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削料竖流式沉淀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1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性材料料浆沉淀、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磨削料竖流式沉淀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2.铁氧体永磁材料在开始的工艺中把原料混合后加入磨机进行湿法球磨工艺球磨至需要的粒度,然后通过大量安装有搅拌机的沉淀塔进行较长时间的沉淀至36%

40%的含水率以供使用;铁氧体永磁材料最后工序需要通过磨床进行精磨至所需要的外观尺寸,而现大多采用的是磨削后用很大的沉淀池沉淀磨削后的料水,存在需要大的沉淀池,沉淀时间长,料的回收麻烦的等特点。行业不断向大型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该工序对快速沉淀、回收的要求提高。
3.为了保证稳定在线沉淀速度,保证稳定的供料量,及持续的磨削料回收、使用、处理等。现有技术采用集中到沉淀池沉淀,再集中停机清理的处理方式,此方式具有处理时需要停机,集中清理需要人员多,清理时需要专业的吊车工具,费较长的时间等缺点。不仅影响生产,还需要大的空间来堆放清理的沉积料。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线实现料浆、磨削料的快速沉淀,可随时对沉淀料排放实现回收使用或存储的磨削料竖流式沉淀回收系统。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磨削料竖流式沉淀回收系统,包括塔底为锥形的竖流式沉淀塔,所述竖流式沉淀塔的中心设有中心导流管,所述中心导流管的下部设有伞型反射板,所述中心导流管的上部设有进料水反射板,所述进料水反射板直径大于进水管的直径,倾斜角度与伞型反射板相同,所述竖流式沉淀塔的上部设有溢流收集槽,所述溢流收集槽伸出竖流式沉淀塔外部,溢流收集槽的上边沿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收集槽连接清水排出管;所述竖流式沉淀塔的底部设有合格料浆排出管;所述竖流式沉淀塔的中心轴线上设有进水管出口,进水管分为两段,第一段进水管的角度在45
°
到60
°
之间,第二段进水管竖直向下与竖流式沉淀塔的塔身保持平行。
6.进一步,所述中心导流管的直径与竖流式沉淀塔的直径比为1:8

1:12。
7.进一步,所述竖流式沉淀塔的塔底锥形角度为65
°‑
70
°

8.进一步,所述伞型反射板直径与竖流式沉淀直径的比例为1:3

2:3,伞型反射板的倾斜角度为15
°‑
20
°

9.进一步,所述溢流堰的形状为等边三角型。
10.进一步,所述竖流式沉淀塔的塔壁上设有检测观察窗,检测观察窗的位置与中心导流管底部位置保持水平。
11.进一步,所述合格料浆排出管的开闭通过球阀控制,球阀采用人工手动或者自动
控制。
12.进一步,所述竖流式沉淀塔底部的侧面还设有补水阀门,用于在料浆、沉积料含水率超低导致料浆、沉积料流动性变差时补充水分。
13.利用本实用新型,可缩短料浆沉淀至所需要含水率的时间10%以上,省却了现有技术中所需的搅拌机;解决现生产中料浆需要快速沉淀至需要的含水率区间、磨削料需要集中定时清理的问题;利用本实用新型在铁氧体永磁材料的生产线上,完成后运行效果良好,缩短了料浆球磨后的沉淀时间10%以上,减少了能源消耗,变集中清理沉淀池沉积料为日常少量处理,大为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集中清理需要停机至少一天,采用本技术后,清理可以在线进行,提升效率10%以上)。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

竖流式沉淀塔,2

中心导流管,3

伞型反射板,4

进水管,4
‑1‑
第一段进水管,4
‑2‑
第二段进水管,5

进料水反射板,6

检测观察窗,7

溢流收集槽,8

溢流堰,9

清水排出管,10

合格料浆排出管,11

球阀,12

补水阀门,13

导流管支撑,14

反射板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7.实施例1
18.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包括竖流式沉淀塔1,竖流式沉淀塔1采用q235钢板卷曲焊接而成,塔底采用锥形结构,该锥形角度为65
°
,可以满足铁氧体永磁原料的无动力排出竖流式沉淀塔。竖流式沉淀塔1的中心设有中心导流管2,中心导流管2通过导流管支撑13安装在竖流式沉淀塔1的内壁上,中心导流管2的直径与竖流式沉淀塔1的直径比为1:8,可以保证合理的水流速度。
19.中心导流管2底下安装有伞型反射板3,伞型反射板3通过反射板支撑14安装在竖流式沉淀塔1内壁上,伞型反射板3直径与竖流式沉淀塔1直径的比例为1:3,伞型反射板3的角度为15
°
,可以保证经中心导流管2导流后的水流不影响已沉淀在竖流式沉淀塔1内的沉积料。经中心管导流2的料水混合物在反射板改变运动方向,实现料水分离。
20.竖流式沉淀塔1的中心轴线上设有进水管4出口,进水管4分为两段,第一段进水管4

