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脱模的绞牙顶出模具。
背景技术:
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
3.现有的大多顶出模具在进行脱模的时候需要人员进行撬动,但是在撬动过程中容易损坏零件,导致零件出现不完整的情况,从而提升了企业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绞牙顶出模具,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顶出模具在进行脱模的时候需要人员进行撬动,但是在撬动过程中容易损坏零件,导致零件出现不完整的情况,从而提升了企业成本的问题。
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便于脱模的绞牙顶出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分别开设于上模座和下模座上部和下部的多个模芯、开设于每个模芯周侧的风道;
7.上模座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机,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管体,管体的周侧装设有加热管,加热管的一端装设有出风管,模芯的下侧开设有槽道,槽道内装设有顶出机构,顶出机构的一端装设有密封板,上模座的一侧装设有多个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
8.可选的,上模座、下模座、分别开设于上模座和下模座上部和下部的多个模芯、开设于每个模芯周侧的风道;
9.上模座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机,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管体,管体的周侧装设有加热管,加热管的一端装设有出风管,模芯的下侧开设有槽道,槽道内装设有顶出机构,顶出机构的一端装设有密封板,上模座的一侧装设有多个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
10.可选的,顶出机构包括:螺纹筒,螺纹筒的内部螺纹配合有螺杆,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杆,螺纹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轮。
11.可选的,密封板滑动配合在模芯的内部,矩形杆滑动配合在槽道内,螺纹筒转动配合在槽道内。
12.可选的,蜗杆转动配合在槽道内,且蜗杆与蜗轮啮合。
13.可选的,加热管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加热丝,管体与风道的进风口固定连接,且多个风道相连通。
14.可选的,槽道与模芯相连通,上模座的铰接有框体,框体为u形框结构。
1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过设置的加热管,加热管对风加工成热风,然后热风对模芯内的零件进行加热,使零件与模芯内壁贴合更加松动,使在对零件脱模的时候更加方便,从而提升了零件的完整性,通过设置的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可以把松动后的零件顶出模芯,使零件在脱模的时候更加快速,从而提升了对零件脱模的速度。
17.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模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下模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模座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3.上模座1、管体2、风机3、加热管4、下模座5、模芯6、风道7、电机8、框体9、蜗杆10、螺纹筒11、螺杆12、矩形杆13、密封板14、蜗轮16、槽道17。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25.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26.请参阅图1
‑
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便于脱模的绞牙顶出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5、下模座5的上侧开设有浇筑口,分别开设于上模座1和下模座5上部和下部的多个模芯6;
27.具体的,下模座5下部开设的模芯6与浇筑口相连通,开设于每个模芯6周侧的风道7;
28.风道7用于把热气传输到模芯6外壁的周侧,用于对零件进行加热,方便后续的脱模;
29.上模座1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机3,风机3的出风口连接有管体2,管体2的周侧装设有加热管4,加热管4用于对风机传输的风进行加热;
30.加热管4的一端装设有出风管15,出风管15用于把加热后的风传输到风道7内,模芯6的下侧开设有槽道17,槽道17内装设有顶出机构,顶出机构的一端装设有密封板14,密封板14防止材料在浇注过程中流入槽道17内;
31.上模座1的一侧装设有多个电机8,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0,上模座1的风道7与下模座5的风道7相对应。
32.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在需要对使用模具铸造零件的时候,先把下模座5盖
在上模座1上,然后把材料沿浇注口倒入模芯内,然后通过冷却等工序把零件铸造成型,然后开启风机3,使与风机3出风口固定连接的管体2吹出风并通过加热管4的加工把风加工成热风,然后热风通过出风管15进入风道7并对上模座1和下模座5的模芯6外壁的周侧进行加热,方便了对零件的取出,然后在开启电机8,使与电机8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蜗杆10转动,然后蜗杆10带动顶出机构运动,然后顶出机构通过密封板14把零件顶出,从而完成对模具铸造时的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中所涉及的所有用电设备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
33.具体的,顶出机构包括:螺纹筒11,螺纹筒11的内部螺纹配合有螺杆12,螺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杆13,螺纹筒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轮16;
34.密封板14滑动配合在模芯6的内部,矩形杆13滑动配合在槽道17内,螺纹筒11转动配合在槽道17内,密封板14牢牢贴合模芯6的底部;
35.蜗杆10转动配合在槽道17内,且蜗杆10与蜗轮16啮合;
36.在需要使用顶出机构的时候,先开启电机8,使与电机8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蜗杆10转动,然后蜗杆10带动蜗轮16转动,然后蜗轮16带动螺纹筒11转动,然后螺纹筒11带动螺杆12,螺杆12通过矩形杆13带动密封板14对松动的零件顶出,从而完成对顶出机构的使用,在需要回位的时候同理。
37.具体的,加热管4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加热丝,管体2与风道7的进风口固定连接,且多个风道7相连通,加热丝用于对加热管4进行加热,使风经过加热管4后可以成为热风,从而达到了快速脱模的效果。
38.具体的,槽道17与模芯6相连通,上模座1的铰接有框体9,框体9为u形框结构,框体9用于防止人员因勿喷加热管4而导致出现烫伤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模具的安全性。
39.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4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5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