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滑功能的无纺布面料。
背景技术:
2.无纺布由包括化学纤维和植物纤维等在以水或空气作为悬浮介质的条件下在湿法或干法抄纸机上制成,虽为布而不经纺织故称其为无纺布,无纺布在卫生吸收材料、医药用、交通工具用、制鞋用纺织材料上的应用及其广泛,无纺布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优点是不产生纤维屑,强韧、耐用、丝般柔软,而且还有棉质的感觉,它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等特点。
3.但是,传统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
4.常规的无纺布性能较单一,寿命较短、防滑性能差,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不具有防滑作用,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功能的无纺布面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芯层,所述芯层包括无纺布基层、抗拉层、第一抗菌层和绵柔层,所述无纺布基层底部设置有抗拉层,所述抗拉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抗菌层,所述第一抗菌层的底部设置有绵柔层;凸块,所述无纺布基层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凸块;通孔,所述芯层的内部并位于凸块之间均开设有通孔;第二抗菌层,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抗菌层。
7.其中,所述第二抗菌层包括包缠纤维层、金属丝和银离子纤维,所述包缠纤维层的内部设置有金属丝,所述包缠纤维层的内壁与金属丝周向外壁之间设置有若干银离子纤维。
8.其中,所述银离子纤维螺旋缠绕在金属丝的表面,并且所述包缠纤维层采用长绒毛纤维制成。
9.其中,所述无纺布基层的顶部表面和凸块的表面均设置有耐污层,并且所述耐污层为陶瓷纳米涂层。
10.其中,所述抗拉层采用腈纶纤维和氨纶纤维制成。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通过设置抗拉层,从而使得抗拉层能够增强该无纺布的整体强度,能够对拉力进行分摊,从而增强无纺布本身的整体强度,通孔可以增加该无纺布的散热效果,可以提高该无纺布使用时的舒适性,通过第一抗菌层和第二抗菌层可以进行杀菌除臭,提高该无纺布的抗菌性能,绵柔层可以提高触摸时的手感,通过凸块可以增加防滑性能,提高该无纺布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抗菌层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芯层;11、耐污层;12、无纺布基层;13、抗拉层;14、第一抗菌层;15、绵柔层;2、凸块;3、通孔;4、第二抗菌层;41、包缠纤维层;42、金属丝;43、银离子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请参阅图1
‑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芯层1,所述芯层1包括无纺布基层12、抗拉层13、第一抗菌层14和绵柔层15,所述无纺布基层12底部设置有抗拉层13,所述抗拉层1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抗菌层14,所述第一抗菌层14的底部设置有绵柔层15;凸块2,所述无纺布基层12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凸块2;通孔3,所述芯层1的内部并位于凸块2之间均开设有通孔3;第二抗菌层4,所述通孔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抗菌层4。
18.其中,所述第二抗菌层4包括包缠纤维层41、金属丝42和银离子纤维43,所述包缠纤维层41的内部设置有金属丝42,所述包缠纤维层41的内壁与金属丝42周向外壁之间设置有若干银离子纤维43,通过金属丝42可以防静电,进一步提高该无纺布使用效果,银离子纤维43可以实现抗菌除臭的效果。
19.其中,所述银离子纤维43螺旋缠绕在金属丝42的表面,并且所述包缠纤维层41采用长绒毛纤维制成,增加金属丝42包裹,提高该无纺布的柔软性。
20.其中,所述无纺布基层12的顶部表面和凸块2的表面均设置有耐污层11,并且所述耐污层11为陶瓷纳米涂层,使得该无纺布不易沾染油渍以及污水,能够保证本无纺布表面整洁。
21.其中,所述抗拉层13采用腈纶纤维和氨纶纤维制成,提高该无纺布的强度。
22.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设置抗拉层13,从而使得抗拉层13能够增强该无纺布的整体强度,能够对拉力进行分摊,从而增强无纺布本身的整体强度,通孔3可以增加该无纺布的散热效果,可以提高该无纺布使用时的舒适性,通过第一抗菌层14和第二抗菌层4可以进行杀菌除臭,提高该无纺布的抗菌性能,绵柔层15可以提高触摸时的手感,通过凸块2可以增加防滑性能,提高该无纺布的使用效果。
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滑功能的无纺布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芯层(1),所述芯层(1)包括无纺布基层(12)、抗拉层(13)、第一抗菌层(14)和绵柔层(15),所述无纺布基层(12)底部设置有抗拉层(13),所述抗拉层(1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抗菌层(14),所述第一抗菌层(14)的底部设置有绵柔层(15);凸块(2),所述无纺布基层(12)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凸块(2);通孔(3),所述芯层(1)的内部并位于凸块(2)之间均开设有通孔(3);第二抗菌层(4),所述通孔(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抗菌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功能的无纺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抗菌层(4)包括包缠纤维层(41)、金属丝(42)和银离子纤维(43),所述包缠纤维层(41)的内部设置有金属丝(42),所述包缠纤维层(41)的内壁与金属丝(42)周向外壁之间设置有若干银离子纤维(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滑功能的无纺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离子纤维(43)螺旋缠绕在金属丝(42)的表面,并且所述包缠纤维层(41)采用长绒毛纤维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功能的无纺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基层(12)的顶部表面和凸块(2)的表面均设置有耐污层(11),并且所述耐污层(11)为陶瓷纳米涂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功能的无纺布面料,包括,芯层,所述芯层包括无纺布基层、抗拉层、第一抗菌层和绵柔层,所述无纺布基层底部设置有抗拉层,所述抗拉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抗菌层,所述第一抗菌层的底部设置有绵柔层;凸块,所述无纺布基层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凸块;通孔,所述芯层的内部并位于凸块之间均开设有通孔;第二抗菌层,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抗菌层,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常规的无纺布性能较单一,寿命较短、防滑性能差,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不具有防滑作用,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问题。需求的问题。需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蒋进生 蒋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海聚力轿车内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3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650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