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1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雨水收集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园林景观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园林硬质景观中有许多栈道、景观长廊观景台等,这类建筑大多设有顶棚,既可以遮阳又可以挡雨。在雨天,雨水落到顶棚后流到地面再渗透到地下,不但雨水在地面造成地面湿滑,埋下安全隐患,而且雨水流失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园林景观雨水流失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缺陷,提供一种及时收集园林景观雨水可提供再利用的园林景观雨水收集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装置,它包括立柱、顶棚,所述顶棚的后侧与立柱的上部连接,所述顶棚的前侧悬空,所述顶棚的前侧高于顶棚的后侧,所述顶棚设有集水层、第一集水管,所述集水层设有若干道平行布置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第一集水管连通,所述立柱设有第二集水管、集水缓存池、连接管,所述第一集水管与集水缓存池连通,所述第二集水管的一端与集水缓存池连通,所述第二集水管的另一端位于顶棚后侧与立柱连接处的立柱的侧面且第二集水管的管口的下侧面与集水层的上表面齐平,所述连接管的上端与集水缓存池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下端与蓄水池连通。
5.顶棚为矩形的板状。顶棚的悬空侧为前侧,顶棚与立柱连接的一侧为后侧。顶棚的前侧高于顶棚的后侧。顶棚与底面成夹角倾斜,有利于雨水往顶棚的后侧流动。集水槽长度方向与雨水流动反向垂直,雨水从顶棚的高处流向低处的过程中流入集水槽。第一集水管有多个并联的进水口,一个出水口。每一个第一集水管的进水口与每一条集水槽的底连通。第一集水管的出水口与集水缓存池连通。流入集水槽的雨水通过第一集水管进入集水缓存池。没有流入集水槽的雨水通过第二集水管进入集水缓存池。集水缓存池中的雨水通过连接管流入蓄水池,蓄水池将雨水储存和调用。及时收集园林景观雨水并储存在蓄水池中,提供雨水再利用,节约水资源。
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集水管位于立柱的侧面的管口设有可拆装的第一过滤网,所述连接管的上端管口设有可拆装的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集水管与集水槽连接的管口设有可拆装的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目数大于第三过滤网的目数,所述第三过滤网的目数大于第一过滤网的目数。只有小的污物,如小树叶、花瓣等才能落入集水槽,第三过滤网的目数大于第一过滤网的目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分别与第二集水
管、连接管、第一集水管的进水口可拆装连接,过滤了污物,使得流入蓄水池的雨水无需再处理即可调用,减轻了蓄水池集中处理污水的负担。滤网可拆装,方便清理污物和滤网的更新维护。
7.作为优选,所述集水槽从顶棚的后侧至前侧由密至疏渐变排布。顶棚的后侧集聚的雨水比顶棚的前侧集聚的雨水多。在顶棚的后侧排布的集水槽的间距密,在顶棚的前侧排布的集水槽的间距疏。收集到更多的雨水。
8.作为优选,所述集水层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凸起集水层的上表面,所述挡板沿集水层的周边一周设置。防止雨水从边缘落下淋湿顶棚下面的人员,提高顶棚下面人员的舒适感。同时,也能收集到更多的雨水,雨水收集效果好。
9.作为优选,所述顶棚设有支撑臂、支撑层、隔音层,所述隔音层的上表面与集水层的下表面连接,所述隔音层的下面与支撑层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支撑层的下表面固定,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与立柱的前侧面固定,所述第一集水管位于隔音层中。隔音层消除了雨水滴落到顶棚的敲击声,给顶棚下面人员一个安静的环境。支撑层和支撑臂配合,提高了顶棚收集雨水的承载力,消除安全隐患。
