯体 11安装于底座结构3上。底座结构3与外杯体的连接区域设有密封结构323,能够防止外界的水分或灰尘进入杯体内。
57.如图16和图17所示,盖体结构2上设有提手21,提手由抽拉件211和本体212构成,能够方便使用者手提加热杯,或将加热杯悬挂于背包或自行车挂扣等位置,增强了加热杯的便携性,盖体结构2 的内部设置有可储存提手21的收纳腔22,不使用时,提手21的本体212收纳于收纳腔22内部,仅在盖体结构2的外表面露出抽拉件 211,此时提手21不占用盖体结构2外部的空间,使盖体结构简洁美观,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提手21时,仅需要握住抽拉件211向外拉扯就可以将提手21拉出收纳腔22,操作非常简便和人性化。收纳腔22 外端设有可对提手21限位的限位件221,能够使提手21拉出时依然与盖体结构相连,并能够在悬挂或手提时承载整个电热杯的重量。
5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59.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6501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