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类齿轮加工领域,具体是轴类齿轮倒棱工装。
背景技术:
2.轴类齿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中,但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加工起来一直存在很大难度,特别是轴类齿轮齿端毛刺的问题,现行的倒棱机因为定位及加工范围等原因,很难加工长轴类齿轮端面,毛刺经过淬硬后更是很难去除干净,导致装配后噪音增大,运行不稳等诸多问题。
3.目前生产的此类齿轮时采取的措施一般采取手工打磨的方式,效率低且效果不理想,不方便人们的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轴类齿轮倒棱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轴类齿轮倒棱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轴类齿轮倒棱工装,包括轴类齿轮本体,所述轴类齿轮本体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v型块,所述v型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板,所述v型块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与底板螺纹连接,所述底板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竖板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底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一侧延伸至底板的外部并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表面与轴类齿轮本体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压板的内部与横板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带肩螺栓,所述轴类齿轮本体的右侧设置有对刀块。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带肩螺栓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一端延伸至横板的外部,所述第二螺栓的另一端延伸至横板的外部并螺纹连接有螺帽。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的内部均设置有正时螺纹,所述第一螺栓和带肩螺栓的表面设置有与正时螺纹相配合使用的逆时螺纹。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与底板螺纹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竖板的另一侧并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的径向剖面形状为长方形。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中,将轴类齿轮本体放置在v型块上,通过旋转齿形使定位块刚好卡
在一粒齿上,用压板将轴类齿轮本体压紧,并采用带肩螺栓进行锁紧,铣床先与对对刀块进行对刀,然后与定位齿约180
°
方向的齿形部位用盘铣刀开始铣加工,待一齿加工完成后,调整定位块换一齿定位,再进行加工,直至全部倒棱完成,采用本工装定位,能够上铣床加工,按图纸倒棱,保证客户对于倒棱的特殊要求,提高了倒棱的效率,且能够在倒棱时进行逐齿加工,保证了齿倒棱的均匀性与一致性。
12.2、本实用新型中,将通孔开设在带肩螺栓的内部,拧紧第二螺栓和螺帽,能够对带肩螺栓进行锁死,将卡板安装在竖板的两侧,拧紧第三螺栓,能够对竖板进行固定,将推块安装在连接杆的一端,能够方便使用者移动连接杆。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横板的侧视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轴类齿轮本体的侧视示意图。
16.图中:1、轴类齿轮本体;2、v型块;3、底板;4、第一螺纹孔;5、第二螺纹孔;6、第一螺栓;7、竖板;8、连接杆;9、卡杆;10、定位块;11、横板;12、压板;13、第三螺纹孔;14、带肩螺栓;15、通孔;16、第二螺栓;17、螺帽;18、卡板;19、第三螺栓;20、推块;21、对刀块。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轴类齿轮倒棱工装,包括轴类齿轮本体1,轴类齿轮本体1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v型块2,v型块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板3,v型块2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和第二螺纹孔5,第一螺纹孔4和第二螺纹孔5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6,第一螺栓6与底板3螺纹连接,底板3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竖板7,竖板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9,卡杆9的另一端延伸至竖板7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0,底板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板11,横板11的一侧延伸至底板3的外部并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压板12,压板12的表面与轴类齿轮本体1的表面活动连接,压板12的内部与横板11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三螺纹孔13,第三螺纹孔1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带肩螺栓14,轴类齿轮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对刀块21。
19.将轴类齿轮本体1放置在v型块2上,通过旋转齿形使定位块10刚好卡在一粒齿上,用压板12将轴类齿轮本体1压紧,并采用带肩螺栓14进行锁紧,铣床先与对对刀块21进行对刀,然后与定位齿约180
°
方向的齿形部位用盘铣刀开始铣加工,待一齿加工完成后,调整定位块10换一齿定位,再进行加工,直至全部倒棱完成,采用本工装定位,能够上铣床加工,按图纸倒棱,保证客户对于倒棱的特殊要求,提高了倒棱的效率,且能够在倒棱时进行逐齿加工,保证了齿倒棱的均匀性与一致性。
20.在本实施例中,带肩螺栓14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5,通孔1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6,第二螺栓16的一端延伸至横板11的外部,第二螺栓16的另一端延伸至横板11的外
部并螺纹连接有螺帽17。
21.将通孔15开设在带肩螺栓14的内部,拧紧第二螺栓16和螺帽17,能够对带肩螺栓14进行锁死。
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纹孔4、第二螺纹孔5和第三螺纹孔13的内部均设置有正时螺纹,第一螺栓6和带肩螺栓14的表面设置有与正时螺纹相配合使用的逆时螺纹。
23.在本实施例中,竖板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板18,卡板1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19,第三螺栓19与底板3螺纹连接。
24.将卡板18安装在竖板7的两侧,拧紧第三螺栓19,能够对竖板7进行固定。
25.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8的另一端延伸至竖板7的另一侧并固定连接有推块20,推块20的径向剖面形状为长方形。
26.将推块20安装在连接杆8的一端,能够方便使用者移动连接杆8。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整个工装主体设计由v型块2、压板12及定位块10组成,将轴类齿轮本体1放置在v型块2上,通过旋转齿形使定位块10刚好卡在一粒齿上,工作人员旋转带肩螺栓14进行锁紧,使压板12将轴类齿轮本体1压紧,铣床先与对对刀块21进行对刀,然后与定位齿约180
°
方向的齿形部位用盘铣刀开始铣加工,待一齿加工完成后,调整定位块10换一齿定位,再进行加工,直至全部倒棱完成,采用本工装定位,能够上铣床加工,按图纸倒棱,保证客户对于倒棱的特殊要求,提高了倒棱的效率,且能够在倒棱时进行逐齿加工,保证了齿倒棱的均匀性与一致性。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5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