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过滤流量的大流量中心出水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4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控制过滤流量的大流量中心出水机。


背景技术:

2.机床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刀具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刀具的温度升高,从而损害刀具,尤其是大型工件的粗加工的刀具的进刀量大,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大,热量多,刀具更易受损,不利于加工,因此需要大流量的冷却液为刀具和工件降温,另外粗加工的切屑多,需要大量的冷却液来排出大量的切屑,避免切屑对工件的表面的损伤。
3.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925422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数控加工中心机床的切削液过滤系统,它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水泵;第一水箱内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的下侧边悬空于第一水箱底侧壁的上方;第二隔板的下侧边抵合于第一水箱的底侧壁,第二隔板的上侧边位于第一隔板的上侧边的下方;第一水箱的内腔由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分隔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一水箱的上方设有第一过滤斗,第一过滤斗的底侧壁具有第一网孔区域,第一网孔区域的网孔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二水箱固接于第一水箱的一侧,第二水箱的内腔与第二腔体的连通;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水箱的内腔连通。
4.这种切削液过滤系统的冷却液先经过第一过滤器中的第一滤芯,再经过第二过滤器中的第二滤芯,第一滤芯比第二滤芯过滤的切屑更多,在更换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时,若同时换掉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则浪费切屑较少的第二滤芯;若只更换第一滤芯,则不能较好地掌握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的过滤效果,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控制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中的冷却液的流量的结构,来均分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中的冷却液的流量,使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可同时更换,在避免浪费滤芯的情况下,确保中心出水机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控制过滤流量的大流量中心出水机,采用控制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中的冷却液的流量的结构,来均分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中的冷却液的流量,使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可同时更换,在避免浪费滤芯的同时确保中心出水机的过滤效果。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自动控制过滤流量的大流量中心出水机,包括水箱和连通于所述水箱的顶部的两个过滤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水箱的顶部的涡旋过滤器和分流组件,所述涡旋过滤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分流组件包括分流腔和转动连接于分流腔内的分流导件,所述分流腔连通有进水总管和两个出水支管,所述进水总管与涡旋过滤器的出水口连通,两个所述出水支管分别与两个过滤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分流导件将进水总管的口部隔开为两
个相同大小的口并且将分流腔平均地隔开为两个相同体积的腔,所述两个出水支管分别与两个腔连通,所述分流腔设有驱动分流导件转动的驱动组件。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液从涡旋过滤器的进水口进入中心出水机,经过涡旋过滤器的初步过滤后,进入分流组件,分流组件将冷却液分流,冷却液经过两个过滤器的再一次过滤后,从过滤器的出水口流出,再经过水箱进水口流入水箱。涡旋过滤器将冷却液中较大的杂质过滤掉,例如切屑等,初步过滤冷却液,过滤器再将冷却液中较小的杂质过滤掉,进一步净化冷却液,提高过滤的效率。分流腔内的分流导件将进水总管的口部隔开为两个相同大小的口将从进水总管进入的冷却液平均地分为两部分,分流导件将分流腔平均地隔开为两个相同体积的腔,将两部分等流量的冷却液分别导入两个出水支管,实现两个过滤器的冷却液的流量一致,滤芯中的杂质一样多,在更换滤芯时,可同时更换两个滤芯,不会存在一个滤芯的杂质少一个滤芯多的情况,避免浪费;另外,两个滤芯同时过滤,满足大流量的过滤需求。
9.进一步,所述分流导件与分流腔之间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固定连接于分流导件。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导件上的密封条将进水总管的冷却液全部导入到需要的方向,避免有遗漏在其他方向的冷却液,增加分流组件的密封性,提高过滤效果。
11.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分流导件的转轴和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转轴驱动组件,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分流组件的分流腔的内部。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将分流导件支撑在分流腔的内部,转轴驱动组件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分流导件转动,实现分流导件在分流腔的内部的转动。
13.进一步,所述转轴驱动组件包括与转轴连接的蜗轮蜗杆组件和驱动蜗轮蜗杆组件运动的旋转动力源。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动力源驱动蜗轮蜗杆组件运动,蜗轮蜗杆组件带动转轴转动,实现转轴的转动。另外,蜗轮蜗杆组件具有自锁功能,当旋转动力源停止转动时,蜗轮蜗杆组件停止运动,转轴固定不动,分流导件固定在当前位置不动。当分流导件受到冷却液的流量冲击时,有转动的趋势,由于蜗轮蜗杆组件的自锁,分流导件不会跟随冷却液的冲击而转动,使分流组件分流有效,增加分流组件的分流冷却液的稳定性。
