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理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理条装置。
背景技术:
2.理条是茶叶加工过程中的一项步骤,传统的理条方式是工人手工理条,为了提高理条效率,人们利用理条机来代替工人对茶叶进行理条,理条机是通过电机带动转盘旋转,转盘通过连杆带动槽锅左右晃动,从而对茶叶进行理条,但如果理条机中的槽锅惯性过大,很容易使槽锅与连杆连接处发生断裂,导致槽锅与外壳发生碰撞,最终使槽锅损坏,可现有理条机不具备对槽锅进行防护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理条装置,具备使理条机可以对槽锅进行防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理条机无法对槽锅进行防护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理条装置,包括外壳、安装架、加热板、槽锅、电机、转盘、缓冲弹簧和限位块;
5.所述外壳内部的底部通过导轨与安装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延伸至外壳的外部,所述安装架内部的底部与加热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板的顶部与槽锅的底部活动连接;
6.所述外壳的底部与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外壳的内部并与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顶部通过连杆与安装架的右侧活动连接;
7.所述安装架的左侧与缓冲弹簧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的右侧通过缓冲垫与限位块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左侧和限位块的外侧均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8.所述安装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热橡胶,所述耐热橡胶的内侧与槽锅的表面活动连接。
9.所述安装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隔温板,所述隔温板的底部延伸至安装架的内部并与槽锅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温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10.所述外壳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转盘外部的限位轮,所述限位轮的表面与转盘的表面活动连接。
11.所述外壳内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内侧通过滚珠与安装架的表面活动连接。
12.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地面呈六十度倾斜,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地脚。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转盘和安装架,来带动槽锅左右晃动,同时利用缓冲弹簧和限位块来对安装架进行缓冲限位,避免安装架因为惯性而与外壳发生碰撞,提高了
理条机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耐热橡胶,来对槽锅进行限位,避免理条机在工作时,槽锅与安装架发生碰撞,从而对槽锅造成损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把手,方便工人对槽锅进行更换,并利用隔温板来对槽锅的温度进行阻隔,防止槽锅将热量传递到把手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轮,来对转盘进行限位,避免转盘在旋转时发生偏移或倾斜,从而影响理条机的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辅助板,来对安装架进行防护,避免安装架与外壳发生摩擦,从而对安装架造成磨损,进而缩短安装架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柱和耐磨地脚,来对理条机进行支撑,因为支撑柱是倾斜的,从而效有的对理条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冲击进行抵抗,提高了理条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外壳的正视剖视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外壳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9.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1、安装架2、加热板3、槽锅4、电机5、转盘6、缓冲弹簧7和限位块8;
20.外壳1内部的底部通过导轨与安装架2的底部活动连接,安装架2的顶部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安装架2内部的底部与加热板3的表面固定连接,加热板3的顶部与槽锅4的底部活动连接;
21.外壳1的底部与电机5的顶部固定连接,电机5的输出端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并与转盘6的底部固定连接,转盘6的顶部通过连杆与安装架2的右侧活动连接;
22.安装架2的左侧与缓冲弹簧7的右侧固定连接,安装架2的右侧通过缓冲垫与限位块8的左侧活动连接,缓冲弹簧7的左侧和限位块8的外侧均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
23.参考图3,安装架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热橡胶9,耐热橡胶9的内侧与槽锅4的表面活动连接。
24.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耐热橡胶9,来对槽锅4进行限位,避免理条机在工作时,槽锅4与安装架2发生碰撞,从而对槽锅4造成损伤。
25.参考图2,安装架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隔温板10,隔温板10的底部延伸至安装架2的内部并与槽锅4的顶部固定连接,隔温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1。
26.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把手11,方便工人对槽锅4进行更换,并利用隔温板10来对槽锅4的温度进行阻隔,防止槽锅4将热量传递到把手11上。
27.参考图3,外壳1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转盘6外部的限位轮12,限位轮12的表面与转盘6的表面活动连接。
28.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限位轮12,来对转盘6进行限位,避免转盘6在旋转时发生偏移或倾斜,从而影响理条机的正常工作。
29.参考图3,外壳1内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板13,辅助板13的内侧通过
滚珠与安装架2的表面活动连接。
30.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辅助板13,来对安装架2进行防护,避免安装架2与外壳1发生摩擦,从而对安装架2造成磨损,进而缩短安装架2的使用寿命。
31.参考图2,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4,支撑柱14与地面呈六十度倾斜,支撑柱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地脚15。
32.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支撑柱14和耐磨地脚15,来对理条机进行支撑,因为支撑柱14是倾斜的,从而效有的对理条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冲击进行抵抗,提高了理条机的稳定性。
33.本实用新型额电机5通过输出端带动转盘6旋转,转盘6利用连杆配合旋转来带动安装架2左右移动,安装架2会带动槽锅4左右移动,从而对茶叶进行理条,同时利用缓冲弹簧7来吸收安装架2移动时所产生的惯性,并利用限位块8来对安装架2进行限位,避免安装架2因为惯性将缓冲弹簧7拉伸过长,导致缓冲弹簧7损坏,最终使理条机具备对槽锅4进行防护的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茶叶理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安装架(2)、加热板(3)、槽锅(4)、电机(5)、转盘(6)、缓冲弹簧(7)和限位块(8);所述外壳(1)内部的底部通过导轨与安装架(2)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架(2)的顶部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所述安装架(2)内部的底部与加热板(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板(3)的顶部与槽锅(4)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外壳(1)的底部与电机(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并与转盘(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盘(6)的顶部通过连杆与安装架(2)的右侧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架(2)的左侧与缓冲弹簧(7)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2)的右侧通过缓冲垫与限位块(8)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缓冲弹簧(7)的左侧和限位块(8)的外侧均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理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热橡胶(9),所述耐热橡胶(9)的内侧与槽锅(4)的表面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理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隔温板(10),所述隔温板(10)的底部延伸至安装架(2)的内部并与槽锅(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温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理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转盘(6)外部的限位轮(12),所述限位轮(12)的表面与转盘(6)的表面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叶理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板(13),所述辅助板(13)的内侧通过滚珠与安装架(2)的表面活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叶理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4),所述支撑柱(14)与地面呈六十度倾斜,所述支撑柱(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地脚(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理条装置,包括外壳、安装架、加热板、槽锅、电机、转盘、缓冲弹簧和限位块,所述外壳内部的底部通过导轨与安装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延伸至外壳的外部,所述安装架内部的底部与加热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板的顶部与槽锅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外壳的底部与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外壳的内部并与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转盘的顶部通过连杆与安装架的右侧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转盘和安装架,来带动槽锅左右晃动,同时利用缓冲弹簧和限位块来对安装架进行缓冲限位,避免安装架因为惯性而与外壳发生碰撞,提高了理条机的稳定性。条机的稳定性。条机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启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信阳茶都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8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6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