1的角度在45
°
到60
°
之间,第二段进水管4

2竖直向下与竖流式沉淀塔的塔身保持平行,进水口位于竖流式沉淀塔1底部。此方式满足进料渣浆泵停止后,进水管内料水会回落,不至于堵塞。
21.中心导流管2的上部设有进料水反射板5,保证泵输送过来的料水混合物不受料浆水含量的影响,保证任意时刻水都从中心导流管2向下流动,进料水反射板5直径稍微大于进水管4的直径,角度与伞型反射板3相同。
22.竖流式沉淀塔1的塔壁上设有检测观察窗6,检测观察窗6的位置与中心导流管2底部位置保持水平。检测观察窗6可以检测料浆、沉积料的位置,以判断是否排空竖流式沉淀塔1。
23.竖流式沉淀塔1的上部设有溢流收集槽7,所述溢流收集槽7伸出竖流式沉淀塔1外
部,溢流收集槽7的上边沿设有溢流堰8,所述溢流堰8为等边三角堰,保证水流速度的自调节。
24.所述溢流收集槽7连接清水排出管9,清水排出管9连接至原蓄水池(图中未示出),将经过快速沉淀后的清水送至原蓄水池(图中未示出)。
25.竖流式沉淀塔1的底部设有合格料浆排出管10,用于将需要的料浆和沉积料排放出,合格料浆排出管10的开闭通过球阀11控制,球阀11可采用人工手动或者自动控制。
26.竖流式沉淀塔1底部的侧面还设有补水阀门12,可用于在料浆、沉积料含水率超低导致料浆、沉积料流动性变差时补充水分。
27.工作过程:
28.混合水自中心导流管2顶部进入竖流式沉淀塔1内,此时,混合水流动方向为自上而下;中心导流管2下的伞型反射板3使混合水在竖流式沉淀塔1中心均匀分布且改变流动方向,此时混合水不仅流动方向从自上而下改变为沿伞型反射板3的伞形面流动,且流速进一步变慢;混合水中悬浮物向下运动沉淀进入竖流式沉淀塔1底部锥形沉泥斗中,澄清水从竖流式沉淀塔1四周沿塔壁开始改变运动方向自下向上运动,经溢流堰8流出。
29.混合水通过竖流式沉淀塔1改变运动方向和速度,使混合水中的悬浮物在水流速方向改变时沉淀,然后定时排放装袋沉积料。
30.本实施例中:竖流式沉淀塔沉淀效果较沉淀池效率高;竖流式沉淀塔建设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回收料操作方便;竖流式沉淀塔运行中不需要动力,管理简单。
31.利用本实用新型,可缩短料浆沉淀至所需要含水率的时间10%以上,省却了现有技术中所需的搅拌机,其排料可以完全把竖流式沉淀塔1的内料排空。
32.利用本实用新型在铁氧体永磁材料的生产线上,可缩短料浆沉淀至所需要含水率的时间10%以上,省却了现有技术中所需的搅拌机;解决现生产中料浆需要快速沉淀至需要的含水率区间、磨削料需要集中定时清理的问题;利用本实用新型在铁氧体永磁材料的生产线上,完成后运行效果良好,缩短了料浆球磨后的沉淀时间10%以上,减少了能源消耗,变集中清理沉淀池沉积料为日常少量处理;大为减轻员工劳动强度;集中清理需要停机至少一天,采用本技术后,清理可以在线进行,提升效率10%以上。
33.实施例2
3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竖流式沉淀塔1的锥形角度为70
°
,中心导流管2的直径与竖流式沉淀塔1的直径比为1:12,伞型反射板3直径与竖流式沉淀塔1直径的比例为2:3,伞型反射板3的角度为20
°
。余同实施例1.
35.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仍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36.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5500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