10.作为优选,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与集水缓存池连通的检修口,所述检修口设有盖板。方便集水缓存池、第一集水管、第二集水管维护,减少使用成本。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及时收集园林景观雨水,雨水收集量大,收集后就地净化处理并储存在蓄水池中,提供雨水再利用,节约水资源。园林景观顶棚既能遮阳又能挡雨,防止淋湿顶棚下面的人员,消除了雨水滴落到顶棚的敲击声,给顶棚下面人员一个安静的环境。顶棚收集雨水的承载能力强,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2.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3.附图2为图1的俯视视图。
14.图中:
15.立柱1;支撑臂2;支撑层3;第一集水管4;隔音层5;挡板6;集水层7;集水槽8;第三过滤网9;第一过滤网10;第二集水管11;盖板12;集水缓存池13;第二过滤网14;连接管15。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17.实施例1:
18.如图1、2所示,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装置,它包括立柱1、顶棚。图1中:图的左、右方为顶棚的上、下侧;图的上、下方为顶棚的前、后侧;图面向、背向读者方为顶棚左、右侧。顶棚为矩形的板状。顶棚设有支撑臂2、支撑层3、第一集水管4,隔音层5、集水层7。隔音层5的上表面与集水层7的下表面连接。隔音层5的下面与支撑层3的上表面连接。第一集水管4位于隔音层5中。第一集水管4有多个并联的进水口,一个出水口。本实施例的第一集水管4有六个进水口。集水层7设有若干道平行布置的集水槽8。本实施例的集水槽8有六道,与第一集水管4的进水口数量相等。集水槽8凹陷在隔音层5中。集水槽8的长度向顶棚的左、右端伸展。集水槽8从顶棚的后侧至前侧由密至疏渐变排布。排布在顶棚的后侧的集水槽8的间
距比排布在顶棚的前侧的集水槽8的间距小。集水层7设有挡板6。挡板6凸起集水层7的上表面。挡板6沿集水层7的周边一周设置。集水槽8的左、右两端被挡板6堵住。集水槽8与第一集水管4连通。每道集水槽8的槽底设有槽底孔。槽底孔与第一集水管4的进水口密封连接。第一集水管4与集水槽8连接的管口设有可拆装的第三过滤网9。第三过滤网9盖住槽底孔。一块顶棚配置的立柱1由结构受力计算而定。顶棚的后侧与立柱1的上部连接。顶棚的前侧悬空。顶棚的前侧高于顶棚的后侧。支撑臂2的一端与支撑层3的下表面固定。支撑臂2的另一端与立柱1的前侧面固定。
19.立柱1设有第二集水管11、集水缓存池13、连接管15。集水缓存池13位于立柱1的上部。集水缓存池13为上端开口的腔体结构。立柱1的顶端设有与集水缓存池13连通的检修口。检修口设有盖板12。连接管15的上端与集水缓存池13的底连通。连接管15的下端与蓄水池(图中未示)连通。连接管15的上端管口设有可拆装的第二过滤网14。第二过滤网14位于集水缓存池13的底面,盖住连接15的上端管口。第二集水管11的一端与集水缓存池13连通。第二集水管11的另一端位于顶棚后侧与立柱1连接处的立柱1的侧面且第二集水管11的管口的下侧面与集水层7的上表面齐平。第二集水管11位于集水缓存池13的前侧壁。第二集水管11为矩形管。第二集水管11的后端与集水缓存池13连通。位于顶棚后端的挡板6设有顶棚连接孔。第二集水管11的前端与顶棚连接孔密封连接。第二集水管11位于立柱1的侧面的管口设有可拆装的第一过滤网10。第一过滤网10盖住顶棚连接孔。第一集水管4与集水缓存池13连通。第一集水管4的出水口与集水缓存池13连通。第一集水管4的出水口位于第二集水管11的出水口下方。第二过滤网14的目数大于第三过滤网9的目数。第三过滤网9的目数大于第一过滤网10的目数。第二过滤网14的孔比第三过滤网9的孔小。第三过滤网9的孔小比第一过滤网10的孔小。
20.晴天,人们在顶棚下,顶棚遮挡太阳,人不会感到晒。天下雨,雨落在顶棚上表面,雨水从顶棚的前侧向后侧由高到低流动。如果雨量小,雨水进过几道集水槽8后,全部流入集水槽8。流入集水槽8的雨水通过第一集水管4进入集水缓存池13。如果雨量大还未流入集水槽8的雨水被顶棚后侧的挡板6挡住,通过第二集水管11进入集水缓存池13。集水缓存池13中的雨水通过连接管15流入蓄水池。蓄水池将雨水储存和调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550017.html

最新回复(0)