15.进一步,所述转轴与分流组件之间设有密封圈。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与分流组件之间的密封圈将分流组件内部的冷却液密封在分流组件的内部,防止由于冷却液的漏出而导致的浪费,避免污染环境。
17.进一步,所述分流组件的两个出水支管和进水总管的直径均相同。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出水支管和进水总管的直径均相同,进水总管和出水支管的截面面积相同,因为进水总管和出水支管的冷却液的流量相同,所以进水总管和出水支管的内部压强相同,使冷却液从进水总管进入任一出水支管的压强不变,保证冷却液在分流组件中的压强不变,从而减小旋流的产生,减小由于压强的变化而导致的对分流组件的内壁的损伤,提高分流组件的稳定性。
19.进一步,所述分流组件的进水总管的远离出水支管的一端和出水支管的远离进水总管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水管活接头,所述水管活接头与过滤器或涡旋过滤器通过水管连接。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组件的进水总管通过水管活接头与水管连接,水管再与涡旋过滤器连接,分流组件的出水支管通过水管活接头与水管连接,水管再与过滤器连接,仅需旋转水管活接头即可装拆分流组件,装拆方便,使用便捷。
21.进一步,所述分流组件的进水总管和出水支管与水管活接头之间均设有生料带。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分流组件的进水总管和出水支管与水管活接头连接时,螺纹连接处缠绕的生料带填补水管活接头与进水总管和出水支管之间的螺纹连接的缝隙,防止冷却液从缝隙流出,防止污染环境,提高整体的密封性。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分流组件将两个过滤器“并联”,当分流导件位于两个出水支管的端口之间时,实现两个过滤器同时流通等量的冷却液,使两个过滤器的滤芯的过滤效果相同,可同时更换两个滤芯,不会产生浪费滤芯的问题;
25.2.分流组件将两个过滤器“并联”,相比于“串联”的方式,能满足大流量的过滤需求;
26.3.涡旋过滤器将较大的杂质过滤,过滤器再进一步过滤,两次过滤提高过滤效果;
27.4.当冷却液的流量较小时,可转动分流导件,使分流导件挡住一个出水支管的端口,实现进水总管与另一个出水支管之间流通冷却液,只用一个过滤器,适用于小流量的机床,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施例的分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施例的分流组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2.图5为本实施例的转轴驱动组件的剖视图。
33.图中:1、水箱;2、过滤器;3、涡旋过滤器;4、吸水泵;5、分流组件;51、进水总管;52、出水支管;53、分流腔;54、分流导件;55、密封条;6、转轴;7、转轴驱动组件;71、蜗杆;72、蜗轮;73、旋转动力源;74、壳体;8、密封圈;9、水管活接头;10、水箱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36.一种自动控制过滤流量的大流量中心出水机,参见图1,包括水箱1、两个过滤器2、涡旋过滤器3和吸水泵4,涡旋过滤器3采用授权公告号为cn211753104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涡旋式排污前置过滤器。过滤器2、涡旋过滤器3和吸水泵4均固定连接于水箱1的顶部。涡旋过滤器3是一种利用离心沉降原理从悬浮液中分离固体颗粒的设备,可有效地初步将固体颗粒,如切屑等,过滤掉。
37.参见图2,涡旋过滤器3的顶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过滤器2的顶部设有进水口,
过滤器2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水箱1的顶面设有两个水箱进水口10,过滤器2的出水口设置于水箱进水口10的上方。吸水泵4的吸水口设置在水箱1的顶面。
38.参见图1和图3,涡旋过滤器3的出水口连接有分流组件5。分流组件5包括两个出水支管52、一个进水总管51和分流腔53,分流腔53与两个出水支管52和进水总管51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两个出水支管52和进水总管51通过分流腔53相互连通。两个出水支管52和进水总管51的内径均相同。进水总管51的远离分流腔53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外螺纹螺纹连接有水管活接头9,水管活接头9与进水总管51的外螺纹之间缠绕有生料带,水管活接头9螺纹连接有水管,水管的另一端与涡旋过滤器3的出水口连接。两个出水支管52的远离分流腔53的一端均设有外螺纹,外螺纹螺纹连接有水管活接头9,水管活接头9与出水支管52的外螺纹之间缠绕有生料带,水管活接头9螺纹连接有水管,水管的另一端与过滤器2的进水口连接,水管与水管活接头9之间缠绕有生料带。
39.参见图3和图4,分流腔5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分流导件54,分流导件54为长方形,长方形的分流导件54的四个侧边均与分流腔53的内壁贴合,分流导件54的四个侧边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条55,密封条55将分流导件54的四个侧边与分流腔53的内壁之间的缝隙填充。
40.参见图3和图5,分流导件5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6,转轴6的两端均与分流腔53的腔壁转动连接,转轴6的两端均固定有密封圈8,密封圈8将分流腔53与转轴6之间的缝隙填充。
41.参见图5,转轴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杆71,分流腔53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长方体形的壳体74,蜗杆71的两端与壳体74转动连接,蜗杆71啮合有蜗轮72,蜗轮72连接有旋转动力源73,旋转动力源73采用电机,电机的机身固定连接于壳体74的外侧,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蜗轮72的圆心处并与蜗轮72的端面垂直,蜗轮72转动连接于壳体74的内部。
42.参见图3和图5,电机驱动蜗轮72转动,蜗轮72带动蜗杆71转动,蜗杆71带动转轴6转动,转轴6带动分流导件54转动。
43.参见图2和图3,机床使用后的冷却液通过涡旋过滤器3的进水口进入中心出水机,经过涡旋过滤器3后通过涡旋过滤器3的出水口流出,流经水管后通过分流组件5的进水总管51进入分流组件5的分流腔53,当分流导件54转动至两个出水支管52的中间位置时,冷却液被均匀地分为两部分并且分别流入两个出水支管52,并分别进入两个过滤器2中,经过两个过滤器2的冷却液从过滤器2的出水口进入水箱1的进水口;当分流导件54转动至一个出水支管52的端口位置时,将此出水支管52关闭,冷却液从另一个出水支管52流入与之连接的过滤器2中,经过过滤器2的冷却液从过滤器2的出水口进入水箱进水口10,最后进入水箱1的内部,吸水泵4将冷却液从水箱1吸出,供机床使用,依此循环。
4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62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